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之间。全市总面积为11968平方公里,2005年末总人口666万,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满、苗、回等20多个少数民族。

福州市区所在地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全市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700~198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900~21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20℃,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达6~10℃;最热月7~8月,平均气温为24~29℃。极端气温最高42.3℃,最低-2.5℃。年相对湿度约77%。近年来常出现热岛效应,又福州为盆地地形,夏季中午气温高达36℃以上。福州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以偏南风为主。7~9月天气炎热,是台风活动集中期,每年平均台风直接登陆市境有2次。最佳旅游季节为每年4~11月。
春季(3~5月):常阴雨绵绵,气温变化较大,是一年中阴雨天最多的季节。有春雨期(3~4月)和梅雨期(5月)之分,春雨期天气冷热多变,有的年份还会出现倒春寒天气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梅雨期温度显著升高,湿度大,雨水多;
夏季(6~9月):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是出现局地热雷雨天气和热带风暴、台风活动最集中的时期;
秋季(10~12月):天高云淡,日照充足,湿度减小,温度适宜;
冬季(1~2月):雨量一般较少,气候温和,极少有零下低温出现。
福州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沿海地区的福州,闽越国都城,自南朝陈朝开始的1000多年大部分时间内是福建的行政中心。
福州因市区城内有屏山、乌山、于山三山鼎立,别称“三山”;北宋治平三年太守张伯玉,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两棵,并号召百姓普遍种植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之美称。现辖5区、6县(一综合试验区)、两个县级市和一个经济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5个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6县,福清、长乐2个县级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21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全市户籍总人口约711万人,其中市区户籍总人口约292.17万人。全市设34个街道、105个镇,48个乡(含2个民族乡和马祖乡),2795个村(居)委会、社区居委会。通行福州话。
福州是国务院1984年5月首批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是大陆离台湾省最近的省会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福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的健康发展,初具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宜居城市风貌,被评为中国持续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
福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祖籍福州的海外华侨、华人多达300余万人,分布于五大洲的102个国家和地区。福州地区的归侨、侨眷人数多达200万,港澳有福州乡亲近30万。在世界各地有海水的地方几乎都有福州人的足迹。不仅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在发展中国家如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有为数众多的福州乡亲,而且在一些落后国家、小而偏僻的地区如巴巴多斯、马绍尔、安提瓜和巴布达、塞拉利昂等也有福州人的足迹。福州与台湾水相连、地相望、语相通、习相近,民间交往源远流长,历来关系十分密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福州去台人员达3万人,现在台湾地区有27个福州同乡会、60多万福州乡亲;在福州居住的台湾省籍同胞有1300多人,台属12万人。
闽菜常列为国宴之一,福州人的口味偏甜、酸。当地的风味小吃有鱼丸、肉燕、虾酥、蛎饼、光饼、鼎边糊、春卷、炒粉、福州线面、福清光饼等数十余种。
主要游览景点有鼓山、乌山、于山、三坊七巷、西禅寺、闽王祠、林则徐祠堂、西湖公园、江滨公园、华林寺、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岛)、海坛岛等。名山有鼓山、旗山、青云山、于山、乌山、屏山。名墓有王审知墓、李纲墓、林则徐墓。名园有福州西湖公园、温泉公园、南公园、烟台山公园等。名塔有白塔、乌塔、罗星塔、瑞云塔、三峰塔。名桥有万寿桥、回龙桥、龙江桥。名居有林翰尚书故居、林则徐故居、严复故居、郑振铎故居、陈绍宽故居、林觉民故居、冰心故居、萨镇冰故居。福州特产有橄榄、福桔、龙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寿山石雕、脱胎漆器、木画、木雕、纸伞、贝雕、瓷器、牛角梳等。
【历史沿革】
福州历史悠久,夏代属扬州地域,殷商和春秋战国中期前为七闽之地,战国中期后归越国,秦时为闽中郡,汉高祖封闽越王,闽越国都城福州,自南朝陈朝开始的1000多年时间内,大部分是福建的行政中心。南朝陈朝年间,在今福建设置闽州,后改名作为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为泉州,大业三年泉州废,改为建安郡,领闽、建安、南安、龙溪4县,闽县,郡治在今天的福州。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郡为建州,六年(623年)复称名为泉州,八年(625年)又改名丰州,置都督府,贞观元年(627年)再改名为称泉州,属岭南道,景云二年改为闽州。
唐玄宗时设福州都督府,为出现“福州”之名之始。
天宝元年(742年)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福州,领闽、侯官、长乐、福唐、连江、长溪、古田、尤溪8县。闽国开平元年,后梁承认王审知为闽王,闽国贞明年间升福州为大都督府。闽国天成年间王审知子延翰在福州建大闽国。
五代十国(948年),地划入吴越,分出尤溪、德化2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属两浙西南路,六年(981年)由闽县分立怀安县,雍熙二年(985年)属福建路,为治所。
南宋景炎元年年间端宗在福州即帝位,升福州为福安府,定为行都。
元朝设置福建行中书省,省治在福州,称福州路,领闽侯、侯官、怀安、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9县及福清、福宁2州,属福建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福州路为福州府,属福建布政使司,领闽、侯官、怀、古田、闽清、长乐、连江、罗源、永福、福清10县。
清顺治三年(1646年)仍为福州府,属福建行省,领县仍旧,清朝前期开始隶属宁福道(下辖今天的福州地区、今天的宁德地区)。清代时,福州为闽浙总督(总督福建,浙江二处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的驻地。
雍正十二年(1734年)析古田县增置屏南县。
1912年废府,设东路,为福建省省会。
1933年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设闽海省,下辖福州、宁德。
民国35年(1946年)成立福州市。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
【行政区划】
福州市辖5个市辖区、1个经济区、6个县,2个县级市。面积12154平方千米,人口711.537万(2010年)。市区面积178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20.22平方千米,市区人口292.17万。
2010年福州市县(市)区行政区划一览 鼓楼区:东街、南街、安泰、水部、温泉、鼓东、鼓西、华大、五凤街道,洪山镇

  台江区:茶亭、洋中、后洲、新港、瀛洲、苍霞、义洲、上海、宁化、鳌峰街道
仓山区:仓前、下渡、临江、三叉街、对湖、上渡、金山、东升街道,建新、盖山、仓山、城门、螺洲镇
晋安区:茶园、王庄、象园街道,新店、岳峰、鼓山、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
马尾区:罗星街道,马尾、亭江
琅岐经济区(属马尾区):琅岐镇
福清市:玉屏、龙山、龙江、音西、宏路、石竹、阳下街道,东张、海口、龙田、高山、渔溪、城头、江镜、三山、江阴、港头、沙埔、东瀚、上迳、新厝、镜洋、一都、南岭镇
长乐市:吴航、航城、营前、漳港街道,梅花、金峰、潭头、玉田、江田、古槐、鹤上、首占、文武砂、湖南、文岭、松下镇,罗联、猴屿乡
闽侯县:甘蔗街道,白沙、尚干、祥谦、青口、南通、南屿、上街、荆溪镇,竹岐、洋里、鸿尾、大湖、小箬、廷坪乡
连江县:凤城、晓澳、浦口、琯头、敖江、东岱、东湖、丹阳、马鼻、透堡、官坂、黄岐、筱埕、苔菉、长龙、坑园镇,潘渡、蓼沿、下宫、安凯、江南、马祖乡,小沧畲族乡
罗源县:凤山、鉴江、松山、起步、中房、飞竹镇,白塔、西兰、洪洋、碧里乡,霍口畲族乡
闽清县:梅城、坂东、池园、梅溪、白樟、白中、塔庄、东桥、雄江、金沙、省璜镇,云龙、上莲、三溪、下祝、桔林乡
永泰县:樟城、嵩口、梧桐、葛岭、城峰、清凉、长庆、同安、大洋镇,塘前、富泉、岭路、赤锡、洑口、盖洋、东洋、霞拔、盘谷、红星、白云、丹云乡
平潭(县)综合试验区:潭城、苏澳、澳前、北厝、流水、平原、敖东镇,岚城、中楼、白青、南海、屿头、大练、东庠、芦洋乡。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9.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962.94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1.60亿元,增长11.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7%,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3290元,比上年增长7.6%。

精选留言

福州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