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备的革命家--朱执信

林家有,广东廉江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孙中山研究、近代中国政治与思想史研究。专著有《辛亥革命与少数民族》、《辛亥革命与民族问题》、《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觉醒》、《史学研究方法论》、《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审视》,及其他合著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朱执信无愧为文武兼备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忠诚的活动家、思想家;反对封建主义的英勇战士,也是积极讴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站在时代很前列探索未来、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优选人物。本书在活动与思想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展现了朱执信为寻求救国救民革命真理奋斗的一生。     朱执信是近代中国有名民主革命活动家、理论家。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1906年回国,先后任教广东高等学堂、法政学堂及两广方言学堂。1905-1907年,在理论上阐发三民主义,与改良派论战,同时译介马克思主义。1910年参与新军起义。1911年参加黄花岗起义。广东光复后,历任军政府总参议、核计院院长等职。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后加入中华革命党,积极参与领导讨伐袁世凯、驱逐龙济光的斗争。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任职大元帅府,成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1920年壮烈牺牲。本书在活动与思想两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展现了朱执信为寻求救国救民革命真理奋斗的一生。     章 早年教育     一、出身及家世 广州,古称番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驰名中外的港口城市。1840年的鸦片战争,在此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3年,洪秀全于此创立拜上帝会,发动和领导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曾定都南京,对清朝造成严重威胁。1857年,广州被英法联军攻陷。1864年,洋务派创办了所外语学校——广州同文馆,此后,广东实学馆和广东水师学堂相继在此建立。在同西方国家以及西学的接触中,广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选分子。孙中山于1895年10月6日在《拟创立农学会书》中深有感触地写道:“伏念我粤东一省,于泰西各种新学闻之优选,缙绅先生不少留心当世之务,同志者定不乏人。”朱执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1885年10月12日(清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一份乙酉乡试中举的捷报送至广州府番禺县小北豪贤路汪辛伯(兆铨)手中。恰在此时,汪家的外孙呱呱落地(按,朱执信一生在广州住址有四处:1885年诞生于小北豪贤路;1907年住在小北善庆街德源里;1912年住在河南同福大街二巷;1917年住于小北扳桂坊)。汪兆铨的父亲汪琼为纪念儿子中举,便给外孙起乳名为“举”,家中人都称其为阿举。因其父朱启连仰慕康熙年问山东益都学者赵执信,遂为儿子起名朱执信。朱执信又名大符,在日后的革命活动中,曾用笔名蛰伸、县解、去非、前进、民意、琴生、秋谷等。因排行第三,同辈亲友中亦称朱三哥。 朱执信祖籍浙江萧山,祖父朱夏,字荔衫,自浙江迁居广东,曾任职广东善后局,后定居番禺,故人们习惯称朱执信为广东番禺人。父亲朱启连,1853年生,字跋惠(一说跛惠),又字棣垸,能诗善文,擅长书法,少年落榜后绝意仕途,19岁时就读于汪?门下,多守汉学,曾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但因张对他不甚尊敬,朱氏曾作书以示责备,然后辞去。汪?(1828-1891),字芙生,号谷庵,原籍浙江山阴(今绍兴),著有《随山馆集》。汪琮不但欣赏朱启连的文章,而且赞赏他的品德,索性将次女汪若昭许配朱启连,朱便成为汪琮的乘龙快婿。朱执信兄妹六人,弟大猷,又名秩如。 朱启连著述很多,有文集4卷,外集3卷,琴说2卷,琴谱若干卷等。他十分喜爱击琴、书法和金石,曾自刻印章“琴皇帝”,朱执信后来用“琴生”作笔名,大概因此而来。朱启连尤以诗文赢得时人的赞许,陶邵学曾说朱启连“文学似陈师道,艺术似姜夔”。陈宝箴也赞扬说:“蝉蜕尘寰之表,文学超乎俦类”。……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文武兼备,革命家,朱执信,执信
sample
2020-10-12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