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

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4°58′11″~115°28′28″,北纬36°05′07″~36°30′10″之间。东与山东省冠县、莘县毗邻,南与河南省南乐县相连,西与魏县交界,西北与广平县为邻,北与馆陶县接壤。东西长45.45公里,南北宽37.58公里。县治驻大名镇,北距省会石家庄247公里,西北距邯郸市73公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阳市92公里,南距河南省濮阳市7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城市92公里,东北距山东省临清市101公里。
【行政区划】
2015年,大名县辖8个镇、12个乡:大名镇、杨桥镇、万堤镇、龙王庙镇、束馆镇、金滩镇、沙圪塔镇、大街镇、王村乡、铺上乡、黄金堤乡、旧治乡、西未庄乡、孙甘店乡、西付集乡、埝头乡、北峰乡、张集乡、红庙乡、营镇回族乡。


大名镇 北关村,一铺村,三铺村,匡公堤村,金家坛村,县前街村,南街村,西杨村,二铺村,大寺街村,道前街村,张小街村,西关村,羊市街村,寺胡同村,马厂村,北街村,城隍庙村,吴水坑村,黄小街村,菜园街村,玉带街村,东街村,东关村,满州街村,南刘庄村,北刘庄村,七里店村,柳林村,十里铺村,康堤口村,刘堤口村,牛谷村,铁窗口村,城堤村,付桥村,范店村,油粉滩村,升斗铺村,谷营村,成营村,豆营村,西街村,油坊街村,王庄村,岳庄村
杨桥镇 杨桥村,房头村,程子村,后黄庄村,前黄庄村,白庄村,前齐庄村,后齐庄村,沐浴庄村,赵庄村,冯屯村,边村,李村,马村,程马寨村,前桑圈村,后桑圈村,李马寨村,刘马寨村,胡马寨村,黄马寨村,小庄村,东司庄村,北马头村,西马头村,南马头村,祝村,黄安庄村,乔庄村,未庄村,王庄村,安庄村,小霍庄村,大霍庄村,东周庄村,西周庄村,东海子村,后海子村,前海子村,武庄村
万堤镇 万南村,万中村,前屯村,郭村,孙村,二集村,冯村,后屯村,万北村,辛庄村,黄炉村,徐山庄村,李山庄村,连山庄村,后桥村,前桥村,北杨庄村,潭口村,潘庄村,后张庄村,代庄村,王屯村,张屯村,连屯村,史家村,崔岳村,南冯庄村,杨庄村,冀台村,李炉村,苏庄村,郭庄村,韩六店村,栗庄村,吴六店村,田六店村,张庄村,高庄固村,皂庄村,未县屯村,大李庄村
龙王庙镇 庙二村,庙三村,庙一村,北张村,西范堤村,中范堤村,东范堤村,西高村,东高村,石槽坊村,三角店村,郑村,双庙村,东木堤村,西木堤村,庙四村,甘庄村,东槽口村,西槽口村,花二庄村,前街村,冀拐村,寨里村,王庄村,东苑湾村,西苑湾村,新苑湾村
束馆镇 西束馆村,花元头村,西何家村,前何家村,东纪家村,北束馆村,南束馆村,东束馆村,刘辛庄村,东刘村,唐村,未村,杏园村,闫庄村,大李家村,杨家村,后王家村,东堤上村,小李家村,胡气村,安庄村,小营村,冢北村,十字路村,南小丈村,胡各村,黄各村,房各村,前寺头村,后寺头村,东寺头村
金滩镇 金南村,金中村,金东村,金北村,焦庄村,豆腐巷村,沙窝庙村,东龙化村,西龙化村,后消灾村,前消灾村,小张村,上马头村,辛庄村,娘娘庙村,顺道店村,窑厂村,程庄村,石家寨村,北李庄村,黄庄村,郑寨村,中龙化村
沙圪塔乡 南沙村,东沙村,后沙村,西司庄村,屯头村,西屯村,东屯村,老陶营村,前于庄村,后于庄村,漳尔庄村,郭鸭窝村,赵鸭窝村,和寨村,北沙村,元寨村,谢寨村,东街村,西街村,南街村,北贾庄村,南贾庄村,东庄村,西庄村,辛寨村,马寨村,程庄村
王村乡 王村,集村,西王村,东王村,西赵庄村,东赵庄村,李岳村,关岳村,马岳村,任岳村,杨固村,大李凝村,小李凝村,田固村,杨庄村,西安村,东安村,店西村,店南村,店东村,店北村,未庄村,韩庄村,前辛寨村,孟村,铁炉庄村,柏村,陈庄村,段庄村,西王二庄村,东王二庄村,前申桥村,后申桥村
铺上乡 铺上村,菜屯村,常马庄村,东南屯村,郑马庄村,郝马庄村,豆庄村,李二庄村,宿庄村,圈里村,罗庄村,高寨村,前宋庄村,后宋庄村,小屯村,前兆固村,后兆固村,东李二庄村,石家庄村,申庄村,连庄村,韩庄村,田水坑村,前磨庄村,后磨庄村
黄金堤乡 一村,二村,三村,四村,包头村,郑时庄村,马时庄村,张王滩村,范王滩村,郭王滩村,翟龙化村,曹龙化村,庞龙化村,南盘村,赵龙化村,迤庄村,西赵庄村,东赵庄村,王店村,冯庄村,黄庄村,王乍村,闫桥村,邢村,未村,崔庄村,陈庄村,张王庄村,吴毕庄村
大街乡 大街村,南门口村,摆渡口村,苏庄村,王楼村,路庄村,刘庄村,范庄村,李庄村,蒋庄村,前东村,后东村,红寺村,菅庄村,双台村,于营村,教善村,沙堤村,未庄村,五里屯村,北村,大董村,潘村,玉黄阁村,范村,西曹村,陈坟村,杨庄村,巩台村,张周村,井曹村,城角村,张谷村,郑村,西村,闫沙岸村,邓台村,前安庄村,贾许村,后安庄村,林候村,阮村,连庄村,曹桂村,大桂村,吴李村,韩赵村,张郭村,卞村,东村,堤上村,苏肖村,王董村,薛村
旧治乡 旧治中村,康庄村,高东村,大王村,未店村,小罗堤村,罗堤南村,罗堤中村,胡庄村,徐楼村,邱堤村,任庄村,张潭村,崔厂村,东老堤村,颜场村,潘场村,豆付营村,纸坊村,旧治西村,旧治东村,菜园村,东凡庄村,西凡庄村,周庄村,东王庄村,东杨村,李一排村,李二排村,李三排村,李四排村,李五排村,李六七排村,李八排村,李九排村,于夹河村,吴村,砖桥村,秦庄村,韩庄村,郭场村,殷李庄村,前南门口村,孔庄村,陈庄村,三里店村,罗堤北村,程辛庄村,宋曲村,高西村
西未庄乡 未庄村,大韩道一大队村,大韩道二大队村,大韩道三大队村,大韩道四大队村,小韩道村,段村,西漳河沿村,王庄村,刘窑村,闫庄村,刘军庄村,王军庄村,高马庄村,武马庄村,杨未后村,杨未前村,白水潭村,赵庄村,刘堤口村,白水村,许堤村,朱洼村,老堤南村,老堤北村,双未城村,吴未城村,苗未城村,中未城村,李未后村,李未前村,未村,刘村,东漳河沿村
孙甘店乡 孙甘店村,东劝庄村,西劝庄村,孝廉村,前刘税村,中刘税村,后刘税村,石槽村,后营村,马牧地村,陈道仙村,程铺村,南石冲村,北石冲村,小湖村,小村,前村,东村,西村,沙庙村,方道村,前营村
西付集乡 西付集村,吉固村,后大江村,前大江村,杨庄村,中大江村,西大江村,未小楼村,赵小楼村,王小楼村,大寨村,小寨村,集北头村,马丰固村,王丰固村,于丰固村,李马陵村,郭马陵村,刘马陵村,江马陵村,文集村,东冯村,朱家村,后杨村,前杨村,韩庄村,杨现村,辛庄村,前鲍庄村,后鲍庄村,后户村,中户村,前户村,西郭将村,东郭将村,中郭将村
埝头乡 埝头村,山岳村,绳庄村,毛苏村,大苏村,华庄村,宋窑村,东马陵村,西马陵村,邱庄村,纪家庄村,前刘胜村,后刘胜村,刘庄村,张庄村,丁庄村,郭丰固村,冯丰固村,白丰固村,大龙村,后沙路村,曹任村,未任村,小龙村,前沙路村,杏现村,油坊村,王庄村,高庄村,朱村
北峰乡 后北峰村,前北峰村,果子园村,宋营村,炉里村,刘庄村,前现城村,后现城村,秦洼村,司家庄村,各性固村,和固村,前从善楼村,后从善楼村,前东旺村,后东旺村,马程村,黄程村,刘程村,前夹河村,东夹河村,西夹河村
张集乡 张集村,后庄村,东张村,中张村,西张村,甘露村,白果村,东小滩村,东孟村,西孟村,前官庄村,后官庄村,翟滩村,固城村,前寺村,后寺村,前劝善村,东劝善村,西劝善村,前滩村,后滩村,小固滩村,南庄村,南刘店村,贾庄村,司庄村,石庄村,北刘店村
红庙乡 东红庙村,老庄村,朱庄村,郭庄村,任庄村,范王庄村,西红庙村,北红庙村,三里庄村,王庄村,西桥口村,西房庄村,苗庄村,东横堤村,西横堤村,店上村,徐杨庄村,马庄村,赵桥村,闫庙村,东呼庄村,西呼庄村,潘庄村,刘庄村,总坟村,东桥口村,厂门村,东房庄村,胡家湾村,东宋庄村,西宋庄村,北堤村,南堤村,朝固村,冠厂村,沈庄村,陶庄村
营镇回族乡 西营村,周庄村,张金庄村,何庄村,东营村,后常庄村,前常庄村,赵庄村,前王庄村,后王庄村,谢庄村,白庄村,张庄村,刘庄村,和庄村,黄庄村,金庄村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魏文侯七年,魏文侯得到了邺地。至其子魏武侯时,将邺作为别都。魏武侯今大名县境内一块属地作为其公子元的食邑。
汉高祖十二年因这里曾是魏地,所以以些邺地为中心设立魏郡。又因今大名一带曾是魏公子元的食邑,所以建县时以元城县名之。
西汉后期汉宣帝在位时,元城县委粟里少女王政君被选入后宫,许配给太子。
汉元帝初元元年,被封为汉元帝的皇后,称孝元皇后。
三国时期魏文帝黄初二年元城县成为阳平郡的郡治所在。
东晋及十六国时期前燕建熙元年从元城县划出西部地方建贵乡县。
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复置贵乡县,后又省。
东魏天平二年,分馆陶西界复置贵乡县。此时,元城、贵乡、魏县均属魏尹。
北齐天保七年魏县及元城县俱废,并入贵乡县。
隋开皇六年元城县、魏县从贵乡县分出复置,并从元城县分出一部分设马陵县,均属魏州。
唐武则天圣历二年分贵乡县复置元城县,贵乡、元城、魏县均属魏州。
唐乾元元年,复改为魏州。
唐建中三年,田悦改魏州为大名府,这也是“大名”被用作地名之始。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承袭唐制。
唐光元年三月,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改贵乡县为广晋县。
唐光三年改东京兴唐府邺都魏州。
后晋天福二年七月,改兴唐府为广晋府,改兴唐县为元城县。
后汉乾佑元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
北宋初期,承袭前制。稍后,元城县、大名县、魏县先属河北路,后属河北东路大名府,称之为“北京”。
熙宁六年,大名县并入元城县。
绍圣二年复置大名县。金时期大名县、元城县属大名路大名府。
元大名县、元城县属中书省大名路。
元至元二年,省元城县入大名县,不久复置元城县。
明大名县、元城县属中书省大名府。
明洪武十年五月,省大名县入魏县。
洪武十五年二月复置。
清初承袭明制。清顺治十六年,大名县、元城县属直隶行省大名府。
乾隆二十三年,省魏县,306个村,归大名,31个村,归元城。
民国年间,大名县、元城县属直隶冀南道。1940年,政府溃散。
1945年3月,山东省朝城县的张鲁、王奉两个区并入元城县,元城县改为元朝县。
1945年7月,划城区及周围建大名市。此时,市、县分设,属冀南三专区。
1946年降大名市为县辖市。
1949年8月,改为城关区,同时废元朝县,将元朝县的张鲁、王奉两个区划归山东莘县,其余全部并入大名,此时大名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1958年10月,废魏县入大名县。
1960年5月,撤邯郸专区,大名县改属邯郸市。
1961年5月,恢复邯郸专区,大名仍属之。
1961年6月,魏县从大名分出复置。
1970年,邯郸专区改称邯郸地区、市合并,称邯郸市,大名县属邯郸市至今。
1996年撤区并乡后,全县辖6镇14乡:大名镇、万堤镇、龙王庙镇、杨桥镇、束馆镇、金滩镇、大街乡、王村乡、旧治乡、北峰乡、西未庄乡、红庙乡、孙甘店乡、西付集乡、沙圪塔乡、张集乡、黄金堤乡、埝头乡、营镇乡、铺上乡。面积1056平方千米,人口约70.2万人。县政府驻大名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名县常住总人口713584人,其中:大名镇50658人,杨桥镇41260人,万堤镇30422人,龙王庙镇47411人,束馆镇34024人,金滩镇44966人,沙圪塔乡33250人,王村乡38459人,铺上乡25915人,黄金堤乡31343人,大街乡35345人,旧治乡38840人,西未庄乡26399人,孙甘店乡35166人,西付集乡41344人,埝头乡44808人,北峰乡30151人,张铁集乡36809人,红庙乡31895人,营镇回族乡15119人。
2003年末,大名县辖大名、杨桥、万堤、龙王庙、束馆、金滩6个镇和西魏庄、旧治、沙圪土达、王村、铺上、大街、黄金堤、张铁集、孙甘店、营镇、西付集、埝头、北峰、红庙14个乡,2个居委会、651个行政村。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大名县常住总人口767035人,其中:大名镇59669人,杨桥镇47389人,万堤镇31932人,龙王庙镇51354人,束馆镇40305人,金滩镇46974人,沙圪塔乡29347人,王村乡40589人,铺上乡31033人,黄金堤乡33926人,大街乡37290人,旧治乡44827人,西未庄乡29741人,孙甘店乡38542人,西付集乡40443人,埝头乡45028人,北峰乡33111人,张铁集乡37995人,红庙乡32187人,营镇回族乡15353人。
2013年,省民政厅(冀民函[2013]177号)批复同意撤销沙圪塔乡,设立沙圪塔镇。
2015年12月25日,正式撤销大街乡,设立大街镇。调整后,全县辖8个镇、1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地名由来:据《左传·闵公元年》载:卜偃曰:“万,盈数也;魏,大名也。”大名之得名以此。

大名县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季同季,无霜期长,干寒同期。即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少雪。全年的主导风向为南风,其次是北风,出现东风、西风的机会较少。
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04.9mm。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平均降水量为307.1mm;冬季12-2月降水稀少,以雪为主,平均为16.1mm;而春秋两季的降水量变化较大且不稳定。年降水量在300-800毫米的,占85.2%。降水频率在83%以上的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下,降水频率在73%以上的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大名县几乎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1981年6月14-16日出现38-40℃的高温,1988年6月12-14日出现了37-39℃的高温天气,其中1979年6月13日、1986年7月14日、1997年6月23日更是出现了超过40℃的高温天气。

精选留言

邯郸大名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