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城市带之间和湖北“冶金走廊”腹地,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西北与鄂州市为邻,东北与蕲春、浠水县隔江相对,西南与武汉市、咸宁市毗邻,东南与阳新县接壤。距省会武汉仅90公里,由湖北省第二大城市黄石市代管。全市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辖1个乡、10个镇、3个街道、1个国有农场。

地形地貌 

大冶市地处幕阜山脉北侧的边缘丘陵地带,地形以丘陵、山地、平畈为主,地形分布是:南山北丘东西湖,南高北低东西平。海拔一般120至200米,最高点太婆尖,海拔839.19米,最低在市东港底,海拔11米。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境内中、东、西、北部,占境域面积的67%,南部偏东以山地为主,占15%,湖泊主要分布在境内的东、西部,平畈主要分布在湖泊周围、河流两岸和山谷之中,湖泊、平畈面积均占市域面积的9%。

气候特征 

大冶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3°G,年均降雨量1507.3毫米。主要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和冻灾。

土地资源 

大冶市域总面积156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15千公顷,园地面积22.59千公顷,林地面积36.3千公顷,为农林牧副渔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水资源  

大冶市水域面积14.67千公顷,多年水资源总量12.17亿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值2.32亿立方米。境内有集水面积10公里以上的河流30条,总长368公里,主要河港有大冶湖主港、栖儒港、小箕铺港、南峰港、高河港。境内主要湖泊有大冶湖、保安湖和三山湖,流域面积分别是1106平方公里、285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有中、小水库114座,其中,有毛铺、杨桥、九桥3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24座,小(二)型水库87座,总库容量1.54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4.76万亩。

矿产资源 

大冶市境内已发现矿产65种,探明资源储量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12种,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储量7625万吨;金属矿产以铜铁金为主,其中,铜储量239万吨,铁36451万吨,金13.48万吨。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储量丰富,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水泥用灰岩等。

物产资源 

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红苕、玉米、大豆、豌豆、绿豆、油菜、花生、芝麻、苎麻、棉花等。动物有:野生动物19目32种100多科,常见的有野猪、野鸡、野兔、小麂、野鸭,珍稀动物有狼、穿山甲、猫头鹰等;家养动物有猪、牛、羊、狗、鸡、鸭、鹅、鸽等。植物有高等植物207科,1165属,38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水杉、银杏、罗汉松、金钱松、白玉兰、云锦杜鹃、野生兰花草、水仙花、野生大豆等。

旅游资源 

境内有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48处,其中,铜绿山古矿冶遗址、鄂王城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山风景区、小雷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风景区,黄坪山风景区是湖北省自然保护区,董家口风景区是黄石市植被保护最好的风景区之一,黄金湖休闲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重点生态渔业基地。红色旅游景点有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红三军团成立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

大冶以底蕴深厚的青铜文化和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驰名中外。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杨吴在武昌郡永兴县建置青山场院,大规模采矿冶炼,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今鄂州市)3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县。宋、元、明时期,先后隶属兴国军、路、府、州,清属武昌府,中华民国初属湖北省江汉道。1930年,大冶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东南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隶属鄂南政务委员会。1949年5月15日,大冶县解放,隶属大冶专区。随后将县辖的黄石港、石灰窑2个镇和长乐、申五、下章、铁麓4个乡,从大冶划出,成立大冶工矿特区(1950年8月,大冶工矿特区改为黄石市)。1952年6月,大冶县改属黄冈专区。1959年1月,大冶县从黄冈专区划出,改由黄石市管辖,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1962年6月,恢复大冶县建制,隶属黄石市。1994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大冶县,设立大冶市(县级),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黄石市代管。

大冶市1999年末总人口为878886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746242人,非农业人口132644人。大冶人口主要属汉族,另有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满族、侗族、土家族、黎族、塔塔尔族等9个少数民族,计117人,杂居在汉族之间。

精选留言

大冶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