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东经109°52’—110°35’,北纬20°13’—20°43’,东、西、南三面环海,即东和东北临南海,西濒北部湾,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海口市新港至徐闻县海安港)直线距离14.6海里(即27公里),北接雷州市。

徐闻县境东起前山镇的罗斗沙,西至西连镇的响栏角,北起下桥镇的山寮村,南至龙塘镇的排尾角,东北起和安镇的北莉岛,西南至角尾乡的灯楼角。县人民政府驻地徐城街道,位于东经110°10’,北纬20°20’。

地形

徐闻县地势自北向东、西、南三面倾斜,多数平坦连片,坡度较小,土地结构多样。徐闻县长达378公里连绵的海岸线上,有众多的海垭、港湾和岛屿,肥沃的淤泥湿地。

气候

徐闻县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高温炎热,年平均气温23.3℃,年平均降雨量1364毫米。

土壤

徐闻县有丰足的土地资源,土壤类型多样,有水稻土、砖红壤、滨海沙、堆叠土、菜园土、滨海盐渍沼泽土和滨海盐土等,其中以砖红壤土类、水稻土类和滨海土类为主,共231.76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87%。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玄武岩,其次是浅海沉积物和滨海冲积物。砖红壤土层深厚,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2.79%,含氮0.13%。黄色砖红壤土层深厚疏松,耕性良好,肥力也不低。滨海沙土较为瘦瘠。

植被

徐闻县自然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季雨林,其次为稀树灌木草原和红树林。植物的科属种类丰富,可划分出6种植被群落:雨季乔木群落、稀树灌木群落、多刺灌木群落、红树灌木群落、稀树中草原和砂荒草原。

水文

徐闻县100平方公里以上集雨面积的溪流有6条,即迈陈溪、大水桥溪、流沙溪、黄定溪、那板溪、北松溪。 土地资源 徐闻县2004年徐闻县土地总面积19.54万公顷(即293.16万亩),其中县区用地242.76万亩,占总面积的83%。国营农场用地50.39万亩,占17%。徐闻县人均土地面积4.35亩,其中耕地876032亩,徐闻县农业人口人均土地面积5.45亩,耕地1.63亩。面积最多的是龙塘镇,人均土地面积4.9亩,耕地1.8亩,最少的是徐城镇,人均土地面积0.68亩,耕地0.11亩。

  海洋资源 徐闻县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72公里,岛屿众多港湾,星罗棋布有50多个港口埠头,主要港口有海安、外罗、新地、苞西、丰隆湾等。渔场众多,东部有浅海渔场、二卡渔场、沙角渔场、浑沟口渔场、外卡头渔场,南部有四塘渔场、三墩渔场,西部有包西渔场、外沙渔场,还有北部湾、海南岛四周和西沙群岛等渔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黄花鱼、鲶鱼、鲳鱼、青鳞鱼、西刀鱼等经济鱼类。徐闻县沿海滩涂宽阔平坦,可利用养殖面积19.5万亩,相当于耕地面积的18%。潮间带面积25.45万亩,其中红树林面积21.79万亩,可养殖面积9.98万亩,10米等深线可养面积7.73万亩。徐闻县东北部的和安、锦和、新寮、下洋沿海一带,滩涂广阔,常年雨量较充足,地面经流量大,且有红树林覆盖,宜养鱼虾、蟹和泥蚶;南部的前山、龙塘、海安、南山沿海一带,滩涂底质多岩礁,海水盐度和透明度适宜繁殖鲍鱼及藻类;西部的迈陈、角尾、西连沿海一带,滩涂平坦,海底土质较肥,以泥土、泥沙居多,宜贝类、海参生长;西部海滩涂还具有光照充足、热量大,海水盐度高的优势,有利于盐业生产。

  生物资源 徐闻县动物植物种类繁多,截至2012年,食用植物有80多种,林用植物有130多种,药用植物70多种,观赏植物40多种。徐闻县常年种植水稻、番薯、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也种植甘蔗、菠萝、芒果、香蕉和北运蔬菜等经济作物,野生动物有黄鼠狼、果子狸、穿山甲、大田鼠、山龟、毛鸡、山鸡、猫头鹰、斑鸠、青蛇、蟒蛇、眼镜蛇、黑花蛇、水蛇、蜗牛、蚯蚓、蟋蟀、蜈蚣等。徐闻县东北部的和安、锦囊、新寮、下洋,西部的迈陈、角尾、西连,不同程度分布着的红树林。保护最好的是和安半岛、和安五大岛屿、新寮岛、锦囊六极岛、外罗半岛东西两侧的红树林。2012年徐闻县境内有红树林近30000亩。主要品种有红树植物15种,其中真红树10种:木榄、秋茄、红海榄、桐花树、白骨壤、海漆、海桑、榄李、老鼠勒、银叶树。半红树5种:卤蕨、节槿、杨叶肖槿、水黄皮、海芒果。浮游植物96种,底栖硅藻158种,鱼127种,贝110种,虾蟹61种,鸟类192种,昆虫258种,其他动物26种。

  矿产资源 徐闻县境内有多种矿藏,主要有钛锆、硅藻土、褐铁矿和铝土矿,还有少量的石英砂、菱铁、磁铁矿、橄榄石、电汽石、伊利石及陶瓷土等。其中2012年钛锆矿砂储量70多万吨,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至东南的和安、新寮、锦和、前山、龙塘、下洋一带的沿海砂地,以下洋镇的储量最多;2012年硅藻土储量达1亿吨,面积为9.26平方公里,有曲界田洋和大黄九亩2个矿区;2012年褐铁矿储量194万吨,面积为74.5平方公里,分为麻城矿区和加洋矿区;2012年铝土矿储量8.97吨,面积25.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曲界、下桥一带。

行政区划 2013年,徐闻县下辖1个街道:徐城街道;12个镇:海安镇、下桥镇、龙塘镇、前山镇、曲界镇、下洋镇、锦和镇、和安镇、新寮镇、迈陈镇、西连镇、南山镇;2个乡:角尾乡、城北乡,共173个村民委员会,2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46个自然村。

徐城街道办龙尾社区,木棉树社区,向阳社区,南门塘社区,华建社区,大糖社区,附城社区,何宅寮村,西门村,北门村
迈陈镇迈市社区,迈糖社区,迈陈村,北街村,龙潭村,新地村,东莞村,打银村,那朗村,坑头村,青桐村,白坡村,官田村
海安镇水井社区,白沙社区,坑仔村,加洋村,文部村,麻城村,广安村
曲界镇曲界社区,三河村,凤山村,高西村,田洋村,龙门村,张畴村,南胜村,愚公楼村,石灵溪村,高坡村,仙安村,城家村,曲界村
前山镇前山社区,前糖社区,前山村,甲村,北松村,曹家村,云仔村,丁村,南安村,外墩村,后坑村,孙田村,下园村,山海村,前海村
西连镇西连社区,西连村,边板村,迈谷村,北海村,龙腋村,大井村,龙耳村,石马村,英邱村,金土村,水尾村,承梧村,田西村,瓜藤村,乐琴村
下桥镇下桥社区,下糖社区,下桥村,桥南村,北插村,那利村,南丰村,旋安村,拨园村,迈埚村,信桥村,高田村,石板村,北良村
龙塘镇龙安社区,龙发社区,龙塘村,大塘村,木棉村,青安村,华林村,福田村,黄定村,西洋村,东角村,赤渔村,赤农村
下洋镇下洋社区,双沟村,海星村,后村,龙江塘村,小苏村,姑村,下港村,尖岭村,边坡村,地塘村,墩尾村
锦和镇锦和社区,建设社区,渔业社区,和平社区,东山村,胜利村,那楚村,坑口村,沟西村,洋尾村,锦丰村,锦市村,金门村,六极村,城内村,那板村,龙群村,红星村,白茅村,北塘村,后湾村
和安镇和安社区,和安村,云头村,水头村,公港村,后湖村,金鸡村,佳平村,北莉村,冬松村
新寮镇港六村,南湾村,新丰村,三丰村,八一村,后海村,塘口村,北尾村,东塘村,堰头村
南山镇下埚村,那屯村,乙神村,槟榔村,龙埚村,博爱村,北潭村,长乐村,海港村,五里村,三塘村,竹山村,关三村,四塘村,南山村,二桥村,芒海村,下井村
城北乡头铺村,北水村,北岭村,和家村,那松村,文丰园村,西埚村,迈报村,后坡寮村,石岭村,加乐园村,大黄村,桃园村,那练村
角尾乡角尾村,放坡村,下寮仔村,许家寮村,上寮村,符宅村,沙土村,仕寮村,北注村,苞西村,潭鳌村
南华农场南华农场虚拟生活区
五一农场五一农场虚拟生活区
华海公司海欧分公司社区,勇士分公司社区
友好农场友好农场虚拟生活区
红星农场红星农场虚拟生活区

历史沿革 徐闻县地,在虞舜时属扬州徼外,夏禹时为荆(州)扬(州)南裔,周武王时属扬越,春秋战国时属楚国百越,秦时归象郡,西汉初年属南越。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伏波将军路博德率师平南越,建置徐闻县,辖地为雷州半岛,隶于合浦郡,县治郡治均设在徐闻县西南海滨讨网村(今二桥村)。东汉时仍属合浦郡,县治不变,郡治迁往合浦县。 三国初属蜀国,后归吴所辖。吴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徐闻隶之。赤乌五年(242年),属珠崖郡,郡治、县治均在讨网村。 晋平吴后,太康元年(280年),废珠崖郡,徐闻属合浦郡。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复置珠崖郡,徐闻隶之,郡治仍设在讨网村;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珠崖郡并入合浦郡,属越州,县隶之。 齐高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治从合浦移来讨网村,仍属越州。齐武帝永明年间(483—493年),徐闻县先改名乐康县,后又改为齐康县,并置齐康郡领之,隶于广州,县治、郡治均设在讨网村。 梁、陈间,齐康县先后析为齐康置扇沙、椹川、模落、罗阿、雷川六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齐康县为隋康县,并隋康县析地始置海康县。此时齐康郡废,隋康县同其他六县均属合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合州为合浦郡,隋康县隶之,不久又置徐闻郡,辖隋康、海康、扇沙、铁杷等县(此间模薄、罗阿、雷川县废,入海康县;椹川废,入扇沙县),郡治设在徐闻县讨网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徐闻郡,复置南合州,州治在海康县。唐贞观二年(628年),改隋康县为徐闻县,治所由讨网村迁麻鞋村(今芒海村),属东合州;八年(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徐闻县隶之。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雷州改称雷州军,次年徐闻并入海康县,称为时邑乡。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复置徐闻县。 元朝时属雷州路。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县治迁宾朴村(今徐城镇旧城内)。 明天顺六年(1462年),县治迁海安,弘治十四年(1501年),县治复迁宾朴村。明、清时属雷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广东高雷道;十五年(1926年),归南路行政委员公署;二十一年(1932年)属南区绥靖委员公署;二十五年(1936年),属广东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三十八年(1949年)5月1日,改隶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徐闻县属南路专员公署;1950年9月,属高雷专员公署;1952年11月至1956年2月,属粤西行政公署;1956年2月至1983年8月,归湛江专员公署。1958年11月,徐闻县改名为雷南县,1960年11月19日,又改雷南县为徐闻县。1983年9月,属湛江市管辖。

人口民族 2010年,徐闻县户籍总人口725605人,总户数180293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50286人,农业人口575319人;男性人口380662人,女性人口344943人。徐闻县全年出生人口8556人,出生性别比108:100(以女性为100),出生率12.16‰;人口自然增长率5.01‰。

  2012年末常住人口709707人,平均常住人口707701人。徐闻县户籍总人口730904人,总户数178405户;其中:非农业人口163524人,农业人口567380人;男性人口386163人,女性人口344741人。徐闻县全年出生人口10588人,出生性别比109.8(以女性为100),出生率14.46‰;人口自然增长率8.76‰。 2013年,徐闻县户籍总人口74万。除汉族外,徐闻县还有17个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2017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21028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3819万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28393万元,增长12.8%,其中工业增加值为101294万元,增长13.7%;建筑业增加值27180万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768816万元,增长9.1%。人均生产总值(GDP)23716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48.6:6.9:44.5调整为47.8:7.5:44.7。

精选留言

徐闻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