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

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宁夏、内蒙古、甘肃交界地带,东与宁夏吴忠市接壤。南与宁夏固原市及甘肃省靖远县相连,西与甘肃省景泰县交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毗邻,地跨东经104度17分—106度10分、北纬36度06分—37度50分,东西长约130公里,南北宽约180公里。截至2010年,全市总面积17441.6平方公里,其中,沙坡头区6876.1平方公里,中宁4191.6平方公里,海原6373.9平方公里。

  中卫市市区平均海拔1225米,地貌类型分为黄河冲积平原、台地、沙漠、山地与丘陵五大单元,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沙漠影响,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湿度,无霜期158—169天,年均降水量180—367毫米。市政府所在地沙坡头区,东“锁扼青铜”,南“对峙香岩”,西“爽邑沙山”,北“控制边陲”。

 中卫市地形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倾斜。境内海拔高度在2955米~1100米之间。地貌类型分为沙漠、黄河冲积平原、台地、山地和盆地五个较大的地貌单元。其中西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卫宁北山面积12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中部卫宁黄河冲积平原10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9%;位于山区与黄河南岸之间的台地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5%;南部陇中山地与黄土丘陵面积142.45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83.6%。中卫境内有黄河及其支流长流水、清水河三条主要河流。黄河沿市域西北侧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境内流程约182公里,距市区约2公里,年平均流量1039.8立方米/秒,平均过境水量328.14亿立方米,清水河北流注入黄河。
中卫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属半干旱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和沙漠气候的特点。春暖迟、秋凉早、夏热短、冬寒长,风大沙多,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在8.2~10℃之间,年均无霜期159~169天,年均降水量138~353.5毫米,年蒸发量1729.6~1852.2毫米,全年日照时数3796.1小时。
中卫城区年平均气温10℃,极端最高36.7℃气温,年降水量138毫米,年蒸发量为1729.6毫米,为降水量的12.53倍。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全年无霜期平均167天,全年日照时数3006小时。
中宁县年平均气温11℃,年平均降水192.3毫米,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1%;年蒸发量1833.8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54倍。
海原县年平均气温8.2℃,年平均降水量为353.5毫米,年蒸发量为1852.2毫米,为降水量的5.24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由南向北依次递减,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季,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市之一。
海原县年平均气温8.2℃,年平均降水量为353.5毫米,年蒸发量为1852.2毫米,为降水量的5.24倍。境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平衡,由南向北依次递减,且大多集中在夏、秋季,6~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是宁夏最干旱的县市之一。

建制沿革
秦朝并六国后,大将蒙恬率30万士卒,取黄河南北之地,始将中卫纳入中央集权版图。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置北地郡,中卫属之。
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攻克北地郡,又复修沿河城障,中卫境内筑有城池。
西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徙内地70余万灾民到河套以南地屯耕,中卫始有灌溉农业。
元鼎六年至元封二年(公元前111至109年),境内开始开挖引灌蜘蛛渠(今美利渠)。
元朝太祖二十年(1226年)秋,成吉思汗经过沙陀(今沙坡头),至黄河九渡,攻取应理县(原中卫县)。元太祖二十二年(1228年)秋,成吉思汗病死于今海原天都山行宫。
明朝永乐元年正月丙申(1403年2月9日),改宁夏右护卫为宁夏中卫,隶陕西都司,以6000名军卒守之,中卫之名由此而始。
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始置中卫文庙儒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宋文鉴中壬午科举人,为宁夏中卫科第举仕第一人。
清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中卫成立应理书院。
雍正二年十月丁酉(1724年12月12日),清廷议准改宁夏中卫为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七月,中卫知县黄恩赐编修的中卫第一部县志———《中卫县志》印行。
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卫首设电报房。
光绪三十年(1904年),几家欧洲公司在县城设羊毛收购代办处。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废科举制,始办学堂。
民国二年(1913年),驿站裁撤,始办邮政业务。
民国三年(1914年),始设县税局,负责征收印花、煤炭、斗行、驮运货物等税。
民国九年(1920年),12月16日晚7时,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强度11度-12度,波及西北、西南、华北12省区170万平方公里,西北50多县震灾严重,死难20多万人。
民国十五年(1926年),修筑宁夏至兰州公路,中卫始通行汽车。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第一部电话开通。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第一家银行既宁夏银行中卫分行设立。
1949年9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解放宣和,19日国民党八十一军起义投诚,中卫和平解放。
1954年,宁夏并入甘肃省,原中卫县和中宁县属甘肃省银川专区。
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原中卫县和中宁县属之。
1972年,设置银南地区,辖属原中卫县和中宁县至1998年。
1998年,银南地区撤地设立吴忠市,原中卫县、中宁县属之。海原县先后划归固原地区、固原市管辖。
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同意撤销中卫县,设立地级中卫市,设立沙坡头区,中卫市辖从吴忠市划入的中宁县、从固原市划入的海原县和新设立的沙坡头区。[8]
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复同意将海原县的兴仁镇,、蒿川乡,划归中卫市沙坡头区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的黑城镇,划归海原县管辖;将海原县的徐套乡,划归中宁县管辖,将海原县的兴隆乡,划归同心县管辖,将固原市原州区的七营镇,、甘城乡,划归海原县管辖。
2016年8月19日,中卫市沙坡头区正式挂牌,标志着该区以市辖区行政建制模式独立运行。

行政区划

全市国土面积1.7万平方公里,辖沙坡头区、中宁县、海原县和海兴开发区,共有40个乡,镇,、458个行政村、37个社区。

市辖区
沙坡头区 滨河镇,文昌镇,东园镇,柔远镇,镇,罗镇,宣和镇,永康镇,常乐镇,迎水桥镇,兴仁镇,香山乡,蒿川乡,中卫山羊选育场,美利工业园区
中宁县 宁安镇,鸣沙镇,石空镇,新堡镇,恩和镇,舟塔乡,白马乡,余丁乡,大战场乡,喊叫水乡,徐套乡,长山头农场,渠口农场
海原县 海城镇,李旺镇,西安镇,黑城镇,七营镇,史店乡,树台乡,关桥乡,高崖乡,郑旗乡,贾塘乡,曹洼乡,九彩乡,李俊乡,红羊乡,关庄乡,甘城乡,种羊场,涵养林总场,老城管理办公室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74.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67.16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54.16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44.0:40.5调整为14.1:44.7:41.2,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上升0.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9%、42.3%和48.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2375元,比上年增长6.8%。

精选留言

中卫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