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

北京石景山区位于北纬39°53′-39°59′,东经116°07′-116°14′。“东临帝阙,西濒浑河”的石景山区,因境内素称京都第一仙山的石景山而得名。区域里秀丽的自然风光、珍贵的人文名胜、欢快的娱乐场所,构成了各具特色、鼎足而立的三大憩嬉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四季旅游的风水宝地。
石景山区是北京市新城区之一。“新”是指石景山区是继东城、西城后第三个没有农民的城区。石景山区总占地面积84.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3.9万人。随着首钢搬迁调整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石景山区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海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会。石景山区交通畅捷,可进入性强。一线地铁,横贯全区;运营在长安街、阜石路、石门路等北京主要公交线路728、337、347、354、370、598、389、941、336、318及在区内运行的公交线路交叉成网。
得益于大自然赐予的地理环境和丰厚的历史积淀。石景山区蕴藏着众多人文名胜:耸立在永定河畔的石景山上”寺庙林立,碑碣垒垒,晾经台、藏经洞、大戏台别具一格。一代名园八大处,宛如七星北斗缀在卢师、平坡、翠微山三山之间大放异彩。世界稀有的释迦牟尼炅牙舍利珍藏于此处灵光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拥有明代壁画糟品的法海寺,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幽雅碧秀的蟠龙山交相辉映。此外,先躯者之魂--八宝山革命公墓、没落王朝的历史见证--明代宦官田义墓和宝胜仙桥、万善桥、慈善寺、双泉寺、承恩寺等物华天宝均荟萃于石景山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石景山区是重工业企业、高科技单位和多个国家体育运动中心聚集的地方,中国科学院电子对撞机实验室、首都钢铁公司SGNEC电子有限公司、国家射击射箭和自行车摩托车运动中心,为普级科技知识、了解现代工业生产和康乐健身的首选之地。
石景山区在充分利用历史遗存的自然、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为适应人们旅游新时尚,十分重视现代游乐与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先后建立了融高科技游乐器械、现代化园一体的石景山游乐园和服务设施齐全的宾馆饭店等众多游乐服务及交通设施,形成了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行政区划】
解放后,北京市区划几经调整。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南范区、石景山区,隶北京市。1958年,南苑区、石景山区大都并入丰台区。1963年,石景山区从丰台区分出成立石景山,1967年建为石景山区。丰台区人民政府驻丰台镇。
2005年,石景山区辖9个街道:鲁谷街道、八宝山街道、老山街道、八角街道、古城街道、苹果园街道、金顶街街道、广宁街道、五里坨街道。共有133个社区。年末户籍人口35.0万人。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89439人,其中:八宝山街道100731人、老山街道37774人、八角街道70845人、古城街道62249人、苹果园街道81852人、金顶街街道61963人、广宁街道14361人、五里坨街道30664人、首钢迁安矿区街道28992人。
八宝山街道 电科院社区,玉泉路西社区,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社区,瑞达社区,中铁建设有限公司社区,鲁谷住宅社区,四季园社区,永乐东小区北社区,永乐东小区南社区,青年楼社区,三山园社区,玉泉西里西社区,玉泉西里北社区,玉泉西里中社区
老山街道 高能所社区,研究生院社区,玉泉西路社区,何家坟社区,老山东里北社区,老山东里社区,老山东里南社区,老山西里社区,十一号院社区,翠谷玉景苑社区,京源路社区,玉泉北里二区第一社区
八角街道 八角北里社区,八角中里社区,建钢南里社区,古城南里社区,八角南路社区,古城南路社区,八角路社区,公园北社区,八角北路社区,八角北路特钢社区,杨庄南区社区,杨庄中区社区,八角南里社区,地铁古城家园社区,杨庄北区社区,中铁建总医院社区,黄南苑社区,时代花园社区
古城街道 北小区社区,南路东社区,南路西社区,环铁社区,天翔社区,八千平社区,古城路社区,特钢社区,西路北社区,十万平社区,西路南社区,北辛安南北岔社区,老古城前街社区,老古城后街社区,北辛安大街社区,白庙社区,南大荒社区,北辛安铁新社区,水泥厂社区,庞村社区
苹果园街道 西黄村社区,下庄社区,八大处社区,三疗社区,西井社区,海特花园第三社区,苹一社区,边府社区,琅山村社区,苹三社区,苹二社区,苹四社区,军区装备部大院社区,海特花园第一社区,海特花园第二社区,西黄新村社区,西山枫林第一社区,军区大院第一社区,军区大院第二社区,西山枫林第二社区,西黄新村东里社区,西黄新村西里社区
金顶街街道 金顶街四区社区,金顶街一区社区,赵山社区,西福村社区,铸造村社区,模式口东里社区,模式口中里社区,模式口南里社区,模式口北里社区,模式口村社区,金顶街三区社区,金顶街五区社区,模式口西里南区社区,模式口西里北区社区,模式口西里中区社区,金顶街二区社区
广宁街道 东山社区,新立街社区,麻峪社区,高井路社区
五里坨街道 军区联勤部大院社区,石府社区,黑石头社区,西山机械厂社区,高井社区,隆恩寺社区,东街社区,西街社区,红卫路社区,南宫社区,隆恩寺新区社区
鲁谷街道 双锦园居委会,永乐西北居委会,永乐西南居委会,久筑居委会,五芳园居委会,重聚园居委会,依翠园北居委会,依翠园南居委会,六合园北居委会,六合园南居委会,石景山医院居委会,新华社居委会,七星园北居委会,七星园南居委会,衙门口东居委会,衙门口西居委会,衙门口南居委会,新岚大厦居委会,重兴园居委会,聚兴园居委会,碣石坪居委会,西厂居民委员会
地名由来:
因境内石景山得名。《日下旧闻考》引明万历间许用宾《重建石景山玉皇殿碑略》称:“京西四十里许山曰石经,又云湿经,亦名石景,燕都第一仙山也。”《宛署杂记》卷4《山川》兼收石景山、石经山之名,并曰:“以山多石,故云。”(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
自有史以来,至中华民国时期,石景山区现辖地区(简称“石景山地区”)无独立建置,分别属于蓟国、燕国、广平县、幽都县、宛平县、北平特别市郊五区。  1948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石景山地区划为“北平市第二十七区”,是为独立建置之始。后两次更名,于1952年8月27日,定名为“石景山区”。其后,区划几经变动。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将石景山改名为石景山区,此后,行政区域未再变动。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封帝尧之后于蓟,都城蓟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封召公爽于燕,都城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石景山地区属蓟国地。后蓟国衰落,约西周末年被燕国兼并,燕迁都蓟城。石景山地区属燕国都邑地。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废止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蓟县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石景山地区属燕国蓟城地。元朔三年(前126年),汉武帝废燕国置“燕郡”。地属燕郡蓟城地。元狩六年(前117年),封刘旦为燕王,燕郡复称燕国。
元封五年(前106年),西汉始设十三州部。石景山地区属幽州燕国蓟城地。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刘旦谋反失败自杀,改燕国为“广阳郡”。石景山地区属广阳郡蓟城地。本始元年(前73年),改广阳郡为“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城地。王莽新朝元年(9年),废广阳国设广阳郡(曾改名广有)。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有郡伐戎县地。东汉形成州一郡(国)一县三级政区,建武二年(26年),复置广阳国。地属广阳国蓟县地。建武十三年(37年),废广阳国并人上谷郡。地属上谷郡蓟县地。永平八年(65年),恢复广阳郡。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州并人冀州。地属冀州广阳郡蓟县地;不久,幽州复置。石景山地区属幽州广阳郡蓟县地。
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度,前后虽有幽州燕郡、燕国等称谓变化,石景山地区始终为蓟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取代北周,开皇三年(583年),实行州一县二级制度,石景山地区属幽州蓟县地。大业三年(607年),废幽州置“涿郡”。地属涿郡蓟县地。
唐初,武德元年(618年),废涿郡,复置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分全国为十道。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地。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增划全国为十五道,开始形成道一州一县三级政区。地属河北道幽州蓟县地。天宝元年(742年),幽州改称“范阳郡”,析蓟县置广平、广宁二县。地属河北道范阳郡广平县地。  天宝三年(744年),撤广平、广宁复并蓟县。至德元年(756年),于蓟县西置广平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石景山地区属河北道幽州广平县地。大历三年(768年),改幽州为“范阳府”,地属范阳府广平县地。建中二年(781年),设幽都县。地属范阳府幽都县地。唐末,广平县废,后在幽州(唐代称蓟城为幽州)城西设玉河县。石景山地区属范阳府幽都县、玉河县地。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为报答契丹援立之助,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石景山地区属幽都县、玉河县地。
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年)末,契丹进占幽云十六州。辽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辽实行道一府一州一县四级政区,南京道下辖幽都府。石景山地区属南京道幽都府幽都县、玉河县地。开泰元年(1012年),幽都府改称“析津府”,幽都县改称“宛平县”。地属南京道析津府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辅六年(1122年)底,金攻占南京。翌年,宋宣和五年(1123年)三月,北宋接管,改燕京为“燕山府”,析津府改为“燕山府路”。
石景山地区属燕山府燕山府路宛平县、玉河县地。金天会三年(1125年)年底,金国夺占宋燕山府,恢复燕京和析津府,并置燕京路。天眷元年(1138年),废玉河县,辖地并人宛平县。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析津府宛平县地。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1153年)三月,改燕京为“中都”,析津府改为“永安府”(翌年又改为“大兴府”),燕京路改称“中都路”。石景山地区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石景山地区属燕京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元年(1264年)八月,改燕京为中都,燕京路改称中都路。地属中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至元八年(1271年),改国号为“元”。翌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石景山地区属大都路大兴府宛平县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将大都路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翌年三月,设北平行省,北平府隶北平行省。石景山地区属北平行省北平府宛平县地。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地属顺天府宛平县地。
清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清军攻占北京。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在顺天府辖域内设东、南、西、北四路厅。石景山地区属西路厅宛平县地。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2月12日,清帝溥仪“逊位”。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2日,临时参议院决定以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石景山地区属顺天府宛平县地。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10月5日,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地属京兆地方宛平县。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年)1月,京师警察厅在近郊设东、南、西、北郊四个警区,石景山地区归西郊警署管理。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时,北洋政府仍设在北京,统治北方地区。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6日,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名“河北省”,将原京兆地区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lO月30日,行政院确定北平特别市区域,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西郊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地。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设立市辖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十三区(西郊区)正式成立。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特别市十三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29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12月14日,日军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翌年4月17日改北平为北京。1938年7月,伪河北省公署划全省为4个“道”,宛平县分属“津海道”;1940年6月改为8个道,宛平县分属“燕京道”。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9月,伪“公署”废除以数字命名的市辖区为内、外城郊排序,4个郊区改称东郊、南郊、西郊、北郊。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京市西郊区、南部属河北省燕京道宛平县地。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北京恢复北平名称。12月6日,北平市政府恢复以数字命名市辖区,共16个区,西郊区定名为“十五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十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中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北平市警察局将4个郊区分局调整为8个,称郊一至郊八分局。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北平市政府将十三至十六4个区调整为8个区,称十三至二十区,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十七区;当时,郊区各区按警察分局的顺序习称为郊一至郊八区。故石景山地区北部属北平市郊五区、南部属河北省宛平县。
1948年12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将石景山地区划为北平市;二十七区,为石景山区独立建置之始。1949年1月下旬,北平市第二十七区人民政府成立,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大街。5月,市政府批准,田村、模式口、高井、五里坨、三家店等地划归二十七区管辖,辖区面积由31.25平方公里增加到99平方公里。
1949年7月1日,北平市第二十七区改称北平市第十九区,辖域不变。
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自8月1日起,第十九区改称第十五区,辖域不变。
1951年4月7日,根据北京市郊区委员会决定,第十三区(今海淀区)所辖东杨坨村地区划归第十五区管辖,辖区面积增加到124平方公里。
1952年8月2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第十五区所辖三家店、东杨坨、五里坨、黑石头等村划归京西矿区管辖,第十五区改称石景山区。区政府设在北辛安和平街3号。辖区面积61平方公里。
1954年5月,北辛安镇建置撤销。
1956年3月17日,市政府将京西矿区所辖五里坨乡、黑石头乡、高井乡和海淀区所辖八大处乡划归石景山区。
1958年5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石景山区,原辖区大部并入丰台区,田村、西黄村乡划归海淀区,五里坨乡划归门头沟区。
1963年7月8日,北京市人委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石景山,为市人委派出机构。
1964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决定,将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移交丰台区领导。
1967年8月7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石景山改名为石景山区,石景山中苏友好人民公社划归石景山区管辖。
1978年,区委、区革委会,机关从北辛安和平街3号迁址石景山路35号。
1980年12月24日-29日,石景山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撤销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区人民政府。
石景山区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4°C,年平均降水量在680毫米左右。
人口
2018年未全区常住人口59万人,比上年减少2.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5.2万人,占比例25.8%.
经济发展
年份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同比上年增长
2018年 584.6 7.0%

精选留言

北京石景山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