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阡)黑环系蜜蜂

一、品种形成与分布
喀(阡)黑环系蜜蜂是由我所(吉林省蜜蜂研究所)经多年选育研究而成,199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该研究应用现代蜜蜂育种技术,经三个阶段选育而成。本成果应用以来,共向全国30个省市推广良种蜂王2万余只,成为我国当前养蜂生产中的主要当家蜂种之一。

二、形态特征
蜂王黑色并有棕褐色环带,工蜂、雄蜂均为黑色。个体比欧洲黑蜂略小,腹部细长。吻长6.25~6.60mm,平均6.45mm;肘脉指数2.19~3.23,平均2.61;第四背板突间距4.34一4.64mm,平均4.50mm,跗节指数53.49~61.3%,平均57.33%,前翅长9.07~9.44mm,平均9.29mm,前翅宽3.17~3.37mm,平均3.26mm。工蜂体长12~14mm,蜂王体长16~18mm,雄蜂体长14~16mm。

三、生长发育
1、喀(阡)黑环系蜜蜂三型蜂发育天数
卵期
幼虫期
蛹期
从卵到成蜂需要发育天数
蜂王
3
5.5
7.5
16
工蜂
3
6
12
21
雄蜂
3
6.5
14.5
24
2、三型蜂平均体长
    工蜂体长12mm~14mm;蜂王体长16mm~18mm;雄蜂体长14mm~16mm。

四、生物学特性
    黑环系蜜蜂适应性较强,消耗低于国内任何蜂种,纯度高达94%,既能利用大宗蜜源,又善于采集零星蜜源,适合南北方各地饲养。抗病力强,对白垩病抵抗能力尤为突出。越冬性能优良,节省饲料。

五、生产性能
    同等条件下,喀(阡)黑环系蜂群产蜜量比本地意蜂增加20.3%,在一个椴树花期,强群可产成熟蜜70~80kg,丰年产量可达100kg以上。王浆产量比意蜂低,蜜源丰富时群框可达35一50g;蜂胶生产能力一般。越冬群势削弱率比意蜂低18.6%,越冬饲料消耗量降低13.7%。黑环系杂交种繁殖力比本地意蜂提高13.3%,产蜜量增加46.8%,产王浆量增加32.2%,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15.5%,越冬饲料消耗量降低32.9%。

六、利用与评价
经多年推广、试验观察喀(阡)黑环系蜜蜂纯度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抗白垩病能力突出,采集能力强,与其它品种杂交后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该品种越冬死亡率低,节约饲料,是当前养蜂生产中应用的优良蜂种之一。但维持群势能力不如意蜂,流蜜初期较凶。

#现在前往

精选留言

环系,蜜蜂
sample
2020-03-14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