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南靖县简介概况

南靖,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故里,福建省漳州市辖县,九龙江西溪上游,距厦门90多公里,319国道、漳龙高速、沈海高速复线、靖海高速、龙厦铁路穿境而过。东南与芗城区、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东邻华安县,西连永定县,北与龙岩市、漳平市接壤,南界平和县。
古称兰水县,元至治二年(1322)置县,介于北纬24°26′20″~24°59′58″,东经117°00′12″~117°36′36″之间。东西宽60公里,南北长80公里,全境土地面积1831.58平方公里,折合294.24万亩。总人口32万人。绝大部分是汉族,少数民族17个574人。讲闽南语,书洋镇、梅林镇部分村,讲客家语。县城山城镇,距离漳州市芗城区36公里。距厦门90多公里,319国道、漳龙高速、龙厦铁路穿境而过。有船场溪、龙山溪、永丰溪3个水系,汇入九龙江西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素有“树海”、“竹洋”之称。
有海外华人华侨3万多人,南靖籍台胞100多万人,是漳州市重点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之一。境内有各类土楼15000多座,其中大造型土楼1300多座,堪称“土楼王国”、“土楼故里”。
【行政区划】
2015年,全县划分为10个镇、1个国营华侨农场,下辖147个村民委员会、8个作业区、15个社区。
山城镇 中山社区,解放社区,荆江社区,江滨社区,象溪村,小山城村,溪边村,碧候村,山城村,六安村,元湖村,岩前村,坎仔头村,张渠村,汤坑村,三卞村,翠眉村,鸿坪村,鸿钵村,坑尾村,东田村,图美村,山边村,下潘村,割山村,桥头村,钟古村,山苑村,下戴村,下碑村,雁塔村,五川村
丰田镇 东华社区,丰华社区,保林村,东方村,丰田村,凤安村,红星村
靖城镇 兰陵社区,草坂村,大房村,草前村,天口村,古湖村,径里村,沧溪村,部前村,游坑村,武林村,下割村,龙合村,下魏村,郑店村,田边村,珩坑村,湖山村,沥阳村,阡桥村,尚寨村,靖城村,湖林村,院前村,东坂村,靖安村,漳州农校社区
龙山镇 龙丰社区,马山社区,竹溪村,金溪村,金杉村,龙山村,东爱村,涌口村,涌北村,西山村,吾营村,宝斗村,圩埔村,南蔗村,南坪村,丰来村,棠溪村,平重村,太保村,双明村,上苑村,海仔村,坪埔村,奎山村,锦山村
金山镇 金峰社区,金山村,东建村,河乾村,马公村,下麻村,荆美村,安后村,大山村,下永村,水美村,荆都村,新村,新内村,北星村,后眷村,都美村,碧溪村,内安村,上麻村
和溪镇 和溪社区,林中村,乐土村,林坂村,坂场村,月星村,月明村,迎新村,迎富村,斗美村,和溪村,联桥村,南桥村,英勇村,吉春村
奎洋镇 永美社区,永溪村,松峰村,霞峰村,光祠村,后坪村,店美村,东楼村,罗坑村,上洋村,岭头村,奎洋村,仙岭村
梅林镇 梅兴社区,梅林村,璞山村,官洋村,坎下村,背岭村,双溪村,石示头村,科岭村,长塔村
书洋镇 书兴社区,书洋村,田中村,上田村,下田村,上双峰村,双峰村,赤州村,枫林村,储坑村,奎坑村,高溪村,曲江村,石桥村,文峰村,南欧村,塔下村,上版寮村,下版寮村
船场镇 船场社区,船场村,集星村,西坑村,上汤村,甘芳村,下山村,十八家村,世禄村,张坑村,坑头村,赤坑村,龙水村,冷水村,高联村,下岭村,梧宅村,星光村,鼎寮村,笔峰村
南坑镇 南丰社区,南坑村,村,中村,南高村,南塘村,村,雅村,新罗村,北坑村,大岭村,高港村,葛竹村,金竹村
【历史沿革】
南靖县地域商代属扬州,周和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闽越地,即百越族居住区部分。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征服百越族及其边境其他民族后,全国分为36郡(后扩建为46郡),闽越故地被划为闽中郡,南靖属之
秦灭亡后,在楚汉之争中,由于无诸和徭弃楚从汉,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后,便正式承认无诸为闽越王。今南靖一带属闽越国辖地。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廷为强化闽越故地统治,在闽越故地建置冶县,东汉时更名为侯官县,隶属会稽郡,县治在冶(即今福州)。冶县是福建最古老的县,南靖属之。南靖为闽地,北宋地理全书《舆地广记》记载福建全部(漳州等)为闽地。
三国·东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郡南部另建置建安郡,南靖属建安郡侯官县。
晋太康三年(282年),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析建安郡部分地域建置晋安郡。晋安郡,郡治在侯官县(今福州),郡设置晋安等8县,南靖属晋安县。
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8年),析晋安县地分建兰水县(待考),南靖属之。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兰水县并入龙溪县,不久龙溪县撤销并入南安县,不久南安县也撤销,直到100多年的唐朝中期漳州一带才再设县。
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十二月初九日,割泉州南部龙溪县南部原绥安县地域建置漳州(此时泉州州驻地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视年间(西元700年)才最后定设州,前面几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设置了漳州,并置漳浦、怀恩2县。今南靖县大部分地域属漳浦、龙溪县。
大历十二年(777年),汀州龙岩县归属漳州。漳州辖漳浦、龙溪、龙岩3县。今南靖辖地属3县交界地域。
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漳浦3县交界地域建置南胜县,治所在今平和南胜,后迁县治于今平和旧县,隶属福建省漳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南胜县治迁至兰陵(今靖城),改名南靖县,仍隶属漳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漳州路改为漳州府,南靖属之。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福建按察分司置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三道,漳州府属漳泉道,漳泉道管辖泉州、莆田、漳州。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福建按察分司调整合并为建宁道、福宁道二道,漳州府属福宁道,福宁道管辖福州、宁德、泉州、莆田、漳州
清顺治元年(1644年),明亡。福王朱由崧(弘光)立于南京,南靖属之。
顺治二年六月,郑鸿逵与黄道周等奉唐王朱聿健(隆武)于福州,南靖属朱聿健据地。
顺治三年十月,清大将军贝勒孛罗率兵平定闽粤,漳州归清,南靖亦归附。
清袭明制,漳州仍设府,隶属福建省布政司,南靖属之。
民国1年(1912年)废府、州、厅,福建省实行省、道、县3级地方政制。道的设置分为东路、西路、南路、北路4道;今漳州各县属西路道,南靖属之。
民国3年6月,全省依原辖区域设置闽海、厦门、汀漳(前汀漳龙道)、建安4道。南靖属汀漳道,道所在漳州。
民国14年,废道。福建省实行省、县2级地方政制,各县直属福建省。
民国21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成立闽南革命委员会,南靖属之。同年5月,龙岩、南靖、漳平交界处成立南平区苏维埃政府,南靖受其管辖有红畲、半岭、月水、迎坑等地;科岭成立靖北苏维埃政府,受其管辖有南靖、平和、永定、龙岩4县边区地带。
民国22年11月20日,以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十九路军将军为核心,联合国民党内一部分抗日反蒋势力,在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同年12月11日,将福建划分为闽海、延建、兴泉、龙汀4省和福州、厦门2个特别市,南靖属龙汀省。
民国23年1月,由于蒋介石重点围攻及其他原因,福建人民政府失败。同年7月,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督察区,南靖属第六区,区署在漳浦。同年,中共闽南特委在平和欧寮成立靖和浦县苏维埃政府,管辖南靖、平和、漳浦3县交界地带。
民国24年,全省改划为7个行政督察区、1个市,原第六区改为第五区,南靖属之。
民国35年,南靖县划归第六行政督察区,区署在龙岩。
民国36年4月,全省行政督察区重新调整,南靖又归属第五行政督察区。至民国38年9月,南靖县行政区归属不变。
1949年10月20日,原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南靖属之。
1950年3月14日,第六行政区改为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靖属之。
1950年9月14日,漳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龙溪地区专员公署,南靖属之。
1967年4月1日,龙溪地区专员公署瘫痪,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龙溪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南靖属之。
1968年5月,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南靖属之。
1978年3月,龙溪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龙溪地区行政公署,南靖属之。
1985年5月14日,龙溪地区行政公署改为漳州市人民政府,南靖属之。
1990年,南靖县共设4镇(山城、靖城、龙山、船场)、6乡(金山、和溪、奎洋、梅林、书洋、南坑),共辖9个居委会、172个村。
1997年,南靖县面积1961.6平方千米,人口33.4万,辖8个镇、2个乡:山城镇、靖城镇、龙山镇、金山镇、和溪镇、奎洋镇、南坑镇、船场镇、书洋乡、梅林乡。境内有1华侨农场。县政府驻山城镇。
1999年,省政府批复同意丰田农场改制,设立丰田镇,辖丰华、东华、侨东3个居委会和丰田、凤安、东方、保林、红星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横山。
2000年,撤销书洋乡,设立书洋镇;撤销梅林乡,设立梅林镇;调整后,南靖县辖11个镇。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南靖高新区,圆山新城(龙海市颜厝镇、九湖镇、程溪镇大部分区域以及芗城区桥南片区)、芗城区天宝镇成立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直属漳州市政府管辖,靖城镇划归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名由来:据《大明一统名胜志·福建漳州府志胜》卷6:南靖县“以邑当闽境之南,取安靖之义”。
境内因受燕山运动晚期新华夏系构造的影响,形成2条以北北东向压性及扭性断裂褶皱带,东部受福安上坪褶断带影响,西部受漳平梅林断裂带所控制,构成县境复杂的地貌轮廓,整个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最高1390.9米,最低6.1米,相对高度差1384.8米。由于峰谷交错,山河相间,形成了许多向南开口的马蹄形优良小环境,对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林木及某些热带作物十分有利。地貌依次可划分为中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等4个类型区。[
全年平均气温21.5℃,比历年高0.4℃,属偏高。最高气温38.9℃,出现在8月2日,其中≥35℃的高温日数有48天,≥37℃的高温天气日数有7天;最低气温-0.5℃,出现在1月11日,终霜日为1月17日,初霜日为12月21日,无霜期从2009年1月18日至2009年12月20日,共计337天。
2009年降水量1235.2毫米,比历年少560.2毫米,属异常偏少年份。全年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数有127天,≥50毫米日数有2天,受6月27日“浪卡”外围云系影响,降雨量50.0毫米;10月1日受高空槽东移影响,降雨量54.8毫米。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漳州,南靖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19-03-02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