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地理坐标位置北纬45°20′-47°12′,东经84°37′-87°20′,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部。东邻阿勒泰地区,西与额敏县、托里县以白杨河为界,南部与玛纳斯县、沙湾县接壤,西南部以乌尔河为界与克拉玛依市相连,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毗邻;县城和布克赛尔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495千米。总面积为3.06万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总数为54168人(2012年),2012年,和布克赛尔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05亿元。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有敖包特庙、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巴音云都尔敖包、哈同山岩画等著名景点。
地名由来:《蒙古游牧记》卷15:和博克萨里“相承为一处地名。考之准语(蒙古语),和博克,汲水器也,以皮为之。其地有井,居人往汲,故以名地。萨里,谓马股,言地形似之。”何秋涛《补注》:“按会典舆图,有和博克河、萨里山,是本为二地,合而言之者,犹云和博克河旁之萨里山耳。”一说“和布克”蒙古语意为“黄褐色的鹿”。和布克河当以附近有此鹿得名;“赛尔”意为“马后胯”,赛尔山以山形如马后胯而得名。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2个镇:和布克赛尔镇、和什托洛盖镇,5个乡:夏孜盖乡、铁布肯乌散乡、查干库勒乡、巴音敖瓦乡、莫特格乡。4个牧场: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那仁和布克牧场、巴嘎乌图布拉格牧场、布斯屯格牧场。
和布克赛尔镇 巴音托洛盖社区,巴音布拉克社区,巴格茨社区
和什托洛盖镇 查斯托洛盖社区,佐斯腾社区,迭仑社区,那木德格社区,和什托洛盖村,查斯图村,查斯托洛盖村,西特木恩哈布其克村,乌兰浩达村,夏尔甫村,夏尔托热村,昆得令村,伊森托洛盖村
夏孜盖乡 夏孜盖村,科克莫敦尼布呼村,布恩布特恩敖包村,查干恩格村,谢仁托热村,托热特村,桑布根拜兴村,巴音托洛盖村,开尔德格村,阿格湾呼勒呼村,哈尔苏哈村
铁布肯乌散乡 铁布肯乌散村,明根布拉格村,科克莫墩村,查干阿德尔格村,乌兰布热村,钦登村,夏尔呼尔根村,巴音温都尔村
查干库勒乡 查干库勒村,拉卜楞村,哈布图哈夏尔村,买代尼村,伊克库热村,色居尔村,布恩布特村,布林村,巴音查干村,塔本乌拉森村,江根科克村,道兰莫敦村,道兰特村
巴音傲瓦乡 阿拉腾布拉格村,克勒根特村,谢木尼仁库热村,布呼特村,尕格茨呼都格村,乔鲁呼都格村
莫特格乡 莫特格村,规德格村,夏尔古村,套瓦契村,敖包特村,哈尔萨拉村,哈尔尕特村,吉木格尔村
伊克乌图布拉格牧场 伊克乌图布拉格队,勃热生呼都格队,巴音达拉队,塔塔勒队,洪古尔沃伦队
那仁和布克牧场 库尔丹夏尔队,乌兰浩硕队,布德恩江队,图拉队,伊克托里队,额木根队,阿尔哈拉特队,那仁和布克队
巴尕乌图布拉格牧场 巴尕乌图布拉格队,加林塔然队,乌兰哈德队
布斯屯格牧场 布斯屯格队,布呼特恩呼都格队,乌兰哈德队,迭伦队
仓德格矿区 赛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行政村
查和特生态农业区 查和特生态农业行政村
兵团一八四团 团部一连三连五连六连八连九连
新疆屯鑫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矿部社区,沙吉海矿区社区,嘎顺乌散矿区社区
【历史沿革】
和布克赛尔县境秦汉时期为塞种人、乌孙、匈奴等古民族的游牧地。
西汉时期属乌孙国。
东汉三国时期因西域天山南北诸国互相攻伐合并,县境归入车师后国。
晋朝时为鲜卑辖地。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先后属柔然汗国、突厥汗国和西突厥汗国。
唐显庆二年(657年),唐朝平定西突厥汗国,县境属唐昆陵都护府。贞元五年(789年),吐蕃联合葛逻禄,攻陷北庭都护府,县境为葛逻禄所有。唐元和三年(808年),回绝汗国统一天山南北,县境属回纥汗国。唐开成五年(840年),回纥汗国崩溃,县境属黠戛斯汗国,不久,属喀喇汗王朝。
宋建炎元年(1127),为西辽所辖。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归属成吉思汗的蒙元政权。宋宝庆元年(1225年),封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的领地,宪宗时归别失八里行省。
元至十七年(1280年),归阿力麻里行省。泰定帝时(1324~1328年),归入察合台汗国。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归属察合台后裔建立的别失八里汗国。5世纪成为瓦剌的游牧地。明崇祯九年(1636年),巴图尔浑继任台吉后,迅速统一了新疆北部地区的卫拉特各部,以霍博克赛里为大本营。崇祯十二至十六年(1639~1643年),巴图尔浑台吉在今和布克赛尔县城东南5公里处修建城堡。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县境属清朝伊犁将军属下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从俄罗斯额济勒河(伏尔加河)南岸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进驻霍博克赛里。九月,乾隆封北部策伯克多尔济为和硕亲王,赐号布延图,称为北路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北路盟。
民国四年(1915年),在今和什托洛盖镇设县佐,隶属沙湾县。
民国五年(1916年)隶属塔城道。
民国十八年(1929年),和什托洛盖县佐改称设治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塔城道改行政区,和什托洛盖设治局隶属塔城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和什托洛盖设治局为和丰设治局,当时县境内分为北部的部族亲王政权和南部的政府政权。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治局为和丰县,迁至现今和布克赛尔镇。
民国三十四年8月(1945年),隶属“三区”政府塔城专区。
1950年4月,成立和丰县人民政府。
1954年9月10日,成立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区(县级)。
1955年2月,改称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隶属塔城专区。
1968年后隶属塔城地区。
1977年成立和布克赛尔镇。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气候概况


和布克赛尔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由于纬度及地形的差异,和布克赛尔县分为两个大的不同气候区。  北部山地气候区,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内,≥10℃的积温在2100℃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3.1℃~3.5℃,无霜期短,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带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积雪不稳定,有明显的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牲畜越冬和喜凉作物的生长,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
南部平原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10℃的积温在3300~3350℃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达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冬季严寒,降雪少,积雪薄。
和布克赛尔县境日照充足,全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3006.4小时,5~8月,日照时数均大于305小时,其中8月份日照时数最多达310小时,12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61.1小时;1~8月递增,9~12月递减,年日照百分率为68%。县境的气温随着南北高度差异而变化,在南部夏孜盖平原区年际变化更大。县境全年1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最大年较差44.1℃,而北部山间谷地最大年较差为32.7℃,最大日较差23.2℃。

精选留言

塔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