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

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介于为北纬35°24′—36°04′,东经112°47′—115°55′之间,全县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宽约55千米,总面积2655平方千米。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西临翼城县,东连高平市、泽州县,北和浮山、安泽、长子县接壤,南与垣曲、阳城县搭界,总面积2676.6平方公里。2003年,行政隶属晋城市,全县分设龙港、中村,郑庄、端氏、嘉峰、郑村、柿庄7个镇和樊村河、土沃、张村,苏庄、胡底、固县、十里7个乡。下辖239个建制村,9个居民委员会,1378个村民小组。
沁水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838米。地形东西长,南北窄。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历山、鹿台山、大尖山等十大山脉森林茂密,风光秀丽;沁河、县河、端氏河等十大河流清澈见底,常年不断;白云洞、啸天洞、三仙洞等岩溶洞穴北方旱见,各具特色;红豆杉、连香树、梅花鹿等数十种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珍贵奇特,秀丽动人。这些雄山秀水,仙洞良田,构造出了优美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一代代的沁水人民。
沁水历史悠久,自古就有女娲补天,舜耕历山的动人传说。70年代发掘的“下川遗址”,证明早在2.3万年到1.6万年前,沁水人的先祖们就创造了灿烂的“下川文化”。现存的河头村,汉墓群、武安村,战国古寨、东峪村,北齐石刻造像、玉溪村,唐代古塔、窦庄村,宋代窦将军墓、郭南村,元代崔府君庙以及明清建筑柳氏民居、湘峪古城、上阁古民居、窦庄夫人城等,映证了沁水历史的辉煌。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黄河支流沁河中游。地理坐标为北纬35°24′-36°04′,东径115°55′-112°47′。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晋城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  境内山恋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高度511—2358米,年平均气温6.5℃—12.5℃,年平均降水量560—750毫米。
地名由来:《水经·沁水注》:“沁水又逕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是沁水县以沁水而得名。
行政区划:
龙港镇 柳庄宣化居委会,永宁居委会,北和居委会,东安居委会,梅苑居委会,新城居委会,杏园居委会,杨河居委会,南瑶村,苏庄村,柿元村,小岭村,木亭村,辛家河村,国华村,马邑村,张庄村,赵山村,里必村,常柏村,水泉村,尧都村,杏峪村,河渚村,西坡村,曲则村,梁庄村,中界村,西石堂村,东石堂村,吴家沟村,王寨村,西河村,固镇村,孔峪村,青龙村
中村镇 中村,南河村,白华村,石务村,蒲泓村,冶内村,上峪村,下峪村,北庄村,张马村,北岭村,东沟村,上阁村,宋庄村,松峪村,上川村,下川村,东川村,向阳村,山辿岩村
郑庄镇 郑庄村,河头村,玉沟村,洺水村,湾则村,杨树庄村,东大村,西大村,南大村,中乡村,八里村,杨圪坨村,庙坡村,西良村,孔必村,石室村,吕村,王必村,张峰村,大将村,庙沟村,北湾村,龙渠村,王峪村,杨家河村,东郎村,西郎村,南郎村
端氏镇 端氏村,苏庄村,樊庄村,高庄村,梁山村,曲堤村,坪上村,金丰村,西头村,杏林村,东山村,古堆村,野六村,板掌村,槐庄村,林村,中韩王村,马寨村,下沟村,横头村,上韩王村,下韩王村,必底村,山泽村,双塘村,秦庄村
嘉峰镇 潘庄村,长畛村,武安村,尉迟村,嘉峰村,梁圪坨村,永安村,五里庙村,张山村,马庄村,磨掌村,秦庄村,殷庄村,刘庄村,王山村,上坪村,豆庄村,郭北村,郭南村,卧虎庄村,柿沟村,李庄村,前岭村,潘河村
郑村镇、 兴德村,潘节村,枣树腰村,肖庄村,赵庄村,夏荷村,侯村,南闵村,湘峪村,半峪村,王街村,北落村,常店村,郭庄村,耿山村,许村,轩底村,后河村,侯节村,马头山村
柿庄镇 枣元村,应郭村,匣石村,海江村,寺岭村,峪理村,下泊村,张村,杨庄村,李庄村,海则村,柿庄村,丁家村,大端村,算峪村
樊村,河乡 界河口村,卫村,樊村,下峰村,赵寨村,景村
土沃乡 土沃村,台亭村,西阳辿村,下格碑村,塘坪村,岭东村,西文兴村,王庄村,下沃泉村,中沃泉村,上沃泉村,杏则村,交口村,洞沟村,南阳村,后马元村
张村乡 堡头村,板桥村,张河村,瑶沟村,芦坡村,张村,冯村,胡家沟村
苏庄乡 苏庄村,古堆村,官亭村,封岳村,董家山村,当处庄村
胡底乡 胡底村,前岭村,松山腰村,良坪村,李庄村,蒲池村,七坡村,李家山村,管头村,老坟沟村,贾寨村,樊庄村,苗沟村,王回村,玉溪村,王圪罗村
固县乡 固县村,高村,安上村,将庄村,云首村,元上村,石泉村,司庄村,南河底村,南山村,坪头村,南庄村,上梁村
十里乡 沟口村,河北村,田家村,庄坡村,宋家村,上泊村,明家村,范庄村,十里村,沙庄村,东峪村,西峪村,南峪村,团里村,井沟村,孝良村
历史沿革:春秋晋国端氏地,战国属韩,汉置端氏县,属河东郡。三国隶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废端氏县,太和二十年(496年)复置,隶安平郡。孝昌年间(525-528年),又设东永安县,置泰宁郡。(今城西30里)。北齐时东永安县改为永宁县。隋开皇三年(583年)端氏县治迁端氏村(今县城东45公里)。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永宁县改为沁水县,县治即今县城。唐、五代、宋时期,端氏、隶泽州。元至元三年(1266年)端氏县并入沁水县,属晋宁路。明隶泽州。清属泽州府。1912年隶冀宁道。1937年隶山西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分设沁水、士敏、沁南三县。1943年撤销沁水县,并入士敏县。1944年沁南县改为沁水县。1947年,沁水、士敏两县合并,恢复沁水旧制,隶太岳行署。1949年后,先后隶长治专区、晋东南专区及晋东南地区。1985年,沁水县属晋城市管辖。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街。

精选留言

晋城沁水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