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

新城区位于西安城区的东北部,东沿铁路专用线与灞桥区为界,南依东大街、永乐路、建工路与碑林区、雁塔区毗邻,北连龙首北路与未央区接壤,西以北大街与莲湖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6′32″~109°01′34″,北纬34°14′09″~34°18′03″。东西长7.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是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繁华商城珠联璧合的典范,是社会财富生长涌流的阳光地带。因境内有“新城”而得名。陕西省政府位于新城大院,紧邻新城广场。
西安市新城区,原名“王城”,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的为秦王,统率重兵,坐镇西北,始建王府,府为一城,于1376年建成。当时秦王府豪华富丽,雄伟壮观,称为王城(俗称皇城)。清初改名为“满城”,为“八旗教场”。辛亥革命后,为陕西教督府。1927年1月,因受国民革命思想影响,改称“红城”。1927年民国陕西省政府从北院门移至红城,易名为新城。新城区即因此得名。
【行政区划】
新城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90个社区、13个行政自然村,总面积3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9739万人。
西一路街道 民乐社区,红会社区,广场社区,尚朴社区,兴盛社区,新民社区,西三路社区,兴乐社区
长乐中路街道 幸福社区,金康社区,康乐社区,向阳社区,万年社区,黄河社区,华山社区,西光社区,昆仑社区,韩北村
中山门街道 中山社区,新风社区,昌仁里社区,新中社区,东新社区,安民里社区,东风坊社区,南北坊社区,群策巷社区,草场巷社区,勤民社区
韩森寨街道 咸宁社区,咸东社区,爱民社区,新园社区,万寿社区,东方社区,公园南路社区,秦川社区,韩南村
解放门街道 东七路社区,东八路社区,东大院社区,西六路社区,环北路社区,红星社区,尚平社区,卫民社区
自强路街道 建强社区,明宫社区,麟德社区,航建社区,栖枫社区,自强社区,向荣社区,阳光社区,联志村
太华路街道 笃臣巷社区,太华南路社区,东童村,社区,铁路东村,社区,生产村,社区,南郭上村,社区,含元西路社区,银河坊社区,东元西路社区,八府庄社区,含元东路社区,纱厂东街社区,陕棉十一厂社区,石家街村,八府庄村,含元殿村,自强村
长乐西路街道 安仁坊社区,半截巷社区,长乐社区,康家村,社区,永乐社区,二七社区,西电建社区,四医大社区,供电局社区,省农械厂社区,新兴村
胡家庙街道 长缨社区,华清社区,金花社区,万东社区,长缨东路社区,陕汽社区,陕建机社区,西筑社区,陕机司社区,西电设社区,西电机社区,胡一村,胡二村,南张家庄村,北张家庄村,三府湾村
【历史沿革】
西汉建都长安(今汉城),设京兆尹,领长安、新丰、杜陵等12县,新城区地境属长安县治。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分长安、霸城、北山三县之地置万年县,治所在长安城内,开始了两县分治长安城的局面,新城区地境领于万年县。
隋开皇二年(582年)修建大兴城,新城区地境开始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唐代又在城北营建大明宫。现新城区地境仍属万年县治,辖区位于唐城的东宫、大明宫的含元殿、宣政殿以及翊善、来庭、光宅、永昌、长乐、十六王宅、大宁、兴宁、永兴、安兴、永嘉等11个坊。
隋唐及其之后,万年县曾不断易名。
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为大兴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万年县。
天宝七年(748年)以“万国咸宁”意改为咸宁县,至德三年(758年)复名万年县。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名大年县。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复名万年县。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更名樊川县。
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改名咸宁县,直到明清仍为咸宁县。
民国2年(1913年)2月撤销咸宁县,辖境划归长安县,新城区地境又领于长安县。
民国17年(1928年),西安首次设市,市辖区以原属长安的西安城区及东、西、南、北四关为范围。区境城内部分属西安市治,城外部分仍领于长安县。
民国19年(1930年)11月撤销西安市建制,新城区地境又领于长安县。但实际上长安县逐步不再管理西安城关,其少数事项由省政府有关厅局直接办理,多数事项由省设专门机构管理。
民国33年(1944年)9月,再次设立西安市建制。第二年11月,设立区级建制,共12个区,按序数命名。今新城区境为原第四、五、八区及第十区的一部分。
第四区西起尚德路,东至城墙,南起东大街北侧,北至北城墙。第五区西起北大街,东至尚德路西侧,南起东大街北侧,北至北城墙。第八区东起纱厂街,西至西火巷,南起中正门(今解放门),北至二马路。
1954年9月,第四区和第五区人民政府分别试办建立东五路、西八路街道。
1955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城市街道组织条例》,新城区以公安派出所管辖范围为单位,建立北大街、西一路、桃园新村、通济坊、西八路、游艺市场、东一路、中山门、尚爱路、东五路、东七路和中兴路12个街道。街道为区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1957年6月,北大街街道划归莲湖区;未央区的黄金庙街、自强路、太华路、二马路和解放门车站5个街道划归新城区。同时,撤销了通济坊街道,其辖区划给西一路、桃园新村,和西八路街道,并将桃园新村,街道更名为西五路街道。
1958年12月,全区的街道调整合并为7个,即西一路、中山门、解放门、西五路、长乐西路、自强路和太华路街道。
1959年1月,又恢复了东五路街道。
1960年5月,撤销新城区建制的同时,将西一路、西五路、东五路、中山门街道和解放门街道的城内部分划归未央区的新城人民公社;太华路、自强路街道和解放门街道的城外部分划归未央区的大明宫公社;长乐西路街道划归灞桥区长乐公社。
1962年7月,恢复新城区建制时,设中山门、东五路、太华路、自强路、胡家庙、长乐西路、解放门、西一路和西五路共9个街道,亦称人民公社,一套机构,两个牌子。
1965年10月,灞桥区的纺织城、韩森寨街道(公社)和未央区的徐家湾街道(公社)划入新城区。
1968年8月,各街道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统称人民公礼,不再保留街道的名称。
1978年12月,各街道取消了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的名称,一律改为街道。
1980年4月,徐家湾街道和纺织城街道,分别划归未央区和灞桥区。
1982年12月,将韩森寨街道北部划出,成立长乐中路街道。
1990年末,辖境东至浐河西塬边铁道专用线,西至北大街东侧—北关正街东侧—龙首东路东侧一线,南至东大街北侧—永乐路—建工路一线,北至龙首原边,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440840人,区政府驻尚德路115号,辖11个街道,338个居委会(含家委会)、13个行政村。
1996年,新城区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45.4万人,辖11个街道:解放门街道、东五路街道、中山门街道、西一路街道、西五路街道、韩森寨街道、长乐中路街道、胡家庙街道、长乐西路街道、太华路街道、自强路街道,区政府驻尚德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城区常住总人口526718人,其中:西一路街道20071人、西五路街道31324人、中山门街道21821人、东五路街道18529人、解放门街道14154人、自强路街道44898人、太华路街道68434人、长乐西路街道49403人、胡家庙街道76934人、长乐中路街道76239人、韩森寨街道75600人、尚德路虚拟街道14524人、新城区虚拟街道14787人。
2002年8月,西五路街道并入西一路街道,东五路街道并入中山门街道。调整后,全区辖9个街道:西一路街道、长乐中路街道、中山门街道、韩森寨街道、解放门街道、自强路街道、太华路街道、长乐西路街道、胡家庙街道。区政府驻西一路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城区常住总人口589739人,其中:西一路街道51889人,长乐中路街道96189人,中山门街道49300人,韩森寨街道104762人,解放门街道31684人,自强路街道42347人,太华路街道71510人,长乐西路街道54367人,胡家庙街道87691人。
2012年末,新城区面积30.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04709人,常住人口59.44万人。

精选留言

西安新城区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