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松县

曲松,藏语意为“三河”,因境内有3条大河,故名曲松。曲松县位于山南地区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喜马拉雅山东段,位于东经91°59′~92°28′、北纬28°37′~29°16′之间。东与加查县、朗县接壤,西与乃东县毗邻,南与隆子县相连,北与桑日县交界。全县国土总面积1935.54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2002年),平均海拔4200米,距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57公里。
曲松县原名拉加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后裔拉加“里法王”(亦称山南王)独立的自管区,1956年拉加里宗改名为拉加里县。196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拉加里县又更名为曲松县。因色布河、江扎河、贡布河贯穿全县境内,该三条河藏语译音为“曲松”,曲松县因此而得名。
该县居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四面高山环绕,河谷狭窄纵横。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4200米。
境内山脉系喜马拉雅山北侧分支,主要有布当拉和亚堆扎拉两大山,均由北向南延伸,象两堵巨墙把曲松与东、西邻县隔开。山势高峻,群峰林立,4500米以上的山峰约150余座,其中最高峰为海拔5948米的直拉峰。
曲松县属雅鲁藏布江水系。雅鲁藏布江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海拔5300米以上的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冰雪山岭发源,自西向东奔流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部,最后于巴昔卡附近流出国境,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经印度、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它在中国境内全长2057多公里,在全国名流大川中位居第五;流域面积240480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流出国境处的年径流量为1400亿立方米,次于长江、珠江,居全国第三位;天然水能蕴藏量达7911.6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河床一般高程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曲松县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辐射强烈,日温差较大,冬春季多大风,夏季雨水集中,多夜雨。年日照数达3071小时。年无霜期为110天左右。年降水量470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霜冻、冰雹、洪水、泥石流、地震等。 曲松县水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其它如香獐、野鹿、水獭、贝母、虫草等珍贵动植物也很多。水利资源充足,有大小河流43条,长1217公里,径流量达8472立方米,有高山湖泊31个,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
全县辖2个镇、3个乡:曲松镇、罗布沙镇、邱多江乡、堆随乡、下江乡。共有21个行政村。
曲松镇:辖7个村委会:曲松村、下洛村、琼嘎村、东嘎村、贡堆村、贡麦村、措堆村。
罗布沙镇:辖2个村委会:罗布萨村、卓麦萨村。
邱多江乡:辖5个村委会:邱多江村、马如村、宗须村、江塘村、色吾村。
堆随乡:辖4个村委会:堆随村、龙村、柏林村、洛村。
下江乡:辖3个村委会:下江村、加娃村、增嘎村。
【历史沿革】
曲松,吐蕃王朝时期属约茹管辖。
公元10世纪以后,在这里建立了雅砻觉俄地方政权,随后又兴建了加里寺。由“拉加里”王室与寺院佛教势力结合成为政教合一的法王后,一直控制该地区。
民主改革前,法王统治的地区有拉加里宗(1956年7月原拉加里王府辖区建立了拉加里宗)、加查宗、隆子宗和桑日宗。
1959年5月5日拉加里县人民政府成立。
1965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曲松县,隶属山南地区管辖至今。
1997年,面积1967平方千米,人口1.45万,多为藏族,有少数汉族。辖8个乡:厦江乡、邛多江乡、色吾乡、堆随乡、下洛乡、贡康沙乡、措堆乡、罗布沙乡。县政府驻厦江乡拉加日村。距贡噶机场147千米,距地区行署驻地57千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2000年,曲松县辖2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037人,其中:曲松镇6760人、罗布沙镇1906人、邱多江乡2566人、堆随乡2920人、下江乡1885人。
2005年辖8个乡,24个村委会:厦江乡、邛多江乡、色吾乡、堆随乡、下洛乡、贡康沙乡、措堆乡、罗布沙乡。
地名由来:“曲松”藏语为“三河”之意,因境内有3条大河,故名。藏语“曲”意为“河”或“水”。“松”意为“三”。“曲松”为三水或三河之意。该地有舍曲、贡布普曲及江惹普曲等三条河流,故而得名。

精选留言

曲松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