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

江夏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南,因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9年)在区境置政“江夏县”而得名,北与洪山区相接,南与咸宁市咸安区接壤,东与鄂州市、大冶市相邻,西与蔡甸区、汉南区、嘉鱼县相连。自然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1′52″-114°35′38″, 北纬29°58′05″-30°32′18″之间,属东半球第八时区。江夏区原为武昌县,是武汉市的南大门,素有“楚天首县”之美誉。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现为武汉市新型城区,总面积2018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

【地质】江夏区地层属杨子地层区的下杨子分区大冶小区。其质地以前震旦纪变质岩系为沉积基底,发育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各纪地层,出露地表最老的地层为志留系,大部分地层被第四系掩盖。岩浆活动以梁子湖大断裂为界。东部岩浆活动强烈,西部岩浆活动微弱(江夏区属西部)。岩浆岩主要分布在梁子湖大断裂的舒安、湖泗一带。古生代及早、中三迭系地层的褶皱分布于区境北部。褶曲以紧密线状为主,少数呈现短轴状,轴迹均为北西向。纸坊城区以北的褶皱向南倒转,纸坊至乌龙泉一带转为正常。背斜构造向东延伸,到梁子湖有倾没的趋势,按出露状况可分为武东褶皱群和纸坊褶皱群。
断层和断裂。东西向断层以贺胜桥至湖泗断裂层为代表,露出长约8公里,断层在卫星照片上有线性显示。北西向断层集中于区境北部,地貌表现为沿地层走向延伸的丘陵山脊。北东向断层集中于八分山和乌龙泉一带。梁子湖断裂带在湖泗地区延伸入区境,梁子湖地区是中生代以来的凹陷区。
【地貌】江夏区属江汉平原向鄂南丘陵过渡地段。地形特征是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北部为丘陵地形,呈东西向带状,横亘于网状平原和冲积平原之间,东部和西部为滨湖滨江平原,中部和北部有成片海拔150米左右的冈丘。东、北、西南三面临湖,境内湖泊、湖汊136处,主要湖泊有梁子湖、牛山湖、斧头湖、鲁湖、后湖、上涉湖、汤逊湖等,水域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28.3%。有大小山体114座,其中,海拔在100米以上的有52座,海拔272.3米的八分山是区境的自然地貌最高点。
地貌按成因类型可分为三大类。堆积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区境的沿江沿湖地区。剥蚀堆积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冈状平原,主要分布于区境中部,即长江三级阶地,高程为30~40米,高差为15~25米,坡度6~7米,构造剥蚀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丘陵,分布于纸坊、金口、乌龙泉、凤凰山、黄龙山等地,质地由古生界页岩、石英砂岩、硅质岩、灰岩等组成,高程为100~272米,呈东西向长条状分布。
江夏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属中亚热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其年平均气温介于15.9~17.9℃之间,历年平均值为16.8℃,年总降水量为889.2~1862.6毫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347.7毫米,日照时数为1450~2050小时之间,温暖湿润、四季鲜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特征十分明显。但随不同年型,光、热、水年季分布振幅较大,时空分布不均,常常形成旱涝灾害,其次是低温,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江夏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武汉市江南唯一的远城区,地处武汉1+8城市圈南部枢纽,北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接壤,西与武汉市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极具产业吸纳辐射功能。武广高铁、京广铁路、107国道并行纵贯全境,京珠、泸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长江傍西而过,23个深水泊位正在建设,公路网络遍布全区,交通枢纽地位十分明显。
江夏风光旖旎,资源丰富。全区耕地、山林、水面各占版图面积的1/3,境内大小湖泊136个,其中,有“天然绿宝石”之称的梁子湖水域面积45万亩,为全国少有的无污染特大湖泊。
江夏人文荟萃,民风淳朴。“中山舰”名扬四海,“明皇陵”气势恢宏,“赤壁古战场”金戈铁马,“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尽展英烈风采。众多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让人流连忘返。勤劳、善良、好客的江夏人民,定会让你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区内人才济济,20余所高等院校云集我区,每年为社会提供万余名多领域、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行政区划】
2013年江夏区域划分,共辖11个街道,1个乡,1农场。
其分别为:纸坊、流芳、金口、郑店、乌龙泉、五里界、安山、山坡、湖泗、豹澥11个街道,舒安1个乡,及金水农场。
纸坊街道驻纸坊,人口168231人,面积180.38平方千米。
流芳街道驻流芳岭,人口54811人,面积194.22平方千米。
金口街道驻金口,人口82658人,面积230.68平方千米。
郑店街道驻郑店,人口41807人,面积141.21平方千米。
乌龙泉街道驻乌龙泉,人口49163人,面积179.82平方千米。
五里界街道驻五里界,人口45842人,面积221.3平方千米。
豹澥街道驻豹澥,人口40252人,面积88.63平方千米。
安山街道 2011年1月28日,市民政局以武民政[2011]14号《市民政局关于撤销江夏区安山镇设立江夏区安山街道的批复》同意设立安山街道,驻地为马安路36号。办事处驻安山,人口26108人,面积127.06平方千米。
山坡街道:办事处驻山坡,人口53989人,面积323.9平方千米。
湖泗街道:政府驻湖泗,人口31903人,面积81.85平方千米。2012年6月29日,省民政厅以鄂民政发[2012]53号《省民政厅关于武汉市江夏区撤销湖泗镇的批复》同意撤销江夏区湖泗镇。7月23日,市民政局以武民政[2012]124号《市民政局关于撤销江夏区湖泗镇设立江夏区湖泗街道的批复》同意设立湖泗街道,驻地为南墩街49号。
法泗街道:政府驻法泗,人口31585人,面积87.25平方千米。2012年3月5日,湖北省民政厅以鄂民政发[2012]15号《省民政厅关于武汉市江夏区撤销法泗镇的批复》同意撤销江夏区法泗镇。3月27日,武汉市民政局以武民政[2012]52号《市民政局关于撤销江夏区法泗镇设立江夏区法泗街道的批复》同意设立法泗街道,驻地为法泗洲76号。
舒安乡:乡政府驻舒安,人口24944人,面积151.28平方千米。
金水农场:驻金水闸,人口7442人,面积7平方千米。

纸坊街道 宁安社区,郭岭社区,青龙山社区,龙井社区,幸福社区,新北路社区,复江道社区,秀山社区,站西社区,北华社区,三潭社区,西港社区,中建三局二公司社区,中建三局四公司社区,九六零三社区,宁港社区,花山社区,文苑社区,今城社区,育才社区,青龙村,城关村,齐心村,姜家畈村,东林村,东方村,胜利村,林港村,丰收村,照耀村,狮子山村
金口街道 文字港社区,闸东社区,金水闸社区,杨园社区,花园社区,范湖社区,金水社区,二道堤社会居委会永胜村,凉亭村,淮山村,沿江村,旭光村,后湖村,雷岭村,夏山村,胡岭村,艾岭村,三湖村,姚湾村,同升村,关山村,长山村,杨咀村,余岭村,虎山村,海口村,东振村,勤建村,横堤村,严家村,金水一村,金水二村,金水三村,金水四村,长江村,赤矶山村,红灯村,中湾村,前进村,南岸一村,南岸二村,南岸三村,联合村,大罾口村,青菱村,西湖村,大罾埠村,西湾村,马蹄口村,南阳村,枫树村,前湖村,白衣庵村,白马头村,三门口村,洞山村,铁锦村
乌龙泉街道 乌龙泉社区,乌龙泉矿社区,土地堂社区,新生活村,新农村,致富村,灵山村,勤劳村,幸福村,青山村,三合村,洪湾村,新建村,沿湖村,五星村,民主村,四一村,群建村,四化村,团结村,友爱村,金海村,立新村,杨湖村,建设村,长岭村
郑店街道 郑店社区,段岭庙社区,劳一村,劳四村,劳七村,关山村,廖桥村,联合村,东风村,黄金桥村,同兴村,合力村,雷竹村,综合村,段岭庙村,崇岭村,洞山村,金星村,老屋胡村,莲花桥村,青年庵村,杨树咀村,涂洲村
流芳街道 龙泉社区,升华村,高峰村,新胡村,覃庙村,玉屏村,福利村,魏集村,江王村,营泉村,二龙村,何桥村,红旗村,王店村
五里界街道 五里界社区,大屋陈社区,锦绣村,毛家畈村,李家店村,中洲村,东湖街村,老屋汤村,唐涂村,檀树岭村,孙家店村,群益村,童周村,联益村,张家湾村,大屋陈村,星火村,罗立村,白湖村,牛山村,何头咀村,青山村
金水办事处 金隆社区,老场部社区,金兴社区,港尖生产队窑沟生产队新沟生产队邓家瓦屋生产队花篮棚生产队水产生产队四行生产队梨园生产队农科所生产队
东湖开发区街道 流芳社区,政院社区,关南居委会茅店居委会东山居委会周店居委会郑桥居委会同兴村,邬家山村,大谭村,牌楼舒村,泉岗村,杨店村,宗黄村,汪田村,九夫村,佛祖岭村,大邱村,湖口村,大舒村
豹澥街道(东湖开发区) 豹懈社区,新力村,新生村,庙岭村,虎山村,新保村,新春村,新光村,安湖洲渔场村,滨湖村,马桥村,豹山村,同力村,长山村,花园村,九龙村,龙山村,丁峰村,许店村,潜力村,石洞村,上刘村,新店村
法泗镇 法泗社区,田浦村,联盟村,石岭村,大路村,珠琳村,法泗村,农科村,东港村,桂山村,西港村,八塘村,新墩村,卫东村,红星村,长虹村,菱米村,庆丰村,永丰村,三合村,斧山村,沿河村,新河村
安山镇 安山社区,英雄村,红灯村,安山村,八一村,胜利村,马安村,青春村,余咀村,茅岭村,山巷村,普安村,涉湖村,合心村,茶园村,灯塔村,上马场村,新窑村,株山村
湖泗镇 湖泗社区,科农村,官堤洲村,王通村,官山叶村,张桥村,夏祠村,张林村,大屋陈村,肖家垅村,七海村,郑寅村,山城村,高碑村,浮山村,新安村,朱山村,南山村,大屋晏村,何堰村,均堡村,邬桥村,熊祠村,祝祠村,海洋村
山坡乡 山坡社区,周李家社区,贺站社区,保福社区,河垴社区,光明村,光华村,山新村,幸福村,五星村,光星村,星明村,群星村,群力村,丰收村,红星村,元丰村,跃进村,和尚桥村,红专村,陈六村,新华村,南庄村,和平村,贺站村,建国村,红旗村,联盟村,建设村,前途村,绿化村,新生村,湖岭村,胜丰村,官南村,高峰村,五里山村,向阳一村,向阳二村,先锋村,邓家洲村,大咀村,光辉村,曙光村,东方红村,大咀渔业村,保福渔业村
舒安乡 舒安社区,张塘村,何桥村,五里墩村,祝庙村,徐河村,燎原村,彭华村,田铺村,八秀村,王班村,彭塘村,合力村,官山村,分水村,大屋安村,贡如村,瓦窑村,嗣孟村,塘口村,铜山村
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庙山办事处 普安村,向阳村,庙山村,幸福村,邬树村,花山吴村,肖榨坊村
江夏区经济开发区藏龙岛办事处 梁山头社区,长家咀社区,栗庙社区,湖北经济学院社区,大李村,蔡王村,小李村,吴泗村,方家咀村
江夏区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办事处 大桥社区,十月村,豹山村,邢远长村,何家湖村,龚家铺村,柏木岭村,大花岭村,红旗村,渔牧村,大桥村
江夏区经济开发区梁子湖风景区办事 北咀村,新华村,梁湖村,远景村,保福村,保福祠村,南咀村,青山岛村
【历史沿革】
公元前350年周显王十九年楚置沙羡于涂口(今金口)。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分天下为36郡,沙羡属南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沙羡县,为武昌县建县之始,治涂口(今金口)隶江夏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因建立水军需要,在武昌白沙洲建立船坞,造船业兴起。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在武昌蛮王山,建立江夏蛮王的陵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孙刘联军拒曹兵于赤壁(今金口街赤矶山),火攻曹营,曹由乌林(今洪湖乌林镇)遁南郡。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献帝分江夏为两郡,南郡六县,治夏口(今武昌)属吴,以程普为太守。
三国魏晋南北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大动荡、大分裂时期。最盛名赤壁之战,战场就在金口赤矶山(存在争议),现有祭风台、诸葛城、士兵墓等遗址,出土了青铜剑等兵器。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自公安迁鄂称吴王,将南江夏郡改名为武昌郡。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2月,晋灭吴,以武昌郡隶江州。
南朝宋朝时期,永初三年(公元422年),以汝南置江夏郡隶郢洲。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佛教禅师菩提达摩,由金陵溯江至涂口登槐山,后人建达摩亭(今留云亭)塑像立碑以祀之。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汝南县为江夏县,移江夏县治于鄂州城(武昌)。涂口属之。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改鄂州为江夏郡治,隶山南道(全国十道)。江夏郡和江夏县同一治地。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尉迟恭督修武昌城,在金口青埠湾设砖窑群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封李道宗为江夏王。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恢复鄂州名,隶江南西道。乾符六年(公元879年),黄巢攻江夏城,破外廓。唐代江夏纸坊以造纸作坊著名而称纸坊,沿用至今,当时的造纸规模较大,很有名气。自唐代兴盛的灵泉古市,其交通要道就在纸坊。唐时灵泉古市在灵泉山,由于这里古代有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东南北三面濒梁子湖,通樊口、鲇鱼口、金口,两头都可通长江。后梁龙德三年(公元923年),江夏县隶属鄂州武昌郡。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改鄂州为武昌郡。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改武昌郡伟为清郡,江夏县仍属鄂州。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将伯颜攻鄂州城,宋守将张晏然开门迎降。到了宋代,冶铁业、铸铜业、纺织业等比较发达,江夏龙泉山发掘古铜鼎重36斤,珠光霞彩、灿烂夺目。在宋朝,金口已成江南名镇,有“黄金口岸”之称。
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改鄂州路为武昌路。县城为武昌路及湖广行省行政中心。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建国武昌,号“大汉”。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江夏县属湖北武昌府。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六子朱桢为楚昭王。楚昭王看中了龙泉山这块风水宝地,定“灵泉山”为仙壤,辟为“寝山”。自朱桢起,明代274年间,在这里相继建起了昭、庄、宪、康、靖、端、愍、恭、贺八代九王茔园。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修筑金口槐山石驳岸。万历三十九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611~1618年),大司马熊延弼先后修筑张公渡堤、金口龙床矶至白沙洲六十里长堤、四邑公堤。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过武昌,改江夏县为瑞符县。六月,清军占领武昌,沿明制。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段灿(金口人)出资修葺槐山达摩亭,更名“留云亭”。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一月十二日,太平军东王杨秀清、督翼王石达开占领武昌城。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初隶江汉道,1930年后隶湖北省第一专署。
1949年6月10日武昌县人民政府在武昌区成立,隶属于大冶专署。1952年5月大冶专署撤销,改属孝感专署。1959年11月划归武汉市郊县。1960年县治移于纸坊镇。1961年4月,复归孝感专署。1965年8月,改属咸宁专署。1975年11月划归武汉市至今。1995年3月,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至今。
1995年辖:纸坊镇 金口镇 流芳镇 乌龙泉镇 大桥镇 郑店镇 法泗镇 安山镇 贺站镇 湖泗镇 五里界镇 豹澥镇 宁港乡 段岭庙乡 金水乡 河垴乡 山坡乡 保福乡 舒安乡 大屋陈乡 龙泉乡 土地堂乡 范湖乡
2001年5月,撤销大桥街道、贺站镇、龙泉乡、金水乡、范湖乡、段岭庙乡、土地堂乡、大屋陈乡、宁港乡、河垴乡、保福乡。
2004年辖5个街道、5个镇、2个乡,1农场:郑店街道、金口街道、流芳街道、纸坊街道、乌龙泉街道、五里界、豹澥镇、湖泗镇、法泗镇、安山镇、舒安乡、山坡乡、金水农场。
江夏郡:江夏”初为郡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两汉皆治西陵县(今武汉市新洲区境内),亦有前汉治于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北),后汉治于西陵一说。三国时,魏、吴各置江夏郡,魏江夏郡治上昶城(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吴江夏郡初治沙羡(县治在今武汉市江夏区境内),孙权自公安都鄂后,立武昌郡,旋复名江夏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晋平吴后,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并将原魏江夏郡治迁回安陆旧城。南朝刘宋时,江夏郡定治于汝南县城(即夏口)。至隋平陈,江夏郡、武昌郡皆废,入鄂州。隋炀帝时及唐代中期,因政区通名变化,曾两度改鄂州为江夏郡,乾元元年后,江夏郡一名始废。
“江夏”自隋开皇九年起又被用作县名,当时是改侨县汝南县为江夏县。此前,今武汉市域内最早的县级行政建制为沙羡县,始设于西汉。三国吴省之,晋太康元年复置,治夏口。后省沙羡,并入沙阳。东晋末,汝南郡民流寓夏口,因侨立汝南县。自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191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寓“因武而昌”之意。

精选留言

武汉江夏区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