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3度59分--114度45分,北纬35度26分--36度02分。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

  鹤壁市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土特产品甚多,著名的有"淇河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龙宫花卉,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桥豆腐、五香花生米,淇县有无核枣,木鱼石等。

  鹤壁旅游资源丰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悠悠淇河水,巍巍太行山,风景优美、秀丽壮观。浚县、淇县为国家、省历史文化名城,素以名胜古迹著称,自古至今,天下名人学士和游客前来览胜者,代不乏人。浚县大伾、浮丘两山是今河南省对外旅游胜地。大伾山有大石佛、天宁寺、太平兴国寺、天齐庙、禹王庙、孔庙、吕祖祠等。《尚书·禹贡》载,禹疏"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东汉光武帝在山上筑坛祭天,魏文帝曹丕写《黎阳作》,唐洪经纶、高尚志,明卢象升、王阳明,清王铎、程芳等曾登临,赋诗题词。浮丘山有唐千佛寺石窟、明碧霞宫等,设在碧霞宫内的博物馆,藏有许多稀世珍宝。据传,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鬼谷子曾在淇县云梦山隐居讲学,在水帘洞开办中国第一座古代军校,培养出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纵横家、军事家。现有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等。商末,淇县的淇园为中国较早的园林之一。还有三海子、摘心台、鹿台、淇水关、折胫河、纣王墓、三仁祠、箕子庙、荆轲冢、卫国城墙等历史遗迹。历代墨人骚客如陶渊明、柳宗元、王十朋、于谦等都曾到淇县游览观光并作赋题字。淇河风光引人入胜,沿岸有秀美多姿的鸡冠山、玄天洞石塔、白龙庙瀑布等,天然太极图闻名遐迩。位于淇河之滨的黑山上有金山嘉祐禅寺,为佛教圣地,流传有"白蛇闹许仙"故事,为戏剧《白蛇传》的源本。淇滨区许家沟村为淇河优美地段之一,明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罗贯中晚年隐居在这里,完成了巨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全传》。五岩山有东魏石窟。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在五岩山上隐居行医,采药炼丹,补修《千金翼方》、《千金要方》等中华药典"孙真人洞"至今尚存。尤其是上峪地幔现象,已被专家认定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稀有的一大景观。鹤壁新区布局精妙、规划科学,楼宇鳞次栉比,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绿草成坪,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入夜灯火辉煌,流光溢彩,是中原大地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自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鹤壁市科学制定了旅游业的发展规划,不断增加对旅游业的投入,加大了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新世纪、新鹤壁、新旅游”为主题,以“一河(淇河)、两城(浚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淇县朝歌古城)、三山(大伾山、云梦山、五岩山)”为重点,努力打造“钻石般晶莹、田园般美丽、火焰般活力”的城市名片。目前,鹤壁市的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旅游服务水平日益提高,旅游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旅游市场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行政区划】
鹤壁市是中国河南省省辖市之一,现辖2县(浚县、淇县)、3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鹤壁经济开发区,24个乡镇、879个行政村。
(1)浚县:白寺乡、城关镇、王庄镇、善堂镇、屯子镇、新镇镇、小河镇、黎阳镇、卫贤镇
(2)淇县:西岗镇、北阳镇、高村镇、黄洞乡、庙口镇、朝歌街道、桥盟街道、卫都街道、灵山街道
(3)淇滨区:大河涧乡、上峪乡、大赉店镇、钜桥镇
金山街道 办公地点:金山工业区内3351346
九州路街道 办公地点:九州路西段102号6996381
长江路街道 办公地点:大辛庄西头路南2126009
黎阳路街道 办公地点:黎阳路西段3305005
(4)山城区:鹿楼乡、石林镇
红旗街道 办公地点:朝阳街中段市高中对面2624117
山城路街道 办公地点:奔流街西段2667601
汤河街道 办公地点:汤河街四巷2636347
长风中路街道 办公地点:朝霞街东段老农林局办公楼2626446
鹿楼街道 办公地点:火电厂大门西50米新风路南段2932494
(5)鹤山区:鹤壁集镇、姬家山乡
新华街街道 办公地点:驻新华街中段、路北侧54号2812602
中山北路街道 办公地点:驻中山北路孙圣沟桥北2323680
中山路街道 办公地点:驻中山路18号2922265
鹤山街街道 办公地点:鹤山街中段鹤壁集乡对面2816075
九矿广场街道 办公地点:驻九矿车站路北端广场内2919313
(6)鹤壁经济开发区:城北工业区、金山工业区、东杨工业区。
【历史沿革】
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商朝,属畿内地。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
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中牟,历时39年。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废荡阴县入邺。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
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
民国,鹤壁地域属河北道辖,淇县、浚县属河南省第三行署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鹤壁地域归属晋冀鲁豫、冀鲁豫革命根据地。1947年4月,晋冀鲁豫野战军进驻鹤壁,刘伯承、邓小平在鹤壁指挥豫北战役。6月21日,刘伯承、邓小平在鹤壁石林村召开高级军事干部会议,23日刘、邓率部离鹤挺进大别山,实施战略大转移。
1957年3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鹤壁市。辖汤阴县以西的12个乡、安阳县一个乡为辖区,市委、市人委机关驻鹤壁集。
1957年6月27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鹤壁市由省直接领导。
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委托新乡专署领导。
1959年1月,市委、市人委机关由中山迁至大胡红旗街。
1960年10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汤阴县划归鹤壁市领导。
1961年12月,国务院批准鹤壁市划归安阳专署代管,汤阴县改归安阳专署管辖。同年设山城区、鹤山区;1966年设郊区。
1974年1月,河南省委决定,鹤壁市改为省辖市。
1986年实行市带县体制,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
1992年12月,建立鹤壁市淇滨经济开发区。
1999年,市委、市政府由山城区整体搬迁至开发区九州路。
2002年,郊区更名为淇滨区。全市辖两县三区,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2012年末总人口160.28万人,常住人口158.80万人。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83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1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37.15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34.34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7.3:64.5:28.2,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精选留言

鹤壁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