吐鲁番市简介概况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南北宽约24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土地总面积69713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的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4.2%。吐鲁番市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吐鲁番市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但又极端干燥,降雨稀少且大风频繁,故有“火洲”、“风库”之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左右,比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多1000小时左右,太阳年辐射量139.5-150.4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东北地区多15-20千卡/平方厘米,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13.9℃,高于35℃的炎热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极端高气温为49.6℃,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有过82.3℃的纪录。当地素有“沙窝里烤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之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8.7℃;日温差和年温差均大,全年10℃以上有效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长期达210天左右。由于气候炎热干燥,这里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

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

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

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这里曾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运动,逐渐变为陆地,盆地开始形成。吐鲁番盆地经历了地质年代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逐渐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鸟瞰吐鲁番盆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艾丁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地形,由三个环带组成。最外一环由高山雪岭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南边有库鲁塔格山;西面有喀拉乌成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可谓四面群山环抱。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最具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这里大部分属于山倾斜平原,堆积着大面积细土质冲积物,因火焰山横卧在盆地中央,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部分绿洲,成为吐鲁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础。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全市辖高昌区、鄯善县、托克逊县,总面积7万平方公里,共有31个乡(镇)、街道,172个行政村。
高昌区:总面积13689.71平方公里,总人口27.40万,下辖七乡两镇、两个办事处,邮编:838000。
鄯善县:总面积39759.45平方公里,总人口22.0269万,下辖五乡五镇,邮编:8382000。
托克逊县:总面积16599.87平方公里,总人口11.4774万,下辖三乡四镇,邮编:838100。
【历史沿革】
“吐鲁番”之称,最早见于明人陈诚所著《西域番国志》一书。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据《西域同文志》:系回语“蓄水”之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通名大辞典》释为维吾尔语,意为“都会”。古称“姑师”(《史记·大宛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西汉时期是东师前王庭地。《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
西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设置戊已二校尉屯田。
东汉和帝三年(公元前91年)戊已校尉驻地由交河城迁驻高昌。
晋置高昌郡,北魏属“蠕蠕”(亦称“芮芮”或“茹茹”),称高昌国。唐设安西都护府治,称西州。
唐末吐蕃军队进入西域,开始了与唐长年的西域争夺,吐鲁番被吐蕃占领。宋号称辉和尔,即畏吾儿。
元设畏吾尔都护。
元末明初分设柳城(今鄯善县的鲁克沁)、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即长官)。
清朝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始筑广安城(今老城)。
光绪12年(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范围,治所在吐鲁番。
民国2年(1913年)直隶厅改为吐鲁番县。
1975年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吐鲁番地区。
1984年12月,吐鲁番县撤县设市。
2000年,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51652人,其中:老城路街道 15551人、高昌路街道 26700人、七泉湖镇 11979人、大河沿镇 11081人、亚尔乡 58068人、艾丁湖乡 19328人、葡萄乡 24035人、恰特卡勒乡 27294人、二堡乡 11453人、三堡乡 13669人、胜金乡 22898人、红柳河园艺场虚拟乡 2837人、原种场虚拟乡 2049人、交河西镇兵团221团虚拟乡 4710人。
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立地级吐鲁番市。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6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3.1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36.4%;乡村人口40.54万人。男性人口32.00万人,女性31.73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0.84:100。全年出生人口1.24万人,出生率19.54‰;死亡人口0.70万人,死亡率11.02‰,自然增长率8.51‰。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52.6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82.6%,其中:维吾尔族人口48.67万人,占76.4%;汉族人口11.08万人,占17.4%;回族人口3.78万人,占5.9%。

表12017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全市总人口 63.73 100.0
其中:城镇 23.19 36.4
乡村 40.54 63.6
其中:男性 32.00 50.2
女性 31.73 49.8
其中:17岁以下 17.59 27.6
18—34岁 16.45 25.8
35—59岁 22.73 35.7
60岁及以上 6.95 10.9
其中:少数民族 52.65 82.6
汉族 11.08 17.4
注:本表为户籍人口数。 来源:《吐鲁番市2017年年度统计报告》

吐鲁番市生活着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布依族、侗族、傈僳族、高山族、纳西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瑶族、白族、土家族、东乡族、土族、羌族、裕固族等27个民族。

根据2017年统计显示,目前全市总人口63.73万人,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29个少数民族人口52.65万人,占82.6%,汉族11.08万人,占17.4%。

吐鲁番地区自古以来,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地区,也是一个多宗教地区。历史上在这里流行的宗教有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中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已经消失,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一直流传至今。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年吐鲁番市生产总值完成(GDP)262.52亿元,比上年增长9.8%。其中地方属生产总值完成22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2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2.08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91.24亿元,增长9.3%。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2.6:41.5:35.9调整为18.7:46.5:34.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1681元,比上年增长9.3%。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6378.84美元。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吐鲁番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19-02-1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