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

 黄石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江南长江中游沿岸。是继武汉之后湖北建立的第二座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之一,全市现辖大冶市、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其中常住人口243万。黄石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

黄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最高温度38℃;最低温度-3℃。年平均降水量1400mm。最大风力5—6级。空气质量符合GB3095-32标准。地震有潜在可能性,不处于地震带。
黄石地处中纬度,太阳辐射季节性差别大,远离海洋,陆面多为矿山群,春夏季下垫面(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河流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粗糙且增湿快,对流强,加之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其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能丰富,雨量充沛,为典型的亚热带东亚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7月)平均29.2℃,最冷月(1月)平均3.9℃。无霜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降水量1382.6毫米,年平均降雨日132天左右,全年日照1666.4-2280.9小时,占全年月日可照射时数的31℅-63℅。境内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每秒2.17米。全境气候温和、湿润,冬寒期短,水热条件优越,有利农作物生长。
但由于大气环流、地形、季节变换,气候各要素年际、年内变化较大,因而倒春寒、大暴雨、强风、伏秋连旱等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
【矿产资源】
大冶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黑色金属有铁、锰,有色金属有铜、钨、钼、锌、铅、钴,贵重金属有金、银,稀散元素矿产有锗、镓、铊、铟、硒、碲等;非金属矿有磷、硫、含钾岩石、石灰石、重晶石、方解石、天青石、膨润土、石膏、硅灰石等39种;燃料矿有煤炭,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主要矿产的储量公布十分集中,全市小型以上的铁、铜、金矿床共190多处。铜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91.8%,共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重要的供矿基地。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水泥用石灰岩矿床规模大、质量好、矿层厚度大,宜于露天开采,为发展水泥等建材行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一,共有大、中型铁矿床6处,是武汉钢铁公司铁矿石原料重要产地。
黄石市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黄石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全市现辖大冶市(代管)、阳新县和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四个城区以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其中常住人口243万。黄石有着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工业基础,素有“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故乡”和“服装新城”之称。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纺织等14个主导产业。拥有湖北地市首家保税区——黄石(棋盘洲)保税物流中心.

精选留言

黄石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