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昌吉市简介

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亚欧大陆腹地、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东经86°24′~87°37′,北纬43°06′~45°20′。东邻乌鲁木齐市,西毗呼图壁县,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与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接壤。南北长2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公里。
地名由来:《西域同文志》卷5:昌吉“准语(蒙古语),场圃也。河滨筑此,故名”。
【行政区划】
下辖8镇2乡6个街道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分别为:延安北路街道、北京南路街道、绿洲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宁边路街道、建国路街道、硫磺沟镇、榆树沟镇、三工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六工镇、佃坝镇、滨湖镇、庙尔沟乡、阿什里哈萨克族乡、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兵团共青团农场、兵团军户农场。
宁边路办事处 西街社区,宁合社区,水电巷社区,北庭新村,社区,顺城巷社区,城关社区,公园社区,北园村,牧业村,东上庄一村,东上庄二村,北门村
延安北路办事处 柳树巷社区,园丁社区,广场社区,团结院社区,金陵社区,友联巷社区,康宁社区,天池社区,天山花园社区,民乐社区
北京南路办事处 五彩新城社区,油运基地社区,文化宫社区,石油新村,社区,城建社区,地质村,社区,毛纺厂社区,亚中社区,金融社区,光明社区,昌建社区,新科园社区,天方社区
建国路办事处 乾居园社区,锦绣社区,南五一村,南五二村,小三四工一村,小三四工二村,八工一村,六工庙村,中沟一村,中沟二村
中山路街道 田园社区,天山社区,三畦村,九家沟村,夹滩村,北沟一村,北沟二村,小渠子一村,小渠子二村,小渠子三村,苗圃一村,苗圃二村,苗圃三村,八工二村
绿洲路街道 双河社区,西域社区,绿园社区,净化社区,庭州社区,屯河社区,博文社区,艺园社区,揽翠社区,泰昆社区,农科社区,昌化社区
硫磺沟镇 水泥厂社区,煤矿社区,共青团社区,楼庄子村
三工镇 长丰村,庙工村,常胜村,下营盘村,新户村,南头工村,二工村
榆树沟镇 前进村,曙光村,四畦村,榆树沟村,牧业村,勇进村,工业园社区,农场生活区
二六工镇 二畦村,军户村,东工村,三畦村,广东户村,河州工村,六工村,十二份村,三工村,二六工村,下六工村,农场生活区
大西渠镇 幸福社区,玉堂村,新渠村,思源村,大西渠村,龙河村,新戽村,幸福村,农场生活区
六工镇 下六工村,西五工村,东五工村,新庄村,四户坝村,沙梁子村,下三工村,十三户村
佃坝乡 土梁村,二畦村,佃坝村,西沟村,东沟村
滨湖乡 迎丰村,滨湖村,友丰村,下泉子村,东沟村,五十户村,永红村,农场生活区
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阿魏滩村,阿什里村,二道水村,努尔加村,胡阿根村
庙尔沟乡 庙尔沟村,金涝坝村,板房沟村,红沟村,阿克旗村
新疆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农场生活区,一农场生活区,二
昌吉市北部荒漠生态保护管理站 农场生活区,一农场生活区,二
兵团共青团农场 场部一连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七连八连
兵团军户农场 场部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八连九连十连十三连一连
【历史沿革】
昌吉市秦时属匈奴,汉代时为山北六国中的劫国和单桓国、乌贪訾离等地。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归其管辖。
三国时属车师后部,晋时属高车。
北魏时为高车地,后归于蠕蠕,北周时为突厥属地。
隋唐时为西突厥铁勒部,后归莫贺。唐初属西突厥,后为庭州所辖。又改属昆陵,继而属北庭。
宋时属回鹘五城(别失八里)。
元末归属东察合台汗国。
明代属四卫拉特的和硕特部游牧地,后为准噶尔台吉游牧地。
清初为准噶勒丹多尔济游牧地。清乾隆年间,开始大规模屯田,乾隆二十七年四月(1762年)设巡检司,属乌鲁木齐州。同年八月筑城,乾隆皇帝钦命名“宁边”并移乌鲁木齐州同于此,即宁边州同。为乌鲁木齐同知所辖。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农历七月二十七升宁边州同为昌吉县,属甘肃镇西府迪化州,辖区为昌吉市和呼图壁县。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设行省,昌吉县隶属迪化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辖呼图壁县巡检,改设为呼图壁县丞。
民国7年(1918年)呼图壁县分设,两县均归迪化道所辖。
1949年9月和平解放,1950年4月成立昌吉县人民政府,隶属迪化专员公署。
1954年7月成立昌吉回族自治区,昌吉县为自治区区府所在地。
1955年11月昌吉回族自治区改为自治州。
1955年昌吉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县人民委员会。
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1959年4月,昌吉县成立人民公社联合社管理委员会,与县人委一套班子,两块牌子。1962年撤销联合社。
1968年11月28日成立昌吉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2月撤销昌吉县革委会,恢复县人民政府。
1983年12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昌吉县改为昌吉市,仍属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
1997年,昌吉市辖4个街道、3个镇、6个乡:延安北路街道、老城街道、延安南路街道、城郊街道、榆树沟镇、三工镇、硫磺沟镇、二六工乡、大西渠乡、佃坝乡、阿什里哈萨克族乡、滨湖乡、六工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387169人,其中:老城街道18260人、延安北路街道56968人、延安南路街道75919人、城郊街道40138人、五家渠镇32665人、硫磺沟镇5848人、三工镇17846人、榆树沟镇11391人、二六工乡10842人、大西渠乡13988人、佃坝乡6778人、滨湖乡8866人、六工乡11824人、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7203人、庙尔沟乡3541人、园艺场10041人、兵团101团18006人、兵团103团16809人、兵团共青团农场8492人、兵团军户农场11744人。
2003年,昌吉市人民政府《关于老城街道延安南路街道更名的通知》(昌市政发[2003]143号):根据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昌吉市老城街道延安南路街道更名问题的批复的函》(昌州政函[2003]112号)文件精神,决定将“昌吉市老城街道”更名为“昌吉市宁边路街道”,将“昌吉市延安南路街道”更名为“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
2003年,昌吉市总面积7981.13平方千米,总人口383588人,其中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24%。辖6街道6镇4乡:延安北路街道、北京南路街道、绿洲路街道、中山路街道、宁边路街道、建国路街道、硫磺沟镇、榆树沟镇、三工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六工镇、佃坝乡、滨湖乡、庙尔沟乡、阿什里哈萨克族乡。市政府驻延安北路。
2011年,昌吉市滨湖乡撤乡建镇。
2013年8月,昌吉市佃坝乡撤乡建镇。

昌吉市气候概况


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山地、平原、沙漠三大部分。整个地势为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高差4000多米。南部山地为天山山区,天格尔山等55个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横空矗立。中部为冲积平原,北部沙漠属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一部分,沙丘为固定和半固定型,丘间地势平坦。
昌吉市属中温带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由于地形条件的影响,由南向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夏季降水充沛;北部沙漠性气候特征显著。昌吉市日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700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为133.6千卡/平方厘米;热量条件也较为充足,年≥10℃积温为3450℃,其中年平均气温6.8℃,1月份平均气温为-15.6℃,7月份平均气温为24.5℃;年平均降水量为190毫米,夏季降水量明显多于冬季;年无霜期为175天。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昌吉,昌吉市,简介
sample
2019-03-0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