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

卡若区,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下辖的市辖区,位于西藏东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96°07′-97°09′,北纬30°06′-32°30′,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自治区首府拉萨。
卡若区位于横断山脉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的边缘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呈“W”形。最高海拔6100米,最低海拔2900米,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切割明显,险峰峻岭,沟壑纵横,蔚为奇观。昌都城镇环山而抱,傍水而依,颇具“山城”的秀丽,又具“江城”的风采。
河流水系:卡若区水资源异常丰富,“三江”支流密布,常年平均流量达400立方米/秒,总流量达152亿立方米/秒。扎曲河、昂曲河属澜沧江水系,均发源于青海省,由西北向东南流至昌都镇汇合,始称澜沧江。扎曲河流径境内长达145公里,昂曲河、澜沧江和金河则分别流径境内长达85公里、50公里和60公里。“三河一江”多穿越高山峡谷,多急流险滩,落差大,便于综合开发利用。据统计,水能蕴藏量均在5万千瓦以上。
气候条件:卡若区属中纬度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高原寒温带季风性气候混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腰森林茂密,山脚草木丛生,山谷则呈现出亚热带特征,雨热同季,气候宜人。夏季温和多雨,冬季日照充足,年均气温7.5℃,日均气温5℃,无霜期127天,年均降水量477.7毫米。
自清末改土归流置昌都府以来,卡若区便一直是昌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称作“藏东门户”。2012年,卡若区总面积1.08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为12.4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6%。
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西藏自治区撤销昌都地区设立地级昌都市的批复,撤销昌都地区和昌都县,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市设立卡若区,以原昌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昌都市卡若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卡若区行政区划为3镇(昌都镇、卡若镇、俄洛镇)12乡(沙贡乡、芒达乡、如意乡、日通乡、柴维乡、约巴乡、嘎玛乡、若巴乡、埃西乡、妥坝乡、拉多乡、面达乡),9个社区及158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两江口”。汉、魏时期称“康”。松赞干布统一藏区后,昌都归附吐蕃,12世纪初,为嘎玛噶举支系统辖。13世纪50年代,昌都地区的上层代表人物与元朝中央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辖区。
明朝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时期为乌斯藏所辖。清朝时期称为“察木多”,清末改土归流时置昌都府,设昌都县。
1951年成立昌都宗,1959年改昌都县。
1950年10月19日昌都解放。在昌都镇建立了西藏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组织——昌都县人民解放委员会,隶属国务院领导。
1959年4月20日,昌都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下辖3个行政区。
1959年增至7个行政区。
1962年7月,重新划分为10区1镇,共52个乡。
1987年实施撤区并乡,行政区划分为1区、1镇(城关镇)、15乡(日通乡、加卡乡、约巴乡、芒达乡、如意乡、嘎玛乡、沙贡乡、妥坝乡、拉多乡、若巴乡、面达乡、俄洛乡、格龙乡、柴维乡、埃西乡),共有259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920个自然村。
1999年,行政区划调整为3镇、12乡,9个居委会、208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94419人,其中:城关镇31081人,卡若镇4137人,俄洛镇5621人,芒达乡5898人,沙贡乡4684人,若巴乡3126人,埃西乡4295人,如意乡2600人,日通乡4143人,柴维乡6093人,约巴乡3155人,嘎玛乡3507人,面达乡4947人,拉多乡5421人,妥坝乡5711人。
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复西藏自治区撤销昌都地区,设立地级昌都市。昌都县改为卡若区。

精选留言

卡若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