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区

肥乡区隶属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辖区东部。地处东经114°37′~115°01′、北纬36°29′~36°40′之间。东与广平县交界,南与成安县相连,西与邯郸县接壤,北与永年、曲周二县毗邻。邯济铁路横贯东西与邯黄铁路(起点站)相连呈丁字形过境建肥乡站;青兰高速,309国道贯穿县境,交通优势极其明显。
肥乡区域呈北东部较大、南西较小,北东走向较长的不规则形状。海拔2648米,最低点为夕阳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处,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为1887米。肥乡区处于大陆性气候区,受明显的季风影响。春季盛行偏南风,冬季北风占优势,夏秋两季南北风交替出现。大风日数以春季为最多,平均为9.8天;秋季最少,平均为2.2天。2013年,肥乡县的矿物资源有石油、石膏、煤等。2013年,肥乡县野生植物茅草、芦草、菅草、刺蓬棵、艾蒿、茵陈蒿、苍耳棵、车苣麻、狗尾草、牛缏草、板板草、蒺莉苗、抓地秧、醋溜酸、灰灰菜、蒲公英、扫帚苗、猪毛菜、刺儿菜、荠菜、大花苗、野薄荷、地黄、兔丝子、米布袋、红眼棵、小虫盘等。
【行政区划】
2013年,肥乡区辖3个镇、6个乡:肥乡镇、天台山镇、辛安镇镇、大西韩乡、毛演堡乡、元固乡、屯庄营乡、东漳堡乡、旧店乡。
肥乡镇 李家庄村,东北庄村,城南堡村,常庄村,赵庄村,南辛庄村,南关村,南街村,西关村,西街村,北关村,北街村,东关村,东街村,潘村,高庄村,龙堂堡村,勒马台村,梁庄村,常耳寨村,前屯村,打席营村,曹庄村,蔡庄村,南西落堡村,北西落堡村,前翟固村,后翟固村,城西村,申庄村,铺上村,前黄寨村,后黄寨村,东张寨村,西张寨村,郑村,辛庙村,郭家堡村,赵寨村
天台山镇 天台山村,北谢堡村,南谢堡村,大康堡村,郑堡村,肖庄村,西刘家寨村,东刘家寨村,任堡村,南王固村,北王固村,焦营村,宜官堡村,张达村,西马固村,东马固村,北杜齐村,南杜齐村,韩堡村,李堡村,吴堡村,支村
大西韩乡 大寺上村,马小屯村,寨中堡村,吕家堡村,杜汤堡村,西荆科村,东荆科村,西张庄村,东张庄村,南西韩村,小南头村,程庄村,西李庄村,郑庄村,韩屯村,唐疃村,西崔庄村,粉房头村,东庄上村,后寺上村,大西韩村,南相公庄村,北相公庄村,柳庄村,逯家堡村,小寺上村,东高家寨村,西高家寨村
辛安镇乡 辛安镇村,小漳堡村,潘寨村,西杨庄村,范庄村,西贾北堡村,东贾北堡村,失驾堡村,东杜堡村,西杜堡村,小康堡村,史庄村,前赵云堡村,后赵云堡村,前贾庄村,后贾庄村,北河堡村,西南庄村,前白落堡村,中白落堡村,后白落堡村,孟宋庄村,孟郭庄村,孟陶庄村,孟张庄村
毛演堡乡 毛演堡村,东谢店村,西谢店村,李兴堡村,宋庄村,牛村,陈庄村,张村,辛庄村,魏庄村,路堡村,孔寨村,后屯村,孙庄村,周庄村,林寨村,史寨村,王焦寨村,李焦寨村,郭焦寨村,侯寅堡村,东长桥村,南长桥村,郝家堡村,卜寨村,崔庄村,袁庄村,水刘庄村,西赵庄村,后王固村,前王固村,南元寨村,姚庄村,魏村,前街村,魏村,后街村,东魏村,百户寨村,风火村,杜寨村,姚宫院村
元固乡 前元固村,西元固村,东元固村,李庄村,袁庄村,胡庄村,西彭固村,东屯庄村,西屯庄村,索家寨村,三里堤村,郝庄村,杨庄村,裴王庄村,八里庄村,户部李庄村,东河头堡村,西河头堡村,东李堡村,平庄村,沙窝村,谢村,前油胡寨村,中油胡寨村,后油胡寨村,西贤店村,韩庄村
屯庄营乡 屯庄营村,北屯庄村,房庄村,东杨庄村,南屯庄村,东吾吉村,程寨村,南河马村,西吕营村,田寨村,刘寨营村,邓庄村,孔仓堡村,贺营村,申营村,小西高村,大西高村,东赵庄村,柴庄村,周寨村,后营村,西吾吉村
东漳堡乡 东漳堡村,积善村,东大靳村,西大靳村,北大靳村,小靳村,东赵村,西赵村,南赵村,山字丘村,东赵寨村,西赵寨村,井头村,北行村,中行村,南行村,宋儿庄村,东吕营村,前北口村,鸡泽屯村,前刘寨村,后北口村,后刘寨村,靳庄村,薛庄村,瓜精庄村,前大移庄村,后大移庄村,小移庄村,东南口村,西南口村,小营村,井王庄村,东李庄村
旧店乡 旧店村,东营村,焦寨村,西马寨村,东马寨村,西辛店村,中辛店村,东辛店村,东高村,东路庄村,西路庄村,北河马村,东北高村,西北高村,东辛寨村,西辛寨村,南庄村,贾寨村,张庄村,北杨庄村,许庄村,南营村,温庄村,王庄村,贾庄村,北营村
【历史沿革】
西汉于县境内东北部置列入县,属广平国。
征和二年,在西南部设即裴侯国。
地节三年,在西北部设邯沟侯国;二侯国均属魏郡。
王莽时,改列人县列治县,更即裴为即是。
东汉废即是、邯沟两侯国,列治县复名列人县。
建武十三年改属钜鹿郡。
建安十七年,再属魏郡。
三国魏黄初二年,析列人、邯沟县地始置肥乡县。
北魏太平真君三年,斥漳县并入列人县。
太和二十年,列人县又分出斥漳县。
东魏天平元年,肥乡县并入临漳县,属魏郡。
北齐时,列人县废。
大业三年,肥乡、清漳两县属武安郡。
唐武德元年,肥乡县改属紫州。
五代肥乡县属洺州。
宋肥县属河北西路洺州。
金肥县属河北西路洺州。
天会七年,肥乡县领新安镇。
元肥县属中书省广平路。
明肥县属京师广平府。
清肥县属直隶省广平府。
中华民国2年,肥乡县属直隶省冀南道。
民国三年,改属大名道。
民国十七年,属河北省。
民国二十六年,属河北省第十六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五月,肥乡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属冀南抗日军政委员会,后属冀南行政主任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五月,属华北人民政府冀南第三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八月,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邯郸地区。
1958年10月,肥乡县并入曲周县,部分地区并入永年县。
1960年5月,曲周属邯郸市。
1961年6月,肥乡县从曲周县分出,恢复肥乡县建制。
1970年,属邯郸地区。
1993年,属邯郸市至今。
1996年6月,常耳寨乡、翟固乡并入肥乡镇;张达乡并入天台山镇;大寺上乡并入大西韩乡;白落堡乡并入辛安镇乡;崔庄乡并入毛演堡乡;北高乡并入旧店乡;河头堡乡并入屯庄营乡;河头堡乡并入元固乡;北口乡并入东漳堡乡。调整后,肥乡县辖2个镇、7个乡:肥乡镇、天台山镇、大韩乡、毛演堡乡、元固乡、屯庄营乡、东漳堡乡、旧店乡、辛安镇乡。共有263个行政村,242个自然村。总面积49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29万人,县政府驻肥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肥乡县常住总人口308105人,其中:肥乡镇64331人,天台山镇35775人,大西韩乡28903人,辛安镇乡25445人,毛演堡乡33845人,元周乡36704人,屯庄营乡25539人,东漳堡乡29263人,旧店乡28300人。
2013年,撤销辛安镇乡,设立辛安镇镇(冀民函[2013]176号)。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肥乡县,设立邯郸市肥乡区,以原肥乡县行政区域为肥乡区行政区域。
地名由来: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析列人、邯郸县地始置肥乡县,以战国赵相肥义封此而得名,与列人县同属广平郡。《大明一统名胜志·直隶名胜志》卷10:“志云:肥乡其土壤沃饶,四野平坦,故名。”
肥乡区域呈北东部较大、南西较小,北东走向较长的不规则形状。海拔2648米,最低点为夕阳西部的小石板河出境处,海拔1340米。滇池湖面平均海拔为1887米。
肥乡区处于大陆性气候区,受明显的季风影响。春季盛行偏南风,冬季北风占优势,夏秋两季南北风交替出现。年平均风速为3.3为/秒,最大阵风速曾出现过20.0米/秒,出现在1966年4月6日。各月中4月份风速最大,平均为4.3米/秒;8月份风速最小,平均为2.5米/秒。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170米/秒,日数为19.3天。大风日数以春季为最多,平均为9.8天;秋季最少,平均为2.2天。

精选留言

邯郸肥乡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