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亲戚没有以前亲了?

过年时,大家发现年味淡了,以前农村过年的一件大大事其实是走亲戚。

老实说,过年不走亲的话,那就是独乐乐,好比锦衣夜行,一个人抱着大金砖躲在窑洞里笑。这样的话,年味是没有的。

时光飞转,现在年青人常年在外打拼,在外有了新的生活圈子,以前的亲情圈则扔到老家了。很多人一年到头难得跟亲戚见上一面,有的干脆十年八年都不回老家了。

久而久之,大家容易产生错觉,这世界上除了生我和我生的人最亲切外,亲戚则变得生份了。以前的亲戚大家叫亲人,现在则快成了有点儿血缘关系的路人了。

一句话,现在的亲戚之间不亲了。

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答案,以下只是小编的一点小看法。

城市文明对农耕文化的降维打击,普通亲戚没那么重要了
首先我们还是拿红包来说事。有人这样说笑,五千年文化,一个红包贯通,可见小红包里有大社会。

我们得说,农村走亲戚跟城里人还是不一样,农村人喜欢手里拧点东西,城里人喜欢只拧个红包。其实,这些都是习惯问题,如果农村人空着手或者只拧个红包就登门造访,空手会让人不自在,只拧红包会让人感觉人与人之间就关系就是玩钱,这也太直接了,太赤裸裸了。

以前,有一个亲戚从农村进了县城,呆了两年后再一次到老家拜年时也学城里人只拧了一个红包。家里人开始接红包有点不自然,毕竟亲戚都是种田对种田的,都在来回二十里地的村子里,没有拧红包走亲戚的习惯。

早时,我在老家过年。当时我就想,这位亲戚今年拜年可能不吃饭了,放下红包就得走人,果然如此。有朋友说我这是大神了,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大神,正确推理一件事,找到根本的底层逻辑,你也可以是大神。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位亲戚开始接纳和效仿城里人的待人接物的习惯了,这种习惯会慢慢地洗尽原有的亲情。因为,交易在人心中的地位上升了。

以前农村穷,大家亲戚都窝在十来里地内,老实说,哪家有亲戚出了农村,就是鸡犬升天了,亲戚们都盯着你,就象看到了日出,都指望你发达了提携一下大家。那时, 家里欠点谷种,双抢缺点人手,大家可以互通有无,帮上一些忙。那个时代多用些牛羊水车,农活重,大家抱团取暖,互相帮忙是农村生活中难见景象。既然农事和日常生活需要些互相帮衬,亲戚自然更亲了,因为血浓于水。

农民洗脚上田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后,原有农村经济也在快速地消融。生活中更多问题的解决方式都商业化了,人们称之为明码标价。你只需要努力赚钱,各种滋润都会有。亲戚对于我们的用处,看起来越来越弱化了。老实说,有时侯,穷亲戚还成了一种包袱,时不时上门借钱,到时可能不一定还得上。

用现在年青人的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人情了”。


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底层冲击,亲戚走着走着就淡了
以前的农村是熟人社会,有时邻里两三代人都住在一起,亲戚关系也这样。如果你问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莫说亲戚了,就算亲戚一个村的人,年龄相仿的十个得能数出八个来。

为什么呢?常有往来,就近乎了。

改革开放后的外出浪潮对原有社会关系进行了搜根式地冲洗。十村八店,城里乡里都孔雀东南飞,大家都奔事业去了。外出经商、求学打工浪潮让人口出现了一次巨大的流动,原有的社会关系得到了搜根式的冲洗。三舅四姨全村外出打工,老一辈来往少了,新一辈有时面都没有怎么见。碰上亲戚聚会时,你跟孩子说,“这是你的表姐,这是你的表哥...”孩子一下子都适应不过来,毕竟有点生份了。

人口的流动对社会关系的冲击是强有力的。

我们常说,城市生活节奏快,生活半经加大了。城里人要忙着上下班,经商理财,不象乡里人那么闲,有那么多时间走亲访友,闲来闲往。此外,城里的社会关系流动性大。昔日的亲戚,隔三差五可能换地方工作了,而且一跑就是出县出省,甚至出国了。可以说,眼睛一眨,老母鸡就变鸭了。

对城市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亲戚的圈子也会慢慢分化,富亲戚跟富亲戚玩,穷亲戚跟穷亲戚玩了,因为这样,彼此都会觉得自在一些。

这话怎讲呢,农村俗语说,“亲戚亲戚,越吃越亲。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再热的水也要保温,再旺的火也要添柴,亲戚感情同样如此。

当然,对友情和亲情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答案,因为不同的人置身于不同的亲情网中,但有一个答案或许一致,那就是:现在的亲戚没有以前亲了

或许,这话听起来有点扎心。不过,我们也不必为此伤心。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中途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感情走着走着就淡了。一切顺其自然,我们需要做的或许只是善待生活。

 

本文由投根网(www.tougen.cn)原创,转载本文请列明出处。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为什么,在的,亲戚,没有
sample
2022-09-1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