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主要山脉线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靠高山、北滨汉水。整体地势由南西向北东降低,呈向北东方向开口的“C”型地势,形成南西、中部、北东三级阶梯地貌特征。坡度倾斜1:2,呈折扇形。最高点为西南部赵湾乡青龙山,海拔1584米,最低点为东南部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米,相对高差1513米。

  山地:西南部为海拔1000—15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区,包括赵湾乡、紫金镇及五山乡北西部,山势陡峻,切割深度为500—1000米,河流、冲沟多呈“V”型谷。主要分布有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山地切割强烈,峰峦栉比,谷涧纵横,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地表多为植被覆盖。中部为海拔500—1000米的构造侵蚀溶蚀中低山区,大致包括茨河镇南西部、薤山林场—赵湾乡一带及五山镇南西部,最高峰为位于薤山林场的女儿峰1099米。山势浑圆,切割250—500米。以青峰断裂为界,其南分布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其北分布中元古界武当岩群变质岩系及震旦系~志留系碳酸盐岩及碎屑岩。区内地表多为植被及农田,人类活动相对较多。

  丘陵:为海拔100—500米的谷城县中部丘岗地,主要分布在冷集镇大部,盛康镇的东部,五山镇的东南部,城关镇、庙滩镇的西南部。

  平原、岗地:东北部为海拔小于500米的构造剥蚀丘陵区及盆地,包括城关镇、茨河镇、庙滩镇、石花镇、冷集镇、盛康镇等大部分地区。丘陵高程一般在100—300米之间,主要为白垩系地层组成的垄岗状丘陵地貌,山顶浑圆,地形平缓。盆地则为海拔在100米以下的沿汉江西岸及南、北河下游间断性的小平原,主要分布在冷集镇、城关镇的东北部、庙滩镇东部及石花镇周围。该区土地肥沃,沟渠密布,人类活动频繁,为境内经济发达地区。

【行政区划】
1986年,谷城县设6区6镇3个林场,411个村民委员会,14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1987年9月8日至25日,撤销原有的12个区镇、52个乡镇、合并新建成黄畈、赵湾、官坊、沈湾、五山、当铺、粟谷7乡,城关、石花、大峪桥、盛康、庙滩、茨河、冷集、谢湾、北河、南河、紫金11镇和1个薤山林场,14个街道居委会,409个行政村,2 741个村民小组。1992年6月,对乡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撤销48个平原乡镇(场)所在地农村办事处,保留14个偏远山区农村办事处。
1994年,五山、沈湾先后撤乡建镇。
1995年10月,撤销粟谷乡建置,当铺撤乡建镇。1996年8月25日,调整沈湾、冷集、盛康、当铺、紫金、南河、赵湾、黄畈8个乡镇的村级行政区划,合并缩减22个村,另有7个村合并为经济实体,实行村、场双重管理。2000年10月9日,薤山林场乡级行政建制撤销,成立国有薤山林场和薤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2001年2月28日,湖北省政府下发批文,批准薤山建立省级旅游度假区。3月,全县14镇3乡撤并为9镇1乡。即撤销黄畈乡并入庙滩镇;撤销当铺镇并入盛康镇;撤销北河镇并入城关镇;撤销官坊乡并入紫金镇;撤销沈湾镇并入冷集镇;撤销大峪桥镇并入石花镇;撤销谢湾镇,将罗家井、席家垭2个村划入石花镇,其余14个村(街)划入五山镇。撤并后,10个乡镇是:城关、石花、盛康、冷集、庙滩、五山、紫金、南河、茨河镇和赵湾乡。辖29个街道居委会,373个行政村,1个林果场)。
2002-2003年,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对村级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全县373个村,29个居委会,1个林果场,2 450个村民小组,调整为252个行政村,27个街道居委会,1 339个村民小组。
2005年12月,城关镇、冷集镇、紫金镇调整部分村级行政区划。全县辖9镇1乡。30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257个行政村, 1 09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0年12月31日,谷城县辖9个镇、1个乡、2个开发区(另一个是省管的石花经济开发区)。共有30个居委会、258个村委会。

   2016年,谷城县辖城关、冷集、石花、五山、紫金、南河、盛康、庙滩、茨河9个镇和赵湾乡,设谷城经济开发区和薤山旅游度假区,242个行政村、4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原制

城关镇 泰山庙社区,城内街社区,顺城街社会居委会,皮家洼街社区,筑阳街社区,三里桥街社区,龙家湾街社区,老街社区,大古桥社区,西关街社区,过山口街社区,黄康社区,东升街社区,胡家井社区,锅底湖社区,肖家营社区,莫家河社区,三岔路社区,聂家滩社区,白龙岗社区,龚家河村,韩家卡村,蒋家冲村,谢家营村,石龙沟村,朱家洲村,洪胜村,茶庵村,老军山村,格垒嘴村,柜门关村,苏家盘村,红石亮村,洞山寺村,白果树村,曾家营村,安家岗村,吴家营村,赵家康村,邱家楼村,江家洲村,彭家山村,刘家沟村
石花镇 东门街社区,西河街社区,石溪街社区,苍苔街社区,后畈社区,民营经济社区,大峪桥社区,老君台社区,界牌垭村,红马庙村,铁庙沟村,黄家营村,平川村,裴家桥村,巩家湾村,杨溪湾村,水星台村,下新店村,周家湾村,施家湾村,彭家湾村,鲍家湾村,蔡家营村,高家冲村,大峪村,邵家楼村,陡坡店村,彪家庙村,土桥沟村,同北庙村,殷畈村,凉水井村,彭家岭村,席家垭村,五家洲村,岩湾村,苍峪村,白家堰村,铜山村,翠花铺村,将军山村,杨家湖村,小坦山村,陈家楼村,龙家沟村,龙湾村
盛康镇 竹园街社区,前后街社区,贾庙村,傅湾村,双堰村,柳家铺村,周湾村,张棚村,庙子头村,江家梁村,黄岗村,土地岭村,后营村,王家井村,筒车村,小沟村,凉水泉村,艾家畈村,刘家畈村,当铺村,三官庙村,大王庙村,绿洼村,凤凰村,莲花石村,蒋家岭村,陈湾村,甘坪沟村
庙滩镇 聚秀街社区,灵水街社区,宣武街社区,夕照街社区,熊家营村,兰家康村,蒋家套村,汪家洲村,喻家湾村,回流湾村,万寿桥村,兴隆殿村,柳树沟村,邓家湾村,古乐寺村,高桥河村,彭家庄村,万家营村,高台铺村,禹家岗村,鸭子湖村,财神庙村,申家冲村,黄畈村,王家嘴村,皂角树村,张庄村,小河村,檀树湾村,古林寺村,水沟村,郭峪村,石库村,新街村
五山镇 闻畈街社区,谢湾社区,闻家畈村,下七坪村,昝家铺村,杨家老湾村,金家店村,田家河村,黄山垭村,堰河村,西湾村,秦家畈村,邓家坪村,何家湾村,黄峪铺村,熊家岗村,九里岗村,四棵树村,东湾村,夏家寨村,黄龙沟村,小星店村
茨河镇 茨河街社区,白龙庙村,下磨石村,陶湾村,后庄村,前庄村,承恩寺村,石嘴子村,庙岗村,石井冲村,金牛寺村,胡家泉村,断层沟村,马家湾村,青鞍山村,杨村
南河镇 白水峪村,干峰村,熊家湾村,东坪村,莲花峪村,龙滩村,万兴村,大谷峪村,温坪村,苏区村,三岔村,阳峪村,汉峰村,兴隆村,观音沟村,罗坪村,笋峪村,九里坪村,岛岩沟村
紫金镇 紫金街居委会,垭子口村,中股岭村,花园村,将军坪村,吊楼村,孙家沟村,青湾村,沈垭村,干溪沟村,观音堂村,北峪沟村,涨潮铺村,铜锣观村,洪峪村,倒沟村,夫妇峪村,柳树坪村,浙峪村,官坊村,桃花沟村,锡峰河村,水田坪村,油坊坪村,蒋家坡村,玛瑙观村,孔溪沟村
冷集镇 冷集街道社区,塔湾村,马台村,朝阳湖村,龙畈村,胡家湾村,冷家岗村,黄家坪村,梁家畈村,刘家营村,团湖店村,彭家河村,马家沟村,上集村,冷家沟村,王家湾村,小墨山村,甘家庄村,李家洲村,汉江村,隋洲村,尖角村,傅家山村,马家庄村,常家营村,沈家湾村,阎家庄村,王家康村,陈家山村,磨盘山村,袁家冲村,白杨沟村,花栎扒村,刘家洲村,双阳桥村,宋家洲村,木排港村,王家山村,龚家畈村,邱家畈村
赵湾乡 鲁家油坊村,左家庙村,桃庄村,渔坪村,方家坪村,长岭村,窑岭村,金盆岭村,韩家山村,青龙山村
薤山林场 高庙村,天子沟村,万家湾村,石门村,红军村
【人口概况】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56066人,132142户。其中:农业人口442978人,非农业人口113088人。民族以汉族为主,且有回族、土家族、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瑶族、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杂居。
【历史沿革】
谷城自西周封谷国以来,已有3000多年历史[2]。据《九域志》载,“谷城,因神农氏在此尝植五谷得名”。自西周为谷国,秦朝始建筑阳县,东晋、战国、汉朝、北周等时期,县制几经更改,境内先后设置扶凤郡、义成郡、宜禾县、泛阳县、万年县、义成县、安养县等。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为谷城县至今。隋、唐、宋、元、明、清及辛亥革命先后隶属南阳郡、襄阳郡、荆州都督府管辖。
民国十八年,成立县苏维埃政权。1947年11月,成立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隶属桐柏军区三专署,1948年7月3日,全县解放。1949年10月,成立谷城县人民政府,1956年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成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称县人民政府,隶属襄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0月,隶属襄阳市人民政府至今。
1939年4月,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1949年1月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携血战台儿庄之余威驻兵谷城北面的老河口,先后参加了随枣战役、豫南战役。1942年夏天,他与妻子郭德洁、秘书程思远登上谷城薤山,在这栋别墅里避暑两个多月,清凉之感记在《李宗仁回忆录》里,李宗仁别墅由此而得名。
1948年10月,为配合中原野战军主力解放郑州、开封,进而进行淮海战役,桐柏区党政军机关和军区直属部队1000余人由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刘志坚率领,离开机关驻地,执行诱敌西进计划,把敌人引进汉水地带。23日晚,部队由老河口渡汉江至冷集尖角宿营;24日凌晨继续向西挺进,于当日下午抵达石花街。桐柏军区部队这次进入谷城,从表面上看是敌人跟踪追击,解放区被敌人占领,实际上是解放军有计划地牵制敌人大量兵力,使中原野战军乘隙拿下郑州、开封,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给蒋介石集团以沉重打击。
在谷城期间,刘志坚书记及区党委其他领导在驻地黄家酒厂先后召集谷城县党政军主要领导和工委书记张廷发到石花街汇报工作,对开辟汉南4个月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对谷城作为汉南桥头堡地位的任务作了周密部署,增强了谷城和汉南党政军民为继续开辟汉南新区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11月上旬淮海战役前夕,为配合主力作战,刘志坚率部原路返回桐柏山区。

谷城县气候概况


  谷城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热同季的特点。境内地形、地势不同,气温有差异。春季气温回升显著,冷暖变化剧烈。夏季,初夏(5月底至7月初)副热带高压北进,在长江流域与北方冷空气相遇,温和雨水少。6月雨量反而比5月份少10~20%,个别年份仅20~30毫米,出现初夏干旱。一般年份,6月下旬降水开始增多,但副高压强劲时,冷暖气团在汉水流域交锋持续,造成阴雨,给夏收带来困难,甚至出现梅雨季节。7月中旬至8月下旬,多受稳定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为晴热天气,平均气温在28℃以上,日最高温度多在35℃以上。秋季干燥、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南下,气温开始下降。白天温度高,气温日差大,雨量少,晴天多,平均气温16℃。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团控制,温度低,雨量少,平均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6℃。1月是全年最冷的月份,多出现寒潮。寒潮来临时,常伴有降雪和剧烈降温。
四季特征
  春季  3—5月。山区比平原地区多5天左右。开春后,气温回升很快,2月平均气温4.6℃,3月下旬末平均气温已超过12℃,4月中旬平均气温可达15℃。此时,一般每隔5—7天就会遇到一次冷空气南侵,造成天气冷暖剧烈变化。春季降水量在170~240毫米间,占全年降水量的22%左右。
夏季  6—8月。初夏约56天,气温在22~28℃之间。7月16日—8月上旬为盛夏,平均气温在28℃以上;8月中旬—9月上旬为夏末,平均气温降至22℃。夏季降水量为400~50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0%。此季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谷城县地处梅雨带的北缘,降水过程频繁,常有大到暴雨天气。夏季降水变率最大,易遭旱、涝灾害。
秋季  9—11月。9月中旬有强冷空气南下,气温迅速下降,日平均气温时有数天在20℃以下,最低气温低于15℃。9~10月出现7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几乎一年一遇;出现10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一般二三年一遇。秋季降水150~190毫米,约占年降水量的20%。汉水在秋季阴雨长、降水量多时常出现秋汛。
冬季  12月—次年2月。严寒时间短。冬季日均气温等于或低于0℃的天数,北部15天左右,其他各地为10天左右,少数年份全季日均气温都在0℃以上。冬季降水为60~13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14%。冬季降水虽少,但变率相对较大,冬旱、渍害交替出现。
四季要素
  (1)温度:全县年均气温16℃。1989年年均气温14.9℃,属历年最低;1998年年均气温17℃,属历年最高。年极端最高气温40.2℃,出现在1992年 6月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3.7℃,出现在1991年12月29日。春季平均气温15.9℃,夏季26.6℃,秋季16.6℃,冬季4.9℃。
全县年均地面温度17.6℃,1998年年均地温18.7℃,属历年最高;1989年年均地温16.4℃,属历年最低。春季地面平均气温18.1℃,夏季29.8℃,秋季18.0℃,冬季5.0℃。
(2)日照:县内年平均日照1665.8小时,日照百分率38%。1986年日照1 905.0小时,为历年最多,日照百分率43%;2003年日照仅1 221.7小时,为历年最少,日照百分率28%。春季平均日照447.3小时,日照百分率38%;夏季平均日照496.1小时,日照百分率39%;秋季平均日照413.0小时,日照百分率40%;冬季平均日照154.2小时,日照百分率16%。
(3)降水:全县年均降水934.5毫米。1997年降水620.4毫米,为历年最少;2005年降水1 296.6毫米,为历年最多。一日最大降水量147.2毫米,出现在2005年7月7日。历年春季平均降水245.2毫米,夏季平均降水391.0毫米,秋季平均降水212.0毫米,冬季平均降水43.9毫米。最大积雪深度48厘米,出现在1989年2月。1年内24小时降水超过50毫米(暴雨)的最多日数为7天。
(4)相对湿度:全县年均相对湿度为76%。1989年年均相对湿度高达81%,2004年年均相对湿度仅71%。历年平均相对湿度春季74%,夏季80%,秋季77%,冬季74%。
(5)霜期:县内年均初霜日期为11月,终霜日期为3月,年均霜期119天。最早初霜期1986年9月11日,最晚初霜期日期1995年12月4日,最早终霜期日期1997年2月22日,最晚终霜期1991年4月1日,最长无霜期是1992年为149天,最短无霜期是1997年为97天。
(6)风:县内年均风速1.0米/秒,最高年均风速1.7米∕秒,出现在2003年。瞬间最大风速26.5米/秒,风向NNW,出现在2004年5月18日。年均大风日数0.8天,最多年份5天,最少年份 0天(见表1—3)。

精选留言

谷城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