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浅山丘陵区与华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处北纬38°20′34″~38°42′39″,东经114°09′56″~114°41′52″,呈西北东南向不规则的长方形状,长53公里,宽26公里,面积1025平方公里。东隔沙河与曲阳县相望,南与正定、新乐两县毗邻,西与灵寿交界,北与阜平接壤。南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50公里,北距北京240公里。


地名由来:初,帝尧封于唐,诣平阳即帝位,南行历其地,因名南行唐。《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即此。据乾隆《行唐县新志》卷3:“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南行经历行唐,邑之名由此始也。”
【行政区划】
行唐县辖4个镇、11个乡:龙州镇、南桥镇、上碑镇、口头镇、独羊岗乡、安香乡、只里乡、市同乡、翟营乡、城寨乡、上方乡、玉亭乡、北河乡、上阎庄乡、九口子乡。


龙州镇 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顺城街居委会,西关居委会,南关居委会,北关居委会,庄头村,马凹村,花园头村,韩家庄村,坟台村,柴家庄村,西羊同村,南羊同村,北羊同村,高七里峰村,李七里峰村,赵七里峰村,刘七里峰村,王七里峰村,程段庄村,石段庄村,杨段庄村,故庄村,齐村,南贾素村,东庄村,西庄村,解家庄村,六十二庄村,贾木村
南桥镇 南桥村,故郡村,东市庄村,西市庄村,东杨庄村,西杨庄村,南件村,北件村,安里村,北龙岗村,南龙岗村,北桥村,葛仙庄村,柳树沟村,南安太庄村,东安太庄村,西安太庄村
上碑镇 董慈沟村,陈慈沟村,刘慈沟村,东街村,东南街村,东北街村,西街村,西南街村,西北街村,祁后村,杨村,下滋洋村,太子庄村,铁匠庄村,刘家庄村,南壤坝村,北壤坝村
口头镇 口头村,西口头村,武装村,东沟村,万里村,苏户村,西李庄村,黄掌头村,丁家庄村,西寺庄村,秦台村,南岗底村,北岗底村,霍家庄村,李台村,杨台村,杜台村,梨沿庄村,苏家庄村,王下口村,牛下口村,杨家庄村,龙宫村,北西庄村,苇园村,黄龙岗村,齐家峪村,石子河村,北高家庄村,窑沟村,鲁家庄村,鲁家峪村,鲁家沟村,普塔石村,马化村,宦头村,庞家庄村,固山村,团山村,西石丘村,寺北沟村
独羊岗乡 独羊岗村,北贾素村,燕头村,郑家庄村,柏朳村,西秀村,余底村,贾庄村,河合村,岗头上村,寨里村,欢同村,东差取村,西差取村,南差取村,北差取村
安香乡 西安香村,东安香村,笔尾村,北协神村,东正村,东正庄村,岳霍口村,张霍口村,米霍口村,胡家庄村,东留营村,西留营村,东伏流村,南伏流村,西伏流村,北伏流村,中伏流村,南张吾村,北张吾村,常香村,慈河庄村,西正村
只里乡 只里村,贝村,执阳村,白庙村,白庙庄村,南州村,王营村,贾洛营村,霍村,连家庄村,南高里村,北高里村,习家庄村,东秀村,东家村,西家村,习村,习村,庄村,秦村
市同乡 左市同村,李市同村,王市同村,仝市同村,白市同村,麻家庄村,西塔子庄村,东塔子庄村,东霍同村,西霍同村,东瓦仁村,西瓦仁村,山照村,高家庄村,西南庄村
翟营乡 南翟营村,北翟营村,吴慈沟村,岗头村,宋营村,东寺村,西石庄村,南石庄村,北石庄村,东石庄村,益河村,南王庄村,下闫庄村,翟家庄村,沟北村,岸下村,信庄村,冻庄村,名布村,康庄村,南霍营村,南郄凹村,北郄凹村,掌头村,小辛庄村,上龙门村,中龙门村,下龙门村,任家庄村
城寨乡 上滋洋村,贾南庄村,南庄村,北庄村,寺头村,南凹村,北凹村,颖南村,南豆庄村,北豆庄村,董家庄村,候家庄村,北城寨村,南城寨村,西城寨村,河西村,邢家庄村,杨下口村,寺庄村,北郝峪村,南郝峪村,凹子里村,中王庄村,陈家庄村,张家庄村
上方乡 羊柴村,上方村,许由村,老牛沟村,东井底村,西井底村,南城仔村,西城仔村,北岭村,赵阳关村,候阳关村,大王阳关村,李阳关村,马阳关村,闫阳关村,周阳关村,小王阳关村,苑阳关村,范家佐村,龙洞村
玉亭乡 西玉亭村,东玉亭村,屯里村,西桥村,官庄村,封家佐村,顾阳关村,屹嗒头村,泉子头村,高岭村,素家佐村,庙上村,李家庄村,八里庄村,东城仔村,北城仔村
北河乡 北河村,南河村,龙兴庄村,井凹村,朱家庄村,安家峪村,东科头村,西科头村,水泉村
上闫庄乡 上闫庄村,上王庄村,下王庄村,郑库池村,郄库池村,上安里村,车厂村,北董庄村,米家庄村,蒋家峪村,瓜家峪村,石坊村,石佛店村,塔沟村,神树村
九口子乡 九口子村,东黄庵村,东寺庄村,周家庄村,坎上村,石槽沟村,东玉女村,西玉女村,鳌鱼村,满撒村,辛庄村,荷保口村,下庄村,上庄村,草泊头村,高家峪村,两岭口村,范家庄村,库沟村,杏庵村,上连庄村,南家庄村,桑叶沟村,咬角村,东彩庄村,西彩庄村,棉花庄村,烈坡沟村,花沟村,上南庄村,上北庄村,西黄庵村,碾子沟村,南台村,石桥村,庄窝村

【历史沿革】
据南王庄、南贾素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聚居,劳动生息。
尧自唐(今定州北唐城村)赴平阳即帝位(前2357年),南行历该地,因名南行唐。夏、商、周分属并州、冀州。
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前296年)后,属赵国。
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
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割真定地置南行唐县,治所在今故郡村,属钜鹿郡。
前209年,武臣立为赵王,属赵。
西汉初,属赵国恒山郡。文帝时改恒山为常山郡,属常山。
前154年,夏改常山郡为中山国,属中山。
东汉因之。
三国时魏改南行唐属常山国。晋及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均属常山郡。北魏去“南”字为行唐县,属恒山郡。
490年,行唐改置唐郡,县治移至夫人城(今曲阳县石城一带)。
497年,郡废,县治复归。熙平中移治犊乾城,即今龙州镇。隋属恒山郡。唐因之。
693年,周改为章武县。
705年,复名行唐县。
768年,于行唐置诋州,辖灵寿、曲阳、行唐。774年州废,县属恒州。
907年,又改行唐为章武县。
923年,复名行唐县。
936年,改行唐为永昌县。
948年,复名行唐县。
1941年,属保定道,1928年废道,属河北省统辖。
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
1940年,改属冀西五专区。
1945年,晋察冀区第四专区。
1946年,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翌年又改属四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撤销定县专区,改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并入新乐县。
1962年,复置行唐县。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行唐隶之。
1993年,撤销石家庄地区,行唐县属石家庄市。
1961年12月恢复行唐县,并调整公社规模,分别建立坟台、齐村、独羊岗、贾庄、南桥、北龙岗公社,其余一个自然镇、六个自然村,为城关公社。
1984年全县改公社为乡(镇),辖区不变;大队改为村委会。
1996年乡并镇工作,将原有28个乡(镇)调整为15个乡(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行唐县常住总人口395382人,其中:龙州镇58171人,南桥镇31260人,上碑镇16005人,口头镇23030人,独羊岗乡38622人,安香乡38850人,只里乡41219人,市同乡22038人,翟营乡33278人,城寨乡20122人,上方乡24364人,玉亭乡20927人,北河乡6994人,上阎庄乡5523人,九口子乡14979人。
2002年,行唐县面积1025平方千米,人口约39.5万人。辖4个镇、11个乡:龙州镇、南桥镇、上碑镇、口头镇、独羊岗乡、安香乡、只里乡、市同乡、翟营乡、城寨乡、上方乡、玉亭乡、北河乡、上阎庄乡、九口子乡,共有8个社区、33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龙州镇玉城大街17号。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行唐县常住总人口406353人,其中:龙州镇70614人,南桥镇29508人,上碑镇14902人,口头镇24774人,独羊岗乡39454人,安香乡38345人,只里乡40995人,市同乡22675人,翟营乡32349人,城寨乡20239人,上方乡24398人,玉亭乡20523人,北河乡6468人,上闫庄乡5728人,九口子乡15381人。


行唐县气候概况


行唐县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春、秋、冬三季主要受来自西伯利亚、蒙古冷空气的影响,天气晴朗,光照充足;夏季受南方暖温气候影响,空气湿润,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450.4毫米。
春季(3-5月),冷热变化无常,气温平均每天上升0.32℃。1970-1980年,风次占全年风次的41.6%,多为偏北大风。风雪稀少,降水量(1954-1983年)平均值为50.4毫米。 夏季(6-8月),气温急剧增高,6、7、8月分别平均为24.6℃、26.6℃、24.3℃(1970-1983年)。偏东南风较多。降水量占全年的66-77%。
初夏干旱,降水量仅平均8.8毫米。主要灾害为暴风雨、冰雹、干热风,1970-1983年14年中暴雨89次、冰雹65次,12年有干热风,6年有大旱。
秋季(9-11月),气温变化较快,从10℃降到0℃,一般为32-36天,昼夜温差较大。降水量占全年的13-18%,主要灾害为低温、阴雨霜冻,1970-1983年14年中,低温连阴雨出现35次。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干寒少雪,常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大风侵袭。12月至次年2月平均气温分别为-2.2℃、-4.8℃、-1.7℃.极端最低值分别为-19.7℃(1970年12月25日)、-20.7℃(1978年2月12日),降水量仅占全年的2-3%。

精选留言

石家庄行唐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