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

灵丘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大同市东南角,地理座标为东经113°53′~114°33′,北纬39°31′~39°38′。东与河北来源、蔚县接壤,西与本省繁峙、浑源毗邻,南与河北阜平交界,北与本省广灵相连。全县南北长84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2732平方公里,是大同市第一大县,全省第四大县。2016年末常住人口24.2万。
灵丘是晋冀交通要冲,荣乌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京原铁路和大涞、天走、京原三条公路干线在境内交汇,周边三小时距离覆盖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大同、呼和浩特等城市,距离北京直线距离198千米,距离雄安新区中的容城直线距离150千米,安新160千米,雄县170千米。
地名由来:灵丘之名,早在战国时代就已出现。灵丘就是以赵武灵王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据《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武灵王葬此,因氏焉。”《寰宇通志》卷81载:“以东南山有赵武灵王墓,故名。”
【行政区划】
全县辖3镇9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赵北乡、独峪乡、下关乡、白崖台乡、史庄乡、石家乡、柳科乡、红石塄乡。共有255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
武灵镇 城内古城社区,魁见桥东社区,灵源晓源社区,沙嘴社区,东关宝地社区,西关迎宾社区,沙坡平安社区,城道坡康南社区,城道坡康北社区,王家庄永红社区,刘家庄站东社区,高家庄河西社区,城内村,魁见村,灵源村,沙嘴村,东关村,西关村,沙坡村,城道坡村,庄头村,麻嘴村,支家洼村,韩家坊村,刘庄村,王庄村,李家庄村,驼梁村,泽水村,弋家坡村,大作村,西坡村,黑龙河村,东武庄村,西武庄村,三成地村,五福地村,唐之洼村,作新村,邢坡村,前三角村,后三角村,上南地村,下南地村,涧测村,高家庄村,南水芦村,沙涧村,张旺沟村,石磊村,东驼水村,西驼水村,支角村,高渠沟村,西福田村,东福田村
东河南镇 东河南村,古之河村,古树村,燕家湾村,三合地村,峰北村,大北地村,亭之岭村,成才沟村,东窖村,北张庄村,南园村,古之山村,清泥涧村,六合地村,水涧村,下野窝村,中野窝村,鹅鸭泉村,蔡家峪村,小寨村,王品村,银厂村,东岗村,水泉村,阳山沟村,野里村,蒜玉门村
上寨镇 上寨村,庄子沟村,串岭村,雁翅村,石矾村,王寨村,上寨南村,东岭沟村,下寨南村,下寨北村,口头村,刘庄村,白家台村,焦沟村,狼牙沟村,杏树台村,荞麦茬村,龙须台村,道八村
落水河乡 落水河村,新庄村,西庄村,南庄村,上堡村,固城村,北水芦村,孤山村,巨羊驼村,胡沟村,东坡村,南淤地村,苏地村,大涧村,三山村,王庄村,黑涧沟村,乐陶山村,新河峪村,招柏村,乔庄村,腰站村,徐台村
史庄乡 史庄村,上梭村,下梭村,王湾村,董台村,兴旺庄村,韩坪村,甄村,东玄风村,黑寺村,西口头村,盘道沟村,石瓮村
赵北乡 赵北村,联庄村,上红峪村,下红峪村,白马寺村,黄石驼村,鹿沟村,东沟村,白崖峪村,王成庄村,养家会村,月返村,寺峪村,红山村,草滩村,漫山村,西沟村,谷地沟村,下庄村,白台村,西白洋村,岭底村,南岭北村,寒风岭村,白草湾村,康庄村,龙王池村,战刀会村,跃子沟村,石墙村,店房台村
石家田乡 石家田村,太那水村,鹿沟村,焦庄村,贾庄村,马头关村,孙庄村,马湾村,义泉岭村,石窑村,温北堡村,温东堡村,牛角坝村,下北罗村,上北罗村,东张庄村,鹿角村
柳科乡 柳科村,下彭庄村,上彭庄村,小王庄村,塔地村,北上庄村,白北堡村,白南堡村,苟庄村,磨石沟村,水土安村,牛角岭村,伊家店村,荞麦川村,小彦村,刁泉村,南坑村
白崖台乡 白崖台村,东长城村,冉庄村,关沟村,辛庄村,铺西村,跑池村,烟云崖村,古路河村,南张庄村,李台村,来湾村,长沟村,王巨村,王村,铺村,斗方石村
红石塄乡 红石塄村,沟掌村,龙浴池村,边台村,沙湖门村,上车河村,下车河村,觉山村,上沿河村,下沿河村,稍沟村,上北泉村,下北泉村
下关乡 下关村,白水岭村,岗河村,中庄村,上关村,岸底村,西峪村,杨庄村,女儿沟村,六沙台村,铁角台村,木佛台村,谢子坪村,大高石村
独峪乡 独峪村,大兴庄村,张家湾村,豹子口头村,杜家河村,站上村,振华峪村,北沟村,东庄村,古道沟村,三楼村,花塔村,牛帮口村,西漕沟村,香炉石村,西庄村,老潭沟村,曲回寺村,河浙村
【历史沿革】
西汉初置灵丘县,属代郡。东汉光和元年别属中山国,不久废。
北魏复置灵丘县,属司州。太和中年属恒州。东魏太平二年为灵丘郡治。
隋属蔚州,后陷废。
唐武德六年复置灵丘县,重为成州,属西京路。元复为灵丘县,属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由山西大同府改隶直隶宣化府,灵丘始径属大同府。
民国属雁门道。
1937年属山西省第一行政区(沿五台),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灵丘开辟为抗日革命根据地。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灵丘属第二专区。
1945年3月31日灵丘全县解放,属晋察冀边区。
1949年8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
1952年11月重归山西省雁北专署。
1959年1月属山西省雁北地区。
1993年7月地市合并后属大同市。
2001年,城关镇、高家庄乡、唐之洼乡设立武灵镇(灵丘镇);东河南镇、银厂乡合并设立东河南镇;上寨镇、狼牙沟乡设立上寨镇;落水河乡、招柏乡设立落水河乡;赵北乡、王成庄乡合并设立赵北乡;独峪乡、三楼乡设立独峪乡。区划调整后,全县辖3个镇、9个乡:武灵镇、东河南镇、上寨镇、落水河乡、史庄乡、赵北乡、石家乡、柳科乡、白崖台乡、红石塄乡、下关乡、独峪乡。县政府驻武灵镇。
2005年,灵丘镇更名为武灵镇。
灵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总特点是:春季时间短,昼夜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夏季雨量集中,但分布不均匀;秋季凉爽,降雨时多时少,年季变化大;冬季较长,空气干燥,气候寒冷。全县年平均气温7° C,极端最高气温37.3°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0.7°C,平均大于5°C的积温3329.5°C,无霜期一般在150天左右,最长为189天,最短为120天,南山地区无霜期较长,一般在160天左右,北山、东北山一般为120-13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432.4毫米,最高年份降水量614.6毫米。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偏北风,风力一般是四到五级。

精选留言

大同灵丘县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