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

和龙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部,地处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上游北岸,东与龙井市接壤,西与安图县毗邻,北与龙井、安图两市县搭界,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境北道、两江道隔图们江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28°22′42〃~129°24′17〃,北纬41°59′44〃~42°57′15〃。市境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约70公里,呈不规则柞叶状,总面积5068.62平方公里,境内国境线长164.5公里,设有南坪、古城里两个对朝国家级陆路口岸。
地形地貌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西部多高山峻岭,西高东低,南岗山脉横亘中部。境内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86座,西部的甑峰山为最高峰,其海拔高达1676.6米。中北部河谷盆地海拔500米,最低250米。地貌类型分为山区、丘陵、台地、谷地、河谷平原。

气候特征
和龙市属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可划分为四个气候区:
一区为温和半湿润气候区,亦称"平原中熟水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沿河流域,属平岗河谷平原;
二区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区,亦称"半平原、半山区中早熟粮豆区",主要包括龙城、土山子盆地及山间谷地;
三区为温冷湿润气候区,亦称"山区早熟水稻薯麦区",主要包括南部和西部山间丘陵、河谷地带;
四区为冷凉湿润气候区,亦称"寒冷薯麦杂粮区",包括西部、南部山地地带。
和龙市大陆性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5.6℃,极端最高气温36.2℃,极端最低气温-31.5℃,年平均日照2387.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73.6毫米,初霜期9月23日,终霜期3月7日,无霜期138天左右。冻结期最早11月5日,解冻期最早3月12日,常年风速3.3米/秒。
土地资源
和龙市土地总面积506861.5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79017.13公顷,占总面积的94.52%(其中耕地面积37176.37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76%,园地面积2250.04公顷,占0.47%,林地面积437021.61公顷,占91.23%,牧草地面积573.69公顷,占0.12%,其它农用地面积1995.42公顷,占0.42%);建设用地面积7439.26公顷,占总面积的1.47%;未利用地面积20405.17公顷,占总面积的4.03%。
草地资源
全市天然草地18.3万公顷,其中牧业用草地39550.3公顷。牧业用地包括林下草地15273.5公顷,疏林草地10911.4公顷,灌丛草地7560.4公顷,沼泽草地364公顷,草甸草地4550.9公顷,人工改良草地890.1公顷。草地零散多样化,具有优质牧草300多种,产草量高,为草食动物的发展提供优质饲料。
森林资源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82.2%。用材树种有红松、沙松、红皮云杉、水曲柳、钻天柳、胡桃楸、黄菠萝、柞树、枫桦、白桦、色树、椴树、山杨、紫椴、刺楸等53种,活立木总蓄积量6907.91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
全境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7种,占延边州已发现的矿产资源的41.57%。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22种,其中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1种,能源矿产2种,水气矿产1种。煤、金、银、钼、铜、铁、铝、镍、滑石、浮石、花岗岩、玄武岩、大理石、矿泉水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市年产各种矿石130多万吨,煤炭年开采量100多万吨,是名副其实的天然"聚宝盆"。
水资源
境内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相对较少。地表水主要来源为江河径流,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和龙市是河源发源地、支流密布、水系发育、水资源丰富。境内主要有图们江、海兰江、古洞河三条河流。水资源分为南北两片,南片为图们江流域,北片为海兰江流域。在海兰江支干流流域建有龙门(亚东)、石国、松月水库。全市河道全长1335.7公里,水域面积59平方公里。全市水资源总量14.66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54亿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资源
境内已查明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近300科600多种,其中鸟类50余科300余种;兽类20余科100余种;鱼类10余科20多种。其中东北虎、金钱豹、黑鹳、梅花鹿等为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猞猁、鸳鸯、大天鹅、马鹿、香獐子、青羊、黑熊、棕熊等为国家二级珍稀保护动物;野猪、东北兔、雏鸡、林蛙等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区,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野生植物共有200多科,2000多种。用材植物树种主要有53种,其中红松、钻天柳、水曲柳、黄菠萝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刺楸为吉林省一类重点保护植物;红皮云杉、花曲柳、胡桃楸、紫椴等为吉林省二类重点保护植物。药用植物有115科980种,其中刺五加、黄芪、天麻等为吉林省二类重点保护植物;人参、平贝母、草苁蓉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
食用植物有300多种,食用果实植物20多种,其中野大豆、松茸等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薇菜、蕨菜、山海棠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蜜源植物280多种,其中紫椴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饮料植物已被利用的有10多种,其中山葡萄、笃斯越桔等为吉林省三类重点保护植物。香料植物有近120种,其中玫瑰为吉林
省一类重点保护植物。观赏植物近300种,主要有刺玫蔷薇、玫瑰、杜鹃、百合、忍冬、花楸、山荆子、山杏、毛樱桃、山梨、假色槭、色木槭、金达莱等。
地名由来:清光绪十年(1884年)开放和龙峪为中朝互市地,光绪二十八年设和龙峪分防经历,宣统元年(1909年)置和龙县。县治设在和龙峪,故以“和龙”为名。
行政区划:
民慧街道 爱民社区,前进社区,向阳社区
光明街道 乐园社区,花园社区,绿园社区,站前社区,松下坪社区
文化街道 文兴社区,文学社区,文慧社区,文盛社区
八家子镇 新兴社区,振兴社区,上南村,八家子村,中南村,南沟村,河南村,龙山村
福洞镇 副阳社区,民兴社区,东新村,南阳村,民光村,福洞村
头道镇 江北社区,江南社区,延丰村,明星村,三河村,龙坪村,龙新村,广新村,龙海村,龙湖村,新民村,龙源村,龙水村,长仁村,龙门村,青龙村,新北村镇、兴村
西城镇 新城居委会,安民社区,明岩村,二道村,龙浦村,城南村,卧龙村,甲山村,和安村
南坪镇 友谊居委会,南坪村,龙渊村,柳洞村,车厂村,高产村,芦果村,高岭村,兴化村
东城镇 东风居委会,毖岩村,广东村,兴城村,太兴村,明新村,普城村,海兰村,东城村
崇善镇 富民居委会,大同村,古城里村,上天村,竹林村
龙城镇 永安社区,牛心村,太平村,泉水村,和南村,合新村,新元村,清湖村,黎明村,白里村,青山村,富兴村,东南村,兴西村,兴隆村,工农村,大城村,土山村,官地村,水南村,五明村,和兴村,源河村,龙新村
和龙林业局 三十五公里路建队荒沟林场,花拉子林场,星火林场,东树沟林场,长红林场,马鹿沟林场,大满沟林场,长森林场,广坪林场,红旗河林场,石人沟林场,许家洞林场
八家子林业局 仲乡林场,古洞河林场,升平林场,马鞍山林场,腰团林场,安北林场,三道林场,荒沟林场,先锋林场,官地林场,泉水林场,庙岭林场
和龙市林业局 源水林场,长兴林场,下天坪林场,青山林场,柳洞林场,高龄林场,龙水林场,长仁林场
历史沿革:据《东北历史地理》称,唐渤海后期今和龙西古城子曾是中京显德府治所卢州。据《吉林概况》称,金曾在西古城置海兰路总管府,为治所。明废府,置哈兰城卫。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为办理吉林与朝鲜通商事宜,在和龙峪设通商局。次年改为越垦局。光绪二十年改抚垦局。下设4堡。二十八年设分防经历,属延吉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置和龙县,治和龙峪,属延吉府。1914年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属延吉交涉署。1934年属间岛省。1940年县治迁三道沟(今和龙道)。1945年属延边专区。1955年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务院1993年7月5日批准撤销和龙县,设立和龙市(县级)。
1996年,和龙市面积5068.6平方千米,人口约23.6万人。辖4个街道、10个镇、5个乡:文化街道、民惠街道、光明街道、海兰街道、头道镇、八家子镇、福洞镇、西城镇、德化镇、龙水镇、东城镇、崇善镇、土山镇、芦果镇、卧龙乡、富兴乡、勇化乡、龙城乡、龙门乡。市政府驻文化街道。
1998年,龙水镇、龙门乡并入头道镇。
1999年12月23日,龙城乡、富兴乡合并设立龙城镇。卧龙乡并入西城镇,德化镇、芦果镇、勇化乡合并设立南坪镇。至此,和龙市辖4个街道、9个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总人口215266人,其中:民慧街道14381人、光明街道14474人、文化街道28566人、海兰街道26124人、八家子镇27376人、福洞镇14993人、头道镇29433人、西城镇12285人、南坪镇8446人、东城镇9527人、崇善镇2615人、土山镇6550人、龙城镇20496人。
2003年4月8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同意撤销和龙市海兰街道,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光明街道。2003年12月15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11号文件,同意撤销和龙市土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龙城镇管辖,龙城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和龙市西城镇龙浦村,第7、第8、第9村民小组和头道镇龙源村,第5、第6、第7村民小组划归八家子镇管辖;将和龙市南坪镇竹林村、兴南村、梨树村,划归崇善镇管辖。
2003年底,和龙市面积5069平方千米。总户数75005户,总人口2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302人,占总人口的39.3%。辖3个街道、8个镇:民惠街道、光明街道、文化街道、头道镇、八家子镇、福洞镇、西城镇、南坪镇、东城镇、崇善镇、龙城镇,共有86个行政村。
2006年末,全市总面积5069平方千米,总人口7.55万户、210719人,其中农业人口81333人,占总人口的38.6%;朝鲜族人口112783人,占总人口的53.5%;汉族人口9.6万人,占总人口的45.4%;市区人口6.3万人,占总人口的29.8%。辖民慧、光明、文化3个街道和八家子、福洞、头道、西城、南坪、东城、崇善、龙城8个镇,共有79个行政村、23个社区。
人口
2011年末,和龙市户籍总人口254995人,比2011年初减少2890人。2011年出生人口1143人,死亡人口175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13‰,自然净减人口614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73718人,占总人口的37.8%;非农业人口121277人,占总人口的62.2%。汉族人口91886人,占总人口47.1%;朝鲜族人口99944人,占总人口51.3%。男性人口97889人,占总人口50.2%,女性人口97106人,占总人口49.8%
经济发展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54.5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达到5.93亿元,增长5.9%

精选留言

延边和龙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