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人卫八版本科临床十二五规划)

作者
陈孝平,男,1953年6月出生,籍贯安徽阜南。1973年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2年和1985年分别获得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武汉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对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施行过各类手术一万多例。

汪建平,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江西婺源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荣誉院长,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组长,美国外科学会成员(FACS),日本消化外科学会会员,亚洲肠造口协会中国区主席。

1978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并留校在附属珠江医院任外科医师。1982年考入中山医学院就读外科学硕士研究生,1985年毕业留校在附属一院胃肠外科工作。1987年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199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1年3月至1993年8月赴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系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任附属一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院长助理。1996年任附属一院副院长。2001年10月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1年9月任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厅级)。2007年2月至2012年7月,兼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院长。


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在古代,外科学的范畴仅仅限于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已经包括许多内部的疾病。陈孝平编著的《外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8版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系统全面介绍了外科学相关知识。
作者:陈孝平,汪建平 主编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疾病

二、外科专科分科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四、外科学发展简史

第二章无菌术

第一节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

第二节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第四节手术室的管理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体液代谢的失调

一、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二、体内钾的异常

三、体内钙、镁及磷的异常

第三节酸碱平衡的失调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代谢性碱中毒

三、呼吸性酸中毒

四、呼吸性碱中毒

第四节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输血

第一节输血的适应证、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第三节自体输血

第四节血液成分制品

第五节血浆代用品

第五章外科休克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

一、失血性休克

二、创伤性休克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

第六章麻醉

第一节绪论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二、麻醉前准备事项

三、麻醉前用药

第三节全身麻醉

一、全身麻醉药

二、全身麻醉的实施

三、呼吸道的管理

四、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四节局部麻醉

一、局麻药的药理

二、局麻方法

第五节椎管内麻醉

一、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基础

二、椎管内麻醉的机制及生理

三、蛛网膜下隙阻滞

四、硬脊膜外隙阻滞

五、骶管阻滞

六、蛛网膜下隙与硬脊膜外隙联合阻滞

第六节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一、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第七节体外循环

一、体外循环的基本装置与功能

二、体外循环的实施

三、心肌保护

第七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

一、概述

(查看原作,阅读更多)

第八章 疼痛治疗

第九章 围术期处理

第十章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第十一章 外科感染

第十二章 创伤

第十三章 烧伤、冻伤、蛇咬伤、犬咬伤、虫蜇伤

第十四章 肿瘤

第十五章 移植

第十六章 外科微创技术
第十七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

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

第十九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第二十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查看原作,阅读更多)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外科学,人卫,八版,本科
sample
2020-06-23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