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部,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2°31′-103°38′、北纬22°26′-23°04′之间,哀牢山脉的东南端,东与个旧市、蒙自市、河口县、屏边县隔河相望,西与绿春县、北与元阳县相邻,南与越南接壤。全县国土面积3677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多民族、原战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具有边、山、民、战、贫五个特点: “边”即边疆。金平边境线长502公里,占全省边境线的12.4%,占红河州边境线的59.2%,居全省25个边境县第二位,居全国与越南接壤的边境县第一位。与越南老街省坝洒县和莱州省的封土、清河、孟德四县接壤。 “山”即山区。全县国土面积367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9.72%,最高海拔3074.3米,最低海拔仅105米,海拔高差达2969.3米。 “民”即民族。金平是红河州唯一的由多民族自治的民族县,世居着苗、瑶、傣、哈尼、彝、汉、壮、拉祜族、布朗族(莽人)9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86%。是红河州世居民族最多、云南世居民族较多的县,也是全省跨境民族最多的县。 【农业特色】海拔300米以下地区可种植双季稻,盛产橡胶、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热带水果。全县土地资源36.22万公顷,尚有可开发的土地6.3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6%,红河南岸有极具开发潜力集中连片的热区土地资源。海拔800米以下的热带地区可种植各种热带经济林果,如橡胶、柚木、龙眼、荔枝、腰果、芒果、柚子、香蕉、甘蔗、咖啡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可种植茶叶、草果、八角、花椒、核桃、杉木等。海拔1600米以上地区为苔藓常绿雨林,盛产草果和多种药材。复杂的地形和立体气候构成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红河南岸有极具开发潜力集中连片的热区土地资源。 金平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带,雨量充沛,干湿分明。由于海拔高差殊异,地形复杂,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气候。云岭山脉呈西南走向,分成哀牢山和无量山,以藤条江为界分为分水岭和西隆山,形成“二山二谷三面坡”的地貌特征。境内最高海拔3074米,最低海拔105米,多年平均降雨量2330毫米,年均气温18°C。地名由来:据《云南省金河行政委员区域地志资料册》载:“因城治在铜厂道路有金河一条,距城约三十余里,即以‘金河’二字定名。”又《云南省伪民政厅〈关于更改县名及设治局土名译音〉案卷》平河行政区域平河县释名条称:“区内有平坝河,由紫溪流入新安,汇归老猛河,流绕全区境内,故名平河。”金平县系由金河、平河二设治局各取首字为名。 行政区划:

金河镇仙人洞社区,北门社区,喜望桥社区,金沙社区,广街村,干塘村,五家寨村,马鹿塘村,永平村,哈尼田村,枯岔河村,闸门村,大老塘村,黄家寨村,板板桥村,十里村,白马河村,平安寨村,石桩村,牛栏冲村,亚拉寨村
金水河镇金水河村,老刘村,普角村,南科村,乌丫坪村,龙骨村
铜厂乡铜厂村,瑶山村,大塘子村,勐谢村,长安冲村,达绕村,毛贝湾村,崇岗村,董棕河村
勐拉乡勐拉村,新勐村,田头村,荞菜坪村,翁当村,老乌寨村,广东村
老集寨乡马撒斯村,大竹棚村,丫口遮村,金竹寨村,白乐寨村,团结村,坪寨村
者米拉祜乡下新寨村,顶青村,河边寨村,巴哈村
阿得博乡阿得博村,高兴寨村,水源村,箐口村
沙依坡乡沙依坡村,土马村,阿哈迷村,妈卡波村,新房子村,金水村,阿都波村
大寨乡大都马村,渡口村,大寨村,新发寨村,白沙坡村,箐脚村
马鞍底乡马鞍底村,马拐塘村,普玛村,中寨村,地西北村,中梁村
勐桥乡桥头村,勐坪村,新寨村,骂卡村,卡房村,红桥村
营盘乡罗戈塘村,太阳寨村,水塘村,牛滚塘村,鱼塘村,东瓜林村,芭蕉河村,老街村,大芦山村
老勐乡老勐村,新村,新安里村,和平村,苦竹林村
国营金平农场农场虚拟生活区

历史沿革:汉时属牂牁郡西随县地。三国时属兴古郡西随县地。两晋、南北朝时属梁水郡西随县地。唐为黎州地。南诏时属通海都督属府地。宋大理国时属秀山郡大甸地。元时属临安路大甸地。明置纳楼茶甸长官司,属临安府。清为勐丁土经历及勐拉、次桶者来三个土司掌寨地,属楼纳长官司。1912年时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金平县、屏边县、河口对汛督办地。1917年在刀、李、王三土司地设金河行政委员,改勐丁经历为行政委员。1932年将此二行政委员改为金河设治局及平河设治局。1934年9月1日金河、平河两设治局合并设县,分别取其头字“金”、“平”,合名金平县。1949年12月成立金平县人民政府。1950年属蒙自专区,1954年属红河哈尼族自治区,1957年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5年6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平县,设立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每年12月7日为自治县成立经念日,仍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精选留言

红河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