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五版教材)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迄今已历二十余年。其间曾进行了几次修改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中医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于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组成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针灸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各学科编审小组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地进行了新教材的编写。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一九八二年四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力求使这套新教材保持中医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在教材内容的深、广度方面,都从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出发,注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具有与本门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同时又尽量减少了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努力和全国中医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陆续编写完毕。
-------------
作者简介
  邱茂良,历任主治医师、针灸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针灸系主任。并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顾问等职。
目  录
绪言

上篇经络腧穴
1经络总论
1.1经络学说的形成
1.1.1“针感”等传导的观察
1.1.2腧穴疗效的总结
1.1.3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1.1.4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1.2经络系统的组成
1.2.1十二经脉
1.2.2奇经八脉
1.2.3十五络
1.2.4十二经别
1.2.5十二经筋
1.2.6十二皮部
1.3经络的根结、标本与气街、四海
1.3.1根结与标本
1.3.2气街与四海
1.4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
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1.4.1经络的生理功能
1.4.2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腧穴总论
2.1腧穴的发展与分类
2.2腧穴的命名
2.3腧穴的治疗作用
2.4特定穴的意义
2.4.1五输穴
2.4.2原穴、络穴
2.4.3俞穴、募穴
2.4.4八会穴
2.4.5郄穴
2.4.6下合穴
2.4.7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2.5腧穴的定位方法
2.5.1骨度分寸定位法
2.5.2自然标志取穴法
2.5.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2.5.4简便取穴法
3经络腧穴各论
3·1十二经脉
3.1.1手太阴肺经(11穴)
3.1.1.1经脉循行
3.1.1.2主要病候
3.1.1.3主治概要
(一)中府
(二)云门
(三)天府
(四)侠白
(五)尺泽
(六)孔最
(七)列缺
(八)经渠
(九)太渊
(十)鱼际
(十一)少商
3.1.2手阳明大肠经(20穴)
3.1.2.1经脉循行
3.1.2.2主要病候
3.1.2.3主治概要
(查看原作,阅读更多)

中篇刺灸方法
1毫针刺法
2灸法
3其他针法
4头针、耳针
5针刺麻醉

下篇治疗
1治疗总论
2治疗各论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针灸,五版,教材
sample
2020-08-25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