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简介概况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东部与塔城地区相连,南部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相毗邻,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界长达380千米,有“中国西部第一门户”之称。全州总面积24896平方千米,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和阿拉山口市以及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所属11个团场分布于境内。总人口48万(含兵团农五师)。聚居着35个民族,人口超过万人的有蒙古、汉、维吾尔、哈萨克、回等五个民族,博乐市为自治州首府和农五师师部所在地。

“博尔塔拉”系蒙古语,意为“青色的草原”,享有“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之美誉。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的枢纽,现在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312国道和第二座亚欧大陆桥横贯全境,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对外可直达荷兰的鹿特丹,有中亚、欧洲庞大的市场,对内可直达连云港,有广阔的内陆腹地。G30国家高速公路(连霍高速)纵贯博州全境,精伊霍铁路和乌精铁路复线交汇于此,中哈石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管道穿境而过,博乐飞机场的通航,使博州成为“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黄金枢纽。
地理环境】
“西来之异境,世外之灵壤”美誉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地理位置东经79°53′-83°53′,北纬44°02′-45°23′。在准噶尔盆地西缘,东连塔城地区,南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自治州西、北、南三面环山,中间是喇叭状的谷地平原,全州地表像一片海棠叶,东西长315公里,南北宽125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边境线长380公里,是“丝绸之路”新北道的枢纽地段,312国道横贯全境,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贯道和国内西桥头堡一一阿拉山口口岸的兴起,使博尔塔拉成为我国连接中亚和欧洲各国及向西开放国际贸易大通道的前沿基地。
阿拉套山西端的厄尔格图尔格山海拔高度4569米,是全州最高点。东北部的艾比湖海拔仅189米,是全州最低处。地貌特征大致由南北两侧山地、中部博尔塔拉谷地和东部艾比湖盆地三大单元组成。
博尔塔拉河谷北侧为阿拉套山,其东端最高处海拔2000多米,向西渐次增至4000米。南侧东部为岗吉格山,自西向东,海拔自400多米升到2000多米;南侧西部为别珍套山,海拔由东端3000多米逐渐升高到西部的4000多米。艾比湖盆地东北部为麻依拉山,海拔在2000米左右;南侧为婆罗科努山及其支脉,海拔自精河黑山头的300米渐升至3500米以上。
博尔塔拉谷地由西向东扩展,海拔自西部的2300多米逐渐降到东部的400-600米左右,由山前洪积平原、坡积-洪积平原及冲积平原组成。该谷地由干草原经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地带,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已开辟的农田是温泉县和博乐市的主要农区。
【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巴尔虎布里亚特和卫拉特三种方言。博尔塔拉境内的察哈尔蒙古原讲内蒙古方言,因西迁与卫拉特蒙古(主要是土尔扈特蒙古)长期相处,语言相习,除少部分口语发音略有不同处,已普遍讲卫拉特方言。蒙古文分胡都木蒙文和托忒蒙古文两种,博州的蒙古族使用托忒蒙古文。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语属阿勒泰语系突厥语族,他们现行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宗教信仰】蒙古族最早信奉萨满教,从元朝开始信仰藏传佛教。藏语把僧人尊称"喇嘛"(意为上人、师傅),因此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都信奉伊斯兰教。
【衣食住行】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各民族形成了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食品有奶制品、抓饭、烤全羊、牛羊肉、烤羊肉串、烤包子、馕、油炸食品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交通的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除了喜欢食用牛羊肉之外,他们也开始食用鱼虾等海味品,其饭菜的花样也变得丰富多彩
【传统节日】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过小年和春节。农历腊月二十三,蒙古族称为小年。蒙古族把春节叫大年,也称白节。正月十五日是蒙古族的麦德尔节,也是每年最盛大的庙会。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最盛大的节日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维吾尔族还有卡巴克节,回族还有圣纪节。
【婚俗礼仪】婚俗是少数民族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蒙古族的婚礼仪式繁多,婚礼须经说媒、相亲、定亲、过礼、结婚等程序,极富民族特色。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等民族,男女在正式举行婚礼之前要举行"尼卡"仪式。这种仪式由阿訇(神职人员)主持。
【传统娱乐】蒙古族的传统娱乐活动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蒙古族一向以能歌善舞著称,凡喜庆节日、宴会,均有歌舞相伴。蒙古族民歌异常丰富,有《牧歌》、《习俗歌》、《谚语歌》、《思亲歌》等。民歌分"长调"和"短调"两类,弹唱时使用一种叫"托布秀儿"的弹拨乐器,发音独特,声调悠扬。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节奏欢快,舞步轻盈。民间舞蹈以《交拉哈勒》、《巴里津开勒》、《崩崩尔腔》、《奥里克特克》和《沙吾尔登》等最具特色,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维吾尔族歌舞轻松愉快,自由活泼,主要是手臂和脚腿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舞蹈姿势没有定式,随意变化,"麦西来甫"是最普遍的舞蹈形式。民族乐器有十几种,常见的"热瓦甫"、"都他尔"和"达甫"(手鼓)等。哈萨克族最著名的民间说唱艺术是阿肯弹唱,通常由一人或两人边弹冬不拉边演唱。最为常见的娱乐活动有赛马、摔跤、刁羊和姑。
【旅游资源】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远的历史,造就了博尔塔拉独特的旅游资源。著名的自然风景有集高山、湖泊、草原为一体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赛里木湖;有巧夺天工中国西部罕见的山石景观--怪石峪;曲径通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哈日图热格;有被誉为仙泉、天泉和圣泉的阿尔夏提温泉、鄂托克赛尔温泉和博格达尔温泉;有比恐龙还要古老的世界独有的"活化石"、孑遗动物新疆北鲵;人文旅游资源有分布广泛的草原石人、古城遗址、岩画群、古墓群及出土文物;有新疆三大旅游节之一每年一度集文体活动与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那达慕"草原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博州旅游业开始起步,并确定了以赛里木湖为重点的旅游开发,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方式上下功夫,从而加快了自治州旅游业的发展步伐。2006年,博州围绕自然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三大主题,着力构建 "一边"(阿拉山口边境游)、"二区"(赛里木湖为主的草原高山湖泊旅游名胜区、艾比湖为主的生态人文、科考旅游区)、"三线"(州内环线、北疆铁路一线、312国道一线旅游线路)旅游格局,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4.4万人次,增长25.6%,旅游收入8036万元,增长22.3%。
【行政区划】
下辖2县级市,2县。
县级市:博乐市、阿拉山口市。
县:精河县、温泉县。
另外有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区、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及其11个团场。
【历史沿革】
"博尔塔拉"是蒙古语,汉语译为"青色的草原"。其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博尔塔拉曾为塞种人的游牧地。西汉初,博尔塔拉相继为月氏、匈奴、乌孙等的游牧地。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汉朝派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博尔塔拉归其节制。
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归降汉朝,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博尔塔拉为其管辖。魏晋南北朝时,博尔塔拉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柔然、悦般的活动区域。西魏至隋,为西突厥占据。隋开皇四年(584年),西突厥归属隋朝政府,博尔塔拉一带自此又与中央政府恢复了隶属关系。
唐代,博尔塔拉才以"双河"的名字出现于史册。
公元1124年,契丹人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了西辽王朝,葛逻禄遂隶西辽,并在今天的博乐市西南建立孛罗城(部分史藉中称作"不刺")。汉族随契丹人西迁进入博尔塔拉。
元明时期博尔塔拉为蒙古族游牧地。元代实行中书省制度,博尔塔拉隶属阿里麻里行中书省。成吉思汗曾把博尔塔拉在内的额敏河流域封为其三子窝阔台的领地。《元史·列传》亦第一次把这里称为"博落脱儿"。也是今天"博尔塔拉"地名形成的开始。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瓦剌人进入博尔塔拉游牧。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准噶尔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征服阿拉套山的两个哈萨克部落,博尔塔拉为蒙古准噶尔部所辖。
1644年清朝中央政权建立。此时,瓦刺部逐渐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特和土尔扈特四大部,史称厄鲁特四部或卫拉特四部。
1671年之后,准噶尔贵族内部因权力之争发生内讧,内战持续不断。
至1758年,清政府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七十余年,才最后平定了准噶尔上层贵族的地方割据势力,继而又平定了南疆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了西域。清政府统一西域后,在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于1884年把西域改称新疆。
1762年在惠远设"伊犁将军府"统辖除阿尔泰地区以外的整个新疆军事和行政事务。同年在精河东岸筑安阜城,在大河沿、大营盘、小营盘等地派兵驻防,在固尔图、托多克(托托)、精河、托里、五台、四台、三台等地设军台、营塘,并在博尔塔拉一些要害地界和国境线上还陆续设置了21所卡伦,保卫边境。
1762年,精河开始屯田,主要是兵屯、民屯和遣屯。屯田事业的兴起和维、汉、回等各民族陆续迁入,不但使博尔塔拉的农牧业有了较快发展,而且为博尔塔拉现代民族格局逐渐形成提供了条件。
1763--1764年,清政府分两次从张家口征调察哈尔蒙古族官兵2000名西迁戍边,其中1800名携眷移驻博尔塔拉、哈布塔海和赛里木湖一带。察哈尔蒙古族移驻博尔塔拉后,轮换驻守21个卡伦(边境哨所)。蒙古族察哈尔八旗骁勇善战,坚决反对分裂割据,英勇抵御外侮,不愧为祖国的忠贞儿女。
1771年,年轻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率领十七万之众,不畏艰辛、义无反顾地东归祖国。在沙俄围追堵截下,只有七万多人回到祖国。其西路默门图一旗约四百户三千人被安置在精河一带游牧,隶伊犁将军节制。
1864年2月,沙俄侵入精河,逼迫驻牧精河的土尔扈特贝勒归附,但其誓不相从,率众奋勇迎敌。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义举,是一部威武悲壮的史诗。
1913年--1942年(民国2年--31年),博尔塔拉境内的精河县、博乐县、温泉县相继设立,隶属伊犁行政长公署管辖。
1944年9月,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爆发。同年冬,博尔塔拉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开展游击战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50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驻精河、博乐两县,揭开了博尔塔拉历史的新纪元。
1954年7月13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并相继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机构。
1983年始设州、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85年撤销博乐县,成立博乐市。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311.17亿元,增长10.0%。其中,地方生产总值267.99亿元,增长12.1%。第一产业增加值43.17亿元,增长4.2%,占地方生产总值16.1%;第二产业增加值88.25亿元,增长16.5%,占地方生产总值32.9%;第三产业增加值136.57亿元,增长12.6%,占地方生产总值51%,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博尔塔拉,简介,概况
sample
2019-02-1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