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

城中区地处西宁市中心,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48′-105°58′,北纬35°42′-36°35′,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区域南北长,呈菜刀形。辖区东以花园南北街为界,与城东区毗邻;西临南川河,与城西区隔河相望;南与湟中县总寨乡接壤;北傍湟水河,与城北区为界。平均海拔2600米。2008年3月西宁市调整行政区划后,使辖区总面积增加至151平方公里,区界东、西、北界未变,南与湟中县土门关乡接壤。
实施“扩区提位”战略后,辖区总面积增加至151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7万人,总耕地面积近4万亩。辖区主要由汉、回、藏、蒙、满、土、撒拉等28个民族组成。
【行政区划】
辖7个街道、1个镇、28个社区、32个行政村。共辖:人民街街道、南滩街道、仓门街街道、礼让街街道、饮马街街道、南川东路街道、南川西路街道、总寨镇。
人民街街道 南关街社区,民主街社区
南滩街道 农建社区,南山东社区,南山西社区,南山社区,新青社区,建新社区
仓门街街道 石坡街社区,前营街社区
礼让街街道 长江路社区,七一路西社区,解放路南社区
饮马街街道 东大街社区,上滨河路社区,文化街社区
南川东路街道 隆泰社区,二机社区,兴旺社区,瑞驰社区,水磨村,红光村,南酉山村,南园村
南川西路街道 福禄巷北社区,西台社区,东台社区,福禄巷南社区,香格里拉社区,沈家寨村,红星村,新青村,园树村,贾小村
总寨镇 清华路社区,金十字社区,新城社区,王斌堡村,张家庄村,清河村,清水河村,总南村,总北村,谢家寨村,塘马坊村,杜家庄村,泉尔湾村,新庄村,逯家寨村,王家山村,元堡子村,星家村,新安村,享堂村,陈家窑村,莫家沟村,下细沟村,上细沟村,下野牛沟村,上野牛沟村
【历史沿革】
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到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逐诸羌,深入河湟,设西平亭至今,西宁已有2100多年历史。
民国35年(公元1946年)6月,西宁正式建市。
1949年属西宁市一、二区。1954年分属城东、城西区,1956年设立城中区(区级),1960年撤城中区并入城东、城西区,次年两区合并成立城区,1963年建县级城中区。
城中区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13.2万人,以汉族为多,有回、藏、满、土、蒙古等26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辖6个街道:人民街街道、礼让街街道、仓门街街道、南滩街道、饮马街街道、南川东路街道。区政府驻东大街。(根据《政区大典》整理,1996年左右资料)
1999年末,城中区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141550人(根据青海省志)。区政府驻东大街。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城中区总人口148521人,其中:饮马街街道26346人、南滩街道33008人、仓门街街道18792人、礼让街街道30818人、人民街街道15077人、南川东路街道24480人。
2001年末,城中区辖饮马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南滩、南川东路6个街道,31个社区、4个行政村。
2003年末,城中区总人口150499人。辖饮马街、仓门街、人民街、礼让街、南滩、南川东路6个街道,31个社区、4个行政村。
2008年,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城南新区(包括总寨镇101平方千米行政区域和城西区南川西路办事处26平方千米行政区域)纳入城中区管辖,调整后的新中区面积增至151平方千米,人口约28万人。辖7个街道、1个镇。


地处河谷地带,南高北低。南川河、湟水河流经境内,地下水源丰富。年均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为35.2℃,极端最低气温为-26.6℃。年降水量379毫米。

精选留言

西宁城中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