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简介概况

上城区位于杭州市区中心,四周区界为:东自庆春立交桥西侧沿贴沙河经清泰立交桥。清江路至钱江三桥,与江干区接壤;南自钱江三桥至钱塘江大桥东侧,与滨江区隔江相望;西自钱塘江大桥东侧经虎跑路北侧至铁路涵洞桥,折北沿玉皇山脚至万松岭路,向西至西湖东岸直达六公园,与西湖区相邻;北自六公园经庆春路至贴沙河,与下城区交界。全区面积为18.1平方公里。辖湖滨、清波、小营、紫阳、望江、南星6个街道,有51个社区,140289户、34万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有蒙、回、藏、满、畲、苗、壮、傣、土家、朝鲜、俄罗斯等少数民族。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东南面濒临有天下奇观之称钱江潮的钱塘江,中南部夹枕着古迹遍地、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和吴山,西面紧贴烟柳画桥、处处胜景的世界著名旅游胜地西湖,区域中部的东河和中河以其老桥绿水载着古老的传说静静地自南而北纵贯全区境内。
地形:该区地形为不规则的长方形,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区中心有吴山,海拔98米,山上岩峰玲珑,古树苍郁,东南望涛涛钱江,西北看一平如镜的西湖。
地势:上城区地势较为平坦,区中心有吴山,海拔98米。
气候:上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3.8℃,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1453毫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上城区辖6个街道: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共有51个社区。
清波街道 清波门社区,劳动路社区,定安路社区,清河坊社区,柳翠井巷社区
湖滨街道 涌金门社区,青年路社区,东平巷社区,岳王路社区,东坡路社区,吴山路社区
小营街道 小营巷社区,马市街社区,紫金社区,老浙大社区,大学路社区,葵巷社区,茅廊巷社区,金钱巷社区,梅花碑社区,长明寺巷社区,姚园寺巷社区,西牌楼社区
南星街道 馒头山社区,美政桥社区,紫花埠社区,海月桥社区,白塔岭社区,复兴街社区,玉皇山社区,水澄桥社区
紫阳街道 十五奎巷社区,北落马营社区,彩霞岭社区,候潮门社区,太庙社区,木场巷社区,新工社区,凤凰社区,海潮社区,上羊市街社区,春江社区
望江街道 清泰门社区,莫邪塘社区,始版桥社区,大通桥社区,兴隆社区,耀华社区,徐家埠社区,在水一方社区,近江东园社区,近江西园社区
【历史沿革】
上城区域历史悠久,自古是杭州城市的核心部位,曾是自隋唐至民国时期州治所在地,尤以南宋定都杭州,在凤凰山东麓建皇城、筑宫殿,历时14O余年,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上城区自宋至清,分属钱塘、仁和县管辖,民初属杭县管辖。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置杭州市,上城区域分属城区、江干区。此后城区行政区域多次变化,直至杭州解放前夕,上城区分属第一区。第二区和第四区(即原江干区),建区公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杭州市人民政府相继在上城区域建立。改原第一区为上城区,第二区为中城区,第四区为江干区。30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宣布建立区人民政府。6月22日,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并经省委批准,各区建立区委组织。8月19日,市委决定区政府改为区公所,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并撤销区委组织。
1950年6月1日,市政府决定撤销区公所,城区工作由市直接管理。
1952年5月,重建区委、区政府。11月,上城区召开了城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11月,市政府决定调整上城区的管辖范围,将上城区的十五奎巷和六部桥2个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鼓楼至凤山门)划归江干区管辖。
1954年7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召开了上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至1980年6月前,先后召开过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8月,市人委决定建立街道,上城区建立9个街道,为区政府派出机构。
1955年5月,区人民政府改称区人民委员会。
1957年6月,中城区建置撤销,其管辖的金钱巷、马市街、皮市巷、青年路、岳王路5个街道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0年4月30日,上城人民公社成立,中共上城区委改称中共上城人民公社委员会,区人委改称上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1年 10月,上城人民公社终止,复称中共上城区委和区人委。
1963年12月,市人委决定将下城区的横河街道划归上城区领导。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区委、区人委工作受到影响。
1967年3月,上城区人武部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成立生产办公室,负责全区生产及有关领导工作。
1968年4月15日,经杭州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批准,建立上城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9月16日,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建立,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69年4月,建立中共上城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后改称核心小组)。是月,西湖区的南山街道划归上城区领导。
1970年8月,中共杭州市上城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中共杭州市上城区第一届委员会。区革委会核心小组终止。
1972年12月,南山街道划归西湖区领导。
1980年6月,召开上城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上城区人民政府,取消了上城区革命委员会名称。
1997年1月1日,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杭州市市辖区行政区划的通知》,江干区的紫阳、望江、南星、闸口4个街道和四季青镇的近江、望江、玉皇3个行政村划归上城区管辖,使上城区域面积从6.86平方公军扩大到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1万增加到34万人,街道从原来的7个增加到11个。
2003年5月,把原来的9个街道调整为6个。撤销小营街道、城站街道建立新的小营街道;撤销南星街道、闸口街道建立新的南星街道;调整紫阳街道的区划界线,保留湖滨街道、清波街道设置。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杭州,上城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19-02-07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