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

涪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介于北纬29°21′-30°01′,东经106°56′-107°43′之间,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7045公顷,园地面积5332公顷,林地面积126133公顷,内陆水域面积13406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88亩。最东点为焦石镇白鸡堡,最西点为增福乡大茶园,最南点为同乐乡金家店,最北点为丛林乡红墙院,全境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
在行政区划位置上,位于重庆市中部,东邻丰都县,南接武隆县、南川市,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垫江县。涪陵城区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历来是川东南水上交通枢纽和乌江流域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区境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顺长江西上120公里即达重庆市,东下通联华中、华东各省;逆乌江而上可达鄂湘边界及黔东各地。
【自然资源】涪陵区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域内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最能代表涪陵资源优势:一是水、电资源丰富。全区水资源理论蕴藏量大,达14.8万千瓦,极具开发潜力;目前地方电网自成体系,涪陵电网属全国最大的三大地方小电网之一。二是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最具优势的是石灰石资源,表内储量4亿吨以上,含氧化钙52%以上,适宜建设大型水泥厂和生产高标号水泥。三是农产品独具特色。除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柑桔、蚕茧、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外,涪陵榨菜和红心萝卜、时鲜蔬菜等,逐渐形成特色和规模,拓展重庆市场。四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涪陵白鹤梁,有石刻163段,记载了1200多年以来长江水文资料和历代文人墨客丰富多彩的诗画题刻,被誉为"水下碑林",国家文物局已建成"水下博物馆"予以保护。古代巴王故里小田溪,理学圣地点易洞,唐长孙无忌墓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矿产资源】涪陵区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最具优势的是石灰石资源,表内储量4亿吨以上,含氧化钙52%以上,适宜建设大型水泥厂和高标号水泥。区境主要矿产有煤、天然气、铁、铝土矿、石灰石等。
【动物资源】涪陵区境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盆地东部平行岭谷带农田动物群和盆地南缘中低山地带亚热带森林农田动物群的过渡地区,其特点是:南(中低山区)北(岭谷区)方种类均有,以南方为多,但稀有珍贵种少,有不少有代表性的亚种;兽类方面有穴居、生活在岩石上的多种蝠类。
【植物资源】区境植物因环境有利而终年生长,以常绿植物为主。农作物可四季栽培,粮食作物可一年两熟和两年五熟。因自然地理环境比较复杂,植物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还因古地理环境关系而保存有不少古老的珍稀植物,如秃杉、银杏、杜仲、鹅掌楸、红豆树等,以及一些蕨类植物。植物成分以亚热带植物为主体,代表品种有柑、橘、油桐、慈竹、棕榈、荔枝、龙眼、黄桷树等,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陵山区及河谷地区;亦有温带的桦木、杨、柳、槭等植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地带。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现有植被的组成及其分布,因市境开发较早而反映了人类活动的深刻影响,表现在栽培植物的种类繁多,自然植被因大多先后遭到人为破坏而保存较少。区境植物种类据粗约统计,孢子植物(含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含裸子、被子植物)共有330余科1500余属4000余种。
【农产品资源】涪陵区农产品资源独具特色。除水稻、玉米、小麦、红苕、柑桔、蚕茧、生猪等大宗农产品外,涪陵榨菜和红心萝卜、时鲜蔬菜等,逐渐形成特色和规模。特别是享有"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盛誉的"涪陵榨菜",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较大影响力。
【行政区划】
辖8个街道、12个镇、6个乡。
街道: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义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江北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
镇:百胜镇、珍溪镇、清溪镇、南沱镇、蔺市镇、石沱镇、义和镇、新妙镇、焦石镇、马武镇、青羊镇、龙潭镇;
乡:罗云乡、大木乡、同乐乡、大顺乡、增幅乡、武陵山乡。
敦仁街道 大东门居委会,麻柳嘴居委会,黔靖街居委会,泗王庙居委会,望栏桥居委会,乌杨树居委会,桅杆堡居委会,南门山居委会,何家堡居委会,杨家湾居委会,高笋塘居委会,北门口居委会,演武厅居委会,较场坝居委会,太平街居委会,望州小区管委会,社区
崇义街道 龙王沱居委会,皮家街居委会,无祀坛居委会,蔡家坡居委会,秋月门居委会,青龙居委会,红光居委会,荔枝园居委会,高山湾居委会,天子殿居委会,青龙湾移民小区管委会,社区
荔枝街道 顺江居委会,建涪居委会,大塘居委会,望涪居委会,稻香居委会,黎明居委会,鹅颈关村,乌江村,新大田村,蒿枝坝村,协和村,荷香村,小溪村,金竺村,百灵村,方坪村,东丰村,平安村
江北街道 点易居委会,碧水居委会,黄旗居委会,永柱村,韩家村,松坪村,北坪村,北雁村,来龙村,高家村,邓家村,二渡村,大渡村,李寺村
江东街道 群沱子居委会,插旗居委会,黄桷嘴居委会,菜场居委会,文峰村,云盘村,朝阳村,稻庄村,凉水村,金桃村,七龙村,青云村,太阳村,天福村,御泉村,辣子村,新梨村,磨溪村,铁场村
李渡街道 双河口居委会,太乙门居委会,大石庙居委会,马鞍居委会,金银居委会,高岩口居委会,致远社区,石马村,玉屏村,两桂村,红星村,均安村,和平村,人和村,石院村,水磨滩村,垭口村,明家湾村,大鹅村,双溪村,盘龙村,倪丰村,新阳村,云星村,百花村,桂花园村,龙桥村,岚马村,梨园村,断桥村,石龙村,堰桥村,龙塘村,两龙村,韩龙村,新龙村,山仑村
龙桥街道 南岸浦居委会,北拱居委会,石塔村,双桂村,沙溪村,荣桂村,袁家村,汤家院村,牌坊村,麻磊村,龙安村,齐心村,八一村
白涛街道 白涛居委会,三门子村,小田溪村,麦子坪村,高峰村,柏林村,油房村,联农村,乐道村,谷花村,水源村,官桥村,哨楼村,崇山村,石门村,天星村,新立村
南沱镇 王家湾居委会,龙驹村,秀山村,红碑村,金鸡村,关东村,连丰村,南沱村,治平村,睦和村,焦岩村,石佛村,坪西村
青羊镇 安镇居委会,平一居委会,兴安村,吴家村,三合村,青羊村,群英村,工农村,兴元村,山大村,迎龙村
百胜镇 百胜居委会,葛亮村,齐曲村,太平村,大石村,隆兴村,红花村,八卦村,紫竹村,新河村,广福村,三台村,双河场村,观音村,花庙村,紫微村,中心村,回龙村,桂花村,百兴村
珍溪镇 兴盛居委会,东桥村,西桥村,石牛村,卷洞村,三角村,斗力村,永义村,中乐村,大兴村,梨坪村,杉树湾村,中峰村,洪湖村,河口村,滴水村,新湾村,渠溪村,水口村,坪水村,刘家村,学堂村,观将村,班竹村,万灵村,百汇村,莲花村,大林村
清溪镇 祥和居委会,四合村,石坝村,青龙村,双龙村,平原村,全心村,建设村,丰收村,胜利村
焦石镇 中心居委会,新井村,楠木村,永丰村,板栗村,瓦窑村,大溪村,光华村,向阳村,东泉村,悦来村,龙石村,官坪村,坛中村,龙井村,白鹿村
马武镇 桦榕居委会,均田村,保安村,民协村,红专村,蒲江村,平桥村,外坝村,碑记村,白果村,石干村,小坝村,林口村,惠民村,板桥村,文观村,兴隆村,方碑村,石朝门村
龙潭镇 龙腾居委会,金龙居委会,万寿村,大同村,义和村,五显村,铜岩村,万众村,新义村,石垭村,团田村,星光村,新乐村,民主村,德胜村,涪南村,群星村,双河村,和睦村,大寨村,先锋村,人民村
蔺市镇 龙门桥居委会,川祖庙居委会,红旗居委会,大桥居委会,梨香居委会,金竹居委会,凤阳居委会,双井村,桃园村,万松村,铜鼓村,飞水村,松荫村,五四村,清水塘村,新桥村,连二村,泡桐村,白玉村,长冲村,五尧村,四坪村,龙泉村,青龙村
新妙镇 群护居委会,普陀村,适园村,白鹤村,郑家村,行政村,弋阳村,北门村,开平村,小坪村,平政村,岔河村,同协村,庆林村,互助村,玉泉村,鹅岭村,游江村,十字村,德兴村,中观村,大岭村,金凤村
石沱镇 团结居委会,梧桐村,三窍村,千丘村,酒井村,光明村,歇凉村,烈火村,天府村,青春村,富广村,长益村,大山村,太和村
义和镇 宏义居委会,建新居委会,镇安社区,大柏社区,华东村,松柏村,机房村,高峰村,鹤凤村,鸭子村,朱砂村,石岭村,庄子村,临江村,黄草村,石堡村,红春村
罗云乡 罗云坝村,文昌宫村,鱼亭子村,铜矿山村,干龙坝村,池沱坝村,狮子梁村,老龙洞村,石笋梁村
大木乡 迎新村,双江村,土井村,雨台村,宣王村,武陵村
武陵山乡 百花村,石夹沟村,武陵山村,金子山村,角帮寨村
大顺乡 双兴村,林和村,兴农村,明月村,柏坪村,天宝寺村,新兴村,大田村,大顺村,石墙村,清风村
增福乡 延寿村,永宁村,黄龙村,河坝村,鸿鹤村,永红村,小湾村,群力村,同心村
同乐乡 同建居委会,七一村,同乐村,雪峰村,实胜村,解放村,寿坝村,莲池村,长青村,仁寿村,聚宝村,前进村,联兴村,齐丰村
【辖区人口】
2012年末全区户籍户数46万户,户籍人口116.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8.48万人,非农业人口48.18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3%。按性别分,男性人口59.45万人,女性人口57.22万人,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9‰。
按照人口普查口径和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09.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11万人,城镇化率为59.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本资料由涪陵区统计局提供)
【建置沿革】
早在距今5000年以前,区境已有人类居住。夏商至春秋前期,为濮人居住区。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曾为巴国国都,巴先王陵墓所在地)。战国中后期为楚国地。战国后期为秦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枳县,为区境置县之始。东汉时,分枳县置平都县。三国蜀汉时,增置汉平县,隶涪陵郡(郡治彭水郁山镇)。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置涪郡(又名枳城郡),为区境置郡之始。南北朝时,郡县建置变化较大。隋置涪陵县、丰都县、垫江县,分隶巴郡、巴东郡和宕渠郡。唐置涪州,辖武隆县、涪陵县、隆化县。北宋改隆化县为宾化县,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辖涪陵县、武隆县。元置涪州,辖武龙县。明置涪州,辖武龙县(后改为武隆县)。清置涪州,不领县。民国初(1913年),改涪州为涪陵县,先后隶属川东道(东川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初,置川东涪陵区,辖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长寿、彭水7县,隶川东行署区。1952年,川东酉阳区并入川东涪陵区,增辖垫江、黔江、酉阳、秀山4县,隶四川省人民政府。1958年,长寿县划入重庆市。1968年改称涪陵地区。1983年撤涪陵县设涪陵市。1988年,分黔江、酉阳、秀山、彭水、石柱5县设黔江地区,涪陵地区辖涪陵市、南川县、丰都县(1958年由酆都县更名)、垫江县和武隆县。1994年,撤南川县,设南川市。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5]106号,1995年11月5日),1996年1月,撤涪陵市,设枳城区、李渡区;1996年3月,撤涪陵地区,设地级涪陵市,下辖枳城区、李渡区、南川市、垫江县、丰都县、武隆县。1996年9月15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复同意,涪陵市划归重庆市代管。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涪陵市正式改隶重庆直辖市。1997年12月20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撤销原地级涪陵市和枳城区、李渡区,设立重庆市涪陵区,重庆市涪陵区辖原枳城区、李渡区的行政区域。原涪陵市所辖(代管)的南川市、武隆县、丰都县、垫江县改归重庆市直接管辖。
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其总的特点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季风影响突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升高,气温递降,降水递增,立体气候明显。四季特点:春早,常有"倒春寒"和局部的风雹灾害;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绵雨;冬迟,无严寒,雨雪少,常有冬干。
一、气温与日照
1、气温
(一)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最高月(7、8月)平均气温28.6摄氏度,1959年7、8月平均气温达31.5摄氏度。最低月(1月)7.1摄氏度,1977年1月平均气温仅4.7摄氏度。气温平均月较差21.5摄氏度,月际间最大值为26.8摄氏度。
(二)最高气温区境最高气温,历年各月平均22.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2.2摄氏度,分别出现在1953年8月19日、1972年8月26日。气温一般在一天的14时左右最高,日出前和夜间最低,日变化曲线呈一峰一谷型。5月下旬至9月下旬,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0摄氏度的日数为81.4天,大于等于35摄氏度日数为35.1天,大于等于40摄氏度日数为1.7天,均比重庆多。区境夏天长而炎热,在同纬度其他地区少见。11月至次年2月日较差低,在6摄氏度以下;7、8月日较差高,在9至10摄氏度之间;其余各月平均7.2摄氏度。平均日较差最大的8月份达10.1摄氏度。区境6至9月均有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记录。1952至1985年间极端最高温度达40摄氏度以上的有15年;42摄氏度以上的有3年,分别出现在1953、1961、1972年。据历年3至10月高温出现的日数统计:大于等于30摄氏度者,平均每年为89天,最多年达到105天(1959年),最少有64天(1965年);大于等于35摄氏度者,年平均35天,最多62天(1959年),最少15天(1954年);大于等于40摄氏度者,年平均2天,最多10天(1959、1961年);有17年无大于等于40摄氏度的高温记录
(三)最低气温区境气温常年从9月份开始显著下降,至月底的日平均气温已低于20摄氏度,11月初低于15摄氏度,12月初低于10摄氏度。历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全年以1月为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极端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9摄氏度,出现在1977年1月。极端最低气温-2.7摄氏度,出现在1962年1月3日。1952年至1985年极端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摄氏度的有40天,年平均1.2天,一般出现在12月至2月之间,以1月最多,平均0.7天;出现日期最早的为1954年12月9日,最晚终止期为1964年2月27日。45%的年份有零度以下低温。
2、四季与气温的变化
(一)四季划分以候平均气温高低来划分四季,即小于10摄氏度为冬,大于等于22摄氏度为夏,10至22摄氏度为春秋。区境的四季划分如下:
涪陵区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有春旱、夏长、秋短、冬迟和四季分明的特点。
(二)积温和生长期据涪陵气象台1952至1985年观测资料载,涪陵区日平均气温全年都在0摄氏度以上,不存在终日冰冻现象。历年0摄氏度以上平均年积温为6642.8摄氏度,最多年积温达6878.9摄氏度(1959年),最少年积温为6370.3摄氏度(1982年),最多与最少年之间相差508.6摄氏度。80%以上的年份积温可保证在6500摄氏度以上。区境海拔1000米以下广大地区(占总幅员面积的97.5%),日平均气温0摄氏度以上出现的日数年均365天,尽管个别天数日平均气温小于0摄氏度,但未稳定持续在5天或以上,即使是最冷的1月份,耐寒作物仍然生长。海拔1000米以上的少数中山区,全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的天数少一些,如大木林场(海拔1400米)只有354天,石门坎(海拔1700米)只有318天。
区境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摄氏度,出现的平均初日3月2日起至12月3日止,历时276天;最长者320天(1973年),最短者235天(1976年)。最早初日为2月3日(1973年),最晚的初日3月25日(1962年)。历年平均积温5913.5摄氏度,最多年积温6469.4摄氏度(1973年),最少年5292.9摄氏度(1976年),两者相差1176.5摄氏度。
大于等于10摄氏度为大春作物开始生长的界限温度。各地出现早迟有一定差异。沿江河谷、沿江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3月中旬、3月中旬至3月下旬末、3月下旬末至4月初、4月上中旬和4月中旬至5月初,沿江丘陵等地区较沿江河谷地区推迟1个星期、半月、20天至30余天和1月至1个半月以上。
大于等于20摄氏度为大春作物扬花授粉的下限温度。区境沿江河谷丘陵、平坝低山、后山低山、后山中山地区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和9月下旬、5月上中旬和9月中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
大于等于23摄氏度为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下限温度。沿江河谷丘陵、平坝低山和后山地区的初、终日出现时间分别为5月下旬和9月上旬、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7月中旬初和8月初。
区境大春作物安全生长期(大于等于10摄氏度)的持续天数:沿江河谷区170至183天,积温3921摄氏度至4275摄氏度(1952年观测资料和1980年观测资料,下同);沿江丘陵区175天,积温4055摄氏度,基本可满足大春作物两季生长发育的要求。平坝低山区130至147天,积温2829摄氏度至3301摄氏度,满足大春一季生长发育有余。后山低山区小于等于120天,基本满足大春一季生长需要。
(三)气温的地理分布区境属丘陵山地地貌,年平均气温的垂直分布差异均较川西平原和川中丘陵区突出。地处中山地区的大木林场(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1.3摄氏度,而地处沿江河谷地区的河岸乡(海拔160米)年平均气温达19.8摄氏度,两者相差8.5摄氏度。按年平均气温的地域分布情况,全区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沿江河谷区,即长江、乌江沿岸的狭长地带,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以上。(2)沿江丘陵区,即沿江河谷以上的浅丘和深丘地带,年均17至18摄氏度。(3)坪坝低山区,即蔺市坪、龙潭坝、马武、焦石坝、罗云等一带,年均15至17摄氏度。(4)后山低中山地区,年均11至15摄氏度,其中低山和中山有区别,海拔500至1000米的低山区,年平均气温13.9摄氏度。海拔在1000米以上铜矿山、武陵山等中山地区,年平均气温仅9.4摄氏度。简而言之,沿江河谷年均气温高于沿江丘陵,沿江丘陵高于平坝,平坝高于低山,而低山高于中山,垂直分布规律明显。
据区境气温观测资料,海拔1000米以内,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递减约0.4摄氏度;海拔1000米以上,递减约0.8摄氏度。其原因是:1000米以上地势高,空气易于流通,白天增温慢,夜间又不易散热,因而温度递减较小。不同季节的气温递减率也不同。一般冬季递减率小,夏季递减率大。
区境各地年平均气温年际间变化不大,历年变化幅度在正负1.0至1.6摄氏度之间。如地处沿江河谷的涪陵气象台在近30年的气温记录中,最高(1959年、1963年)与最低(1968年、1976年)的年平均气温只相差1.2摄氏度;地处平坝低山的龙潭坝最高年平均气温17.4摄氏度(1978年),最低年15.8摄氏度(1980年),也只相差1.6摄氏度。
3、地温
区境地面温度测量始于1954年1月,地中5至20厘米深度的温度从1956年10月开始观测。1967年至1979年间地温观测记录中断,1980年恢复观测。
(一)地面温度区境年平均地面温度为19.8摄氏度,较离地面1.5米高处气温高1.7摄氏度。其变化趋势与气温一致。1月为全年最低,地面平均温度为7.6摄氏度,较气温高0.5摄氏度;8月份地面温度最高,平均温度达31.9摄氏度,较气温高3.3摄氏度。年平均地面温度以1961、1963年最高,均达20.7摄氏度;以1982年最低,为18.9摄氏度。年际间相差1.8摄氏度,较气温年较差差异大。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72.4摄氏度,出现在1961年6月28日,比气温极端最高温度高30.2摄氏度。区境6、7月都曾出现过70摄氏度以上的地面高温。极端最低地面温度为-4.4摄氏度,出现在1964年2月27日,比气温极端最低日温度低1.7摄氏度。
(二)地中温度区境5厘米深度年平均地温为19.6摄氏度,比地面温度低0.2摄氏度。最高年为20.4摄氏度(1959年),最低年为18.7摄氏度(1982年)。全年中以8月最高,为31.1摄氏度;1月最低,为8.1摄氏度。
区境10厘米深度平均地温为19.5摄氏度。最高20.3摄氏度(1959年、1963年),最低18.7摄氏度(1982年)。全年中以8月最高,为30.8摄氏度;1月最低,为8.4摄氏度。
5--10厘米深处年平均地温为19.6摄氏度至19.4摄氏度,比地面温度低0.2至0.4摄氏度。夏季地中温度由地面太阳辐射传递,因此,每增加5厘米,地温约降低0.5摄氏度。冬季地面平均温度较气温高,地中温度随土壤深度而增加,一般深度每增加5厘米,地温升高0.3至0.4摄氏度,因此,冬季上层土壤热量来自地下。
4、太阳辐射与日照
(一)太阳辐射区境1974年3月开始有此项观测记录。至1985年测得的太阳辐射量年平均为80506.8卡/平方厘米.年。其中,直接辐射量31975卡/平方厘米.年,仅占40%;散射辐射为48531.4卡/平方厘米.年,占60%。散射辐射比直接辐射多16556卡/平方厘米.年。太阳总辐射以1978年最多,达90289.2卡/平方厘米.年;1982年最少,为71627卡/平方厘米.年,年较差约18700卡/平方厘米.年。
一年中太阳辐射最多的是8月,为12.57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低,为2.50千卡/平方厘米,两者相差10.07千卡/平方厘米.年。
太阳辐射的四季分配是:春季,太阳高度角渐增高,辐射渐增强,辐射量为21.96千卡/平方厘米,占27%。夏季,太阳高度角最高,辐射量最大,为33.53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的42%。秋季,高度角渐降低,辐射减弱,辐射量为16.40千卡/平方厘米,占20%。冬季,区境太阳高度角最低,太阳辐射量为8.6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总量的11%。区境大春生长季(4至10月)太阳辐射总量为63.3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9%。小春生长季(10至4月),辐射总量为30.30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38%。大春季节的辐射总量是小春季节的2.1倍。
(二)日照涪陵区是全国日照低值中心之一。全年云雾多,日照少,1954年至1985年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48.1小时,只占可照时数的28%。最多年日照时数为159.2小时(1956年),占可照时数的35%;最少年914.7小时(1982年),占21%。最多与最少年较差634.5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比同纬度的湖北省少500至1000小时,比拉萨少1700多小时。
日照时数在一年中每月的分布,常年月平均日照时数以8月最多,为221.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5%;7月次之,为212.6小时。1959年7、8月日照600小时,平均每天约有10小时。常年7月中旬到9月上旬(正是区境大春作物开花结实的时期)日照总数为450小时,平均每天7.26个小时。日照以12月最少,1月次之,分别为31.7、35.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10%和11%。月平均日照时数最多的是1959年7月,为322.1小时。最少的是1973年1月和1974年12月,不足2小时,即平均每天只见3分钟太阳。最大值年的最多月与最少月日照时数差为189.4小时。
四季中,冬季日照时数112.3小时,占年日照的9%;春季313.7小时,占25%;夏季563.3小时,占45%;秋季258.7小时,占21%。
(三)晴天与阴天天空云量少于两成者为晴天。1952年至1985年涪陵城多年平均年晴天数为25.3天。最多40天(1970年),最少14天(1983年)。一年内晴天最多的是8月,平均5.2天,最多达13天(1970年8月);11至2月晴天最少,平均0.8天。33年中各月都出现过全月无晴天的现象。
天空总云量多于八成者为阴天。1952年至1985年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06.9天。最多256天(1953年),最少168天(1963年)。平均阴天数多的月份是12月,有20.5天,最高达29天(1974年12月);8月最少,只10.4天,1972年的8月仅3天。5、6月和10、11月,常出现连绵阴雨天气,阴天日数在18至20天之间。
二、降水与湿度
1、大气降水
(一)降水量的时间分布据涪陵测候所民国26至35年的观测记录,涪陵城年平均降水量为919.7毫米。据涪陵气象台的观测记录,涪陵城1952年到1985年平均年降水量1072.2毫米。其中最多年份为1363.4毫米(1973年),最少年仅800.5毫米(1955年),年较差560余毫米。年降水变率小于成都,即年际降水悬殊不大。85%以上年份降水量超过900毫米。全年降水量有3个高峰:5月下旬57.8毫米,6月下旬70.6毫米,9月中旬53.0毫米。
四季降雨量分配,夏秋两季最多,占全年的66%;冬春次之,占34%。
夏季,因区境位于长江流域梅雨带西端,有东南季风送来的丰富水汽,故降水最多。常年平均雨量422.4毫米,占年总量的39%;降雨日数38天,占全年降雨日数的25%。夏季降雨量最多的是1956年,6、7、8三个月共644.8毫米;最少的是1976年,仅245.3毫米。
秋季,冷暖气团经常交接于区境上空,呈相对静止状态,故多阴雨天气。常年降雨量为284.7毫米,占全年的27%;降雨日数42天,占全年的28%。降雨量最多的是1972年,为447.5毫米;最少的是1981年,仅192.6毫米。
冬季,受水汽稀少的极地气团影响,雨雪很少,常年降雨旱56.7毫米,约占全年的5%;降水日数26天,占全年的17%。雨量最多的是1982年12月至1983年2月,为101.9毫米;最少的是1978年12月至1979年2月,仅28.0毫米。
春季,气温渐回升,但冷空气团仍经常南下,造成寒潮、低温阴雨或"倒春寒"天气,常年降雨量308.4毫米,占全年的29%,其中一半以上降于5月。常年春季有大到暴雨2.7天,其中5月占1.6天。除1955、1957年春季无大雨外,其余各年春季均有大雨以上的天气过程,1972、1975年多达6天。常年春季降雨日数43天,占全年的29%。降水量最多的是1977年,共494.6毫米;最少的是1969年,仅188.8毫米。
降水量的月际变化。1月降水量最少,不足15毫米,1966年1月仅有1毫米的降水记录。冬季结束后雨量逐月上升,3月降雨量为46.0毫米。3至4月开始出现大雨天气。大雨最早始于3月2日(1953年),平均始于4月26日,较成都约早一月。大雨早,有利春播。5月常有雷雨和绵雨天气,月平均雨量约160毫米,最多为293.6毫米(1972年)。6月份进入全年的降雨高峰,月平均雨量174.9毫米,最多达322.8毫米(1964年)。7、8月雷阵雨和暴雨比较频繁,雨较集中而分布不均,降雨量分别为134.3、113.2毫米。有的年份雨量特少,伴有伏旱。1976年8月雨量仅0.2毫米,为区境最少雨量记录。9、10月雨量分别达122.6、107.9毫米,为全年多雨期之一。大雨平均终止于10月6日,比成都晚一月,1970、1971年11月上旬仍出现大雨天气过程。大雨终止晚,对秋季蓄水有利。12月份进入冬季,雨量显著减少,为23.5毫米,但比1、2月份的降水量稍多。
降雨日数。常年150.2天,最多179天(1954年);最少125天(1960年),年际间相差54天。从月份分布看,以5月最多,平均18天;6月、10月次之,平均16天;1、2月最少,仅8天。1964年10月及1977年4月降雨日数均达24天,而1969年2月和1981年2月、1976年8月仅降雨2天,相差十分悬殊。
常年大到暴雨日数10.2天,其中暴雨2天。1973年有大到暴雨20天。1954年7月21日和1958年5月9日分别出现了113.1毫米、100毫米的大暴雨记录
(二)降雨量的地域分布区境各地常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至1400毫米左右。根据年降雨量的多少,可分为3种类型:(1)沿江河谷丘陵区,年雨量一般为1000至1100毫米,最多年1360毫米,最少年800毫米;全年雨日140至150天左右。(2)坪上低山区,1100至1200毫米,年雨日170至190天左右。(3)后山低中山区,1200至1400毫米,年雨日170至190天。以上3类区域的年雨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多,这与热量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刚好相反。
2、空气湿度
(一)相对湿度1952年至198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相对湿度最大值是1982年,为83%;1959年最低,为74%,年际间相差9%。全年相对湿度以11月份最高,为85%;8月最低,为71%,月际间相差14%。相对湿度以秋冬为最高,夏最低。其月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最高峰在11月,第二峰在6月;最低谷在8月,第二谷在3月。相对湿度日出前后最大,14时至16时最小,与气温日变化曲线相反。
(二)蒸发量1952年至1985年蒸发量年平均1106.6毫米,最大值1459.5毫米(1959年),最小值908.5毫米(1965年)。
各月蒸发量的大小主要受光照、气温、风力、降水、湿度等因素影响。冬季阳光照射少,气温低,风力弱,相对湿度大,故蒸发量小。冬季平均蒸发量以12月最小,为24.4毫米,极端最小量只16.0毫米(1957年12月)。1至3月蒸发量为137.4毫米,比同期降水约多60毫米,故区境常有冬干间春旱。5至6月是降水高峰季节,降水量超过蒸发量近90毫米,所以洼地易成渍涝。盛夏阳光强,气温高,风力大,相对湿度小,故蒸发量大,平均以8月最多,达196.0毫米,极端最大量达319.6毫米(1959年)。7至8月蒸发量超过同期降水量140毫米,故易出现严重伏旱。4、9、12月蒸发量与降水量约相当。
三、气压与风
1、气压
涪陵区大部分地区海拔200至800米,与同纬度海平面气压相比,低32.7毫巴。1954年至1985年涪陵城平均气压982.1毫巴,最高年为983.0毫巴(1983年),最低年为981.3毫巴(1961年),最高与最低年较差1.7毫巴。各月气压以12月最高,达991.2毫巴;7月最低,为970.3毫巴,最高与最低月较差20.9毫巴。1至7月气压逐渐降低,8至12月气压逐渐升高。各年月平均气压最高996.9毫巴(1955年1月),最低968.2毫巴(1954年7月),月际间最大相差28.7毫巴。气压的日变化曲线呈两峰两谷型,以12小时为一周期,最高值出现在10时、23时前后,且以前者为最高;最低值出现在6时、16时左右,且以后者为最低。据1980年至1985年间的观测记录:极端最低气压发生在1981年8月23日16时,为960.2毫巴,而当年最高达1007.6毫巴(12月19日10时40分),相差47.4毫巴。
2、风
(一)风向区境多静风,频率高达57%。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7%;次为北风,频率6%。月际变化,静风以10至12月为最多,频率65%;7月静风最少,频率49%;其余各月在50-62%之间。各月主导风向及频率如表。
次多风向,除7至8月有东南风、9月有西风外,其余各月以偏北风为主。
(二)风速1953年至1985年年平均风速为1.0米/秒(一级)。年平均风速为1.5米/秒(1956年),最小风速0.6米/秒(1970年)。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最大,为1.3米/秒。1959年7月风速达2.3米/秒,为最大月平均风速记录。11、12月最小,仅0.7米/秒。1971年和1975年1月、1972年12月、1980年11月及12月月平均风速只有0.3米/秒,为最小月平均风速记录。1981年6月28日测得瞬间极大风速为28.4米/秒(十级)。4至9月均可出现大于等于21.0米/秒的大风(九级以上),1至3月、10月可出现17-19米/秒的大风(八级),11、12月有时也可能出现七级大风。
四、特殊天气
1、有霜期和无霜期
据1951年至1985年间气象资料载,区境平均每年有霜日为7.6天,其中1962年至1963年、1975年至1976年冬各有20天,1980年至1981年冬无霜。霜期平均开始开1月1日,止于2月9日,最早始于11月18日(1976年),最晚止于3月3日(1968、1972年)。96%集中在12至2月,平均有霜期为41.3天,最长87天(1976、1979年)。
区境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均高,因此初霜晚,终霜早,有霜期短,无霜期长。涪陵城区1951年至1985年历年平均无霜期为317.4天,最长353天(1981年),最短282天(1966年),年际间相差71天。80%以上年份无霜期在298天以上。区境内海拔每升高100米,无霜期递减7天。沿江河谷无霜期为315天,沿江丘陵区307天,平坝低山区282天,后山低山区226天。后山中山区的部分地区全年约有三分之一时间地壤处于冻结状态而不宜耕作。
2、雪
1952年至1985年涪陵城区冬季平均降雪日数为0.6天,最多3天(1954至1955、1971至1972、1976至1977年)。约三分之二的年份无降雪。积雪更少,仅1969年1月、1972年2月及4月初、1977年1月29日各有1至3天积雪天气。最大雪深4厘米,出现在1977年2月29日。
3、雾
1953至1985年间年平均雾日数为37.8天,占全年天数的10.4%,比雾城重庆少10天。雾最多年94天(1985年),最少年17天(1963年),雾日的年际变化较大,1953至1960年雾日天数共236天,平均每年29.5天;60年代(缺1967年)268天,平均每年30.0天;70年代366天,平均每年36.6天;1980年至1985年339天,平均每年67.8天。全年雾日以10月至1月为多,占57%;盛夏最少,占8%;春秋两季各占14%、31%。
4、雷暴
1953年至1985年共出现雷暴日1510天,平均每年45.8天。最多年63天(1963年),最少25天(1965年)。各月雷暴日以7、8月最多,各11天;12、1月最少,平均0.2天。全年均可出现雷暴。平均初日3月2日,最早1月13日(1958年);平均终日10月22日,最晚12月14日(1961年)。
5、寒潮
秋、冬、春季一次降温过程的气温下降,春、秋大于等于8摄氏度和冬季大于等于6摄氏度牟天气即强寒潮。春季强寒潮易造成烂种烂秧,秋季使晚秋作物受冻害,冬季对人畜和苕种越冬有较大影响。1952年秋至1985年春的33个年度中,除1980年至1981年、1983年至1984年两个年度外,余均出现强寒潮天气,频率94%。1968年至1969年多达8次。春季寒潮最多,频率79%,强度也最大。1972年4月上是的寒潮使沿江所栽早稻多被冻死。

精选留言

重庆涪陵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