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

大新县位于云贵高原南缘、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北纬22°29′~23°05′、东经106°39′~107°29′之间,东西横距90公里,南北纵距75公里,总面积2742平方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东南接崇左市江州区,东北邻隆安县,北面与天等县接壤,西北同靖西县相接,西南靠龙州县,西面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连,国界线长43公里,有国家二类口岸——硕龙口岸和岩应、硕龙、德天3个边贸互市点;地处南宁、百色、崇左三座中心城市的交汇处,有316、213、325省道穿越县境。县城距崇左市人民政府所在地7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43公里,是中国通往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之一。

区域位置

大新县位于东经106°39‵30"~107°29‵50",北纬22°29‵42"~23°5‵55"。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市北部,北回归线以南,云贵高原边缘。地势北高南低,从东到西横距90公里,从南到北纵距75公里。东南临崇左市江州区,西南靠龙州县,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边界线长43公里),西北邻百色市靖西县,北接天等县,东北与南宁市隆安县相连。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民生街9号,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城区143公里,距崇左市城区77公里。

地形地貌

大新县境内地形大体上略成菱形,地势东北、西北高,逐渐向南倾斜,中部稍低凹成槽形的石山盆地。东面的小明山山脉,从东向西和西南倾斜,连绵延至福隆、昌明、龙门、榄圩4个乡边缘,面积达33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2.23%,山峰海拔500米至973米,最高为小明山主峰,海拔973米。北面属大明山山脉,由东向西蜿蜒在桃城、全茗、那岭3个乡镇边缘,卧伏在县北面若一幅屏障,面积61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21%,最高点为北面的全茗镇上湖村皇祖烟山脉,海拔607米。西面及西北面的山体连绵在下雷、硕龙两镇境内,峰峦重叠,从北至南,整轴山脉面积97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52%,最高点为四城岭主峰,海拔1073米。中部、东北部、西南部为石灰石山构成的山峰林谷,面积2170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8.77%。

气候

大新县地处南亚热带南沿,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温较高,夏长冬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分明,具有明显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历年平均降雨量1350.3毫米。建站以来降雨量最多年份达1971.0毫米(1959年),最少年份为839.0毫米(2000年)。雨量分配不均,春干、秋旱、夏涝、冬少雨;历年平均气温为21.4℃,全年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为27.7℃,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13.0℃。建站以来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8℃(出现在1958年5月10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2℃(出现在1963年1月15日)。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30.2小时,7月最多为191.5小时,2月最少仅为55.1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5.8天,平均雷暴开始日期为2月24日,结束日期为10月26日,4~9月为雷暴最多月份;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小相对湿度14%;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无霜期343天;历年平均蒸发量1482.2毫米。

河流

大新属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多,泉眼多,地表水河流也多,流量较大,可利用的地面水和地下水源比较丰富。但因县内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多,常年冒水,地面河多,池塘多,泉眼也多,夏天雨季常出现涝灾,秋天雨水少又造成旱灾。群众中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夏天雨来淹死蛤蚧,秋天无雨僵了蚂蟥”。县境内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分属左江、右江两个水系。其中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黑水河是境内最大的河流。东北面的平良河流入隆安县境然后直接注入右江。南面的怀阳河流入龙州县的响水河后注入左江。其他河流则汇入黑水河流到江州区后注入左江。自县境外发源然后流经县境内的河流有5条:下雷河、归春河发源于靖西县,三湖河、上湖河、顿周河发源于天等县。

境内最大的河流黑水河,因两岸石山峭壁、古树葱茏、水面墨黑而得名。其中,归春河为黑水河上游支流,发源于靖西县新圩乡枯庞村,流至靖西县岳圩镇西侧流入越南,于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入县境,在稔底屯与下雷河汇合,县境内德天村到稔底屯此段称归春河,流程18.93公里。归春河在县境内集雨面积53.1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9.5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62.02立方米/秒,河床落差共243米,其中最大落差是德天瀑布,河水从10米高、100多米宽的翠绿丛中倾泻而下,形成三层天然瀑布。从稔底屯起始称黑水河,河水向东流,贯县境的那岭乡、恩城乡和雷平镇,于雷平镇中军村康巴屯附近出县境,在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与龙州县响水乡棉江村交界处注入左江,全长192公里。其中在县境内45.4公里,集雨面积352.43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8.7亿立方米,河床落差86米,水能蕴藏量7.68万千瓦,可开发3.17万千瓦,已开发3.12万千瓦。1964年修建中军潭水电站;1969年兴建那岸水电站,还利用机组尾水兴建那岸渠道灌溉农田;2001~2002年分别兴建格强电站、上利电站。

在县境内岩溶山区,有着星罗棋布的地下水资源分布网络,分布在各地的地下水共556处,其中主要出露水点201处,对各处水点综合评价分析,丰水期流量26.34升每秒,枯水期流量5.65升每秒。形成暗流的地下河有12条,其中枯水期流量达50升每秒以上的有9条,合计枯水期出口流量1.86立方米每秒。地下水蕴藏量较丰富的地段有宝圩、全茗、桃城3处。

自然资源

①矿产资源。大新县矿藏分两类:一类是内生矿,一类是外生矿。内生矿主要有铜矿、方铅矿,铅锌矿、硫铁矿、红锑矿、白钨矿、金矿、硃砂矿、重晶石矿等,外生矿主要有锰矿、磷矿、铝土矿、高岭土、赤铁矿、红锑矿、石煤、钾矿、水晶矿、钛铁矿、钒土、独居石等。以锰矿资源最丰富,储蓄量1亿吨以上,品位、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质量不仅达到冶金锰标准要求,还含有相当部分的化工锰成份。

各种矿藏主要分布地点:锰矿在下雷镇新丰、仁惠、三湖、新湖、土湖村和雷平镇新立村、榄圩乡先明村一带;铅锌矿在龙门乡上育村和五山乡三合村一带;磷矿以榄圩、下雷、硕龙、龙门等乡镇较集中;铜矿以榄圩、福隆乡较多;煤矿主要在桃城镇德立村那造屯一带;硃砂矿在恩城乡藏量较集中;金矿在下雷镇土湖社区一带;水晶矿在昌明乡新民、良党村一带;红锑矿在昌明乡良党、东风村一带;重晶石在福隆乡营旺村一带;铁矿在榄圩乡先明村、昌明乡良党村一带。

此外,县内还蕴藏大量的石灰石和方解石,可作建筑材料。在龙门乡有可做碗、碟的白泥。

②水资源。县境内水资源丰富,集雨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加上12条地下河,总水量为16.2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943亿立方米,地下水3.34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13.94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943亿立方米。全县人均有水量4976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量3284立方米。县境内河流纵横,水流湍急,水位落差大,有利于水力资源梯级综合开发利用。全县水能蕴藏量27.75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量5.98万千瓦。

③野生植物资源。有林木类、花类、药材类、草类等,具体是:

林木类主要有松木、杉木、蚬木、金丝李、擎天树、香椿、红椿、苦楝、栎类、粗皮桦、荷木、重阳木、粗皮华、枫木、木棉、任豆,火力楠、牛尾树、构树、海南葡萄、香花木、油茶、桐八角、玉桂、乌榄、黄檀、算头果、马郎树、竹、大榕树、桉树、相思树、熊胆木、梨、苏铁、桐油、八角、构树、牛尾树、板栗、马朗树、龙眼、木菠萝、酸梅、黄皮果、三华李、柑桔、黄狗头、枫香、黄杞、三叉苦、野漆、白背桐、继木、毛叶算盘子、冬青、枫香、石栗、西南桦、香樟、肥牛树、灰毛浆果、黄荆、桃金娘、盐肤木、金抟狗脊、董棕、观光木、蒜头果等。

花类主要有玫瑰花(月季)、野玫瑰、野牡丹、野菊花、桃金娘、玉兰花、荷花(莲花)、芍药花、百合花、牵牛花、杜鹃花(映山红)、水仙花、仙人掌、凤仙花、槐花、凤凰花、鸡蛋花、芙蓉花、竹花、万年青、四季桔、满天星、夜来香、千里香、九里香、美人蕉、金茶花等。

药材类主要有金银花、刺角、射干、佛手、千层纸、百合、桔红、石斛草、半夏、水田七、党参、土党参、土当归、木别子、蛇床子、草决明、桂枝、桂皮、桂子、勾藤、批杷叶、蒲公英、红花、地桃花、百部、白芨、田七花、田七、青天葵、金钱草、龙眼核、荔枝核、马鞭草、生姜、环草、王不留行、扁金钗、圆金钗、苍耳子、相思豆、万京子、苏木、土杜仲、通草、山豆根、干姜、黄精、香元片、金不换、旋复花、砂仁、砂仁壳、茶辣、石莲子、八角、雷丸、望江南、土茯苓、九脊片、准山(山薯)、薄荷叶、假蒌、陈皮、白花丹、黑草、石昌蒲、走马胎、瓜蒌仁,千斤拔、闹阳花、土太片、白毛根、骨碎补、仙茅、金古榄、威灵仙、救心应、丢子棒、天冬、鸡骨草、益母草、鱼腥草、淡竹叶、使君子、金英果、金英肉、桂圆肉、企边桂、鸡血藤、黄藤、安息安、青蒿、车前草、苦草、七叶一枝花、金银袋、十大功劳、宽筋藤、路路通、田基王、金英泽、罗夫木、土甘草、银耳、灵芝菌、马勃、丁公藤、桃仁、葫芦茶、黄草、干木棉花、火麻仁、土人参、黑老虎、黄革、莪术、田基王等,以土茯苓、金钱草、金银花等3种资源较丰富。

草类主要有茅草、芦苇、蕨、巴芒、龙须草、黄背草、狗尾草、野枯草、竹节草、割鸡芒、铁芒箕、纤毛鸭嘴草、断肠草、五节芒、淡竹叶、青竹、野牡丹、野菊花、桃金娘、画眉草、黄茅草、鸡割芒草等。

其他还有蓝靛、巴饼、山薯等。

④野生动物资源。有兽类、鸟类、爬行类、虫类、水产类,具体是:

兽类主要有灵猫、野猫(抓鸡虎)、金猫、云豹、狐狸、山猪、虎、飞虎、豹、熊、狗熊、鹿、梅花鹿、黄京、山猪、麝香、黄狸、果子狸、苏门羚(山羊)、猩猩、猕猴(恒河猴)、金丝猴、黑叶猴(乌猿)、白猴、白头叶猴、白猿(全白叶猴)、花叶猴、熊猴、短尾猴、水獭、旱獭、老鼠、洋鼠、松鼠、海南虎斑鳽、红腹角雉、短尾猴等、华南兔、豪猪、中华竹鼠等,其中以猴子较多,而白猿(全白叶猴)、虎、豹、狗熊、灵猫、金猫、狐狸、飞虎、梅花鹿、旱獭、水獭、云豹等已很稀少,有的甚至濒于绝迹。

鸟类主要有山鸡、水鸭、鹧鸪、麻雀、大山雀、针尾沙雉、白面鸡、红毛鸡、乌鸦、白颈乌鸦、斑鸠、冠斑犀鸟(飞机鸟)、原鸡、白鹇、鹰、鸬鹚(鱼鹰)、猫头鹰、猴面鹰、鹦鹉(鹦哥)、白鸬鹈、啄木鸟、黑卷尾、杜鹃(布谷)、燕子、黄莺、鹊(喜鹊)、雁、蝙蝠、画眉、鹌鹑、白鹤、鹞、犀鸟、山胡、棕背白劳、戴胜、了哥、大雁、白鹭、金鸡(锦鸡)、同鸡、杜鹃、雉鸡、大山雀、八哥等。

爬行类主要有穿山甲(鲮鲤)、蟒蛇、(南蛇)、山万蛇、吹风蛇、金环蛇(金包铁)、银环蛇(银包铁)、白花蛇、水律蛇、青蛇、眼镜蛇、索蛇(过树龙)、三线蛇、过山龙、蛤蚧(大壁虎)、蟾蜍(癞哈蟆)、马鬃蛇、田鸡(青蛙)、犁头虫另、、蜈蚣、蜗牛、蟛蜞、山瑞、乌龟、巨蜥、锷蜥、虎纹蛙、三线闭壳龟、大树蛙、三索锦蛇、百花锦蛇、尖吻腹蛇等。

虫类主要有蜜蜂、黄蜂、黑蜂、蝴蝶、蜻蜓、蜘蛛、蝗虫、螳螂、蝼蛄、科蚪、螺蛳、蝉、蟑螂、土别虫、苍绳、蚊子、跳蚤、臭虫、虱、蛀虫、白蚁、蟋蟀、桑蚕、蓖麻蚕、蚯蚓、铁甲虫、玉米暝、粘虫、地老虎、蚜虫、蓟马、棉铃虫、大螟、金龟子、蛾、三化螟(钻心虫)、卷叶虫、稻苞虫、稻叶水蝇、稻褐飞虱、稻瘿蚊、稻绿椿象、介壳虫、星天牛、松毛虫、赤眼蜂、八斑、瓢虫、异角步甲、眼斑芜青等。

水产类主要有水鱼(鳖)、鲤鱼、鲢鱼、鲫鱼、鲶鱼、青竹鱼、斑鱼(花鱼)、草鱼、胡子鲶(塘角鱼)、黄鳝鱼、泥鳅鱼、鳙鱼、鳜鱼、七星鱼、穿地龙、老虎鱼、青衣鱼、锯鱼、七间鱼、虾、螃蟹、蚌等。

蔗糖业是大新县支柱产业之一,全县共有近24万农民从事糖料蔗种植,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82%。2015/2016、2016/2017、2017/2018年榨季,入厂原料蔗分别为: 163.40万吨、168.89万吨、217.40万吨;产糖量分别为:18.73万吨、19.67万吨、23.57万吨;糖业总产值分别为:23.26亿、25.71亿、29.86亿;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为:20.76%、21.16%、21.18%;;农民种蔗收入分别为:3080元、3500元、4500元。

2018年,全县完成甘蔗种植面积48.2万亩,蔗区内主要种植原料蔗品种为台糖22号、桂柳05136、桂糖29号等优质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4%。

新县境内蕴藏着锰、铝、锌、水晶、钢、铁、金等22种矿产资源,其中已探明的锰矿储量为1.38亿吨,(其中氧化锰0.139亿吨、碳酸锰1.22亿吨),储藏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居全国第一位,世界第五,素有“中国锰都”之称。矿藏分布主要集中在县内的下雷镇,已查明或估算资源储量的19处矿产地中,已开发利用的有下雷锰矿区、土湖锰矿区和榄圩先明锰矿区。

交通

大新县境内有崇左至靖西高速公路,G358、G359、G219、G2434条国道和S311省道、驮卢至大新二级公路过境,隆安至硕龙高速公路、大新桃城至龙州科甲二级公路正在开工建设,县城至那岭一级公路、全茗至雷平一级公路、大新至硕龙二级公路等前期工作稳步推进。全县公路总里程1000.361千米,公路密度36.27千米/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6千米(含连接线),二级公路219.8千米,三级公路56.802千米;四级公路640.438千米;等外路17.321千米。全县14个乡镇均已通等级公路。至年底,全县129个建制村均通畅硬化公路。全年客运量1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8027万人公里;货运量545万吨,货运周转量70433万吨千米。

大新县辖14个乡(镇)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1356个自然屯,分别为:桃城镇、全茗镇、龙门乡、五山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榄圩乡、恩城乡、雷平镇、宝圩乡、堪圩乡、硕龙镇、下雷镇和大新华侨经济管理区。县人民政府驻桃城镇。
行政区划
桃城镇 新城社区,新振社区,桃源社区,北三村,黎明村,松洞村,社隆村,宝贤村,爱国村,新华村,万礼村,宝新村,大岭村,德立村
全茗镇 全茗社区,政教村,顿周村,上湖村,灵熬村,上马村,乔苗村,配偶村
雷平镇 太平社区,中军村,公益村,新益村,后益村,车站村,左安村,品现村,三伦村,新立村,安平村,安民村,上利村,那岸村,振兴村,共和村,新贵村,钦联村,布龙村,怀义村,怀阳村,怀仁村,怀礼村
硕龙镇 硕龙社区,隘江村,礼贤村,德天村,巷口村,义显村,义宁村,门村,岩应村,念典村
下雷镇 下雷社区,土湖社区,仁惠村,仁爱村,仁益村,信隆村,吉门村,志兴村,新丰村,志刚村,三湖村,新湖村,新育村,信孚村
五山乡 天水社区,三合村,文化村,温新村,文应村,其山村,宾山村,盘山村,联山村
龙门乡 龙门社区,武安村,宝山村,三联村,西宁村,上育村,苦丁村,文明村
昌明乡 昌明社区,奉备村,五榕村,仁化村,良泮村,新民村,良党村,东风村
福隆乡 福隆社区,中山村,五兆村,平良村,欧阳村,营旺村
那岭乡 那岭社区,好胜村,那信村,巴伏村,那廉村,那义村,五一村,巴兰村,陇玉村,龙贺村
恩城乡 恩城社区,维新村,陆榜村,新合村,新圩村,如龙村,护国村,和平村
榄圩乡 榄圩社区,武姜村,先力村,先明村,康谭村,岜光村,新球村,新排村,那遵村,正隆村,新吉村,上吉村,荣圩村,仁合村,康合村
宝圩乡 宝圩社区,宝西村,板价村,板六村,尚艺村,景阳村
堪圩乡 堪圩社区,民六村,芦山村,拔浪村,民智村,明仕村,谨汤村
国营桃城华侨农场 国营桃城华侨农场总长生活区,松洞分场生活区,第一分场生活区,第二分场生活区,第三分场生活区,松洞坪分场生活区,灵熬分场生活区,左安分场生活区,新民分场生活区,排屯分场生活区
历史沿革

在郡县建置以前,属骆越地;秦属象郡。公元前76年象郡废。
汉属郁林郡临尘县地,三国属郁林郡临浦县地,东晋、宋、齐、梁、陈属晋兴郡,隋属郁林郡。
唐属邕管,始建五个州,即西原州(今下雷)、波州(今安平)、万承(形)州(今龙门)、养利州(今桃城)、思诚州(今恩城)。
五代十国属宜州,西原州改为罗和峒。
宋以后属邕管,罗和峒改为下雷州,增设太平、全茗、茗盈三州,波州改为安平州:全县定型为下雷、太平、安平、万承、养利、恩城、全茗、茗盈八个州,属左江道。
元属太平路(下雷属镇安路)。
明属左江道太平府(下雷属镇安府)。
清属太平思顺道太平府。
1929年前养利县先属左江道,后属广西省龙州专区。
1950年养利、雷平、万承县属龙州专区;
1951年属崇左专区,1952年属邕宁专区;
1952年12月属桂西壮族自治区;
1956年属桂西壮族自治州;
1958年8月,全县建立人民公社27个,不久合并为8个大公社。
1959年12月调整为13个公社。
1970年南宁专区又改为南宁地区后,即属南宁地区至今。
1983年4月,太平公社更名为雷平公社。1984年将原14个公社、镇,改为16个乡、镇,下辖145个村。
1996年,大新县面积2754平方千米,人口约34.5万人。辖5个镇、11个乡:桃城镇、全茗镇、硕龙镇、下雷镇、雷平镇、龙门乡、五山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恩城乡、榄圩乡、振兴乡、宝圩乡、堪圩乡、土湖乡。县政府驻桃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新县总人口314323人。其中:桃城镇60953人,全茗镇23548人,雷平镇35193人,硕龙镇10625人,下雷镇13587人,五山乡17792人,龙门乡15765人,昌明乡15356人,福隆乡13043人,那岭乡13328人,恩城乡13296人,榄圩乡27531人,振兴乡12758人,宝圩乡15927人,堪圩乡15541人,土湖乡10080人。
2002年7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2]129号)同意将振兴乡与雷平镇合并为雷平镇,原振兴乡和雷平镇镇所辖行政区域全部归雷平镇管辖。调整后,大新县辖5个镇、10个乡:桃城镇、全茗镇、雷平镇、硕龙镇、下雷镇、五山乡、龙门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恩城乡、榄圩乡、宝圩乡、堪圩乡、土湖乡。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64号)同意撤销土湖乡,整建制并入下雷镇,下雷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大新县辖5个镇、9个乡:桃城镇、全茗镇、雷平镇、硕龙镇、下雷镇、五山乡、龙门乡、昌明乡、福隆乡、那岭乡、恩城乡、榄圩乡、宝圩乡、堪圩乡。

人口民族

大新县辖14个乡(镇)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146个行政村(社区),1356个自然屯,总人口38万人,聚集着壮、汉、瑶、苗等15个民族,其中壮族人口占98%。

大新县历来注重传承保护千百年来大新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孕育出的独具壮族特色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如今壮族服饰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白巾黑衣”、“短衣长裙”、“哈尼角巾”和“蓝衣盘头”等民族特色,五色糯米饭、粽粑、鱼生等民俗生活绚丽多彩。充满浓郁稻作文化气息的宝圩板价屯,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壮族古老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近年来每年都吸引上万名慕名前来观光的专家学者和海内外游客。大新县的民族节日比较多,几乎每月一节。地方特色民族节日有:土地公节(农历二月初二)、扫墓节(农历三月初三)、牛魂节(农历六月初六)、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霜降节。大新县歌圩和歌会,始自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它是壮族人民饶有风趣的一种传统风俗,历来盛行。至今大新县壮族人民还传承流唱着与众不同的“上下句高腔山歌”和“引子山歌”等。高腔山歌作为一种优秀民间艺术形式,曾在1990年到北京中南海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表演及在第二、第三届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中演出,充分展示了壮乡尤其是大新县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底蕴。

精选留言

崇左大新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