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系列教材-作者:艾四林主编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前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克思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社会主义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政治工作平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凝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术队伍、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推进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任务,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工程。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政治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升格为法学门类下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到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这十几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弱小到壮大,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随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广泛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体制机制保障、经费支持等方面,有了较多的支持,但就学科发展来讲,还有一些不足,具体体现在课程设置不规范、教材建设迟缓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现阶段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材建设。2015年,为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规范并建立研究生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育与教学体系,整合优势教育资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经验,教育部社科司组织国内重点马院,统一编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本套教材在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六个专业方向的基础上,增设思潮研究与文献研究两门课程,另增设博士阶段的四门延伸课程,共由12门课程组成。本套教材的出版,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权威的参考,同时也规范了全国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书。在北师大出版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启动会上,由顾海良、沙健孙、梅荣政、郑永廷、张雷声、逄锦聚、陈占安、吴潜涛八位专家组成的本套教材的评审委员会,认真对每本教材的提纲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后续教材写作过程中,评审专家也进行了多轮次审定,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本套教材的质量,对于专家们付出的辛劳,表示诚挚的感谢。从立项到出版,本套教材历时数年,其间吸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数易其稿,但相信仍有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正。北师大出版社从前期的策划到出版,承担了大量工作,力争使本套教材成为一套作者权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现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统一,类型丰富、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国家级精品教材。第一章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1843―1844)学习导读(查看原作,阅读更多)1第一节写作背景1第二节基本思想7第三节价值意义17第二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学习导读22第一节写作背景22第二节基本思想30第三节价值意义40第三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学习导读43第一节写作背景43第二节基本思想44第三节价值意义56第四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学习导读59第一节写作背景60第二节基本思想65第三节价值意义82第五章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学习导读88第一节写作背景89第二节基本思想91第三节价值意义103第六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学习导读115第一节写作背景116第二节基本思想119第三节价值意义127第七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学习导读135第一节写作背景136第二节基本思想140第三节价值意义151第八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学习导读157第一节写作背景157第二节基本思想161第三节价值意义168第九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学习导读173第一节写作背景174第二节基本思想175第三节价值意义197第十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学习导读201第一节写作背景202第二节基本思想205第三节价值意义219第十一章恩格斯《反杜林论》学习导读222第一节写作背景223第二节基本思想229第三节价值意义234第十二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学习导读243第一节写作背景243第二节基本思想245第三节价值意义254第十三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学习导读263第一节写作背景263第二节基本思想264第三节价值意义286第十四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导读292第一节写作背景292第二节基本思想298第三节价值意义309第十五章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学习导读314第一节写作背景314第二节基本思想319第三节价值意义331第十六章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1890―1894年)”学习导读(查看原作,阅读更多)335第一节写作背景336第第二节基本思想339第三节价值意义354第十七章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学习导读358第一节写作背景358第二节基本思想367第三节价值意义380第十八章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学习导读387第一节写作背景387第二节基本思想389第三节价值意义391第十九章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学习导读393第一节写作背景393第二节基本思想394第三节价值意义397第二十章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学习导读399第一节写作背景399第二节基本思想403第三节价值意义411第二十一章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学习导读417第一节写作背景417第二节基本思想422第三节价值意义433第二十二章列宁《国家与革命》学习导读441第一节写作背景441第二节基本思想444第三节价值意义456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马列主义,核心,四林,作者
sample
2020-07-05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