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地理位置东径97°01′-99°27′,北纬36°19′-37°20′,县境东西长216.9公里,南北宽112公里。全县土地总面积12858.16平方公里,占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的3.95%。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东部。总面积10784平方千米。2003年末总人口3.9万人。以汉族人口居多,蒙古族为主体,还有藏、回、土等20多个少数民族。
【行政区划】
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境内有:青海省海西州莫河畜牧场。
希里沟镇 城东社区,城中社区,城西社区,东庄村,西庄村,北庄村,河东村
茶卡镇 茶卡社区,巴里河滩牧委会夏艾里沟牧委会乌兰哈达牧委会那仁牧委会塔拉牧委会扎布寺牧委会茶卡村,巴音村
柯柯镇 柯柯社区,东村,中村,西村,新村,赛什克村,北柯柯牧委会南柯柯牧委会卜浪沟牧委会东沙沟村,西沙沟村,南沙沟村,纳木哈村,怀灿吉村,托海村,圆山村,路顺村,赛纳村,兴隆村,兴乐村,兴化村
铜普镇 茶汉诺社区,上尕坝村,都兰河村,河北村,河南村,察汗诺牧委会察汗河牧委会
海西州莫河畜牧场 场部虚拟生活区
【历史沿革】
从公元1725年,先后为蒙古族左翼和硕特部西前旗、西后旗和北左末旗的驻牧地。
民国六年(1917年)属海西地区都兰理事公署。
1949年隶都兰县人民政府。
1958年11月设立县级的茶卡工作委员会,领导原属都兰县的茶卡和南柯柯、北柯柯、王家、希里沟4乡。茶卡工作委员会驻希里沟,属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领导。
1959年,撤销茶卡工作委员会,改设乌兰县(驻希里沟)。
1962年撤销德令哈县,并入乌兰县。
1988年4月1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88]1号)设立德令哈市(县级),以德令哈镇和乌兰县的怀他头拉、戈壁、郭里木、宗务隆、畜集五个乡为德令哈市的行政区域。
1999年末,乌兰县面积8494平方千米,人口105087人(根据青海省志),辖3个镇和3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乌兰县总人口36015人,其中:希里沟镇12454人,茶卡镇2451人,柯柯镇7893人,巴音乡2566人,铜普乡4264人,赛什克乡6387人。
2001年2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11号文)批复:撤销巴音乡,并入茶卡镇。
2001年末,乌兰县辖3个镇、2个乡,33个村(牧)委会。希里沟镇驻西庄村,辖西庄、北庄、河东、东庄。柯柯镇驻柯柯,辖中村、东村、西村。茶卡镇驻茶卡,辖茶卡、塔拉、巴音、那仁、乌兰哈达、扎布寺、巴音河滩、夏艾里沟。赛什克乡驻赛什克,辖怀灿吉、卜浪沟、纳木哈、南柯柯、赛什克、北柯柯、东沙沟、西沙沟、南沙沟、托海、洛顺、园山。铜普乡驻中尕巴,辖都兰河、察汗诺、河北、河南、察汗河、上尕巴。
2003年末乌兰县总人口3.9万人。2005年,撤销赛什克乡,并入柯柯镇;撤销铜普乡,设立铜普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调整后,乌兰县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
2005年,乌兰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1、撤销赛什克乡,并入柯柯镇。2、撤销铜普乡,设立铜普镇,镇政府驻地和镇区行政区划范围不变,实行镇管村体制。
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四周高山矗立,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地势凹平,盐湖和沙漠广布。境内有希赛盆地、茶卡盆地、卜浪沟盆地等。都兰河自东北向西南、赛什克河自北向南流入境内。乌兰县深居大陆腹地,气候条件较好,属大陆性气候,夏秋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县内天然原始森林遍布多处。年均气温3.8℃。年隆水量159.3毫米。

精选留言

海西乌兰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