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

铁东区地处吉林省西南部,位于四平市区东部, 地处东经124°15′~124°25′,北纬43°01′~43°15′之间,南接辽宁省昌图县、西丰县,北连四平市梨树县,东邻吉林省辽源市,西与四平市铁西区隔长大铁路相望。
铁东区地质构造为辽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110米,土壤养分贮量和肥力较高。土壤属黑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呈中偏酸性。
属于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呈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7℃,平均无霜期在160天左右,全年雨水总量约为660毫米,日照时数约为2690小时。
【行政区划】
铁东区下辖1个经济开发区、8个街道、3个镇、1个乡:铁东经济开发区、平东街道、北市场街道、七马路街道、四马路街道、解放街道、北门街道、黄土坑街道、平南街道、山门镇、石岭子镇、叶赫满族镇、城东乡。
平东街道 宏大社区,国测社区,烟厂社区,辉煌社区,城东社区
北市场街道 金桥社区,马车房社区,金龙社区,广兴茂社区
七马路街道 鑫荣社区,为民社区,玉泉社区,福民社区,富强社区
四马路街道 木兰社区,东星社区,曙光社区,四热社区,东方社区
解放街道 北大桥社区,胜利社区,解放社区,朝阳社区
北门街道 西关社区,八三社区,新春社区,东关社区,泰安社区,喜庆社区,桃源社区
黄土坑街道 振兴社区,万盛社区,南桥社区,双汇社区
平南街道 平东社区,平南社区,风光社区,兴工社区
山门镇 山门村,头道村,大洼村,英城村,上二台村,解放村,新兴村,靠山村,靠道村,龙王村,古洞村,老城村,塔山村
石岭镇 哈福社区,二龙社区,河东社区,河西社区,石河村,塔子沟村,哈福村,磨盘沟村,郭家村,梨树沟村,耿老村,云盘沟村,石岭村,十里堡村,姜家洼子村,小孤家子村,佘家村,赵家沟村,二龙山村,大孤家村,王家沟村
叶赫满族镇 叶赫那拉社区,白木匠村,板仓子村,东升村,双合村,新立村,兴隆村,杨木林子村,叶赫村,英额堡村,营盘村,永合村,张家村,砬子沟村
四平经济开发区(省级)(特殊乡镇) 城东村,长发村,河夹信子村
城东乡 一面城村,立业村,房身村,平东村,合力村,小塔子村,永乐村,下三台村
【历史沿革】
铁东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代。
在汉魏至两晋十六国时期(公元206年-420年)属扶余国地,南北朝至唐初为高句丽境地。
唐中叶以后属渤海王国扶余府的扶州,辽代属东京道通州,金归咸平路韩州,元属开元路。
明属辽东都司北境,清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清代属内蒙古哲里木盟,后划归昌图厅。
清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买卖街(今梨树镇)设分防照磨属,辖铁东区境地。
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设奉化县,县下设九社。其中新恩社辖今四平市区的大部村,社。新恩社治所设在四平街(今昌图县老四平)。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日俄战争结束,沙俄战败。日本帝国主义从沙俄手中接管南满支线,并将沙俄时代“铁路租借地”改为“满铁附属地”,并由日本人掌管“附属地”内一切行政、经济、街政建设、土地、房屋建筑、文教卫生、税收等事务的管理权。四平至此实行一地两治。
民国五年(1916年)三月,交通部东北交通委员会四郑铁路局在四平街设置“北站”,直接管理北站地方的户籍、民事、建筑、公安事宜,不受“附属地”及梨树县辖治。
民国十一年(1922年)此地设立四平街村(隶属梨树二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北站”地立行政权被“满铁四平街地方事务所”取而代之。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四平街道东、道里行政权合一,信满州国国务院指令设立“四平街市”,日本人古馆尚也首任四平街市市长。四平街从此与梨树县脱离隶属关系,直接隶属奉天省。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伪满洲国(1940年6月24日令)肢解东北为19省。其中奉天省部分县肢解出来,建置伪四平省。伪四平省公署设在原四洮铁路局办公楼(今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内)。伪四平省领四平市、公主岭市、通阳县、梨树县、双辽县、东丰县、怀德县、长岭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伪四平省撤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5日在四平组成了辽北省自治政府。省政府主席阎宝航,副主席栗又文。辽北省政府下辖辽源(辽源、双辽、长岭等县)、西安、怀德(怀德、梨树等县)3个专署、四平市及13个县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省主席刘翰东。辽北省下辖四平市、通辽、双辽、梨树、早图、开原、西丰、东丰、北丰、海龙、长岭、科尔沁左翼前、中、后旗、科尔沁右翼前、中、后旗、库伦旗、扎鲁特旗1市10县8旗。四平市曾为中共、国民党两个辽北省府驻地。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13日中共解放四平,国民党辽北省政府垮台。
1949年5月中共辽北省撤销,四平隶属辽西省。
1954年7月7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撤销辽西省,8月,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
1958年10月起,吉林省设四平专(地)区,四平市归四平地区管辖。
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四平地区,组建新的四平市(地级市),实行市领导县的新体制。
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行政单位(12月22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长沈铁路和市内天桥为界限,铁东区位于四平市东侧,故此称为铁东。
1996年,铁东区面积311平方千米,人口24.3万人。辖7个街道、1个镇、2个乡:解放街道、北市场街道、四马路街道、七马路街道、北门街道、黄土坑街道、平东街道、山门镇、长发乡、城东乡。区政府驻北二纬路。
2000年8月20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0]9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撤销长发乡,将原长发乡所辖的小塔村、河夹信子村、下三台村、长发村、永乐村,划归城东乡管辖,塔山村、老城村,划归山门镇管辖。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64157人,其中:平东街道48660人、北市场街道20718人、黄土坑街道20824人、七马路街道25111人、四马路街道29388人、解放街道19974人、北门街道34784人、山门镇29152人、城东乡35546人。
2003年,四平市政府下发四政函[2003]17号文件,将铁东区平东街道划分为2个区域,成立平东街道和平南街道。
2003年底,全区辖:解放街道、北市场街道、四马路街道、北门街道、黄土坑街道、平东街道、平南街道、七马路街道、山门镇、城东乡。
2005年,将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划归铁东区管辖。调整后,铁东区面积由307平方千米增加到572平方千米,人口由28万人增加到31.2万人。
2006年1月,铁东区辖11个乡镇街,其中1个乡、2个镇、8个街道:解放街道、北市场街道、四马路街道、七马路街道、北门街道、黄土坑街道、平东街道、平南街道、山门镇、叶赫满族镇、城东乡。共有39个社区(其中城镇社区,38个)、36个行政村。(注:按吉民行批[2005]7号,梨树县的石岭镇也划入四平市铁东区,此处仍统计在梨树县内)

精选留言

四平铁东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