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


浦城县为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北纬27°32′~28°19′,东经118°11′~118°50′。面积3374.7平方千米。辖10镇、8乡。2006年末,户籍人口4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6万人。除石陂镇通行闽北方言浦城话,其余通行吴方言。 地处仙霞岭南侧。年降水量1780毫米,年均气温17.4℃。水系有南浦溪为干流的大小河流57条。北部渔梁岭和西部的铸岭头是长江水系与闽江水系的分水岭。为全国十大香樟基地之一。矿藏有硫铁、铝、铅锌、铜、钨、高岭土、萤石。205国道纵贯县境南北、浦武公路横穿中部,为小浦公路终点。名胜古迹有宋大口窑遗址、南宋真德秀故居、梦笔山、汉阳城遗址等。
【行政区划】
2010年全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296个村(居)。
南浦街道:辖仙楼、光明、幸福、梦笔、兴业5个社区居委会和解放、跃进、民主、和平、里塘5个村委会。办事处驻千里马路。
河滨街道:辖爱民、胜利、建设、水南、莲花5个社区居委会和北山排、宝山、李梅3个村委会。办事处驻水南路96号。
富岭镇:辖28个村委会:上桥村、圳边村、前洋村、高坊村、双同村、大水口村、山路村、里源村、长滩村、富官村、靖坑村、~1莲塘坂村、双坑村、员盘村、店亭村、余塘村、双田村、富岭村、东元村、小密村、瑞安村、殿下村、大庄村、合际村、马家庄村、岩下村、浮流村、泽潭村。
石陂镇:辖23个村委会:石陂村、申明村、黄墩村、段尾村、龙根村、赤岭村、布墩村、后塘村、徐墩村、北林村、碓下村、案山下村、梅坑村、旧馆村、歧山前村、葛墩村、南岸村、小串村、渡头村、梨岭村、象口村、佘墩村、村溪村。
临江镇:辖16个村委会:水东村、水西村、新街村、石壁村、上际村、七墩村、山后村、余元村、寨下村、井栏村、源尾村、铁炉村、锦城村、樟山村、高坑村、瓦铺村。
仙阳镇:辖23个村委会:仙阳村、仙南村、管九村、下洋村、坑沿村、太平村、樟溪村、殿基村、三源村、巽源村、练村村、渔梁村、小碧村、早田村、巽岭村、阳墩村、甫下村、柏山村、百丈村、永建村、高洋村、上洋村、山际村。
水北街镇:辖24个村委会:双墩村、黄碧村、上坊村、中坊村、下坊村、裴墩村、陈源村、茅洲村、新桥村、罗源村、洙溪村、岩鼻村、东路村、际岭村、水北村、蓬尾村、上山桥村、翁村村、桥亭村、石埠村、水尾村、曹村村、朱墩村、浮桥村。
永兴镇:辖20个村委会:前墩村、岩岭村、银场村、虹垂村、冠山村、大元村、永平村、炉铺村、永兴村、庵后村、下墩村、竹山村、连源村、珠山村、沿州村、龙下村、后洋村、廉溪村、凹头村、肖家村。
忠信镇:辖23个村委会:忠信村、桃园村、外洋村、上同村、排栅村、金樟村、村桥村、源里村、虎头山村、溪源村、渔沧村、海溪村、际洋村、金凤村、寺前村、半源村、游丰村、下庄村、雁塘村、高溪村、寨门村、坑尾村、毛洋村。
莲塘镇:原辖22个村委会:莲塘村、吕处坞村、山桥村、马西村、横源村、洪山村、溪洲村、官桥村、桐源村、西岩村、余乐村、东山村、前源村、罗墩村、吴东村、九秋村、悦乐村、下沙村、东源村、颜处村、西段村、东门村。
九牧镇:辖11个村委会:九牧村、蒋坑村、渭潭村、中垄村、中墩村、吴墩村、杉坊村、富源村、黄毕村、洋墩村、黎处村。
万安乡:辖10个村委会:富湖村、竹源村、大游村、吴山村、村头村、后洋村、万安村、连墩村、浦潭村、王元村。
古楼乡:辖12个村委会:前排村、上云村、叶山村、石村村、中潭村、古楼村、里山村、坑口村、大路村、大洋村、洋溪村、岗里村。
山下乡:辖9个村委会:山下村、小溪村、王柏村、源头村、水门村、铁场村、铁坑村、凹后村、青山村。
枫溪乡:辖7个村委会:枫溪村、黄坛村、福禄村、杜畲村、岱后村、池家村、胡推村。
濠村乡::辖7个村委会:濠村村、仑下村、溪口村、毛乾村、樟源村、北坑村、后濠村。
管厝乡:辖19个村委会:高源村、口窑村、官田村、溪南村、水坪村、流源村、岩步村、里林村、上村村、管厝村、登俊村、党溪村、河源村、叶坞村、榆双村、庆元村、流村村、楮林村、珠墩村。
盘亭乡::辖14个村委会:盘江村、下洋坑村、北山村、南山村、柳墩村、庙湾村、深坑村、棠岭村、肖军村、均溪村、刘田村、秀里村、上黄处村、东峰村。
官路乡:辖10个村委会:官路村、河村村、李处村、花园村、高门村、东坑村、王村村、毛处村、东洋村、姚宅村。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先民在南浦溪主支流两岸聚居。
西汉时,浦城为闽越活动中心。浦城建城早于置县,因西汉中期东越王馀善筑城临浦得名。
东汉建安初年(约在196~200年间)置县,称汉兴,是福建省最早置县的五县之一。
三国称吴兴,唐称唐兴,武周称武宁,武则天去位后复称唐兴。
唐天宝元年(742),以东越王馀善曾在此临溪筑城,定名浦城县,简称“浦”,别称“南浦”、“柘浦”。为当时福建省三个“紧”县之一。
民国23年8月至民国27年6月(1934年8月至1938年6月),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
置县前浦城之地,夏、商属扬州,周属七闽地,战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属楚,秦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前202)属闽越国。
汉建元六年(前135)封馀善为东越王,都冶一说在浦城。
汉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灭闽越,“徙其民于江、淮间,虚其地。”“后裔遁逃山谷者颇出”,汉始元二年(前85)立冶县,东汉建武初改东侯官,浦城地均属之。
浦城置县为东汉建安初,分东侯官地立。时以国为号,名汉兴县,属会稽南部都尉。据该届修志考,置县时间为建安元年(196)后、建安五年前。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汉兴为吴兴。是年,废会稽南部都尉,置建安郡,吴兴属之。
晋太康三年(282),属晋安郡,元康元年(291),改属江州,梁普通六年(525),属东扬州。陈永定(557~559年)初,属闽州,后属丰州。
隋开皇九年(589),吴兴省入建安县。
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县,改名为唐兴,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后省入建安。
唐载初元年(689),复置县,仍名唐兴。武则天登极后,天授二年(691),改名为武宁县。
唐神龙元年(705),唐中宗李显登极,复为唐兴。
天宝元年(742)八月,定名浦城,属建安郡(是年改建州为建安郡)。
唐乾元元年(758),复改郡为州,仍属之。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立国,号殷。
南唐保大四年(946),建州改为永安军,寻改忠义军。浦城属之。
宋开宝八年(975),复改建州。端拱元年(988),改建州为建宁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建宁军升为建宁府,浦城属之。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建宁府改为建宁路,浦城属之。明洪武(1368~1398年)初,建宁路改建宁府,浦城属之。清均属建宁府。
民国元年(1912)仍属建宁府,建宁府寻改建瓯府,浦城属之。
民国2年,建瓯府改建安道,浦城属之。
民国17年,废除道制,直属福建省。
民国22年11月至次年1月,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浦城属延建省。
民国23年8月17日,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于浦城,辖建瓯、建阳、崇安、浦城、松溪、政和6县。
民国24年10月1日,全省10个区划为7个区,第十区改为第三区,仍驻浦城,辖浦城、建瓯、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寿宁、邵武8个县。
民国27年6月,公署迁建阳,浦城属之,直至解放前夕。
民国16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浦城境内开展革命活动。民国20~24年在四境先后建立建(阳)浦、浦城、广(丰)浦、浦西、龙(泉)浦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实行红色割据。
1949年9月10日,全省划分为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以下简称专区)。浦城属第一专区。
1950年3月14日,第一专区更名为建瓯专区。
1950年9月2日,专区迁往建阳,更名为建阳专区,浦城属之。
1956年6月9日,建阳专区与南平专区合并,称南平专区,浦城属之。
1968年5月,专区改称地区,浦城属之。
1970年2月,地区机关迁驻建阳,1970年6月18日改称建阳地区至1988年12月,浦城属之。
1996年,浦城县面积3383平方千米,人口约39万人,辖8镇10乡:南浦镇、富岭镇、仙阳镇、石陂镇、临江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万安乡、莲塘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九牧乡、盘亭乡、官路乡。县政府驻南浦镇。
1998年,撤销莲塘乡、九牧乡,设立莲塘镇、九牧镇。调整后,浦城县辖10个镇、8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浦城县常住总人口321272人,其中:南浦镇54929人、富岭镇24772人、石跋镇26628人、临江镇14634人、仙阳镇26668人、水北街镇16613人、永兴镇17281人、忠信镇21178人、莲塘镇25475人、九牧镇10176人、万安乡9928人、古楼乡9653人、山下乡8249人、枫溪乡5075人、濠村乡6597人、管厝乡13656人、盘亭乡11261人、官路乡8896人、水南(虚拟乡)9603人。
2003年末,浦城县户籍人口40.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16万人。辖10个镇、8个乡:南浦镇、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
2005年10月1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浦城县南浦镇和“水南乡”建制及析出莲塘镇部分区域整合设立南浦、河滨街道的批复》(闽政文[2005]476号):(1)同意撤销浦城县南浦镇、“水南乡”建制,析出莲塘镇部分区域,整合设立南浦、河滨街道。(2)南浦街道辖仙楼、光明、幸福、梦笔、兴业5个社区居委会和解放、跃进、民主、和平、里塘5个行政村。南浦街道驻千里马路。(3)河滨街道辖爱民、胜利、建设、水南、莲花5个社区居委会和北山排、宝山、李梅3个行政村。河滨街道驻水南路96号。
至此,全县辖2个街道、9个镇、8个乡:南浦街道、河滨街道、富岭镇、石陂镇、临江镇、仙阳镇、水北街镇、永兴镇、忠信镇、莲塘镇、九牧镇、万安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管厝乡、盘亭乡、官路乡。县政府驻南浦街道。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浦城县常住总人口304583人,其中:南浦街道55824人,河滨街道32574人,富岭镇22411人,石陂镇24744人,临江镇12647人,仙阳镇23418人,水北街镇12201人,永兴镇13384人,忠信镇17471人,莲塘镇16854人,九牧镇8926人,万安乡8852人,古楼乡7304人,山下乡6634人,枫溪乡3710人,濠村乡5137人,管厝乡9939人,盘亭乡9927人,官路乡7254人,水南农场5372人。
地名由来:天宝元年(742年)以城筑于南浦溪畔,定名浦城。《八闽通志》卷2《地理·郡名》:浦城县“汉东越王馀善筑城临浦,县因以名”。《读史方舆纪要》卷97建宁府浦城县:南浦溪“在县城南,县以此名,即建江上流也,亦谓之大溪,源出鱼梁山,又柘水自柘岭合流焉。县亦兼柘浦之名”。
浦城属我省闽西北山地丘陵区,全县地势由东北部和西部向中部和南部倾斜,呈马蹄形分布,山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9.8%,海拔一般在300-1000米之间,境内山脉纵横,丘陵起伏,河谷错综其间,武夷山和仙霞岭余脉在我县北部交接,并蜿蜒纵列县境东、西两侧,形成东、西、北三侧向中、南丘陵、河谷盆地缓缓倾斜的地貌特征。
风:我县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风小,年平均风速约2米/秒,夏季盛行偏南风,风速约2米/秒,冬季多吹偏北风,春、秋季节和局部地区,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南下速度较快,以及地形影响,风向较乱。3月初开春,5月中旬后期入夏,9月底初秋,12月冬始,平均风速1-2米/秒,最大风速21米/秒,秋冬多雾,台风季节出现7-9月,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灾害天气出现3-6月。
热:全县年平均气温17.4℃,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8℃,最热7月,平均气温27.5℃,最冷1月平均气温6.5℃。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3月18日,终日为11月24日后,积温54836℃,平均无霜期254天左右。
光: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797.9小时,3-11月平均日照时数1453.2小时,占全年的81%,其中3-6月日照时数492.9小时,占全年的27%,7-9月日照时数643.6小时,占全年的36%。
降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最多为2390.9毫米,最少1107.5毫米,年降水日数172天,日最大降水量213.6毫米,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春雨季(2-4月)阴雨连绵,平均降雨量526.9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1%,平均雨日52.7天,占全年雨日的31%。梅雨(5-6月),正处汛期,雨天多,强度大,降雨量617.5毫米,占全年雨量的36%,平均雨日37.2天,占全年雨日的22%,汛期暴雨时,境内干流、支流会出现洪涝灾害。台风雷阵雨季(7-9月),雨量少,强度大,降雨量333.7毫米,占全年的20%,平均雨日39.5天,占全年的23%,其他季节雨日少,强度小。一般平均3-6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1%,7-2月降雨量只占全年的39%,全县降水趋势由东、西部向中、北部逐渐减少,7-10月易出现干旱现象。

精选留言

南平浦城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