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王永志是我国有名的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靠前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不错顾问。2003年获国家优选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2010年获小行星命名。
姚昆仑编著的《王永志传/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写作特色鲜明,涉及内容丰富。既是一本科学家的传记,又是一本科普作品。书中以大量靠前手航天史料和航天科技知识为铺垫,在突出反映王永志科学精神、创新思路、人生哲理和高尚情操的同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观历程,是我国航天科技从“两弹一星”起步到载人航天步入世界航天大国的缩影与写照。
本书对于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航天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永志,八路军准备在镇里开办中学,你在班里成绩很好,刘老师要我来找你,叫你马上去报名应试,继续上初中。”
    王永志一听,喜上眉梢,但转念一想,我哪能做主呢,于是他对同学说:“请你转告刘老师,谢谢他的好意!我家境困难,兄弟姐妹又多,能上小学已是万幸,上中学可能没有希望了。”
    听了王永志的回话,刘老师决定自己出面当说客。
    他找到王永志的大哥,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八路军免费招收家境贫寒的子弟入学,赶快让他读中学吧。我的话你应该相信,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我不找,我独独要找永志呢?因为他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聪明伶俐,一般人比不了。例如,对一个问题,别的同学说不出道理,王永志可以说半天,条条是理。让他上学吧,另0犹豫了。”
    永山也知道弟弟读书“厉害”,一听刘老师对永志的赞誉,深为弟弟高兴,同时心里也有一丝忧虑,那便是家境贫寒。于是便对刘老师说:“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吧。”
    刘老师诚恳地说:“不要犹豫,这孩子是读书的料,今后肯定有出息,光宗耀祖且不说,他读书成才,对他本人和国家都有好处,可别把这孩子耽误了。”
    看着刘老师坦诚的样子,永山想,这是弟弟继续学习的一次好机会,决定回家商量。二哥永清是“科班出身”的木匠,他的手艺给了家里经济上很大的支撑。他说,就算长年累月在外干木匠活,也要让永志读书。全家人合计后决定,哪怕再穷再苦,也要支持永志上学。就这样,一个家境贫寒的家庭,上下齐心,帮助王永志迈进了中学的门槛。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一步,有效改变了王永志的人生道路。这位从田野中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在求学的道路上成功地迈出了第二步。
    在初中的3年里,特别是土改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大变样了,学习条件也好多了,加上他坚毅执着和不服输的性格,无论是小考、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王永志总是名列靠前,在班上可谓一枝独秀。
    王永志的聪颖好学,引起了一些同学的羡慕,也引起了个别同学的嫉妒。他们说,不能老让他考靠前,得想法把他拉下来,靠前名的位置也让其他同学轮流坐坐。他们鼓动全班成绩居于第二的姓张的同学与王永志一争高下,结果几次考试,还是没有超过王永志。那时在初中的化学课上老师刚教过“王水”,同学们便戏称地叫王永志为“王水”,意思是能够攻克一切艰难,冲破任何险阻。
    由于王永志文理科的成绩都很优异,老师特别照顾他,同时也给他压担子。当时提倡学习上互相帮助,反对“小猫吃鱼只顾自己”的做法,王永志当起了“小先生”,业余时间或放学后给同学补补课,交流学习方法。
    在初中课程中,王永志初步接触到一些生物和农学知识,他感到万物生生不息的奥秘是多么的有趣。当时,中国小麦的亩产量只不过100公斤左右,农民广种薄收,辛苦一年,温饱难以维持。王永志开始萌生了长大后当一名农学家的想法,让粮食年年丰产,天下人都有饭吃。
    回忆中小学时期的成长过程,王永志打心眼里感激刘老师。他曾说:“如果没有刘汉甲老师,我会是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刘老师在我人生十字路口上起了决定性作用,改变了我的一生。”而刘老师的那份爱、那份关注一直伴随着王永志的成长直到成才。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时,老人立刻给王永志打电话表示祝贺。
    P18-19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王永,志传,中国,工程院
sample
2021-03-1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