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富庶美丽的辽源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被誉为东辽河畔的一颗明珠。辽源的历史源远流长,清代这里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康熙皇帝曾钦敕“皇家鹿苑”,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制,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1′22″-125°49′52″,北纬42°17′40″-43°13′40″,南北最长104公里,东西最宽82.8公里。最东从东丰县的沙河沿上游中心线至东丰县永合乡的沙河沿、叶家崴子、后半拉山与梅河口市分界;最西端位于东辽县的泉太镇老营村的老营甸子,沿东辽河西南与辽宁省西丰县相邻;最南端在东丰县和平镇的马家沟、泉眼沟、伍家沟、冷家堡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最北端在东丰县的西大岗岭、郎头山脊、二道河口至伊通河上游中心线与伊通县相连。

辽源市属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3~5月为春季,寒暖交替,天气变化较大,干燥多风;6~8月为夏季,湿热多雨;9~10月为秋季,温凉短暂;11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严寒漫长。辽源市的常年平均气温为5.4℃,平均无霜期为140天。全年光照时数为2507小时,全年降水日数为1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666.5毫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07年底,全市境内已发现各类矿产33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种,矿产地152处。查明资源储量并已列入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有11种、矿产地96处,主要为煤炭、铁、铜、铅、锌、金、银、水泥用石灰岩、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粘土、硅灰石、陶瓷土、伊利石、饰面用石材等。此外,开采的矿产资源还有砖瓦用粘土、饰面用花岗岩、水泥配料用板岩、水泥配料用大理岩、矿泉水等。
截至2007年,查明的矿产中,中到大型矿床资源储量只占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18%,除煤炭、水泥用石灰岩、伊利石有一定规模外,其它均为小型矿床或矿点,且质量不稳定,开发规模较小。此外,境内已经查明的矿产资源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煤、膨润土、沸石主要分布在辽源盆地、辽河源盆地、平岗盆地和金岗地区;水泥用石灰岩、大理岩主要分布在椅山、安恕地区;贵金属、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椅山——建国一带;饰面石材主要分布在东丰县影壁虎顶山一带,这为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矿产资源提供了资源条件,也为实施绿色开采,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良好基础。
【水利资源】
辽源市跨辽河、松花江两个流域三个水系。东辽县及城区属东辽河水系。东丰县属辉发河和饮马河水系。境内有东辽河、莲河、梅河、伊通河及若干支流。
全市河流密布,河长在3-10公里的有257条,全长1543.6公里。河长在10公里以上的以56条,全长888.4公里。其中主要河流有23条,西部12条,东部11条。这些河流的特点是坡降陡,河床浅,多弯曲,地表径流快,汇流时间短,河道多沙滩,河床不固定。
2009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64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多0.01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8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2.0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水量为1.47亿立方米。受季风和地形影响,全市水资源的地理分布规律是南部、西南部偏多,北部偏少,整个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地表径流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径流量的70-80%,7、8月份为丰水期,1、2月份为枯水期,年际变化很大。地下水资源几乎全部是浅层地下水,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所以,1-6月份降水较少,地下水位下降,最低水位出现在3-6月份,7月中旬进入雨季,地下水位开始上涨,最高水位出现在7-10月份,10月份以后,地下水位又开始下降。
截至2009年,辽源市中型国管水库八座,即杨木水库、聚龙潭水库、金满水库、椅山水库、八一水库、三良水库、龙头水库、仁合水库。其中杨木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待全面竣工后经省、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后可增型为大型水库。全市小一型水库有33座,小二型水库有102座。
【林业资源】辽源市属于长白山系老爷岭山脉,处于东部长白山区与西部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个丘陵起伏的半山区,海拔214米至914米之间。辽源市地貌复杂,地势高差较大,区域性气候寒暖不一,自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植物群落。辽源市植被属于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草原类型,森林组成主要以人工落叶松林、人工樟子松林和次生柞树林为主。林下植被主要有莎草、苔草、蕨类等。藤本植物主要有山葡萄、五味子、狗(软)枣子等。
【耕地资源】辽源市农作物总耕地面积292.8万亩,山坡地、低洼地、平地各占总耕地面积的1/3,其中粮食作物面积稳定在261.4万亩,占农作物总耕地面积的89.3%。其中:玉米面积200.6万亩,水稻面积37.6万亩,大豆面积15.3万亩,薯类、杂粮面积7.9万亩。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31.4万亩。

行政区划

辽源市辖东丰、东辽两县,市区设龙山、西安两区。县、区共辖23个镇、7个乡、14个街道。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据《盛京旧志沿革》记载:周代前在辽源市地域就有秽貊、息慎族劳作生息。
汉晋时期:汉至南北朝属玄菟郡,西汉以后夫余国据此地。346年于辽源龙首山山城建渤海国夫余府,即夫余西徙近燕的后期王城。晋朝为高句丽地。后魏为勿吉地。
隋唐时期:隋朝高句丽仍据此地,中原王朝在高句丽范围之内设立郡县。
唐朝初年属河北道安东都护府的南苏州,唐朝渤海国时,东丰县属长岭府,东辽县属夫余府。
宋辽时期:926年辽于此地建黄龙府,到975年,历49年。由于黄龙府卫将燕颇反辽,黄龙府被废。辽灭渤海国后,辽源地区属东京道长岭府,设在梅河口市山城镇(亦说属乙典郡)。金代属咸平路。元朝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斡磐千户所,后为辽东宣慰司辖境。
明朝先设定辽都卫,后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后设奴尔干都司,东辽、东丰两县属三万卫管辖,后属塔鲁木卫、司吉河卫境。
1437年(明正统二年),设辽东边墙,辽源位于边墙之外。
清朝以前,生活在辽源境内的民族主要是满族。东部属于海西女真哈达部,西部是叶赫部。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灭叶赫部后,将今辽源市全境划为大围场的一部分。1661~1722年(清康熙年间),辽源地域正式划为盛京围场,专为皇室狩猎用地。当时各围场名称都是以地形地物的特征或某些动物活动的区域特点来命名;还有些围场在明末清初就有地名,后来把这些地名做了围场名。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盛京将军曾祺向清廷奏请西流水围场和东流水围场开禁。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围场弛禁招垦。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盛京围场总管高万梅主持勘放西流水四十五围地。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冬,清政府于扎拉芬阿林围之大疙瘩(即龙首山)西侧设东路保甲分局,办理民事政务,为辽源境内建制之始。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在奏请海龙厅升为府的同时,在今辽源境内正式设制,西部、东部各建置一县。这两个县的命名,是以水的东西流向为别,在东流水地域设的县用一个“东”字,加个“平”字,定名为东平,在西流水地域设的县用一个“西”字,加一个“安”字,定名为西安,取“平安”之意,亦即太平安定,天长地久,永世安宁。东平、西安两县均隶属盛京驻防海龙府。
西安县城原拟建在老虎嘴子,后改在大疙疸西侧设置。故西安县土名大疙疸、大疙疽。疙疸是由于县内龙首山的山头像一个大瘤子,由此得名。而大疙疽完全是“疸”字误写为“疽”所至。曾是海西女真叶赫部的东城,建国后成为龙山公园。大疙疸四周层峦叠嶂,绣壤相错,有山谷之险,足以控制四方;又有交通之便,居民日众。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改勘城基于大疙疸山。西至半截河,南至东辽河,北至半截河,在中央位置定西安县衙址。8月建成衙署56间,又建巡捕堂于南关。东平县初设治时,租赁民房办公。不久,选择围场中心的大肚川(即东丰镇)建东平县衙门。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修筑西安城垣,由商民捐资修筑4座城门,名曰东吉、西宁、南康、北寿,挖护城河1390米。县城内设东吉、西宁、南康、北寿4保。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设立奉天省,西安县隶属奉天省。
1912年(民国元年),辽宁省改为奉天省,西安县、东平县归奉天省辽沈道管辖。同年3月东平县更名为东丰县(关于东丰地名的由来详见东丰县篇)。
1914年(民国三年),属奉天沈阳道。
1920年(民国九年),划归奉天省直属。
1926年(民国十五年),西安县、东丰县由三等县升为二等县。由于土地大量开发,人口大增,大疙疸成为奉天省闻名的农业集散地。随之,县城各种店铺门房相继建立。
1929年(民国十八年),归辽宁省直属。沦陷时期,1932年属奉天省,1941年属四平省。
1948年10月1日,划西安县城区及矿区,成立西安市,属辽北省。这是市、县首次分设。1949年5月隶属辽东省。同年7月西安市改为省直辖市。西安县政府机关仍设在西安市区内。
1952年4月3日,更名为辽源市。
1954年辽源市和西安县、东丰县划归吉林省通化专区管辖,辽源市仍为省直辖市。
1956年8月1日,取东辽河名,将西安县更名为东辽县。同年改由吉林省怀德专区管辖。
1958年东辽县、东丰县划入四平专区,辽源市也划归四平专区代管。
1959年3月23日,撤销东辽县,将原东辽县的行政区域并入辽源市。
1962年5月28日,恢复东辽县建制。
1969年5月14日,撤销东辽县,其行政区域仍划归辽源市管辖。
1976年1月22日,恢复东辽县建制。
1980年1月29日,撤销东辽县,将原东辽县行政区域划入辽源市。
1983年10月3日,辽源市升为地级市,城区设龙山、西安两区,同时恢复东辽县建制(东辽县第四次与辽源市分设),东辽县、东丰县划归辽源市管辖。
1987年1月7日,东辽县人民政府驻地由辽源市迁至白泉镇。

人口

源市幅员面积51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下辖东丰、东辽两县,龙山、西安两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0万,其中城区人口50万。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42.19亿元,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273.44亿元,增长2.5%。三次产业比重为7.3:57.3:35.4,结构优于上年的7.7:57.2:35.1。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7.8%、33.1%和4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952元,增长2.9%。

精选留言

辽源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