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

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地理位置位于东径109°38′49″~110°16′49″,北纬35°24′09″~36°02′11″之间。黄龙县辖2镇11乡、5个居民委员会、110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602毫米。无霜期长达186天。 境内群山绵亘,著名的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
黄龙县在陕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黄龙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
地名由来:清雍正《陕西通志》卷13引《雍胜略》:“常有黄云罩其上,仿髴如龙摇曳。”县因黄龙山得名。
【行政区划】
2015年,黄龙县辖5个镇、2个乡:石堡镇、白马滩镇、瓦子街镇、界头庙镇、三岔镇、圪台乡、崾崄乡。
石堡镇 城东社区,城西社区,麻地湾村,曹店村,梁家河村,安善村,吉家河村,榆树河村,磊庄村,曳湖村,八家梁村,沙曲河村,郑家沟村,水磨湾村
白马滩镇 白马滩镇居委会,白马滩村,乱石滩村,河北村,尧头村,石门村,灵火村,河西坡村,沟口村,西沟口村,神玉村
瓦子街镇 瓦子街村,袁垛村,任家湾村,蔡家川村,小寺庄村,佛庄寺村
三岔乡 三岔村,贝坡村,申家塬村,曹家塬村,四条梁村,李家塔村,长石头村,梁家山村,木昌桥村,陈村,李家庄村,孟家山村
界头庙乡 界头庙村,西石林村,马莲坪村,红罗圈村,山合村,刘家塬村,景家塬村,界子河村,神地村,石家庄村,白家塬村,小峪村
范家卓子乡 范家卓子村,相里村,曹家山村,高梁村,碾子塬村,红罗义村,榆前河村
红石崖乡 红石崖村,十亩地村,冯家河村,将军庙村,木耳坪村,渠佐村
柏峪乡 柏峪村,王庄村,乱麻科村,石坷村
圪台乡 圪台村,长村,柳沟村,马场村,梁湾村,杜岭村,砖庙梁村,分界村
崾先乡 太地塬村,白城桥村,官庄村,红土湾村,鲁家塬村,新市街村,伍姓村,马蹄掌村,圣君庙村,崾先村
【历史沿革】
历为邻县辖地。
1937年析甘泉、鄜县、洛川、白水、澄城、合阳、韩城、宜川等八县相邻的边远山区于石堡镇成立黄龙山垦区筹备处。
1938年改名黄龙山垦区办事处。
1939年成立黄龙山垦区管理局。
1941年改为黄龙设治局。
1948年设黄龙县,县以黄龙山名,属陕甘宁边区黄龙分区。
1950年5月属延安分区,10月属延安专区。
1958年撤销黄龙县,辖地分别划归韩城、宜川二县。
1961年以原辖区复设黄龙县,属延安专区。
1968年属延安地区。
1996年属延安市。
1950年全县设7区55乡。
1952年设9区60乡。
1953年为7区40乡。
1956年,洪福梁、开府2乡及白家塬乡盘曲河、聿津河和三岔乡南两坑、北两坑、贝坡、上窑科、栏柯山归洛川县,观亭、刘庄2乡及砖庙梁乡梨树窑、桦树窑、头过窑、白家塬等18个自然村,归宜川县,孙堡、新庄子、西石坡、张家湾、高家嘴5村,归澄城县,洛川县槐柏区石月、小峪、高家原、坪胡、双庙等地及澄城县东石曲、高村、高家峁、下姑庵、圪台上村归黄龙县;7月,健儿沟6个村归韩城县。
1956年全县设4区27乡。白马滩区辖白马滩、南湾、九龙、柏峪、渠左5乡。界头庙区辖范家卓子、界头庙、北商州、界子河、白家塬5乡。圪台区辖砖庙梁、圪台、瓦子街、新民街、柳沟5乡。崾崄区辖崾崄、东沟源、白城桥、小寺庄、马蹄掌、土地庙沟6乡。县直辖石堡、三岔、长石头、洩湖、窑门河、虎沟门6乡。
1958年9月,撤区乡、建公社,全县设超英(石堡)、红专(三岔、石头)、康乐(崾崄)、钢铁(小寺庄)、东风(圪台)、爱国(砖庙梁)、和平(范家卓子)、金星(渠左)、红旗(界头庙)、火箭(柏峪)、蛟龙(白马滩)、跃进(九龙)12个公社;10月,原景家塬乡宽埝、八岔庙、后渠3村,归白水县。
1958年12月,撤销黄龙县建制。界头庙、三岔、崾崄、小寺庄4个人民公社归洛川县,瓦子街、砖庙梁、圪台、石堡4个公社归宜川县,柏峪、跃进、白马滩3个公社归韩城县,金星公社归澄城县。  1961年9月,恢复黄龙县建制,收回划给相邻各县的辖区,成立石堡、圪台街、崾崄、小寺庄、砖庙梁、三岔、石门、界头庙、范家卓子、白马滩10个公社。
1962年7月,宜川县瓦子街、袁垛、任家湾和韩城县柏峪、乱麻科归黄龙县,增设瓦子街、柏峪2个公社。
1965年,石门公社改称红石崖公社。
1984年7月,撤公社设乡(镇)。
1988年,全县设石堡、白马滩2镇及曹店、三岔、崾岭、圪台、柏峪、界头庙、红石崖、砖庙梁、小寺庄、瓦子街、范家卓子11乡,共11658户,45786人。
1996年,黄龙县面积2751.9平方千米,共12534户,45394人。辖2个镇、11个乡:石堡镇、白马滩镇、曹店乡、界头庙乡、范家卓子乡、三岔乡、红石崖乡、柏峪乡、崾崄乡、瓦子街乡、小寺庄乡、圪台乡、砖庙梁乡,共5个居委会,、11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石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黄龙县常住总人口49039人,其中:石堡镇9469人,白马滩镇6360人,曹店乡6239人,三岔乡6311人,界头庙乡5094人,范家卓子乡2986人,红石崖乡1449人,柏峪乡1625人,圪台乡2440人,砖庙梁乡438人,瓦子街乡1669人,小寺庄乡1203人,崾崄乡3756人。
2001年,撤销曹店乡并入石堡镇,撤销瓦子街乡、小寺庄乡(圣君庙村,划归崾崄乡除外)设立瓦子街镇,撤销砖庙梁乡并入圪台乡。区划调整后,黄龙县辖3个镇、7个乡:石堡镇、白马滩镇、瓦子街镇、三岔乡、界头庙乡、范家卓子乡、红石崖乡、柏峪乡、圪台乡、崾崄乡。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黄龙县常住总人口49392人,其中:石堡镇21028人,白马滩镇4657人,瓦子街镇1700人,三岔乡7795人,界头庙乡5146人,范家卓子乡2417人,红石崖乡969人,柏峪乡1226人,圪台乡1956人,崾先乡2498人。
2011年,撤销柏峪乡并入白马滩镇,撤销红石崖乡并入石堡镇,撤销范家卓子乡、界头庙乡合并设立界头庙镇。调整后,黄龙县辖4个镇、3个乡:石堡镇、白马滩镇、瓦子街镇、界头庙镇、三岔乡、圪台乡、崾崄乡。
2012年末,黄龙县面积2751.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1754人,常住人口4.95万人。2013年末,黄龙县辖4个镇、3个乡,共有2个社区,87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石堡镇。
2015年,撤销三岔乡,设立三岔镇。
黄龙属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性气团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春季暖气团势力增强,气温回升较快,多大风出现,降水相对增多。夏季受蒙古气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温暖多雨,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产生,降水量居全年之冠。秋季冷暖空气交替出现,秋初气温缓慢降低,多连阴雨天气。
由于地形原因,南北、东西温度差异较大,年均气温为7.6—10.2℃。其中范家卓子乡、白马滩镇最热,崾先乡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5℃,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7℃,极端最低温度为-23.7℃,年较差为27.2℃。无霜期126——186天,南北相差60天。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西北部降水多于东南部。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连阴雨等。黄龙县年平均气温9.5℃,水源清新,无任何工业污染。
黄龙河流属黄河流域,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河道10条,50~100平方公里的8条,10~50平方公里的65条,1~10平方公里的365条,总计1公里以上的河流、沟道1028条。主要山脉大岭为最大分水岭,构成东注黄河、西注洛河两个区域性水系,主要河流16条,均为出境河。发源自黄龙山区的涺水河、石堡河、仕望河、仙姑河等水系,呈放射状分流注入黄河和洛河。

精选留言

延安黄龙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