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

五通桥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经103°39′-103°56′,北纬29°17′-29°31′,紧靠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距乐山城区20公里。北邻乐山、成都,东接自贡、内江、顺岷江而下,可达宜宾、泸州、重庆和长江三峡,西接攀枝花、西昌,距乐山城区20公里。五通桥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四川重要的工业基地,四川省化工基地,轻工部十大原料基地之一。
境内地貌平坝、浅丘陵和低山。岷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将区境分割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平均海拔533米。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部向中部倾斜。
五通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7.3℃,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度,年日照1119.7小时。无霜期334.5天,年降雨量1399.6毫米,适于农作物生长。
全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年日照1119.7小时,无霜期334.5天,年降雨量1390.6毫米。
截至2014年,五通桥区煤总储量约7800万吨,年产煤约80万吨。页岩储量为2.4亿吨,主要有白泥瓷土、红粘土、灰软粘土等。五通桥区境内盐化资源丰富,盐卤资源储量达6.9亿吨。年产工业盐、食用盐50万吨,烧碱6万吨、液气2万吨、纯碱8万吨。
【行政区划】
2004年,五通桥区辖11个镇(竹根、牛华、金粟、金山、桥沟、石麟、冠英、杨柳、辉山、蔡金、西坝)、1个乡(新云)。
竹根镇 两河口社区,佑君社区,黄桷井社区,涌江社区,茶花社区,市建会社区,岷江社区,新华村,茶花村,幸福村,易坝村
牛华镇 二码头社区,碳坝市社区,半边街社区,巴岩井社区,三塔村,塘叶村,观音堂村,顺山村,三江村,高山步村,星火村,解放村,群众村,路边村,浸水村,沔坝村,杉树村,汤家坝村,沙板滩村,石江村
杨柳镇 杨柳湾社区,杨柳村,翻身村,瓦窑村,青龙村,多宝村,万里村,龙门坝村,柑子村,红军村,红豆村
桥沟镇 桥兴社区,老龙坝村,平桥村,会云村,张家山村,共裕村,井房坳村
金粟镇 姜市街社区,磨子街社区,金江村,一江村,印盒山村,双漩村,刘家山村,五一村,庙儿山村
金山镇 金山寺社区,红星村,新房子村,陈家寺村,苦竹嘴村,石燕子村,碾子湾村,光华村,新民村,新桥村,白家磅村,盐井沱村,星光村,金玉村,柏木林村,石牛村,皂角村,增产村,金家滩村
辉山镇 劳动街社区,争鸣村,杏林村,杏花村,红十月村,灯塔村,先家村,桐麻村,民安村,六塘村
西坝镇 西溶社区,建新村,三和村,同兴村,爱国村,长征村,前丰村,高河村,民权村,和平村,建益村,高峰村,新春村,向荣村,庙沱村,民益村
冠英镇 玉津街社区,青乐村,天池村,马桑村,荣丰村,麦子坳村,鸭口山村,黄益塘村,兴福村,石子埂村,新街口村,大兴庙村,徐坝村,河桥村,挖断山村,许村,尚村,章庙村,双龙庵村,诸益村,龙埂村,双河村,仙女井村,神佛村
蔡金镇 蔡金场社区,七仙村,瓢耳井村,黄店村,官斗村,复兴村,朱庙村,天林村,李子村,永镇村,团山村,中心村,石河村,燕湾村,玉井村
石麟镇 麒麟街社区,方嘴村,兴无村,杨林坳村,阳光村,共同村,水保源村,许店儿村,碗厂村,程河沟村,飞来村,南山村,白房子村,莲池村,楼房山村,沙坝河村,美丽村,马儿石村,张坳口村,大桥村
新云乡 灯杆村,真武村,加阳村,新云村,中华村,上游村,燕山村,华联村,农乐村,代河村
【历史沿革】
五通桥历史悠久,有建制的历史已有2300多年。
五通桥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属蜀国辖地。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十四年,置南安县,十五年,设蜀郡,区境隶蜀郡南安县。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发“西南夷”分割蜀郡、广汉郡,设置犍为郡,区境隶犍为郡南安县。
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公元544年)废犍为郡,置戎州,领郡辖县,至西魏,区境隶戎州六同郡僰道县。
北周武帝保定三年(公元563年),郡县变更频繁,隶属关系交错,区境被戎州、嘉州、陵州分割,隶于嘉州平羌郡平羌县、戎州沉犀郡武阳县、陵州怀仁郡蒲县。
分割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南宋,直至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方结束了近700年的“分治”局面,区境完全隶属四川行中书省嘉定府路犍为县。
民国2年,废省改道,以道统县,区境隶上川南道犍为县。
民国24年,川政统一,四川划分为18个督察区,区境调整为第四区(五通片)、第五区(西坝片)。
1949年12月,区境隶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山军事管制委员会,并受犍为县领导。
1950年8月,区境五通片为犍为县第八区,西坝区为第九区。
1951年8月,建立五通桥工作委员会,10月,以犍为县第八区建制成立五通桥市,隶川南行政区乐山专区。
1952年8月,建为县第九区(西坝片)划归五通桥市管辖,为五通桥市第六区。
1959年3月,撤销五通桥市,并入乐山县,为乐山县五通桥区。
1962年7月,恢复五通桥市建制,直隶乐山专区。
1964年5月,改五通桥市为五通桥区,为乐山专区直辖区。
1978年5月,五通桥区与乐山县合并,成立乐山市(县级),为乐山地区乐山市五通桥区。
1985年5月,撤销乐山地区,成立省辖乐山市,五通桥区为县级区,隶属乐山市。
1996年,五通桥区面积474平方千米,人口32.6万人。辖11个镇、1个乡:竹根镇、牛华镇、杨柳镇、金山镇、辉山镇、桥沟镇、金粟镇、西坝镇、石麟镇、冠英镇、蔡金镇、新云乡。区政府驻竹根镇,距市政府22千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五通桥区总人口310229人,其中:竹根镇57431人,牛华镇40457人,杨柳镇19141人,桥沟镇19525人,金粟镇22516人,金山镇25935人,辉山镇13582人,西坝镇23753人,冠英镇35632人,蔡金镇15144人,石麟镇25510人,新云乡11603人。
2004年,五通桥区辖竹根、牛华、金粟、金山、桥沟、石麟、冠英、杨柳、辉山、蔡金、西坝11个镇和新云1个乡。

五通桥区总面积474平方公里人,现辖11个镇1个乡。

精选留言

乐山五通桥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