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区

盐田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东部,东起大鹏湾背仔角与龙岗区相连,西接罗湖区,南连香港新界,北接龙岗区。地理坐标东经113°45′44″-114°34′21″,北纬22°26′59″-22°51′49″。
盐田区有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盐田港,还有沙头角、盐田港两个保税区,有定位于保税自由贸易区的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和一街两制的中英街。
盐田区依托港口、旅游、工贸、文化四大发展支柱,正不断发展成为现代化旅游海港城区。自2007年起,盐田的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量超过千万人次,并成功创建了全国首个“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示范区”,和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生态区”。

盐田区地质较古老,基岩多为花岗岩。形成土壤为赤红壤,土壤有机质少,砂粒多;山地土壤以薄土层为主,腐殖质层薄。
地形地貌:地形北高南低,属低山丘陵海滨地貌。背山面海,北部为梧桐山和梅沙尖,顶峰海拔885米,地貌以裸露的基岩和山林为主。地形基本由北面的山地地貌带和南面的海岸地貌带组成。山地地貌由高至低依次为低山、高丘陵及低丘陵。海岸地貌带分布在大鹏湾北侧,主要为山地海岸类型,岬角海湾相间。前者崖高、坡陡,海蚀地貌较发育;后者主要由沙滩、砂堤、泻湖平原组成,构成了基岩—砂砾质海岸。
气候条件:盐田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足,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22.2℃。每年5月-9月为雨季,年累计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250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北。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有鲤鱼、蛇遭、兰圆够、金色小沙丁、金钱鱼、大眼绸、带鱼、三刺绸、盲曹和妒鱼等40余种名贵鱼种,还有虾、蟹、贝类和藻类10多种。
盐田区林地面积有4792公顷,在盐田区山地自然分布的维管束植物有约200科1500种左右。其中以热带区系成分所占的比例较高,常见的科有樟科、茶科、桃金娘科、野牡丹科、梧桐科、大戟科,蔷薇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桑科、冬青科、芸香科、菊科、兰科、莎草科和禾本科等。并分布有红树科、金虎尾科、山柑科、肉实科、花柱草科、棕榈科和露兜树科等典型的热带科。另外,还发现了刺桫椤、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粘木、福建观音座莲等珍稀、濒危物种。
野生动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24目64科1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鸢、赤腹鹰、褐翅鸦鹃、穿山甲、小灵猫等。
【旅游景点】
主要景点有东部华侨城、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一街两制”中英街、大梅沙海滨公园、中信明思克航母世界、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度假村、盐田港、海滨栈道、三洲田庚子首义革命旧址等一批知名景观景点,其中“一街两制”(中英街)、“梧桐烟云”(梧桐山)、“梅沙踏浪”(大小梅沙)被列为“深圳八景”。
【行政区划】
盐田区成立于1998年3月,现辖区内有沙头角、海山、盐田、梅沙四个街道和一个中英街管理局。
沙头角街道于2002年6月设立。该街道位于盐田区西南部;东连海山街道,西南接香港新界和大鹏湾,西北靠梧桐山与罗湖区莲塘街道、东湖街道及龙岗区横岗街道相连;面积6.60平方千米。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丘陵为主。下辖沙头角、田心、桥东、中英街、东和5个社区工作站。辖区内有“特区中的特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英街;街道与盐田港和沙头角保税区紧邻,梧桐山双向隧道和罗沙盘山公路与市中心相通,惠盐、盐坝高速公路直通龙岗和惠州,沙头角口岸陆路直达香港,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内的居民实行关口24小时通行,水陆交通便利。
海山街道于2002年6月设立。该街道地处盐田区中部;东接盐田街道,西邻沙头角街道,南临大鹏湾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北靠梧桐山与龙岗区横岗街道相连;面积5.57平方千米。区行政文化中心坐落其中,是盐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田东、梧桐、鹏湾、海涛4个社区工作站。街道辖区内有梧桐山森林公园、黄金珠宝大厦、明思克航母世界以及海滨栈道,全年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
盐田街道于1998年3月设立。该街道位于盐田区中部;东与梅沙街道相连,西与海山街道接壤,南临大鹏湾与香港隔海相望,北与龙岗区横岗街道毗邻;面积43.57平方千米。下辖盐田、沿港、东海、明珠、永安5个社区工作站。辖区内有国际四大深水港之一的盐田港,惠盐、盐排和盐坝高速公路纵横贯通全境;有风景优美的三洲田自然景观和三洲田孙中山庚子首义旧址、东部华侨城旅游项目等人文景观,有闻名遐迩的“盐田海鲜一条街”等。
梅沙街道于1998年3月设立。该街道位于盐田区东部;东与龙岗区葵涌街道相连,西接盐田街道,南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北靠龙岗区坪山街道;面积16.89平方千米。下辖大梅沙、小梅沙、滨海、东海岸4个社区工作站。梅沙街道依山傍海,年平均气温22℃,气候温和,植被丰富,山青水碧,环境优美;辖区内有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大梅沙海滨公园、小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度假村等知名旅游景区,还有各类高中档宾馆、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是深圳东部的旅游、休闲胜地。

梅沙街道 小梅沙居委会,滨海居委会,大梅沙居委会,东海岸居委会
盐田街道 永安居委会,盐田居委会,沿港居委会,东海居委会,明珠居委会
沙头角街道 桥东居委会,中英街居委会,东和居委会,沙头角居委会,园墩头居委会,凤凰居委会,田心居委会
海山街道 鹏湾居委会,梧桐居委会,倚山居委会,海月居委会,海涛居委会,海景居委会
市保税区(沙头角) 市保税区(沙头角)
市保税区(盐田港) 市保税区(盐田港)
中英街管理局于2015年1月5日正式揭牌运作。
【历史沿革】
盐田区夏、商、周三代为百越地。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盐田区域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撤南海郡,设置东官郡。辖宝安、兴宁、海丰等六县。其范围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州、潮州一带。当时宝安县辖地涉及今天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官郡的郡治所在地设在宝安县内的南头。盐田区域部分属宝安县,三洲田与坪山、横岗、龙岗等地为惠阳县属地。
公元590年,(隋开皇十年),朝廷废东官郡,宝安县改属南海郡,县治设在南头。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
公元1573年(明万历元年),撤东莞县,设置新安县(即原宝安县),县治仍设在南头。
清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迁界,并入东莞县。八年(1669年)复置新安县。县以下设3个乡、7个都建置。盐田区域属归城乡第七都范围。清朝属新安县富司管辖。
1914年(民国三年),全国行政区划整编,因新安县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又复称宝安县。
1924~1932年(民国13~21年),实行区乡编制,盐田区域内有沙头角、盐田两个小乡;1933年(民国22年),调整为1个乡称东和乡。这是盐田区域第一个统一全区域的建制设置。
1949年10月,沙、盐、梅一带为惠阳县接管。
1950年4月,重归宝安县并为第三区所辖的一个乡,后又成为一个区。
1958年10月,实行“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建置,区域内一度为南天门公社(深圳辖)。11月,龙岗、横岗、坪山、大鹏等地由惠阳县划入宝安县,1959年编为三洲田公社,隶属坪山,划入盐田区域。其后,区域内有时设立一个镇一个公社,有时又并为一个公社。
1979年1月,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盐田区域属罗湖区。
1980年6月,从坪山分出,成立沙头角管理区。8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盐田区域除三洲田等部分山地外,均划入经济特区范围。  1981年10月,恢复宝安县建置,辖深圳经济特区外原宝安县地区。  1982年1月,成立罗湖区,辖经济特区全部范围,盐田区域为罗湖区管辖。
1982年9月,沙头角镇作为县级镇从罗湖区划出。
1983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设罗湖、上步、南头、沙头角4个区办事处。
1984年5月,沙头角区办事处改设为沙头角管理区,仍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
1990年1月,特区内撤销罗湖、福田(原上步)、南头、蛇口、沙头角5个管理区,成立罗湖、福田、南山三个市辖区。沙头角管理区和罗湖管理区合并组建罗湖区人民政府。
1997年11月7日,国务院批复,从罗湖区分出沙头角镇和梅沙、盐田两个行政街道,成立盐田区,为深圳市辖6个行政区之一。
1998年2月16日成立盐田区委区政府,3月30日,盐田区举行挂牌揭幕典礼。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26亿元,增长4.1倍;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6.67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98.56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05:14.80:85.15,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0.86个百分点。

精选留言

深圳盐田区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