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

綦江地跨东经106°23′-107°03′、北纬28°27′-29°11′之间,位于重庆南部,东连南川,南接贵州,西临江津,北靠巴南,幅员面积2747.8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5个镇,365个行政村、90个社区,总人口122万。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中国羽毛球之乡、中国西部齿轮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务院批准的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三峡外环旅游明珠。
綦江之名本于古綦市,据考于远古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活动。秦、汉、晋至南北朝为巴郡江州县地,唐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隆阳县,后几易其名,于公元1363年设綦江县。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万盛区、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綦江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涌现出被孙中山颂为“碎家荣国”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杨锦云,红四军军长王良,被周恩来赞为“霍氏三杰”的霍锟镛、霍步青、霍栗如,以及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爱国者刘子如等大批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境内各族文化交融共生、辉煌灿烂,农民版画蜚声海外,被誉为“中国农民版画之乡”;“綦江课改”走向全国,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中国西部农村,课改示范区”;享有“中国羽毛球之乡”美誉,孕育了世界冠军张亚雯、亚军皮红艳等大批羽坛骄子;中华遗韵“金桥吹打”、“永城吹打”远近闻名,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綦江是重庆重要能源基地,境内煤炭、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皂石、石英砂、稀土、天燃气等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0亿吨,占全市储量40%以上,煤层气瓦斯储量400亿立方米,占全市储量54%,铁矿储量1亿余吨,石灰石储量4500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10余万千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际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亚洲最具魅力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桂冠,境内山、水、林、瀑、峡、洞俱全,融险、峻、奇、幽、秀于一体,有“巴渝新十二景”之一、中国最美养生峡谷、国家AAAA级景区黑山谷,中国最古老石林、国家AAAA级景区龙鳞石海,“渝黔第一漂”铜鼓滩峡谷漂流,“绿色石林”奥陶纪公园,“山城绿珠”九锅箐森林公园,“中国森林养生城”古剑山,“重庆小西湖”丁山湖,恐龙足迹国家地质公园等。境内还有红军烈士墓、韩国临时政府遗址和傣族生殖图腾等人文景观,旅游开发潜力无限。
綦江素称“重庆南大门”,境内水路、铁路、公路交通兼备,长江一级支流綦江河贯穿南北,渝黔、渝湘、三万南铁路,渝黔、綦万、南万高速公路,210和303国省干道纵横全境,渝黔高速铁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建成后,“井”字型立体路网使交通物流枢纽更加实至名归。綦江商贸繁荣,金融、服务、旅游等行业发展较好,拥有新世纪、重客隆、永辉、国美、苏宁等多家商贸连锁企业。金角牌“老四川”牛肉干、“郑胖子”萝卜干、“饭遭殃”鲜辣椒调味、方竹笋、黑山猕猴桃、川江毛线、綦江猪鬃品等畅销国内外市场。綦江工业基础雄厚,拥有“中国西部齿轮城”称号,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煤电化产业集聚区,南桐矿业公司、松藻煤电有限公司、万盛煤化有限公司、福耀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重庆科华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等大批大中型企业布局境内,基本形成能源、冶金、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IT信息、食品加工等百亿级支柱产业。
【水土资源】全区土地面积约41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2万亩,林地面积133.6万亩,水域面积7.7万亩,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8.1万亩。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綦江河、孝子河、藻渡河、木洞河等,地下水可开采量约1.4亿m3,水资源总量约为44亿m3,是重庆主城区城市供水后备水资源库,可开发水力资源约10万千瓦。
【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煤、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铜、硫磺、石英、矾、天然气、页岩等数十种矿产,尤其是煤炭等矿种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开发价值极大,其中煤矿地质储量20亿吨以上,可开采量约14亿吨,是重庆市主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旅游资源】境内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山、水、泉、林、洞俱全,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全区有黑山谷和石林两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剑名山”、“东溪名镇”、“中峰蟠龙旅游区”等旅游品牌,老瀛山恐龙足迹-硅木化石、铜鼓滩漂流、白云观、丁山湖、天台山、长田山、清溪河、东溪明清一条街等特色旅游景点。
【文化资源】綦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近1400年建县历史,曾是巴国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綦江是重庆最早的地下党组织诞生地,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经过地,红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区内苗族风情古朴浓郁,民间吹打极具地域特色,多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綦江亦属古夜郎之邦,夜郎文化源远流长。綦江农民版画蜚声中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民版画之乡”。
【行政区划】
2011年10月27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重庆市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调整后,綦江区位于重庆市南部,东连南川区,南接贵州的桐梓县和习水县,西临江津区,北靠巴南区。总面积约2744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1213770人(2010年底)。辖5个街道、25个镇:古南街道、文龙街道、三江街道、万盛街道、东林街道、石角镇、东溪镇、赶水镇、打通镇、石壕镇、永新镇、三角镇、隆盛镇、郭扶镇、篆塘镇、丁山镇、安稳镇、扶欢镇、永城镇、新盛镇、中峰镇、横山镇、万东镇、南桐镇、青年镇、关坝镇、丛林镇、石林镇、金桥镇、黑山镇。区政府驻通惠新区。
古南街道 新山村居委会遇仙桥居委会百步梯居委会文昌宫居委会沱湾居委会双桥居委会春光村,尖山村,金桥村,飞鹅村,名山村,农场村,连城村,宗德村,花坝村,清水村,南山村,蟠龙村,白鹤村,河坝村,长乐村,两路村
文龙街道 新街子居委会孟家院居委会菜坝居委会石佛岗居委会代家岗居委会长生沟居委会杨家湾居委会核桃湾居委会瀛溪村,桥坝村,玉龙村,三桥村,堰岗村,新兴村,思南村,柏林村,亭和村,共同村,沙溪村,文龙村,红旗村,春灯村,东五村,松榜村,太公村,白庙村,金钗村
三江街道 重钢社区,重绳社区,重冶社区,三河街社区,滨江社区,圆通寺社区,大山村,五里村,第五村,水口村,黄桷村,大垭村,黄荆村,新联村,罗坝村,寨门村,双佛村,龙桥村,西山村,半山村,龙塘村,马垭村,照贵村,复兴村
石角镇 石角社区,蒲河社区,双树村,峰岩村,石角村,回伍村,干坝村,砖房村,寨溪村,福禄村,刘罗村,新民村,齐雨村,双堰村,朝阳村,铺子村,显灵村,欧家村,官顶村,坪上村,互助村,溶岩村,塘岗村,天坪村,强干村,民建村,新农村,千秋村,白云村,石河村,下湾村,桃花村,农岗村,长岗村
东溪镇 一居社区,二居社区,三居社区,四居社区,竹园村,长堰村,白云村,巩固村,永乐村,上书村,盆石村,农建村,上榜村,唐家村,龙井村,三台村,福林村,大安村,草坪村,大榜村,三镇村,杨柳村,结农村,新石村
赶水镇 第一社区,第二社区,第三社区,第四社区,土台社区,铁石垭村,双龙村,石房村,双丰村,正平村,新炉村,香山村,南坪村,风门村,藻渡村,岔滩村,太公村,麻柳村,土台村,洋渡村,马龙村,梅子村,适中村,龙沧村,盐河村,官田村
打通镇 第一居居委会打通村,马颈村,向阳村,沿河村,吹角村,下沟村,双坝村,天星村,大罗村,余家村,云华村
石壕镇 石壕场镇居委会青坪村,高山村,石泉村,石壕村,梨园村,罗李村,马车村,红椿村,羊叉村,皂泥村,长征村,香树村,紫龙村,响水村,万隆村
永新镇 永新社区,伏牛村,清溪村,华蓉村,垭口村,石塔村,木瓜村,沾滩村,云品村,上厂村,三溪村,双池村,三会村,谢坪村,双凤村,利群村,望场村,富家村,八景村,长田村,石坪村,罗汉村,生坪村,建胜村,罗家村,新建村,荆山村,三合村,建设村,双合村,保觉村,紫荆村,新胜村
三角镇 三角社区,乐兴社区,杜家村,永安村,徐家村,龙门村,乐生坪村,红岩村,望石村,桐垭村,彭香村,佛子寺村,塘垭村,柏香村,石盘村,石栏村,乐兴村,大湾村,中坝村,后坝村,东岳村
隆盛镇 隆盛社区,莲花村,黄山村,山林村,梨子村,双拱村,顺山村,荣农村,可乐村,新屋村,十隆村,振兴村,玉星村,葫芦村,狮铃村,石梁村,中桥村,长春村
郭扶镇 郭扶社区,五星村,同心村,古松村,三塘村,垮山村,翻身村,骑龙村,平等村,安平村,长岭村,梅子桥村,建新村,狮子村,龙台村,永胜村,双山村,龙泉村,高庙村,团结村,银盆村,人和村
篆塘镇 篆塘角社区,盖石社区,珠滩村,鱼梁村,群乐村,民丰村,遥河村,葡萄村,古歧村,新庙村,陶家村,铁马村,渡沙村,联合村,白坪村,文胜村
丁山镇 红星社区,秋发村,黄坪村,狸狮村,四角村,关佛村,石佛村,保元村
安稳镇 十八梯社区,召台村,转坪村,羊角村,崇河村,观音村,九盘村,安稳村,上坝村,麻沟村,大堰村
扶欢镇 街道社区,石足村,崇恩村,东升村,青岩村,插旗村,长榜村,高滩村,盘石村,松山村,文丰村,安育村,小卷村,岚垭村,民主村,大石板村
永城镇 永丰居委会中华村,大桥村,瀛山村,复兴村,大兴村,温泉村,黄沙村,永和村
新盛镇 新盛社区,气田村,四坪村,号房村,德胜村,石桥村,陈家村,阳台村,宝珠村
中峰镇 新场居委会中峰村,白峰村,板桥村,新庄村,龙山村
横山镇 回新社区,回龙村,新寨村,堰坝村,新荣村,天台村,大坪村
【民族人口】
綦江区是重庆市杂散居少数民族分布的重点地区之一。至2011年止,全区有苗、彝、回、满、壮、白、藏、侗、傣、蒙古、纳西、土家、布依、高山、仡佬等3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8800余人。苗族、彝族为世居民族,人口近6000人,占总人口的68%。其中以石壕、赶水、打通、关坝、安稳、南桐、青年等镇较多,较为集中居住在海拔600-1400米的偏远山区。綦江区是重庆市宗教工作重点区之一。至2011年止,全区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种宗教,有教职人员33人,各种宗教信众12万余人,全区有宗教团体3个,即佛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天主教爱国会。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和区人民政府同意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19个和固定处所5个,其中佛教13个,即:古南净音寺,文龙大佛寺,丁山金山寺,赶水观音寺、松藻观音寺,篆塘白岩寺,东溪龙华寺、万东妙音山紫竹寺、金桥显灵庙、青年弥陀寺、南桐观顶寺、黑山八角庙、万东东岳庙;道教3个,即:石角白云观、南桐威灵山道观、万东道教龙门观;天主教2个,即:打通吹角天主教堂、南桐天主教堂处所;基督教6个,即古南福音堂、南桐基督教礼拜堂和三角、石角、打通、隆盛聚会点。
【历史沿革】
一、西周时期綦江为巴国属地
綦江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代以前,位于长江以南的现綦江境内十分荒凉,居住的主要是少数民族僚人,很少有汉人,也没有设立官府。西周初期,周武王进攻商纣王,自湖北汉水流域迁徙到重庆地区的巴人参加了对商纣王的讨伐战争,“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徙倒戈”。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国,把包括綦江地区在内的大片土地赐封给巴人首领建立巴国。
二、汉晋时期綦江属巴郡
据《道光綦江县志》及《遵义府志》、《重庆府志》等相关史志记载,战国后期,秦惠文王派大将南征,灭了巴国,在巴国原有的区域设置巴郡,现綦江境内的大片土地也就属巴郡管辖,直至秦朝统一天下。后秦灭汉兴,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四川盆地设置益州,但仍保留原来的巴郡,并且设置了江州县,大概在现在重庆长江南北,现綦江大部也就属于了巴郡的江州县。虽后来巴郡名称几经变化,但到了唐朝,仍为巴郡之名。
三、唐朝始建制溱州、南州
唐以前,綦江境内没有设置州县,生活在綦江的少数民族由自己的部落首领统管。唐王朝建立后,派出军队深入长江以南西南夷居住的地方,建州立县,派官员管理地方事务,并组织汉人移居。綦江北部和南部分属两个州县行政区
1992年版《重庆市志》记载,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巴郡为渝州,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渝州置南州。南州的辖地就在綦江境内。《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唐置南州南川郡南川县,初县名为隆阳。南州之名,源于辖地在渝州之南和长江之南。南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范围有多大?《道光遵义府志》有相关记载,但由于古时距离的计算不太准确,大多是泛指,只能大致推断出南州在渝州、南平州(现涪陵、石柱一带)、溱州(现扶欢、赶水一带)之间,即现古南街道、郭扶及相邻的贵州习水一带。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南州管辖的除隆阳县外,还管辖了扶化、隆巫、灵水、丹溪四县,后又陆续设置三溪、当山等县,有些县设置时间不长,有的甚至只有一年。因綦江在长江以南,又有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流,“川”为河流之意,南边的河流即为南川,故隆阳县改名南川县。贞观年间,撤掉綦江境内三溪、丹溪等县后,把溱州以北区域划给了南川县,所以《道光綦江县志》载:“今重庆府綦江县终唐世为南州南川郡南川县”。
綦江境内北部属南州南川郡南川县,而南部则属溱州。《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分置溱州溱溪郡,领扶欢、荣懿二县。现綦江境内扶欢镇即为当时溱州扶欢县,其居民大多为僚人。
四、宋代沿袭唐制设南平军抗僚
宋代綦江境内仍沿用唐中后期建制。唐朝末年,南平僚日渐强盛。綦江境南部以前一直是南平僚居住的地方,后来朝廷组织大量汉人移民至此,建立官府,巩固统治。朝廷的作法遭到了南平僚的抵抗,所以清代以前,南平僚在綦江南部及贵州边界展开了长达近千年的争夺战。唐朝衰落后直至宋朝初期,朝廷都没有能力去恢复西南被“蛮僚”占去的大片土地。于是朝廷撤销了一些已经被“蛮僚”占领,实际不复存在的州县。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朝廷看到南川县南部与溱州一带已为“蛮僚”占领,南州有名无实,实际只管辖了南川一县,为了加强南川县官府的力量以应对蛮夷,调整州县时撤掉了溱州与南州,把南州和南川县两级政权合为一体,并且把合并后的南川县划过渝州管辖,借渝州,即长江以北强大的汉人势力与蛮夷抗衡,阻止蛮夷向北侵犯。
北宋熙宁年间,渝州巴县、南川(今綦江)及荣懿寨僚人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朝廷派孙构平定僚人后,收复宾化寨,以“宾化寨为隆化县(今南川),隶涪州。建荣懿、扶欢两寨,其外铜佛坝者,隶渝州南川县(今綦江)”。随后又委派一个叫王才进的土人首领统辖原来三族蛮占据的地方,授给王才进巡检的官职。
不久,王才进死了,三族蛮没人统领,又经常成群结队抢劫边界汉民,攻打官府。《道光綦江县志》记载:“朝廷命熊本讨平之,建为南平军,以渝州之南川、涪州之隆化隶焉。”熊本是名能文能武的将才。他两次讨伐西南夷,平定了泸州夷罗晏和渝州南川僚木斗的叛乱,并在铜佛坝建南平军,常年驻守官兵。南平军既是军事机构,又是一级政权机构,南川县(今綦江)和隆化县(今南川)都隶属南平军管辖。
五、从綦市到綦江---綦江之名由来
綦江之名的由来,过去有两种说法:一说綦江之名本于綦市;一说因水位苍白色,“綦”有一释意表示颜色苍白,故名綦江。查阅各种史籍,南宋《舆地纪胜》上有“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移南川镇税务于大綦市”的记载。《元统志》上有“南江在南川县合众溪,至三溪口,可通舟楫,行三十里至綦市”的记载。《明统志》上有“綦江镇即古綦市”的记载。上述记载可说明“綦市”早在宋代就有了,“綦江”二字则是在元时播州杨氏置南平綦江长官司时才出现,而“水作苍白色,故名綦”之说,则是在明万历年间曹学全所著《蜀中名胜记》中提出,其他再无根据。所以“綦市”应早于“綦江”,綦江之名本于綦市便十分自然。
六、元统治时期綦江之名始现
《道光綦江县志》记载:元分蜀为九路。重庆路领巴县、江津、南川三县。綦终元世为南川县,隶重庆路。1990年版《綦江县志》、1992年版《重庆市志》均有关于设置南平綦江长官司的记载,綦江之名首次出现,但没有关于南平綦江长官司具体位置的记载。综合《道光遵义府志》、《杨氏家传》等记载,南平綦江长官司位置只能在杨氏占领的现綦江境内南部宋南平军治一带,不包括綦江北部由朝廷统辖的南川县。由此,元代时期,綦江境内分属南川县和南部的南平綦江长官司。
七、明朝綦江县形成
元朝末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明玉珍跟随徐寿辉起义,屡建战功。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明玉珍率军逆流而上,攻占重庆。他以重庆为据点,积极开辟四川地区。由于军纪严明,很得民众支持。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明玉珍得悉徐寿辉被陈友谅杀害,自称为王,是年,平播、南(今贵州遵义和重庆綦江)一带,后又攻克附近不少州县。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大夏政权。明玉珍统治时期,因为收复了原南平军治所附近被播州杨氏占据的大片土地,因而“割南平綦江长官司”与南川县合并设置綦江县,让綦江北部和南部合在了一起。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明玉珍病逝,四川又陷入一片混乱。五年后,朱元璋遣明军灭“大夏”。此后,明朝统治者仍沿袭了明玉珍大夏国所设置的州县,綦江县的名称从此固定了下来。
八、清代经历战乱綦江沿袭至今
明末清初,綦江经受了张献忠兵乱、吴三桂叛清带来的战争洗礼,几乎城毁县忘。直至吴三桂叛军被剿灭,綦江才慢慢恢复生机。明清时期綦江东西相距210里,南北相距190里。东至莲花石90里交南川县界,西至大垭口120里交江津县界,北至北渡20里交江津县界,西南至条台冈140里交贵州仁怀界,东北至分水岭40里交巴县县界,西北至观胜场80里交江津县界。从此,经明、清、民国,綦江行政区域和名称都没有大的变动,一直到现在。
九、民国时期至解放后綦江归属几经变化
民国初年,綦江县先后隶属重庆蜀军政府、重庆镇抚府和川东道(后改为东川道)。民国5年(1916年)后,綦江县先后为川军、黔军、川东边防军、川黔边防军统辖。民国16年(1927年),綦江县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的防地。民国24年(1935年),川政统一后,綦江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綦江解放,十二月二十日,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解放后綦江县属川东行政区璧山专区。1951年,璧山专区改为江津专区,綦江县仍属江津专区。1953年,撤销行政区,恢复四川省建置后,綦江县仍属江津专区。1958年11月,綦江县划归重庆市管辖。
十、新时期新綦江
綦江县自唐初置隆阳县起,至2011年,建县已达1394年之久,正式定名綦江县已有650年的历史。2011年10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重庆市万盛区、綦江县,设立重庆市綦江区,从此,綦江历史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
【地貌】綦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地势南高北低,属喀斯特地貌,有中山、低山、深丘、浅丘和槽谷五大类地形,而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约70%,丘陵约占30%。境内最高海拔1973米,为黑山镇狮子槽东侧山峰;最低海拔188米,为永新镇升平木瓜溪口。綦江城区海拔254.8米。
【水文】境内溪河纵横,水系发达。綦江河系境内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花坝火盆洞,自南向北于江津市江口注入长江。“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维护管理各类水利基础设施,建成板辽、鱼栏咀、金桥、大炉井、白龙湖、青岗桥等中小型水库、输水干渠,规划中的库容超过3亿立方米的藻渡大型水库和7座中型水库建成后,地区供水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气候】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副热带东亚季风特点。气候表现为冬暖、春早、夏热、秋阴,云多日照少,雨量充沛,温、光、水地域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8.8℃,平均降水量1070毫米,年均无霜期344天。
地名由来: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明玉珍据蜀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改南墙綦江长官司为綦江县,迄今已628年,均为县志,再未更名。《读史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下载: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县因綦江为名。

精选留言

重庆綦江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