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

解放区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中心坐标为东经113°14′,北纬35°12′。东至群英河与山阳区毗邻,西到上白作乡田涧村、春林村与中站区相衔接,南至丰收路南与修武县李万乡相连,北达太行山南麓浅山地区,分别与修武县、中站区相接壤。区中心东南距省会郑州市90千米,东距新乡市62千米,西南距洛阳市110千米,西北距山西省晋城市90千米。南北长15.05千米,东西宽8.08千米,辖区总面积达61.7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为20.5平方千米。地名由来:取纪念焦作解放之意命名。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解放区辖9个街道:民生街道、民主街道、焦北街道、焦西街道、新华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间街道、上白作街道、王褚街道,共19个行政村、32个社区。

民生街道枫花园街社区,民生街社区,学苑社区,学生路社区,世纪新区
民主街道焦作街社区,道清理社区,月季苑社区,民权街社区
新华街道鑫源社区,鸿源社区,丰源社区
焦西街道园林社区,祥和社区,电翔社区,电建社区
焦南街道中州社区,朝阳社区,火车站社区,友谊路社区,平光社区,站东社区
焦北街道花园街社区,民主北路社区,幸福街社区
七百间街道太行西路社区,环北西路社区,陶瓷路社区
上白作街道上白作社区,洪河社区,龙寺社区,闫河社区,狮涧社区,老牛河社区,春林社区,田涧社区,马涧社区,小庄社区,河阳社区
王褚街道东于村社区,西于村社区,小王庄社区,东王褚社区,西王褚社区,新店社区,新庄社区,士林社区,嘉禾屯社区,都市路社区,站南社区

【历史沿革】 1945年9月8日,焦作首次解放后,划修武、博爱两县各一部分建立了焦作市,并把辖区分组为一、二、三区。 1945年11月底,一、二区合组为市内区(今解放区的前身)。 1948年2月,焦作市改为焦作县,市内区改为第一区。 1948年10月,焦作第二次解放,恢复了市内区。 1949年10月15日,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市内区属矿区领导。 1953年6月,市内区改为焦作镇。 1956年8月25日,焦作矿区改为焦作市,焦作镇改为焦作区。 1957年12月3日,焦作区改为城区。 1958年8月27日,易名为解放区(因区机关坐落在解放路而得名)。 1958年10月20日,改为解放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恢复解放区之名。 1974年设立焦作区。 1997年,解放区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7个街道、2个乡:民主街道、民生街道、焦北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间街道、新华街道、焦西街道、王褚乡、上白作乡。区政府驻民主中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273823人,其中:民生街道39472人、民主街道29369人、新华街道21209人、焦西街道31171人、焦南街道52585人、焦北街道12453人、七百间街道33939人、上白作乡21695人、王楮乡31930人。 2005年,解放区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上白作乡,设立上白作街道,管辖原上白作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上白作村;撤销王褚乡,设立王褚街道,管辖原王褚乡行政区域,办事处驻东王褚村。

解放区气候概况

解放区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域大部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势西北角高,东南低,北部海拔700米,南部海拔102米,平均坡度为20%,有部分冲沟干谷切割,南部一带为冲积扇边缘,地势平坦。 解放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太行山之屏障和海拔高差的双重影响,气候具有鲜明的地方特征:气候干燥、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比较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春末多干热风;夏季炎热多雨潮湿;秋季天高气爽,昼暖夜凉,常有阴雨连绵天气;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雪雨到来时,往往数日连阴不晴。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最高气温20.5℃,最低气温9.9℃。极值最高温度为43.3℃,最低温度为零下19.9℃。年均降水量为580mm,年蒸发量为2025毫米左右。

精选留言

焦作市解放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