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闽江源头,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下辖二区三市五县,人口319万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特征。

2017年,南平市年平均气温19.3℃,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属显著偏高;年降水量1656.4毫米,较常年平均降水量偏少87.9毫米,属正常;年日照时数1799.9小时,较常年平均值偏多148.2小时,属正常。

  【气温】  2017年,南平市平均气温19.3℃,较常年平均气温偏高0.8℃。各县市平均气温介于18.1(光泽)~21.0℃(延平)之间,与常年相比,距平值为0.4(光泽、政和)~1.1℃(顺昌、延平),异常度为0.8~2.4,光泽、松溪、政和偏高,邵武、浦城、建瓯显著偏高,武夷山、建阳、顺昌、延平异常偏高;各月平均气温除3月、4月、6月为负距平外,其余月份均为正距平。

极端最高温度在38.6℃(邵武)~39.7℃(松溪)之间,出现在7月22日、7月24日;≥35℃的高温日数30天(浦城)~65天(延平);极端最低气温-4.6℃(光泽)~1.4℃(延平)之间,出现在12月18日、12月20日、12月21日。年内酷热和严寒天气较为分明。

冬季(2016年12月~2017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为11.2℃,与历年同期比较偏高2.2℃,异常度为2.0,属异常偏高。春季(3~5月)全市平均气温18.1℃,较常年偏高0.1℃,异常度0.1,属正常。夏季(6~8月)全市平均气温27.0℃,较常年距平0.0℃,异常度0.0,属正常。秋季(9~11月)全市平均气温21.5℃,与历年同期比较偏高1.6℃,异常度2.2,属异常偏高。

【降水量】  2017年,南平市年平均降水量1656.4毫米,较常年平均降水量偏少87.9毫米,属正常。各县市年降水量介于1462.7(延平)~1915.2毫米(光泽)之间,距平百分率为-15.0%(顺昌)~-1.0%(光泽),均属正常;邵武、顺昌、延平偏少,其余县市均正常。1月、2月、4月、5月、7月、9月、10月、12月为负距平,其余月份均为正距平;6月异常偏多,3月显著偏多,8月偏多,11月正常,1月、4月、7月、9月、10月、12月偏少,2月显著偏少,5月异常偏少。

各县、市一日最大降水量为64.4毫米(邵武)~138.3毫米(浦城),出现在6月1日、6月6日、6月16日、6月26日、6月27日、7月3日。全年≥0.1毫米的降水日数143天(建阳)~169天(光泽),较常年偏少23(建阳)~偏多2天(政和);≥50.0毫米的暴雨日数2天(松溪、顺昌)~6天(光泽、邵武、建阳、建瓯)。

冬季平均降雨量100.3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135.5毫米(偏少57.5%),属显著偏少;春季平均降雨量57.3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123.0毫米(偏少17.7%),属正常;夏季平均降雨量831.2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多22.7毫米(偏多36.6%),属偏多;秋季平均降雨量147.7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偏少59.0毫米(偏少28.5%),属偏少。

【日照】  2017年南平市年平均日照时数1799.9小时,较常年平均值偏多148.2小时,属正常。各县市日照时数介于1646.5小时(光泽)~1930.9小时(建瓯),距平值为-51.8(浦城)~291.6小时(松溪),异常度为-0.3~1.9,松溪、顺昌偏多,建瓯显著偏多,其余县市正常。1月、3月、6月、11月为负距平,其余月份均为正距平。

冬季日照时数全市平均370.2小时,较常年偏多69.9小时,异常度0.9,属正常。春季日照时数378.5小时,较常年偏多14.5小时,异常度1.0,属正常。夏季日照时数全市平均547.5小时,较常年偏少24.4小时,异常度-0.3,属正常。秋季日照时数全市平均492.1小时,与历年同期比较偏多34小时,异常度0.5,属正常。

2017年,南平市闽北地区雨水情总体情况是:降水量偏少,洪水场次少、主要干流量级偏小,径流量偏少,属偏枯年份。

  【雨情】  2017年,南平市降水量总体偏少,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全年1~12月份全市平均过程雨量为1618.9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8.8%;比2016年同期偏少33.0%。从空间分布上看,总体分布不均匀,北部武夷山市、浦城县、建阳区和光泽县略多,累计量在1600~168毫米之间;延平区略少,累计量小于1400毫米,其它县市累计量都在1400~1500毫米之间。

  【水情】  2017年,南平市闽北地区雨水相对偏少、洪水场次也少、主要干流量级小。只有富屯溪支流光泽站、建溪支流麻沙溪麻沙站和南浦溪浦城站发生4次/站超警戒洪水,富屯溪、建溪和闽江干流都没有出现超警戒洪水。

  主要涨水过程出现在6月份:①6月1日~2日,降雨致使部分溪河出现小涨水过程,但都在警戒水位以下。其中富屯溪干流洋口水文站2日8:06出现108.06米的洪峰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警戒水位109.3m);建溪干流七里街水文站2日6:20出现93.63米的洪峰水位,低于警戒水位(警戒水位95.0米);闽江干流延福门水位站2日14:00出现62.37米的洪峰水位,在警戒水位以下(警戒水位:68.50米)。②6月11日8时~17日17时,上游普降大雨到暴雨,受此影响,闽江流域上游各溪河水位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都在警戒水位以下,其中富屯溪干流洋口水文站17日0:20出现洪峰水位108.61米(警戒水位109.3米);建溪干流七里街站16日22:35出现洪峰水位94.69米(警戒水位95.0米);闽江延福门水位站17日2:45出现洪峰水位65.75米(警戒水位68.5米)。③受上游强降雨影响,浦城水位站23日00:15出现225.20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0.20米,发布了今年的第一次蓝色洪水预警。④持续降雨致使建阳麻沙水文站28日09:45出现187.54的洪峰水位,超警戒0.04米;光泽水位站分别于27日16:25出现228.74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0.24米和28日15:00出现228.72 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0.22米。

  【径流】  2017年1~10月,南平市主要江河来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13.9%,比2016年偏少42.4%,其中富屯溪比常年同期偏少11.9%,比2016年偏少47.2%;建溪比常年同期偏少15.6%,比2016年偏少38.4%。

  【水库蓄水】  2017年11月1日,南平市上游安砂、池潭、东溪、沙溪口四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为7.83亿立方米,占正常高蓄水库容的49.17%。下游水口水库蓄水总量为17.68亿立方米,占正常高蓄水库容的75.62%。除日径流调节水库外,全市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6215亿立方米,占正常高蓄水库容的65.46%。

  【水质监测】  2017年,南平市国家级水功能区监测率100%,省级水功能区监测率84.7%,县级以上水源地监测率100%,全年完成完成了121个站点、126个监测断面的常规监测任务1156站次。

南平市辖区内河流都是外流河,河水来源于降水,受地形、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具有源短流急、暴涨暴落、水量充足、季节性变化大、河道坡降陡、含沙量少,山绿水清等特点。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040毫米,径流的分布一般随流域高度而增大。全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720毫米,水面蒸发量为1000毫米,蒸发的地理分布差异不大,大致与年降水、径流的趋势相反,即西北小、东南大。光泽、武夷山与江西资溪一带形成一个闭合区,所以武夷山脉主峰附近径流深可达1960毫米,为福建省之首。建溪多年平均径流深1080毫米,富屯溪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100毫米。

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176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70条,构成溪河众多、径流量大、流域面广的自然水系。主要河流有“一江八溪”,即闽江、建溪、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麻溪、沙溪和金溪。

福建省第一大江——闽江,发源于海拔千米以上的武夷山,干支流水力资源都很丰富,其中建溪,富屯溪和闽江境内河段是闽北水源,水力、水运的大动脉。

建溪:发源于武夷山脉和仙霞岭,在建瓯以上又分为崇阳溪、南浦溪、松溪3条溪,分别流经武夷山、浦城、松溪、政和、建阳、建瓯、延平等7个县(市、区),起迄地点是浦城坑尾至延平园口,延平区以上流域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干支流长1352千米,干流长294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58亿立方米,河道坡降为8万分率,流域形状系数为0.19。祟阳溪,自武夷山市东南流至建阳,全长135千米,建阳以上流域面积3278平方千米,在建阳汇麻沙溪后入建溪干流。南浦溪,自浦城城南流往建瓯徐墩与祟阳溪汇合后流至建瓯,汇入建溪干流,全长199千米,芝城以上流域面积4018平方千米。松溪,自浙江省庆元西流入松溪县,折向南流,左汇政和七星溪于西津,向西南流入建溪干流,全长196千米,建瓯以上流域面积4785平方千米。以上3支流在建瓯市境内汇合,流经南雅,于延平区汇人闽江。

富屯溪:发源于杉岭山脉,集光泽西溪、北溪之水,自光泽南流,经邵武至顺昌,右汇金溪、复东流,至洋口折向南流至沙溪口,与沙溪汇合,沙溪口以上集水面积13733平方千米,干流长285千米,河道坡降为12万分率,流域形状系数为0.17

沙溪:源自宁化的枫树排,经清流、沙县蜿蜒东流,至延平沙溪口汇富屯溪,在南平市延福门码头再与建溪汇合入闽江。沙溪口以上集水面积1.18万平方千米,河道坡降为7万分率,南平市境内河长约9千米。

闽江:建溪、富屯溪在南平汇合,始为闽江。南平至樟湖板段,长度为56千米,樟湖板以上集水面积4990平方千米。江面较宽,全年可以通航500吨级轮船。

南平市地形地貌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强烈、构造地貌特征相当明显,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低山丘陵分布广,河谷地形呈峡谷或“V”“U”状镶嵌该市各地,山间盆谷地沿河交替分布,山地切割明显,高差悬殊,以断裂为主的断块山,山峰陡峭,断层崖、断裂谷等断层地貌分布广。中山集中分布于西北、东北和西南部,由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构成地形走势。中部和南部以低山丘陵盆地为主。土地总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12.09%,海拔500-1000米的占44.03%,海拔300-500米的占21.38%,海拔300米以下的占22.50%

土地

南平市土地总面积3942万亩,占全省陆地面积的2l.2%。人均拥有土地13亩,高于全省人均7.2亩的水平。全市2016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56.94万亩,占全省耕地26.7%。按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亩。全市林地面积3057万亩,占全省山地的25%,居第一位,按户籍总人口计算人均l0.4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15.6亩。按使用权属分,国有253.4万亩,占8%。农户经营2664.23万亩,占84.1%。其它250.5万亩,占7.9%。2017年末耕地保有量357.58万亩;全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84.7万亩。

森林

南平八山一水一分田,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259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3%,其中有林地面积2964万亩,占全省的24%。在有林地中,用材林1487万亩、生态林836万亩、毛竹林527万亩(立竹量8.4亿株)、锥栗7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77.3%,位居全省第二。活立木蓄积量1.18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3%。森林蓄积量为1.66亿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一。建瓯、武夷山、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建瓯、建阳、政和是“中国锥栗之乡”,顺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杉木之乡”。林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全市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108万亩;自然保护小区1283个,面积127万亩;普查建档的古树名木9391株。

水力

南平市森林茂盛,雨量充沛,溪河纵横,水库棋布,水力资源相当丰富。境内的闽江和建溪、富屯溪干支流,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87.37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建溪流域干支流47条、200.9万千瓦;富屯溪干支流40条、130.1万千瓦;闽江(南平至尤溪口)36.6万千瓦。水力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较大,前景广阔。

矿产

南平市处于全国重点成矿带之一---武夷成矿带中部,有良好的地质成矿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也是寻找贵金属(金、银),有色金属(铜、铅、锌、钼),非金属矿的成矿远景区。

境内己发现的矿种有76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59种,其中水汽矿产1种,列入福建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50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16种,非金属矿产33种。已上表矿区总数254个,矿山总数184个,其中大型矿区6个,中型矿区31个,小型矿区217个。储量居福建省首位的有铀、钽、铌、铅、锌、硫铁矿、萤石、石墨、透辉石等,储量名列福建省前茅且优势明显的有金、铜、石灰石、饰面石材、高岭土等。已开发利用矿种37种,2017年全市原矿产值约12.64亿元。

主要矿种储量:钽铌矿:钽(金属量)4147吨,铌(金属量)3708吨;金银矿:金(金属量)36.7吨, 银(金属量)797.71吨;萤石矿储量1865.3万吨,石灰石矿储量1.99亿吨,石墨矿储量104.2万吨,铅锌矿(金属量)180.6万吨。

行政区划

2017年末,南平市辖2个市辖区、3个市、5个县,有44个乡、71个镇、24个街道、218个社区、1630个村。其中延平区辖2个乡、13个镇、6个街道、70个社区、244个村;建阳区辖3个乡、8个镇、2个街道、22个社区、194个村;邵武市辖3个乡、12个镇、4个街道、38个社区、133个村;武夷山市辖4个乡、3个镇、3个街道、16个社区、115个村;建瓯市辖4个乡、10个镇、4个街道、27个社区、217个村;顺昌县辖4个乡、7个镇、1个街道、16个社区、130个村;浦城县辖8个乡、9个镇、2个街道、10个社区、286个村;光泽县辖5个乡、3个镇、5个社区、85个村;松溪县辖6个乡、2个镇、1个街道、7个社区、102个村;政和县辖5个乡、4个镇、1个街道、7个社区、124个村。



                         2017年末南平市行政区划情况表

县(市、区)

(个)

乡名称

(个)

镇名称

街道

(个)

街道名称

合计

44

71

24

延平区

2

巨口、赤门

13

王台、来舟、西芹、樟湖、夏道、峡阳、太平、塔前、洋后、大横、南山、炉下、茫荡

6

紫云、梅山、黄墩、四鹤、水南、水东

建阳区

3

崇雒、回龙、书坊

8

水吉、麻沙、将口、小湖、徐市、黄坑、莒口、漳墩

2

潭城、童游

邵武市

3

金坑、张厝、桂林

12

拿口、和平、城郊、水北、下沙、洪墩、沿山、卫闽、大埠岗、肖家坊、大竹、吴家塘

4

昭阳、通泰、水北、晒口

武夷山市

4

岚谷、上梅、吴屯、洋庄

3

星村、兴田、五夫

3

崇安、新丰、武夷

建瓯市

4

水源、川石、龙村、顺阳

10

东峰、东游、吉阳、南雅、徐墩、房道、小桥、迪口、玉山、小松

4

芝山、通济、瓯宁、建安

顺昌县

4

郑坊、洋墩、高阳、岚下

7

洋口、建西、元坑、大干、埔上、仁寿、大历

1

双溪

浦城县

8

官路、古楼、管厝、万安、山下、盘亭、枫溪、濠村

9

富岭、临江、石陂、仙阳、永兴、忠信、九牧、莲塘、水北街

2

南浦、河滨

光泽县

5

鸾凤、崇仁、李坊、华桥、司前

3

杭川、止马、寨里

松溪县

6

河东、茶平、旧县、祖墩、溪东、花桥

2

郑墩、渭田

1

松源

政和县

5

星溪、外屯、澄源、杨源、岭腰

4

东平、铁山、石屯、镇前

1

熊山

历史沿革

 南平是福建省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人在此繁衍生息。夏商时期,天下分九州。南平属扬州。周时,属七闽地。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建立闽越国,南平属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南平属闽中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南平属闽越国。汉建元六年(前135年),馀善封为东越王,在闽北割踞,闽越改称东越。馀善分别在今浦城县、武夷山市、建阳市、邵武市建成六座城堡拒汉。汉元封元年(前110年),东越被汉王朝所灭,立冶县,南平属之。
南平建置区划始于东汉建安初年(约196年),福建境内设置5县,南平境内有南平、建安(今建瓯) 汉兴(今浦城)3县,属会稽南部都尉,是最早的县级行政区划。汉建安八年(203年)移南部都尉于建安。建安十年(205年),析建安桐乡及今江西上饶一部分地置建平县(今建阳)。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以会稽南部地置建安郡,郡治建安(今建瓯)等10县(即今福建全境)。建安郡成为福建省最早的地区级建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政区制。晋太康三年(282年),建安郡属扬州。元康元年(291年),属江州(今江西九江)。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属东扬州。陈永定初年(约557年),改属闽州(今福州)。光大二年(568年)属丰州(今江西抚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县,将原州、郡、县三级政区制改为州、县二级政区制,废郡后的建安属泉州(今福州)。大业初(约605年),属闽州(治福州)。大业三年(607年),闽州又改名建安郡。
唐王朝实行道、州、县制度。武德四年(621年),州治从福州移至建安(今建瓯),并改郡为建州,属泉州都督府。景云二年(711年),属闽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年),改建州为建安郡,属江南东道采访使。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建州,属福州都督府。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属福州节度使。大历六年(771年),属福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
五代闽龙启二年(934年),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建州属之。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审知之子王延政在建州建国,国号“殷”。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殷亡,改建州为永安军,不久又改为忠义军。同年,析建州地置剑州,治剑浦(今南平)。时境内二州并立。
宋代,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政区制。开宝八年(975年)改忠义军为建州。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建州、剑州同属两浙西南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因四川亦有剑州,改南平剑州为南剑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增置邵武军,治邵武,境内2州1军并立。雍熙二年(985年),建州、南剑州、邵武军改属福建路。端拱元年(988年),升建州为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再升为建宁府。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邵武军为邵武路。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建宁府为建宁路,南剑州为南剑路。大德六年(1302年),改南剑路为延平路,闽北3路同属福建行中书省。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改建宁路为建宁府,邵武路为邵武府。洪武二年(1369年),改延平路为延平府。3府同属福建布政使司。
清代,建制沿袭明制,境内设3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州、厅)改道,实行省、道、县三级政区制。福建省设东、西、南、北4道,闽北为北路道,道所在地南平(辖16县)。民国3年6月,改为建安道。民国16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政区制,闽北各县直属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在闽北设延建省。民国23年1月,福建人民政府失败,2月成立福建省政府。7月由于福建省属“剿匪”省份,为便于督察,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闽北境内设第三(驻南平)、第九(驻邵武)、第十(驻浦城)3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10月,福建省改划为1市7个行政督察区,闽北境内设第二(驻南平)、第三(驻浦城)2个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8月,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由浦城移驻建阳。此后,两区建制沿续至民国38年5月南平地区大部分县解放。
民国38年5月,闽北大部分县解放,9月境内设两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即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建瓯;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南平。
1950年3月,为便于与民国建制的识别,省人民政府通知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冠以驻县名。4月1日,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名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名南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27日,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迁至建阳,改称建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1月1日,建阳、南平两公署分别改称福建省建阳区专员公署、福建省南平区专员公署。1955年3月,又分别改称建阳专员公署、南平专员公署。1956年3月26日,撤销建阳专员公署,所属各县划归南平专员公署。
“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2月19日成立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3月18日。南平地区革命造反委员会改称南平地区革命委员会。1968年5月15日,根据福建省军区的指示,改称为南平专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9月,南平专区驻地迁驻建阳。
1971年7月1日,正式挂牌称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撤销建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福建省建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0月,邵武撤县建市。
1988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阳地区驻地迁回南平,1989年1月1日,正式更名为南平地区行政公署。
1989年8月,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
1992年12月,建瓯撤县设市。
1994年3月,建阳撤县设市。
1994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原县级南平市同时改设为延平区,南平地区建制至次年1月18日终止。
2014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南平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

人口

2017年,南平市户籍人口319.04人,比上年减少2.22万人,年增长率-6.96‰;非农业人口12.02人,农业人口207.02万;城镇人口112.02万,乡村人口207.02万;男性164.54万,女性154.5万。全年17岁以下人口为122.1万,占总人口的38.27%。18—34岁年龄段人口数为70.04万,35—59岁年龄段人口数为129.69万,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数为55.22万。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6.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9.2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99.12亿元,增长6.6%(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522.24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7.70亿元,增长10.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903元,比上年增长6.7%。

精选留言

南平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