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说:不交僧道,便是好人

大家从一些电视上常常看到一些世外高人,寻道修佛,但为什么《增广贤文》里却传来一句,“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呢?

这话原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实际上是一种劝世的话,叫我们普通人远离寺庙之地。

这是一条民间俚语,话虽有点糙,又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大僧大德自古受到人们敬重,人们也经常去寺庙上以佛香。就说唐朝皇帝,就爱结交僧道,而且特别看重道教。李渊起兵时就宣传自己是道教老子李耳的后人,唐玄宗时号令天下兴建道观并讲习《道德经》。连皇帝都以结交僧道为大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当然说不过去。

传统说法,“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只是一种比喻吧。可能说僧道的生活与世俗相差很远,也不是说与僧道来往,就真不是好人了。


传宗接代的需要

中国传统家庭是讲传承的,讲老有所养,少有所乐。僧道是禁欲,不成家的。接交僧道,就容易被思想同化,到时遁入空门,也就不成家了。所以说,传统老百姓尽量劝告孩子,远离僧道。

僧道不贴在脸上

历史上的佛道之争很复杂,许多人一下子入佛,一下子出佛。比如明朝皇帝朱元璋,本是佛门弟子,按道理说也是慈悲胸怀。出了寺了,比起俗家子弟来杀气还重,一手捏着佛珠,一手拿着大刀。所以说,佛不是写在脸上的,“贵人信佛佛自在,贵人不信佛佛自在。”再说,象唐宋以来,佛寺僧道无不卷入天下争斗,进入佛门的人也是三教九流,不好区分。也就是说古代时的寺庙情况其实也有点乱,是一个小江湖,所以,老百姓对此也心存疑虑。

务农事,考功名

传统教育还是讲究读好四书五经典,父辈多都希望晚辈能金榜题名,学而优则仕,业有所成。再退一步说,也是勤耕种习,学技艺而谋生,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成才之路。当然也不鼓励后辈去习僧道,不食人间烟火。

僧道观念与世俗毕竟有些差异

比如佛道讲究不杀生,吃素。家人都去学僧了,过年时节,大家一起杀鸡杀鸭庆祝一下,你又讲杀生了,这不是扫了一家人的兴致。毕竟习佛是很讲究的一件事,很复杂,学得半通半不通还不如不学。

佛法无边,是为大道。人到释怀处,便得佛义时。总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一俚语,我们也不能断章取义去理解,不然,大家听后也会伤心。古人的“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有着特殊场景下的含义,不能偏面理解,并不是对高僧大德们的反对,只是受传统续香火和耕读文化观念的影响很深而以。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古人,为何,不交,僧道
sample
2022-03-0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