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0年大关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6月14日在大关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雷楚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阻击有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经济社会秩序井然。

  ——脱贫决胜取得新进展。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133”工作思路,紧扣县委“补短板、找问题、提精神、造环境”要求,深入实施“十大清零”行动,整合投入扶贫资金25.7亿元,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新增跨县搬迁靖安新区5289户22557人,改造农村危房1.1万户;劝返辍学生228人,无学生因贫失学辍学;贫困人口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解决。贫困村饮水、交通、电力、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活动场所等全面达标。中央、省、市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扎实推进。累计减贫25093户110343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46.4%下降到1.44%。今年5月17日,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大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大关延续千年的贫困成为历史。

  ——经济运行取得新进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力增投资扩内需、调结构兴产业、引企业强动力,始终保持经济发展韧劲,经济运行实现跨步提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增速排名从2018年的全市倒数第一上升到第六(若加上划转用于靖安新区易迁投资,实际增长10.5%,排名全市第二,为“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若加上划转用于靖安新区易迁投资,实际增长115%,为“十三五”以来最高增速)。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减收3831.6万元的情况下,累计完成各项税费收入5.4亿元、增长21.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亿元、增长2.47%;支出36.84亿元、增长68.8%,全省排名第44位,比2018年上升5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7032元、10017元,分别增长7.7%、11.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75亿元,贷款余额32.84亿元,分别增长10.04%、17.08%。

  ——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拟定了“种竹养猪、采硅抽气、康养文旅”产业发展思路。筇竹产业跻身省“一县一业”特色县行列,新植竹林面积17万亩,全县竹林面积达到56万亩。引进东方希望集团、猪猪侠集团、双胞胎集团、正邦集团等全国知名生猪养殖企业,意向签约养殖生猪140万头,采取“企业+代养+农户”的模式,加速推进百万头生猪养殖工程,形成了“一超多强、千家万户”的生猪养殖发展格局。自然资源部牵头乌蒙山片区资源扶贫、科技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普查天星绿南、青杠范围硅资源储量4.5亿吨,全县9个区块预测达210亿吨以上,页岩气储量3450亿方以上;恒威矿业投产在即,木杆云大页1井成功点火,硅气一体助推工业经济提档加速。文旅产业焕发生机,黄连河景区遗留问题妥善解决;青龙洞景区建设加速推进,罗汉坝、三江口等特色景区开发纳入规划。

  ——民生改善取得新进展。大力实施教育“全面改薄”工程,投资1.46亿元,新建校舍6.9万平方米。创新办学模式,采用“公办民助”模式引进昆明外国语学校合作创办复兴中学,不到一年的办学实践,其先进的执教理念、优质的服务管理和优异的教学成绩已崭露头角、初见成效,让全县人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优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投资7800万元对县人民医院进行改扩建,投资5648万元新建的县中医院投入运营,投资1260万元新建乡镇卫生院2个、卫生室32个;社会化办医取得新进展,大关仁安医院建成投用,医疗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市场化养老开启新篇章,敬老院入院人数从216人上升到354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助残扶弱全方位推进,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环境营造取得新进展。坚持招商必先安商理念,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目标,深化“放管服”改革,清减行政审批事项54项,承接下放25项,调整35项;建成“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现代化信息技术服务平台;营商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获全市第一名,县财政、税务、农信、人行等单位目标绩效管理位列市级优秀等次,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坚持以扫黑除恶为主线,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共立案刑事案件533件,刑拘刑事犯罪嫌疑人120人,打掉犯罪团伙8个,抓获犯罪团伙成员40人,命案立4破4,群众社会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获全市第一名,社会“硬”环境不断净化。实施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整改环保督察问题70个,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0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河长制”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99.7%,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人居环境更加优良。充分发挥“包容、开放、淳朴、厚道”的大关人文精神,“来了就是大关人”的人文环境更加和谐,亲商爱商的氛围日趋浓厚。扎实推进感情招商、以商招商和“一把手”招商,全年会见各类客商115次,优选签约项目23个,落地19个,落地率82.6%,协议引资54.64亿元,到位资金47亿元,到位率86%。

  ——政风建设取得新进展。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抓好巡视巡察、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认真贯彻“基层减负年”“作风转变年”“狠抓落实年”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风行风持续改善,政府效能明显提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86件、政协委员提案66件,办复率和满意度均达100%。

  各位代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严格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总体要求,全方位落实“堵、排、控、查、治”综合措施。广大医务人员主动请战,舍小家、为大家,逆行在抗疫一线;公安干警、消防官兵、基干民兵勇挑重担,斗风雪、战严寒,坚守在卡口卡点;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群情群力,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县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打好打赢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累计落实居家管控重点人员2.85万人,核酸筛查4292人次,集中留观密切接触者347人,3名无症状感染者、15名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复工复产复学稳妥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鼎力相助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大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族人民、各界朋友和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体量小、地方财力弱、保障能力差的经济形势仍未根本改变;二是产业起步晚,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工业化程度低,支撑能力不足的产业形势仍未根本改变;三是基础设施欠账大,返贫风险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的社会形势仍未根本改变;四是一些部门执行能力差、少数基层组织战斗力弱的工作形势仍未根本改变。对这些问题,我们决不姑息迁就,必将立行立改、真抓实改。

  二、今年的工作安排

  2020年,是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非同寻常。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大关辉煌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GDP能耗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重点抓好6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发展大局,开拓跨越新路。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擘画云南新时代发展的坐标定位、模式选择、制度保障、民生重点和使命担当,体现了党中央对云南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云南发展的殷切期望,为我们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坚定了必胜信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冲劲、敢为人先的拼劲、坚韧不拔的干劲,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滇东北崛起和“昭鲁大”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决不再回到老套路、老做法、老模式上去,在不断开拓进取中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兴关之路。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契合大关实际,充分发挥大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淬炼大关发展自信,坚定“种竹养猪、采硅抽气、康养文旅”产业发展思路,精准把握大关发展的时代坐标,主动融入和服务滇东北区域发展大局,守好昭通北大门第一“大关”。精心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一批重点产业、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打造一批知名品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大关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立足“疫情防控”,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企稳向好。

  受国际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冲击,今年的经济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促优,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以防促控抓好疫情常态化防范。当前,我县疫情虽已全面清零,但国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复工复产复学全面推进、地摊经济放开、赛事活动陆续开展,疫情输入风险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疫情防控一旦失守,又将重蹈覆辙,决不能抱有盲目乐观、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必须将疫情防控摆在一切工作之首,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红白喜事节俭办理;积极倡导公筷公勺、分餐制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持续以村民小组为网格单位,采取“人盯人”战术,盯紧每一个外来人口、返乡人员,落实包保责任,实行日报制度;充分发动群众参与防疫,人人自防、村组协防、乡镇联防,筑牢“防输入”坚固防线,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保促稳推进经济止跌回升。一是稳就业。稳就业是“六稳”之基。继续点对点开通就业“直通车”,持续做实“2+100”就业基地,“滴灌式”动态推送就业。发挥创业贷款优势,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培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培育“关河工匠”和技术能人,提升就业竞争力;做好外出务工回流人员再就业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年转移劳动力11.25万人以上,其中卡户就业率85%以上、易迁劳动力就业率90%以上。二是保主体。企业是万财之源。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柴烧。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全年预计再减免税收4850万元,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安心发展;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奖补政策,切实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金融环境和投资环境。三是增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着力强化项目前期工作,学懂弄通现行产业政策,加大项目前期投入,做好项目策划包装,做实项目库。不断提高投融资水平,积极盘活国有资产,用活开发权、经营权、收益权,不断加大县开投、建投、旅投三大投资公司资本注入和资源配置力度,增强投资公司直接融资能力;运用PPP模式,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提升投资强度;抓实在建项目施工保障,排除一切施工阻力,尽快促成投资见效。支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天达化工石灰窑节能改造和昆钢嘉华废液处理项目建设。与此同时,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安全、民生保障、基层运转和金融风险防范等工作,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大关盘面。四是强招商。抓好招商引资,做强实体经济,是应对经济下行、对冲疫情影响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增强“招”的本领。摈弃“广而散”“粗放式”招商思维,围绕“种竹养猪、采硅抽气、康养文旅”产业发展定位,重点培育开发“大关三宝”,直面行业“领头羊”“佼佼者”和“总部经济”,开展“点穴式”招商,强化“保姆式”服务,营造“人人都是招商大使、个个代表大关形象”的招商氛围。加大“护”的力度。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直面程序多、审批慢、推进难、效率低等问题,精简审批流程,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在严守底线、不踩红线的前提下,坚持“条件不足感情补”,讲诚信、重感情,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做客商的贴心人,让企业主体进来安心、经营舒心;强势开展“护企安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行为,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阻工行为,严厉打击涉企犯罪行为,让企业吃下政治护商“定心丸”,增强投资“安全感”。

  (三)紧盯“四个不摘”,抓实巩固提升,发力乡村振兴。

  坚持“稳脱贫”与“防返贫”双管齐下,对标乡村振兴“20字方针”,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增后劲,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谋划好乡村振兴大关方略。

  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围绕“571”指标,按照“户户达标、村村提升、全县清零”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紧盯999户3541名未脱贫人口,落实“一户一方案一台账”,加强与中央、省、市定点帮扶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单位对接,突出重点,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深入开展挂牌督战和“百日总攻”行动,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探索建立“后扶贫时代”减贫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对标对表巩固提升“20条标准”,全覆盖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质量“回头看”,加强对3659户15618人边缘户和不稳定脱贫户动态帮扶;加快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进度;创新举措盘活“三块地”,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以流转、合作、参股等方式获得稳定收益;抓好巡视、督查、考评等各类问题整改;强化扶志扶智,开展群众自强诚信感恩教育,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聚焦“五个振兴”,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海战”为切入点,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有序实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新改建无害化卫生户厕1万座以上,开展公厕保洁排查整治,完成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改造,打造特色示范型村庄36个,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集中堆放、清运、填埋全覆盖。以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突围战”为主抓手,厚植乡村振兴根基。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级集体资产运营新模式,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成高标准农田3.52万亩,完成烤烟收购2万担,建设茶叶、贡椒、水果、蔬菜和工业大麻等标准化示范基地30万亩,新增规模化养殖场5个,新增生猪出栏20万头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以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攻坚战”为突破口,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乡村治理体制,加强村(居)民会议等议事机制建设,狠抓乡村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激活农村各类要素资源,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四)聚力大关“三宝”,推进产城齐飞,增强发展自信。

  筇竹、硅、页岩气,是大自然馈赠大关“三宝”,是实现大关产业突围之“锏”、经济腾飞之“翼”;城镇化是一域一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升级版,加速推进产城一体、实现产城融合,是破解大关发展困境、推动赶超跨越的治本之策。

  ——崛起,大关的支撑在产业。今年省“两会”期间,省委书记陈豪同志参加昭通市代表团讨论时强调,“昭通要担当起滇东北崛起重任”。滇东北崛起,大关决不掉队、绝不缺位。我们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立足大关“三宝”,着力调结构、育龙头、促转型,点燃产业发展“引爆点”,打造“一乡一区一基地”产业标杆,加快大关产业突围、经济崛起。

  人无我有,全力以赴打造“中国筇竹之乡”名片。严把筇竹种源关口,培育新型种植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按照“一核两路三带”的筇竹产业空间布局,加快100万亩筇竹基地建设步伐,打造20个筇竹种植专业村,年内新植竹林面积20万亩;推动集科技研发、笋材加工、商贸物流、品牌塑造、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木杆筇竹产业园10月建成投用,争取年内实现“一县一业”筇竹产业从全省特色县向示范县迈进,引领区域竹产业发展。

  人有我优,全力以赴打造“中国云南页岩气开发试验区”名片。今年4月30日,云大页1井含气性测试在木杆成功点火,获得了直井日产5280立方米的稳定工业气流,首次实现云南省页岩气“空白区”调查重大突破。初步预测,大关境内页岩气含气区块576平方公里,资源储量3450亿立方米,平均甲烷纯度96%以上,99%以上的优质含气层30米左右。当前,重点做好页岩气试产期资源利用和数据监测,同时,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年底完成区块出让,落实矿权人,加快页岩气开发利用,助推工业经济发展。

  人有我强,全力以赴打造“中国西部硅砂开发利用基地”名片。大关境内硅储量初步预测达210亿吨以上,二氧化硅含量平均大于98%,经提纯能达99.99%以上。立足硅资源量大质优、开采成本低的优势,主动融入昭通水电硅材一体化发展,支持合盛硅业、恒威矿业、大鹏硅业开发硅产业,加快与北京仁创集团、四川宏华集团合作共建高新硅产业园步伐,不断拓展延伸下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硅砂一体化、集群化发展。加快压裂砂在页岩气开采环节的运用,用大关的“砂”压大关的“气”,用大关的“气”炼大关的“砂”,实现硅气产业一体循环发展。

  人有我快,加速推进生猪产业迭代升级。抢抓生猪产业发展黄金期,实行生猪养殖从重点支持企业向培育本土专业大户转移、从育肥向扩繁转移,支持群众生猪养殖补栏,全面推进年出栏10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加快24万吨无抗饲料、4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建设进度,积极谋划食品加工、有机肥等产业项目,走实“养殖企业带动、加工园区引领、种养一体循环”闭合式、全链条的路子。

  与此同时,瞄准“一城三区”中心城市“菜篮子”工程,依托大关优良的生态质地和独特的山地空间,按照有机食品标准,规模化加快茶叶、贡椒、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蝶变,大关的出路在融入。大关县城因发展空间受限,历史上经历了两次搬迁;1991年,省政府确定将大关县、元阳县和镇沅县列为云南省3个搬迁县城,其他2个县城均已搬迁,大关县因未找到合适的县政府驻地而搁置。我们一定要算好经济账、发展账、子孙账,看长远、谋大局,把握跨县移民搬迁的有利时机,抓住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加快融入“一城三区”、融入“昭鲁大”一体化发展。如果错过此次良机,我们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做精县城。大关县城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限、承载能力不足,必须另辟蹊径谋发展。要着力优化交通谋篇布局,积极争取昭阳北部新区—靖安新区—大关大桥高速公路进入项目盘子,搭接“一城三区”高速大环线,实现大关县城至靖安新区“一刻钟生活圈”、到昭通主城“半小时经济圈”,通过市中心辐射带动,拉动大关经济快速发展。始终坚持“同城化”发展理念,推动业态布局与靖安新区互促互动,走一条减载疏通激活、生态补位提升的发展路径,立足大关独有的“山、水、云、竹、茶、瀑、关”资源特质,按照“山水竹茶瀑、五彩魅力城”的县城定位,充分展示“云上山城、山上瀑城、瀑边竹城、竹旁茶城”的城市形象,将县城打造成生态宜居的精品旅游县城。

  做特集镇。依托丰富的硅资源,将天星打造成硅产业小镇;依托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将上高桥打造成农特产品物流小镇;依托昆钢水泥厂、天达电石厂、创标实业十万根水泥电杆厂等,将寿山打造成建材产业小镇;依托丰富的筇竹资源,将木杆向阳打造成筇竹特色小镇;推进“翠玉”一体化发展,着力形成多点带动、多极突破、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坐标。

  (五)布局“全域旅游”,强化龙头带动,培育高端品牌。

  瞄准“一城三区”中心城市后花园、面向川渝避暑康养旅游目的地定位,立足大关山水景观和生态特色,坚持高规格顶层设计、高品质一次规划、高质量分期建设、高品位文化赋能,着力打造以“四片一线”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点缀,集溶洞体验、瀑布观光、滨湖度假、森林休闲等为一体的旅游业态集群,做强大关第三产业。

  实施龙头引领工程。秉持大关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大关的理念,通过一点引爆、梯次传导、全域承接,推进全域旅游。坚持策划、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推进青龙洞景区开发,加快推进黄连河景区升级改造,积极开展罗汉坝景区总体规划编制。全面促进文旅融合、产旅融合、城旅融合,推进产城文旅一体化发展,精心策划打造一批文化主题鲜明、地域特色突出的精品线路,建设一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构建“旅游+”全域旅游格局。

  实施业态培育工程。主动适应门票经济向业态经济转型新趋势,积极把握后疫情时代消费变化新态势,加快景区相关配套业态建设。发展康养旅居、生态研学、医养一体、旅游地产等新业态,支持农业公园、休闲农场、乡村营地、乡村庄园等乡村旅游业,培育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热点,谋划实施山地运动、房车露营、水上娱乐、空中观光、森林体验、半山酒店等新项目。加快智慧景区建设,优化运营模式,着力打造“快旅慢游、便捷乐享”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

  实施精品营销工程。持续大力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加强“一部手机游云南”大关版块建设,加快大关旅游地标产品研发和商标注册,积极通过旅游宣传片、旅游会议、旅游活动等多种方式营销,着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和专业运营团队,推进全媒体宣传推介、区域市场开拓和高端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大关旅游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六)聚焦“民生改善”,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成果。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以实实在在的惠民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抓好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全面清零不反弹。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全力维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加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污染管控,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严格落实“河长制”,大力推进城乡污水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继续保持农药用量负增长。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积极推进“林长制”,不断提升增绿、护绿、营绿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改扩建幼儿园4所、中小学校12所,推动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75%、80%以上,争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进“收缩办学”,稳步对学生在100人以下的校点进行撤并,推动生源向县城、集镇寄宿制学校集中,同时整合公益性岗位“陪读看护”,让学生愿走出、留得住、学得好。推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民营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不断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探索实施学区制改革,实行“城乡校际联盟”,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教师“无校籍”管理和校长公选、绩效改革。推进“铁腕治教”,提升教育精细化管理水平。

  抓好健康大关建设。完成县医院新一轮二甲评审验收,推进县妇幼保健院7月建成投用,启动县级传染科室建设,实施疾控中心提升改造,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推动公立医院“瘦身提质”,分类发展专科特色优势医疗,强化专业医技人才培养。巩固健康扶贫成果,继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各显特色、互补发展。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着力提升医疗卫生保障能力。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文体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基层综合性文体服务中心全覆盖。实施“智慧广电”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做好文物修缮保护和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认定等工作。加快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低保、养老保险、医疗救助、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力度,高度重视搬迁靖安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启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儿童福利院建设,健全“大救助”体系,织密基本生活保障网。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实现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目标。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深挖根治、行业整治、长效长治”。扎实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村级治保会规范化建设,构建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加大新型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严打各类非法阻工行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抓好信访事项和信访积案化解。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七五”普法。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强化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

  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巩固和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筹抓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融媒体、气象、老龄、保密、档案、慈善等工作,支持工会、妇联、科协、残联、共青团、计生协会、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发展。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人民政府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改进自身工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我们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等流毒影响。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坚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解决问题。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要想大有可观,必先大有可为。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一起拼搏、一起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大关高质量发展,确保“十三五”完美收官,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名词解释

  十大清零行动:即危房改造、易地搬迁、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动态管理短板清零。

  “571”指标:贫困户退出5条指标(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贫困村退出7条指标(贫困发生率、交通、电力、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网络宽带、医疗设施、活动场所),贫困县退出1条指标(综合贫困发生率低于3%)。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100”就业基地:即建立浙江绍兴、广东中山两个劳务协作友好基地城市,在两个城市优选100家企业作为劳务对口定点输出企业。

  四个不摘:即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乡村振兴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三品一标: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一核两路三带:指全县竹产业空间布局,以木杆镇为核心区域,麻昭高速、彝岔二级路“两路”,打造“寿山—高桥—吉利—木杆”、“翠华兴隆—悦乐太阳坝—上高桥大寨”、“玉碗石灰、出水、火地—天星营盘、沿河”三条竹产业带。

  一城三区:指昭通中心城市和昭阳、鲁甸、靖安三个片区。

  四片一线:“四片”即黄连河瀑布、青龙洞溶洞、罗汉坝和三江口原始森林,“一线”即云台山五尺古道。

  五个振兴:指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治安防控工程。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云南省,2020年,大关县,人民
sample
2020-12-03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