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

建宁是福建省的母亲河闽江的发源地,是著名的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亚洲最大的薄型纸生产基地。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纬26°32′-27°06′,东经116°30′-117°03′。总面积1742.3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2006年),常住人口119979(2011年)。通行闽赣方言建宁话。全县辖4个镇、5个乡:濉溪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县政府驻濉溪镇,距三明市192千米。
【自然旅游】
闽江源自然保护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建宁县境内东南部,东北部与泰宁交界,总面积13022公顷,千里闽江正源发源于保护区内严峰山西南麓。区内金饶山海拨1858米,是三明第一个高峰,地层古老,又是建宁椴、建宁金腰的模式标本采集地。该区是武夷山脉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主要保护武夷山脉生物区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面积的钟萼木和南方红豆杉原生种群、独特的森林植物群落、福建闽江正源头森林植被及珍稀濒危生物物种等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6种,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保护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及历史栽培的银杏等3种。有脊椎动物35目99科385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38种,其中鸳鸯种群数量较大,有300多只。建立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对于闽江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义。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3月申报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通过国务院委托环保总局组织的终审,正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地质公园金铙山:金铙山原名大历山,又名太弋山,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境内,海拔1858米,在我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美称。因闽越王无诸校猎于此,遗失金钹一面而得此美名。金铙山绵亘300余里,共有84峰,峰峰险峻,主峰白石顶把山分为东西二麓,东麓多为悬崖绝壁,西麓多为奇峰峻岭。金铙山以“奇、绝、秀、幽”著称,有“八闽第一峰”之称,海拔1858米。该景区内建有福建省海拔最高,长度最长(2.1公里)的金铙山客运索道,福建省最有特色的凌空栈道,全国除台湾阿里山外唯一的高山小火车和福建省唯一的高山室外滑雪场。登上主峰,可眺望闽西北的建宁、泰宁、宁化、明溪,福建最大的人工湖大金湖,也尽收眼底。
千年古刹报国寺:报国寺位于福建金饶山半山腰,又称金饶寺。建于梁龙德年间(公元921年),早于建宁置县,为建宁县最大的寺院,是佛教界被称为“弥勒应世、玄奘再生”的慈航大法师之故里。报国寺建筑规模宏大,建筑结构独特新颖,气势雄浑壮观,主体建筑分三个层次,由山门、牌楼进入依次为天王殿、天井、大雄宝殿、法堂,两旁为附属建筑、左边为地藏殿、客厅等,右边观音殿、客厅、藏经楼等,又建有居士林、游客中心及高达9.8米的滴水观音。福州鼓山涌泉寺初建时,曾模仿报国寺建筑风格。 寺院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在福建省境内有重要的影响,有禅房、厅堂64间,分前后殿,建筑典雅、庄严肃穆,是少有的古代宫殿式建筑。现有佛像35尊,最大的释迦牟尼像高5米。在建宁县的大力开发下,寺院景观日趋完善,2011年,建宁报国寺五百罗汉开光暨大型电视连续剧《佛光》第一部《弥勒传奇》30集电视剧开机在报国寺开幕。
万亩修竹荷苑:修竹荷苑:建宁是“中国建莲之乡”,种植建莲5万多亩。修竹荷苑距城区约20公里,面积约200亩,建有观景步道、观景亭及莲文化长廊(仿真石雕)等,种植有火炬、友谊牡丹、星空牡丹、红千叶、风卷红旗等十余种莲品种,是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每年6-10月,荷叶田田,荷花竞放,如霞似锦,无边无垠,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景致。徜徉荷苑,让人体验群山环抱中,身处一方福地的自然纯真的感受。修竹荷苑为建宁首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适合游览时间:7月中-10月底,荷花开放。

地名由来:南唐中兴元年(958年)置建宁县,以建州和义宁军合称而名县,寓永安为“宁”之意,治今濉城镇,隶建州郡。唐为将乐县地,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南唐置建宁县。

年降水量1822毫米,年均气温16.8℃。有云母、瓷土、稀土等矿藏10余种。主要交通干线有207、309省道公路以及在建的京福高速建泰高速连接线、向莆铁路建宁段,规划过境的铁路有浦建龙梅铁路。游览胜地有金铙山、高峰古道、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等,古迹有千年古刹报国寺等。

【行政区划】
辖4个镇、5个乡:濉城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

濉溪镇 河东社区,复兴社区,新生社区,水南社区,水南村,城关村,河东村,长吉村,水西村,圳头村,大源村,高峰村,斗埕村,器村,畲族村
里心镇 里心社区,里心村,汪家村,滩角村,双溪村,新圩村,代家村,芦田村,宁源村,大南村,上黎村,岩上村,靖安村,花排村
溪口镇 溪口社区,艾阳村,桐元村,马元村,半元村,枫元村,杨林村,溪枫村,渠村,杉溪村,高圳村,枧头村,溪口村,高山村
均口镇 均口社区,黄岭村,修竹村,均口村,岭腰村,焦坑村,官常村,台田村,半寮村,芰坑村,洋坑村,龙头村,隆下村,垅源村
伊家乡 伊家村,澜溪村,沙洲村,陈家村,双坑村,东风村,笔架村,隘上村
黄坊乡 黄坊村,毛坊村,陈岭村,仍田村,武调村,将上村,安寅村,芦岭村,将上林场武调采育场
溪源乡 溪源村,东溪村,大岭村,鲇坑村,蒋坊村,楚尾村,桐荣村,都团村,上坪村
客坊乡 客坊村,里源村,严田村,张溪村,湾坊村,中畲村,水尾村,龙溪村
黄埠乡 桂阳村,陈余村,大余村,贤河村,黄埠村,竹薮村,友兰村,封头村,罗源村,山下村
翔飞工业园区 翔飞

【历史沿革】
三国时期:公元214年,三国孙权割湖南县以东和醴陵、修县沿湘江东岸地带置建宁县,筑县城于今株洲市庆云山解放街、南湖街沿建宁港两岸,属长沙郡。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绥安县。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城县。
公元589年,隋文帝开皇九年,隋灭陈,废建宁。
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建宁县,属南云州;六年后即唐太宗元年,将建宁并入湘潭。
唐开元十三年(725)析置今宁化县,后于乾元二年(759)又分绥城为归化(今泰宁)、黄连二镇,黄连即今建宁。
乾符五年(878)为义宁军,后改永宁镇。
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改为永安镇,寻改永安场,宋建隆元年(960)升建宁县,历属建州、邵武军、邵武路、邵武府、建安道。
宋乾德三年(965年)于白旧巡院置建宁县,属江陵府。熙宁六年(1073年)省入石首县为建宁镇(今湖北石首市调关镇槎港山),元祐元年(1086年)仍置建宁县,属荆湖北路江陵府;崇宁五年(1106年)又废建宁分别入石首、华容。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央苏区县,1933年闽赣省苏维埃政府驻此。
1950年2月11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地区、三明市。
1995年,建宁县辖濉城镇、里心镇、金溪乡、溪口乡、均口乡、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5个居委会、91个行政村。
1997年,建宁县面积1710平方千米,人口14.8万,辖3镇7乡:濉城镇、溪口镇、里心镇、金溪乡、黄埠乡、客坊乡、均口乡、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县政府驻濉城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33918人,其中:濉城镇20755人、里心镇20749人、溪口镇18374人、均口镇15716人、金溪乡11107人、伊家乡10777人、黄坊乡8771人、溪源乡7835人、客坊乡9710人、黄埠乡10124人。
2003年末,建宁县户籍人口14.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1万人。辖4个镇、6个乡:濉城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金溪乡、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
2007年,撤销濉城镇和金溪乡建制,设立濉溪镇;并将原濉城镇的溪口社区,划归溪口镇辖。区划调整后,建宁县辖4个镇、5个乡:濉溪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

精选留言

三明建宁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