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亚传

奚启新,部队新闻工作者,大校军衔。曾任国防科委宣传部干事,国防科工委政治部秘书处长、宣传处长、新华社记者站站长,总装备部新华社分社社长。长期从事国防科技战线新闻宣传工作,并多次亲历试验现场,参加洲际导弹发射试验、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核试验以及各类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国防科研试验任务,撰写发表了大量新闻作品。主要著作有《钱学森传》《朱光亚传》等。 朱光亚: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是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普通大众 奚启新著的《朱光亚传》向读者展示了一位深思熟虑、统筹全局的战略科学家――朱光亚。与生俱来的超强自控力、求知欲;长江边长大,养成他柔和而坚毅的性格;国难中成长,《公开信》明志;笔为刀枪,人上前线;育人恩师,归队领航核科技;《两年规划》军令状,提纲要、做计划、巧安排,有章有法,循序渐进造“两弹”;艰难岁月,洁身自傲,不辱使命:点燃地下核火,潜海蛟龙问世。朱光亚高瞻远瞩,谋划全局,八旬老将,志在千里,鞠躬尽瘁,一生报国。     靠前章  青春年华
    长江边的故事
    湖北宜昌,长江边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
    1924年12月25日,镇上一户普通的朱姓人家里降生了一位男婴,取名光亚。
    宜昌,古名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雍正年问改称“宜昌”,寓意“宜于昌盛”。
    喜得贵子的朱家,挂起了灯笼,放起了鞭炮,盼望随着“光亚”的到来,家族也能“昌盛”起来。
    朱光亚的父亲名叫朱懋功,时为宜昌邮政局职员。母亲万怀英,出生于平民家庭,是一位小脚的旧式妇女。
    朱懋功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家境贫困。但朱懋功勤奋好学,考入了汉口平汉铁路法语学校,后因交不起昂贵的学费,不得不辍学。
    辍学后的朱懋功,先是在长江一家轮船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往返于汉口、宜昌之间。之后,又进入邮政局工作,从底层干起,慢慢成为一名中级管理人员。
    朱光亚的母亲善良贤惠,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女性。她平生信佛,乐行善事。
    朱懋功、万怀英夫妇共育有4子2女。朱光亚出生时排行老三,上有两位兄长。按家族族谱排序,他们属于光字辈。长兄朱光庭、二哥朱光鼐,之后,又陆续有了妹妹朱光玮、朱光湄,弟弟朱光慈。
    朱懋功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要抚养一大家子生活,经济还是比较拮据的。好在万怀英是个勤俭持家的主妇,善于精打细算,节俭度日。  生活虽然拮据,但朱懋功对子女很重视培养,从小就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1927年,朱光亚3岁时,父亲朱懋功由宜昌调至汉口邮政局工作,全家随之迁居。
    汉口地处汉水、长江交汇之处,隔长江与武昌相望,并汉水与汉阳相邻。与宜昌相比,汉口的教育环境更好,教育质量更高。
    1929年夏,不满5岁的朱光亚,进入汉口靠前小学附属幼稚园学习。幼稚园即为今天的幼儿园。在幼稚园学习了半年,朱光亚直接升入了该校初小一年级。那时,朱光亚还不满6岁。童年的朱光亚,不仅聪慧好学,而且有着很强的自控力。这在同龄学童中很好少见。童年,是天性喜欢玩耍的年龄。许多学生放学后,就像是放飞的小鸟,而朱光亚放学回家后做的靠前件事,就是先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作业不做完不出家门。这一点,朱光亚的确与众不同,连他的两个哥哥都自叹不如。朱光亚从小显示的这种自控能力,应该是一种特质和秉性天赋。
    与同龄学童不同的,还有朱光亚的求知欲,从小就特别强烈。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一定得弄懂了才罢休。如果有什么地方没弄懂,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学校问老师,回到家问兄长。因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35年,在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朱光亚又直接跳班考入了汉口圣保罗初级中学。这是一所由基督教教会开办的中学。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封闭的国门被打开,教会学校也渐渐在中国兴起。
    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对流的过程。教会学校既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因此,在教会学校受到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中西文化的结合。
    教会学校师资条件比较好,特别是数理化和外语更具优势。朱光亚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英语底子就是在圣保罗中学打下的。其中,给他留下印象很深的是一位教授英语的和蔼慈祥的美国老太太。每当听老太太的课,他格外认真。后来,朱光亚谈到当时学英语的体会时说:“一是认真听老师的发音与讲解,并注意老师的口型变化;二是要认真背诵、记忆已学过的单词。”
    因为是教会学校,自然离不开传播基督教文化。朱光亚曾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
    我的初中是在一所教会学校度过的,教会学校特别注
    意对我们进行宗教思想教育,每日上午有早祷,每周由校
    长讲圣经课等。由于我母亲信佛,对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比
    较深,所以未受到基督教较大的影响。
    朱光亚虽然不怎么喜欢基督教,但喜欢去教堂听唱诗班唱歌。那充满诗意的美妙音乐,让少年朱光亚听得异常入神,陶醉于其中,并由此喜欢上了唱歌。
    而长江更是给朱光亚留下了很初的人生启迪,对他的人生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迁居汉口后,朱光亚全家租住在临近江边的一栋两层小楼里。小楼面积不算很大,红砖砌就的外墙,小小的木格窗户,显得有些陈旧。
    P1-5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朱光亚
sample
2021-02-06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