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宋蒙,1975年出生,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艺术学、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出版专著一本,参编、参著四本,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研究项目。 《大家精要·王羲之》内容简介:王羲之(303~36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王羲之以一阕《兰亭序》绝唱千古,“书圣”与兰亭雅集堪为魏晋风流之典范。《大家精要·王羲之》用鲜活、生动的文字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的坎坷一生及其巨大成就,深入揭示出王羲之“为书名所掩”的名士风骨,同时,从家族史的宏大角度展现了门阀世族三百年之兴衰成败。王羲之的传世尺牍是晋人书法的很好之作,他所完善的新体书法以楷书体系取代了篆书体系,实现了魏晋南北朝书法的古今之变,在文化史和艺术史的发展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东汉以前,“家门阀阅”仅仅针对官吏个人的任用、提拔。东汉以后世家大族兴起,家族中多人出仕,甚至几代连续出仕,对于官吏的“阀阅”就由个体扩大到家族的范围。
     门阀与“九品中正制”关系密切。东汉之后,曹魏政权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官阶、才能和品德将封建官僚和世族划分为九个等级。东晋门阀制度只对九品之内的官僚及世族作出评估,因此,门阀制度实际上就等于只针对高门和世族的考察,平民百姓不在封建官吏制度的考察范围之内,因此在门阀制度下,平民几乎没有任何出仕为官的机会。
     门阀制度主要影响到三个方面:一为按照门第高低选拔、任用官员;二为世族分配土地、免除徭役提供证据;三是世族通婚、门第选择的凭证。
     门阀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和地主特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门阀制度的出现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积极之处在于——它为世族族群的分化和家风家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保障了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文化出现雅俗之分。同时也要看到,门阀制度带来的严重弊端——它垄断并极大地阻碍甚至剥夺了寒族和底层人民同样享有学习和创造文化知识的权利,造成了官方人物品评中的浮夸和虚假风气,加大了世、庶族在占有土地资源、任用提拔上的差距,更加剧了社会、宗族之间的矛盾。
     ……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王羲之
sample
2020-10-15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